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饭店的爱情故事佚名佚名最新小说推荐_完本小说免费阅读我在饭店的爱情故事(佚名佚名)
1 舌尖上的心动江南梅雨季节,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潮湿和泥土混合的气息。
我站在“忆香居”后厨的灶台前,手里的炒锅翻飞,火焰腾空而起,映照着我额角的汗珠。
我叫陈默,二十七岁,是这家老字号饭店的主厨。每天清晨五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时,我已经站在这里,开始一天的准备工作。“陈师傅,今天的笋特别鲜,老板刚从安吉运来的。
”小张抱着一筐沾满泥土的春笋进来,脸上带着憨厚的笑。他是我的助手,跟了我三年。
我点点头,手指轻轻拂过笋尖:“切薄片,用高汤焯三秒,留住那份脆甜。
”这就是我的世界——方圆十几平的厨房,各式各样的食材,还有对火候与调味近乎偏执的追求。七年前,我以学徒身份走进这里,再没离开。
锅铲成了我的画笔,食材是我的颜料,餐盘是画布。客人满意的笑容,就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上午十点,前厅开始忙碌起来。我透过传菜窗口,不经意间瞥见一个新面孔。
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正认真地擦拭每张桌子。她的动作略显生疏,但异常专注,仿佛那不是一张普通的木桌,而是需要小心呵护的艺术品。“新来的服务员,叫林小雨。
”小张注意到我的目光,“大学生,暑假来打工的。”这时,大堂经理王姐领着她来到后厨:“陈师傅,这是小雨,带她熟悉下菜品和传菜流程。
”小雨抬起头,露出一张干净的脸。不是那种惊艳的美,但很耐看。眼睛像山涧的清泉,透着未经世事的澄澈。“陈师傅好,我叫林小雨,请多指教。”她微微鞠躬,几缕发丝从耳后滑落。我保持着一贯的严肃,简单介绍了招牌菜和出菜顺序。她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手指无意识地卷着围裙带子。“记住,传菜要稳,不能晃。
”我示范着端盘的姿势,“中餐讲究锅气,耽搁一秒,风味就差一分。
”她尝试着端起一盘菜,手臂微微发抖。我下意识地伸手托住她的手腕:“重心放低,用腰力。”触电般的感觉从指尖传来,我们同时松开手,盘子险些落地。我轻咳一声,转身去调酱汁。余光里,她的耳尖微微泛红。午市高峰期,厨房像个战场。
我在灶台前连续工作两小时,嗓子有些发干。“小张,水。”我习惯性地伸手,递来的却不是熟悉的搪瓷杯。一只白皙的手握着玻璃杯,清水荡漾着细碎的光。
“您的杯子好像没洗,先用这个吧。”小雨的声音轻柔,像夏日凉风。我一饮而尽,清甜缓解了焦躁。后来才知道,她悄悄加了少许蜂蜜和盐。下班时已是晚上九点。雨还在下,我站在屋檐下点烟,看见小雨在门口踌躇——她没带伞。“去哪?”我掐灭烟头。“回学校,地铁站走十分钟。”她有些不好意思,“等雨小点就走。”我沉默地打开储物柜,拿出备用伞递过去:“明天还我。”她愣了一下,接过伞轻声道谢,身影消失在雨幕中。
那晚我莫名记住了雨滴打在伞布上的声音,啪嗒,啪嗒,像某种心跳。第二天,小雨还伞时,里面多了个手工缝制的伞套,针脚细密,角落绣着朵小小的云。
“这样就不会弄湿其他东西了。”她解释道,眼神明亮。
我开始注意到更多关于她的细节:她端菜时总会悄悄调整盘饰,让每道菜以最美姿态呈现;她记得常客的口味偏好,主动推荐合宜的菜品;有小孩哭闹时,她会变魔术般拿出自制的小糖果...一周后,饭店接了个重要宴席。主桌有道招牌鸡汤,需要现撒香草碎。我亲手调制,小雨负责送上。突然,前厅传来惊呼和碎裂声。我冲出去,看见小雨跌倒在地,汤碗碎裂,汤汁溅在她手上,瞬间红肿起来。客人站在一旁,满脸不悦——他的西装也溅到了汤汁。“怎么回事?!”老板闻声赶来。
客人怒气冲冲:“服务员毛手毛脚!我这西装刚买的!”小雨强忍泪水:“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有人突然站起来,我躲闪不及...”我注意到她护在身后的右手——那片红肿明显是烫伤。
而客人西装上的污渍,更多是后来摔倒时造成的。“李总,真是抱歉。”老板连连赔罪,“这单我们免了,西装干洗费我们出...”“免单就够了?”客人不依不饶,“我这可是重要场合!”我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李总,这事我有责任。
鸡汤的火候可能影响了平衡性,让服务员更难端稳。
请您给我们一个弥补的机会——明天我亲自为您准备一桌宴席,绝对让您满意。”客人愣住,可能没想到主厨会出面。老板也惊讶地看着我。
我继续道:“现在先让同事带您去休息室清理,我调个特效清洁剂,应该能处理污渍。
”许是被我的诚意打动,客人终于缓和态度。处理完这边,我立刻扶起小雨到后厨,将她烫伤的手浸入凉水。“其实不是您的错...”她小声说,“是我没端稳。”“别说话。
”我取出自制的烫伤膏,“有点疼,忍一下。”她咬唇点头,额角渗出细汗。
我小心地为她涂药,动作尽量轻柔。这是祖传的方子,效果很好,但刺激性也强。
“谢谢您替我解围。”她声音哽咽。我没回应,只是包扎好伤口:“今天休息吧。
”她却摇头:“午市还没结束,我能坚持。”那天之后,我和小雨之间多了种莫名的默契。
她总能在我需要时递上合适的工具或调料;我则开始留意她的排班,习惯在忙碌间隙寻找那个忙碌的身影。七月中的一天,小雨请假没来。我心里莫名空了一块,炒菜时竟罕见地放错了盐。小张偷偷笑话我:“师傅,小雨不在,您魂都没了。
”我瞪他一眼,却无法反驳。傍晚,我鬼使神差地多做了一份员工餐——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打包时,小张凑过来:“师傅,我知道小雨住哪,帮您送去?”我手一抖,酱汁溅到围裙上。最终,我还是亲自去了。
她住在大学城附近的老小区。开门时,她穿着睡衣,脸色苍白,见到我时眼睛瞪得圆圆的:“陈、陈师傅?”“顺路过来,给你带点吃的。”我故作镇定,“生病了?”她点头:“有点发烧...您要进来坐坐吗?”房间很小,但整洁。
书桌上堆着美术书籍,墙上是她的画作——大多是食物素描,惟妙惟肖。
有一张画的是后厨场景,我站在灶台前,侧脸专注。“你会画画?”我惊讶道。“美术专业。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在饭店打工是为了攒钱买画材。
作:热气腾腾的汤羹、精致的点心、甚至还有切菜的细节手部特写...每一幅都充满温度,仿佛能闻到香气。“为什么总画食物?”她脸更红了:“因为...食物承载着记忆和情感。
就像您做的菜,不只是好吃,还能让人感到幸福。”那一刻,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多年来,我一直用技术衡量菜品,却忘了烹饪最初的意义——传递温暖。我热了排骨,看她吃得津津有味。临走时,我说:“好好休息,明天不用来上班。
”她却抓住我的衣角:“陈师傅...能给我讲讲您的故事吗?比如,为什么选择做厨师?
”雨又开始下,敲打着窗棂。我坐下来,起往事:如何跟着爷爷在乡下灶台边长大;如何为病中的母亲研究药膳;如何独自来到城市,从洗碗工做起...她听得入神,眼睛在发烧的潮红中格外明亮。后来她靠在沙发上睡着,呼吸均匀。我轻轻为她盖好毯子,注意到茶几上的药盒——已经空了。去药店买药再返回时,雨更大了。她还在睡,眉头微蹙。我写下服药说明,悄悄离开。那夜我失眠了,眼前总是浮现她的睡颜。我知道,有些东西不一样了。就像精心调制的酱汁,多了一味意想不到的调料,整个味道都变得奇妙起来。第二天小雨来上班,手上还缠着纱布,但精神好了很多。“谢谢您的药。”她趁没人时小声说,递给我一个小纸盒,“回礼。
”盒子里是手工饼干,做成炒锅和勺子的形状,旁边放着张卡片,画着我教她端盘子的场景,旁边写着:“谢谢您教我的一切。”我尝了一块饼干,甜中带苦——糖放多了,但可可粉又少了。很普通的味道,却让我嘴角不自觉上扬。“陈师傅笑了!
”小张像发现新大陆,“奇迹啊!”我立刻板起脸,却藏不起眼角的笑意。小雨冲我眨眨眼,转身去忙了。阳光透过窗棂,在她发梢跳跃。那天下班时,她递给我一本笔记:“这是我整理的客人偏好,可能对您研发新菜有帮助。”我翻开,不吃香菜、李叔叔喜欢酸辣、小朋友最爱番茄口味...甚至还有对菜品的建议和创意搭配。
“你为什么做这些?”我问。她低头摆弄衣角:“我想...让饭店更好。
这里就像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在努力,我也想做点什么。”看着她真诚的眼睛,我心中涌起暖流。多年来,我把做菜视为职业,却忘了最初的热爱。
这个女孩用最简单的方式,唤醒了我沉睡的激情。“明天早点来,”我说,“新菜研发,需要你的意见。”她惊喜地抬头,笑容如阳光绽放。那一刻,我清楚地听见自己的心跳——有力而清晰,就像食材在热油中迸发的声响。也许,这就是心动的味道。2 暗流涌动的厨房梅雨过后,城市迎来酷暑。知了在梧桐树上嘶鸣,空调外机嗡嗡作响,但“忆香居”的生意比天气更火热。自从采纳小雨的客人偏好记录后,我们的回头客明显增多,甚至有人专门为“定制服务”而来。新菜研发提上日程。
这次的主题是“童年记忆”,每道菜都要唤起食客的 nostalgic 情怀。
我列了几个方案,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或许可以听听小雨的意见,”小张一边剥虾一边说,“她总有些新奇想法。”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小雨叫到后厨。
她看着菜单草案,眼睛渐渐亮起来:“陈师傅,我觉得可以加入一些视觉元素。
比如把‘妈妈的红烧肉’做成积木形状,或者用糯米纸印上老式糖纸的图案...”她越说越兴奋,甚至拿来纸笔现场画草图。
我惊讶于她的创造力——那些想法既大胆又合理,完全超出一个服务员的范畴。
“你学过烹饪?”我忍不住问。她摇头:“但我喜欢看美食节目,还读过很多饮食文化的书。
”说着从包里掏出本笔记,里面贴满了剪报和手绘,还有密密麻麻的心得。我翻看着,被其中一篇关于“味觉记忆”的文章吸引。她写道:“食物是记忆的容器,每道菜都封印着一段时光。厨师不仅是调味者,更是时光魔法师。
”“时光魔法师...”我喃喃重复,心中某处被触动。经过讨论,我们确定了五道新菜。
最后一道甜点迟迟定不下来。
小雨提议:“可以做‘会下雨的布丁’——透明布丁里封装果味雨滴,敲开外壳时‘雨’会落下来,重现夏天突如其来的阵雨。”创意很妙,但工艺复杂。
我研究了整晚,试做多次都失败——要么外壳太厚,要么“雨滴”分布不均。第二天,我罕见地迟到了。推开后厨门,却看见小雨系着围裙,正小心翼翼地从模具中取出一个完整的“雨滴布丁”。
“你怎么...”我惊讶地看着完美的作品。她俏皮地眨眼:“美术生都懂点材料学。
我用了琼脂和果胶的不同凝固点,做了个分层注入装置。”说着展示用注射器改制的工具。
那一刻,我看着她被果酱弄花的脸,突然很想伸手擦掉那点污渍。但手指动了动,终究没抬起。新菜单大获成功,尤其是“会下雨的布丁”成为网红产品。老板眉开眼笑,给所有人发了奖金。小雨用奖金买了套高级画材,坚持要为我画幅肖像。
“就当感谢您给我机会。”她把我按在椅子上,“很快就好!”于是休息时间,我坐着当模特。她专注作画,睫毛在脸颊投下阴影。阳光透过窗户,给她镀上金边。
我静静看着,希望时间就此停留。“画好了!”她终于抬头,展示画作——我站在灶台前,周身环绕食材的光晕,仿佛掌控美味的神明。“把我画太厉害了。”我有些不好意思。
“您本来就很厉害。”她认真地说,“在我眼里,您就像...食神下凡。”我们相视而笑,空气中弥漫着甜腻的气息。小张带头起哄,后厨充满快活的气氛。但暗流悄然涌动。
八月的一天,米其林评审悄悄来访的消息传开。老板召开紧急会议,强调这次暗访的重要性:“如果能摘星,我们就跻身顶级餐厅了!”压力之下,后厨气氛紧张。我要求更严格,有次因小张摆盘不达标而大发雷霆。小雨送来客人反馈时,我也只是冷淡点头。她似乎想说什么,但看我脸色不佳,默默离开。后来小张告诉我,她站在门外好一会儿,眼神失落。暗访日终于到来。我精心设计了菜单,选用最新鲜的食材,每道工序亲自把关。前厅由王姐负责,小雨因为英语好被选为VIP服务员。晚餐时段,一切井然有序。我透过传菜窗看到小雨专业地服务一对外国夫妇,举止优雅,介绍菜品流利准确。主菜是“忆香三味鱼”——同一条鱼做出三种口味,体现烹饪技艺的极致。我精心制作,小雨稳稳端出。然而不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