记忆颠倒周凛陈迹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记忆颠倒全集免费阅读
海市的秋夜总是来得匆忙,才过傍晚六点,天际线已被墨蓝浸染,高楼间的霓虹次第亮起,勾勒出一座数据与钢铁铸就的丛林。在这片丛林的中心地带,"星瀚府"公寓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城市的流光溢彩,如同一个巨大的、冰冷的钻石。
警笛的蓝红光芒划破这片区域的宁静,为这奢华的景象添上了一抹不协调的紧迫。
张正阳推开1701室的房门,一股混合着昂贵雪松香氛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虚无气息扑面而来。他是一名老刑警,四十出头的年纪,眉宇间已刻满了与这座城市无数阴暗面打交道留下的痕迹。此刻,他那双看惯罪案现场的眼睛里,却充满了困惑与凝重。
客厅宽敞得近乎空旷,极简主义的装修风格让这里看起来更像一个设计师展厅而非居所。一切井然有序,一尘不染,智能家居系统无声运转,维持着恒温恒湿。唯独客厅中央,意大利品牌的驼色波斯地毯上,躺着一个打破这一切完美的存在。
男性,四十五岁左右,穿着深蓝色的丝质家居服,仰面朝天。他面容平静,甚至称得上安详,仿佛只是陷入了一场深沉的睡眠。然而,那双圆睁的、彻底失去生命光泽的眼睛,却诉说着截然不同的故事——一种非自然的、彻底的终结。
没有血迹,没有挣扎的痕迹,没有毒药引发的痉挛扭曲。他就那样躺着,安静得令人毛骨悚然。
"第六个了。"张正阳的声音低沉沙哑,他侧身对刚抵达门口的人说道,同时递过去一双蓝色无菌鞋套和乳胶手套。
来人接过,动作一丝不苟,近乎机械般地穿戴整齐。他叫陈迹,约莫三十五六岁,身形清瘦,面容有些苍白,一双眼睛却异常深邃,仿佛能吸纳周围所有的光线与细节。他没有立刻看向尸体,而是像一台被激活的扫描仪,视线缓缓地、系统地掠过整个空间:沙发上随意折叠但版式清晰的财经报纸头版,水晶威士忌杯底残留的、不足一口的琥珀色酒液,光可鉴人的黑曜石茶几表面一道几乎难以察觉的、水渍蒸发后留下的细微痕迹……
他的目光所及之处,细节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并被分门别类地存储、归档,永不磨灭。这是一种天赋,也是一种诅咒——超忆症。他记得自己经历的每一个瞬间,嗅过的每一种气味,看过的每一帧画面。包括那些他宁愿永远遗忘的东西。
"身份确认,李哲,寰宇科技首席生物信息学家。独居。报警的是他的智能家居系统,监测到主人生命体征异常消失,触发了安全协议。"年轻的副队长语速很快,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初步尸检结果和之前五起一样。无外伤,无窒息迹象,无常见毒物反应,无任何疾病突发特征。心脏……就像被人凭空按了停止键。"
张正阳看向已穿戴完毕的陈迹:"你怎么看?"
陈迹这才将目光投向地毯上的死者。他蹲下身,保持着一个不接触的距离,凝视着那双空洞的眼睛。过去的五起案件,所有的照片、报告、现场气味、光线角度、微表情分析……无数细节在他脑中瞬间被调用、比对、交叉验证。
"太干净了。"陈迹的声音很轻,近乎自语,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和前五例一样,一种违背生物求生本能的绝对平静。恐惧、挣扎、疑惑、痛苦……这些濒死时应有的情绪反馈,统统缺失。就像……"
"就像什么?"
"就像他的’死亡’这个指令,被精准地写入,覆盖了所有底层系统反应。"陈迹抬起头,眼神锐利地看向张正阳,"法医的详细报告出来了吗?重点是脑部,尤其是海马体区域。"
张正阳的瞳孔微微收缩:"正在做。但你上次的猜测……实在太超出常规了。你真的认为……"
"我认为,"陈迹打断他,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有人掌握了一种比子弹和毒药更高效、更可怕的东西。他们或许不是在传统意义上’杀人’。"
他站起身,目光再次落回李哲那安详得诡异的脸上。
"他们可能只是在执行’归档’。"
上午 8:15,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会议室
压抑的气氛几乎凝成实质。电子白板上,六名受害者的照片并排列出,像一组毫无关联的拼图。企业家、艺术家、顶尖程序员、退役军官、金融分析师,以及刚刚加入的科学家李哲。他们年龄跨度不小,职业、社交圈、生活习惯迥异,仿佛是随机掷骰子选出的死亡名单。
"共同点?"张正阳用力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这个问题已经折磨了专案组数周,每一次追问都让绝望加深一分。上级的压力像不断上涨的水位,即将淹没他们。
"社会关系复杂,但排查后均未发现具备明确杀人动机的仇家。死亡现场均无暴力入侵痕迹,门禁系统日志正常。死亡时间高度相似,均在凌晨1点到4点之间。以及……"技术科的负责人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有些迟疑,"法医在六名死者的大脑中均发现了异常——海马体及周边区域有微观层面的、极其细微的组织损伤,类似……某种高度集中的热效应或电磁效应所致,但范围极小,成因完全不明。"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微观脑损伤?这算什么共同点?难道凶手是个能进行精密脑部手术的幽灵?
"不是损伤。"
一个平静的声音打破沉默。陈迹从会议室角落的阴影中走出,那里似乎能让他更好地观察所有人。他走到电子白板前,放大了一张海马体的显微图像。
"是接口。"他指向图像上那些细微的痕迹,"看这里的边缘形态,过于整齐平滑了。这不是随机的破坏,这是有目的的连接留下的印记。某种我们目前无法理解和检测的技术,强行接入了他们的大脑,执行了某种操作。而生理性死亡,只是这个操作带来的、非必要的副产品。"
"操作?什么操作?"一名年轻警员忍不住脱口问道,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读取。复制。或者删除。"陈迹的回答像一块冰投入沉闷的空气,让所有人感到一阵寒意,"也可能兼而有之。"
"这不可能!"资深的法医专家首先提出反驳,他敲着桌子,"现有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最多只能解读一些模糊的、强情绪引发的脑电波信号!像这种能进行精密数据交互的水平,只存在于理论实验室和科幻小说里!"
"所以,答案很可能是前者。"陈迹转过身,面对众人,"他们使用的,不是’现有’的技术。是来自未来的,或者……来自某些不为人知的、走在世界最前端的黑市实验室。"
张正阳深吸一口气,试图稳住局面:"陈顾问,我尊重你在神经科学和犯罪心理学领域的权威,但这个推论……我们需要的是扎实的证据链,而不是科幻猜想。否则我无法向上级申请朝这个方向投入资源。"
"证据……"陈迹喃喃道,他的目光再次如同扫描仪般掠过那六张照片。超忆症的大脑如同最高效的并行处理器,海量的数据碎片被重新排列组合、比对关联。突然,他的目光在其中一张照片上定格了片刻。
"如果,共同点并非他们’是谁’,而是他们’知道什么’呢?"陈迹的手指快速划过电子白板上的信息,"企业家掌握着未发布的商业战略和核心技术数据;艺术家去世前正在创作一个全新的、未曾示人的系列,据说将打败她过去的风格;程序员是公司最新加密系统的核心设计者;军官在三年前参与过一次高度保密的边境侦察行动;金融分析师死前正在撰写一份关于市场异常波动的内部报告,怀疑有未发现的系统性漏洞;而李哲……"
他看向张正阳。
技术警员立刻在平板电脑上查询,几秒后抬头,脸色微变:"李哲博士近期的核心研究方向是……基于个体独特脑波模式的生物加密密钥。被誉为下一代身份验证的终极解决方案,因为密钥是使用者自身无法被复制的生命特征。"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先前所有的零散线索,此刻被陈迹的话语串联起来,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
如果凶手的目标并非生命本身,而是储存在这些大脑中最珍贵、最隐秘的财富——记忆与知识呢?一种无法防范的、针对意识本身的掠夺。
"咚咚。"
敲门声突兀地响起,打破了几乎凝固的空气。一名警员探头进来:"张队,陈顾问,李哲住所的初步现场勘查和物品分析报告出来了。大部分东西没问题,但是有个发现……有点奇怪。"
上午 10:00,证物分析室
李哲的个人终端、通讯记录、云端存储、财务流水……一切正常得令人沮丧,仿佛有人精心擦拭过所有可能留下痕迹的地方。
"但是,"证物技术员推过来一个不锈钢托盘,里面躺着一小块焦黑扭曲的金属残骸,依稀能看出是个便携式硬盘的大致形状,"这是在书房碎纸机底部发现的,被特殊高温焚烧过,物理破坏极其彻底。数据恢复的可能性……为零。"
陈迹戴上了新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块残骸。金属尚存一丝余温,那是仪器检测后的残留。他凑近鼻尖,轻轻嗅了嗅。
除了塑料和电路板烧焦的常见刺鼻气味,还有一种极其微弱的、特殊的化学溶剂气味,混合着一种……独特的冷却剂的淡淡甜腥味。
这个气味。
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猛地捅进了他记忆深处一个被铁锁和遗忘尘封的房间。刹那间,火焰爆燃的轰鸣、刺耳的警报、人体烧焦的可怕气味、以及一种冰冷金属与某种合成剂混合的独特味道……无数感官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击着他的神经。
五年前。星火研究所。那场吞噬了一切的事故。
他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残骸几乎脱手。脸色瞬间褪得一丝血色也无。
"怎么了?"张正阳立刻注意到他的异常,关切地问道。他很少见到陈迹如此失态。
陈迹缓缓放下残骸,深吸一口气,强行将那些翻涌的恐怖记忆压回心底深处,声音努力维持着平稳:"没什么。只是确认了,凶手非常谨慎,而且……可能拥有我们难以想象的技术手段。"
但他心里清楚,这绝非巧合。
这块烧焦的硬盘碎片,这条微弱的气味线索,是一座桥,连接着现在这场冰冷的记忆狩猎与五年前那场炽热的、埋葬了他太多东西的灾难。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被迫卷入的,或许不仅仅是一系列离奇死亡案件。
这很可能是一场针对他过往而来的风暴,而他还未知晓自己在这风暴眼中,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