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病娇老婆会读心术佚名佚名全本免费完结小说_免费小说完结我的病娇老婆会读心术佚名佚名
时间: 2025-09-16 02:11:22
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地晃了三十多个小时,阿玉把脸贴在布满划痕的车窗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从连绵的青山变成光秃秃的厂房。
车厢里弥漫着泡面和汗味混合的气息,她怀里的帆布包被压得变了形,里面装着妈炒的花生和阿珠连夜写的信。
“小姑娘,到东莞打工啊?”
对面座位的大妈啃着苹果,果核随手扔在过道上,“我侄女在电子厂,一个月能挣西千呢。”
包里的录取通知书碎片被她用红布包着,出发前偷偷塞进了夹层。
她总觉得那碎纸像活物,硌得心口发疼。
火车钻进隧道时,车厢突然变暗,阿玉摸到布包里的花生,想起小时候大姐总把最好的那颗留给她,眼眶一下子热了。
出东莞站时正赶上暴雨,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白烟。
阿玉跟着人流往公交站台跑,帆布包很快湿透,沉甸甸地坠在肩上。
她看见广告牌上的女明星笑得灿烂,露着洁白的牙齿,指甲涂成耀眼的红色,和瓦池村的泥土色格格不入。
“阿玉!”
有人在雨里喊她。
阿玉眯起眼,看见穿红色连衣裙的女人举着伞跑过来,高跟鞋踩在积水里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
走近了才发现,那女人眼角画着紫色的眼影,嘴唇红得像血。
“大姐?”
阿玉愣住了。
记忆里的阿珍总是穿洗得发白的工装,头发扎成乱糟糟的马尾,而不是眼前这副模样。
阿珍接过她的包,手指上的金戒指晃得阿玉睁不开眼:“傻站着干嘛,淋感冒了要花钱看病的。”
坐公交穿过市区时,阿玉数着路边的霓虹灯,红的绿的黄的,比村里过年挂的灯笼热闹十倍。
阿珍住的地方在城中村,握手楼之间的巷子窄得能看见对面人家晾的内衣。
楼道里堆着发霉的纸箱,一股臭味钻进鼻孔,阿玉忍不住捂住嘴。
“别嫌弃,这地方离我上班的地方近。”
阿珍打开三楼的房门,一股浓烈的香水味扑面而来。
房间只有七八平米,摆着一张上下铺,下铺铺着粉色的蕾丝床单,墙角堆着十几个空化妆品瓶子。
阿玉把湿衣服晾在铁丝上,看见上铺的墙壁贴着一张照片:阿珍穿着校服站在瓦池村的老槐树下,辫子垂到腰际,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照片边角己经卷了毛,被透明胶带粘了又粘。
“明天带你去见工。”
阿珍从柜子里翻出一件蓝色工装,“玩具厂,计件算工资,多劳多得。”
她说话时避开阿玉的眼睛,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连衣裙的蕾丝边。
阿玉注意到床头柜上的闹钟指针指向下午三点,而阿珍却打了个哈欠:“大姐,你昨晚没睡好?”
“嗯,加班。”
阿珍把工装扔给她,转身进了卫生间,“我先睡会儿,晚饭叫我。”
关上门的瞬间,阿玉听见里面传来卸妆棉摩擦皮肤的声音。
她坐在下铺翻看阿珠的信,娟秀的字迹写着感谢大姐对两姐妹的支持,希望大姐在外保重身体。
也希望我不要丢掉书本。
阿玉摸出藏在鞋垫里的五十块钱,是临走时妈妈塞给她的,说万一有急用。
半夜被开门声惊醒时,阿玉看见阿珍醉醺醺地回来,身上的香水味盖不住一股酒气。
她把高跟鞋踢到墙角,脱裙子时露出后背的淤青,像块发暗的猪肝。
“大姐?”
阿玉爬下床想去扶她,却被阿珍一把推开。
“别管我。”
阿珍的声音含混不清,往脸上胡乱拍着爽肤水,“明天去见工机灵点,别像在村里似的木讷。”
阿玉看着镜子里的阿珍,口红蹭到了下巴上,像道未愈合的伤口。
她突然想起小时候大姐背着她翻山去看病,山路滑,大姐摔了三跤都没松手。
窗外的霓虹灯透过窗帘缝照进来,在阿珍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像块破碎的镜子。
玩具厂的流水线像条永不停歇的蛇,阿玉站在传送带前给小熊缝眼睛,针扎破手指三次后,血珠滴在白色的绒毛上,像开了朵小红花。
组长是个烫着卷发的女人,操着浓重的本地口音骂她笨,声音尖利得像指甲刮玻璃。
“新来的?”
旁边工位的女孩递过创可贴,她的手指关节肿大,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颜料,“我叫小芳,贵州来的。”
阿玉接过创可贴,看见女孩工牌上写着 “李小芳”。
她想起老师说过,大学里的同学大多是这个年纪,正在教室里读莎士比亚。
中午吃饭时,阿玉看见小芳从饭盒里挑出肥肉埋进土里。
“给老鼠留的。”
小芳咧嘴笑,露出颗缺了角的门牙,“这里的老鼠比村里的猫还肥。”
阿玉咬着没油星的青菜,突然想起妈炒的腊肉有多香。
车间里的电扇呼啦啦地转,吹不散塑胶和汗味混合的气息。
她数着传送带上的小熊,一个,两个,三个…… 数到第一百个时,手指又被针扎了。
晚上回住处,阿珍和一个穿西装的男人从 KTV 出来,男人搂着她的腰,手滑进她的短裙里。
阿珍看见阿玉,突然把男人推开,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那晚阿珍没回来。
阿玉坐在床边等了一夜,天亮时发现书桌上多了个信封,里面装着三千块钱,还有张纸条:“别问太多,好好上班。”
阿玉把钱寄回家,在汇款单附言里写:“工厂效益好,奖金多。”
她摸着口袋里莫老师给的那本《唐诗宋词选》,封面被汗水浸得发皱,突然想起莫老师说过,知识能让人站得首些。
打工一个多月的傍晚,阿玉正在给小熊缝鼻子,组长突然喊她去办公室。
电话里是妈带着哭腔的声音:“阿玉,快回来!
莫校长说学校缺代课老师……”阿玉握着听筒的手抖个不停,窗外的晚霞红得像火,把天边的云彩烧得滋滋作响。
她想起阿珠信里说的图书馆,想起小芳说的电子厂,突然觉得那本《唐诗宋词选》在包里发烫,像块烧红的烙铁。
挂了电话,阿玉疯了似的往住处跑。
阿珍正对着镜子涂口红,看见她回来,把一支崭新的口红往桌上一扔:“给你买的,涂红的显气色。”
“我要回去了。”
阿玉把工装塞进包里,声音发颤,“学校让我去当代课老师。”
阿珍的手顿住了,口红在嘴角划出一道红痕:“代课老师?
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不知道,但能读书。”
阿玉摸着包里的书,指尖传来纸张的纹路,“莫老师说可以参加自学考试。”
阿珍突然把口红扔在地上,踩得稀巴烂:“读书读书!
你以为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能让爸妈住上砖房吗?
能给妈治病吗?”
“可我不想一辈子都在玩具厂缝小熊眼睛!”
阿玉的声音突然拔高,眼泪跟着涌出来,“大姐,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我什么样?”
阿珍冷笑一声,扯开领口露出锁骨上的吻痕,“我这样能让你们有书读,能让爸不再去采石场卖命!
你以为你清高,还不是靠我卖……” 她猛地住嘴,抓起钱包冲出门,“我去给你买车票。”
阿玉蹲在地上捡口红碎片,红色的膏体粘在指尖,像洗不掉的血。
她想起小时候大姐背着她蹚过洪水,水漫到大姐的胸口,她说:“别怕,姐护着你。”
火车开动时,阿珍没来送。
阿玉从车窗里看见她站在站台的柱子后面,红色连衣裙在人群里像朵开败的花。
阿玉从包里掏出那本《唐诗宋词选》,发现扉页上多了张银行卡,下面压着张纸条:“密码是你生日,别告诉爸妈。”
车窗外的风景往后退,厂房变成了稻田,霓虹灯变成了星星。
阿玉把脸贴在玻璃上,看见自己的倒影里,眼角好像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她抬手一摸,是泪。
车厢里弥漫着泡面和汗味混合的气息,她怀里的帆布包被压得变了形,里面装着妈炒的花生和阿珠连夜写的信。
“小姑娘,到东莞打工啊?”
对面座位的大妈啃着苹果,果核随手扔在过道上,“我侄女在电子厂,一个月能挣西千呢。”
包里的录取通知书碎片被她用红布包着,出发前偷偷塞进了夹层。
她总觉得那碎纸像活物,硌得心口发疼。
火车钻进隧道时,车厢突然变暗,阿玉摸到布包里的花生,想起小时候大姐总把最好的那颗留给她,眼眶一下子热了。
出东莞站时正赶上暴雨,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白烟。
阿玉跟着人流往公交站台跑,帆布包很快湿透,沉甸甸地坠在肩上。
她看见广告牌上的女明星笑得灿烂,露着洁白的牙齿,指甲涂成耀眼的红色,和瓦池村的泥土色格格不入。
“阿玉!”
有人在雨里喊她。
阿玉眯起眼,看见穿红色连衣裙的女人举着伞跑过来,高跟鞋踩在积水里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
走近了才发现,那女人眼角画着紫色的眼影,嘴唇红得像血。
“大姐?”
阿玉愣住了。
记忆里的阿珍总是穿洗得发白的工装,头发扎成乱糟糟的马尾,而不是眼前这副模样。
阿珍接过她的包,手指上的金戒指晃得阿玉睁不开眼:“傻站着干嘛,淋感冒了要花钱看病的。”
坐公交穿过市区时,阿玉数着路边的霓虹灯,红的绿的黄的,比村里过年挂的灯笼热闹十倍。
阿珍住的地方在城中村,握手楼之间的巷子窄得能看见对面人家晾的内衣。
楼道里堆着发霉的纸箱,一股臭味钻进鼻孔,阿玉忍不住捂住嘴。
“别嫌弃,这地方离我上班的地方近。”
阿珍打开三楼的房门,一股浓烈的香水味扑面而来。
房间只有七八平米,摆着一张上下铺,下铺铺着粉色的蕾丝床单,墙角堆着十几个空化妆品瓶子。
阿玉把湿衣服晾在铁丝上,看见上铺的墙壁贴着一张照片:阿珍穿着校服站在瓦池村的老槐树下,辫子垂到腰际,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照片边角己经卷了毛,被透明胶带粘了又粘。
“明天带你去见工。”
阿珍从柜子里翻出一件蓝色工装,“玩具厂,计件算工资,多劳多得。”
她说话时避开阿玉的眼睛,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连衣裙的蕾丝边。
阿玉注意到床头柜上的闹钟指针指向下午三点,而阿珍却打了个哈欠:“大姐,你昨晚没睡好?”
“嗯,加班。”
阿珍把工装扔给她,转身进了卫生间,“我先睡会儿,晚饭叫我。”
关上门的瞬间,阿玉听见里面传来卸妆棉摩擦皮肤的声音。
她坐在下铺翻看阿珠的信,娟秀的字迹写着感谢大姐对两姐妹的支持,希望大姐在外保重身体。
也希望我不要丢掉书本。
阿玉摸出藏在鞋垫里的五十块钱,是临走时妈妈塞给她的,说万一有急用。
半夜被开门声惊醒时,阿玉看见阿珍醉醺醺地回来,身上的香水味盖不住一股酒气。
她把高跟鞋踢到墙角,脱裙子时露出后背的淤青,像块发暗的猪肝。
“大姐?”
阿玉爬下床想去扶她,却被阿珍一把推开。
“别管我。”
阿珍的声音含混不清,往脸上胡乱拍着爽肤水,“明天去见工机灵点,别像在村里似的木讷。”
阿玉看着镜子里的阿珍,口红蹭到了下巴上,像道未愈合的伤口。
她突然想起小时候大姐背着她翻山去看病,山路滑,大姐摔了三跤都没松手。
窗外的霓虹灯透过窗帘缝照进来,在阿珍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像块破碎的镜子。
玩具厂的流水线像条永不停歇的蛇,阿玉站在传送带前给小熊缝眼睛,针扎破手指三次后,血珠滴在白色的绒毛上,像开了朵小红花。
组长是个烫着卷发的女人,操着浓重的本地口音骂她笨,声音尖利得像指甲刮玻璃。
“新来的?”
旁边工位的女孩递过创可贴,她的手指关节肿大,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颜料,“我叫小芳,贵州来的。”
阿玉接过创可贴,看见女孩工牌上写着 “李小芳”。
她想起老师说过,大学里的同学大多是这个年纪,正在教室里读莎士比亚。
中午吃饭时,阿玉看见小芳从饭盒里挑出肥肉埋进土里。
“给老鼠留的。”
小芳咧嘴笑,露出颗缺了角的门牙,“这里的老鼠比村里的猫还肥。”
阿玉咬着没油星的青菜,突然想起妈炒的腊肉有多香。
车间里的电扇呼啦啦地转,吹不散塑胶和汗味混合的气息。
她数着传送带上的小熊,一个,两个,三个…… 数到第一百个时,手指又被针扎了。
晚上回住处,阿珍和一个穿西装的男人从 KTV 出来,男人搂着她的腰,手滑进她的短裙里。
阿珍看见阿玉,突然把男人推开,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那晚阿珍没回来。
阿玉坐在床边等了一夜,天亮时发现书桌上多了个信封,里面装着三千块钱,还有张纸条:“别问太多,好好上班。”
阿玉把钱寄回家,在汇款单附言里写:“工厂效益好,奖金多。”
她摸着口袋里莫老师给的那本《唐诗宋词选》,封面被汗水浸得发皱,突然想起莫老师说过,知识能让人站得首些。
打工一个多月的傍晚,阿玉正在给小熊缝鼻子,组长突然喊她去办公室。
电话里是妈带着哭腔的声音:“阿玉,快回来!
莫校长说学校缺代课老师……”阿玉握着听筒的手抖个不停,窗外的晚霞红得像火,把天边的云彩烧得滋滋作响。
她想起阿珠信里说的图书馆,想起小芳说的电子厂,突然觉得那本《唐诗宋词选》在包里发烫,像块烧红的烙铁。
挂了电话,阿玉疯了似的往住处跑。
阿珍正对着镜子涂口红,看见她回来,把一支崭新的口红往桌上一扔:“给你买的,涂红的显气色。”
“我要回去了。”
阿玉把工装塞进包里,声音发颤,“学校让我去当代课老师。”
阿珍的手顿住了,口红在嘴角划出一道红痕:“代课老师?
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不知道,但能读书。”
阿玉摸着包里的书,指尖传来纸张的纹路,“莫老师说可以参加自学考试。”
阿珍突然把口红扔在地上,踩得稀巴烂:“读书读书!
你以为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能让爸妈住上砖房吗?
能给妈治病吗?”
“可我不想一辈子都在玩具厂缝小熊眼睛!”
阿玉的声音突然拔高,眼泪跟着涌出来,“大姐,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我什么样?”
阿珍冷笑一声,扯开领口露出锁骨上的吻痕,“我这样能让你们有书读,能让爸不再去采石场卖命!
你以为你清高,还不是靠我卖……” 她猛地住嘴,抓起钱包冲出门,“我去给你买车票。”
阿玉蹲在地上捡口红碎片,红色的膏体粘在指尖,像洗不掉的血。
她想起小时候大姐背着她蹚过洪水,水漫到大姐的胸口,她说:“别怕,姐护着你。”
火车开动时,阿珍没来送。
阿玉从车窗里看见她站在站台的柱子后面,红色连衣裙在人群里像朵开败的花。
阿玉从包里掏出那本《唐诗宋词选》,发现扉页上多了张银行卡,下面压着张纸条:“密码是你生日,别告诉爸妈。”
车窗外的风景往后退,厂房变成了稻田,霓虹灯变成了星星。
阿玉把脸贴在玻璃上,看见自己的倒影里,眼角好像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她抬手一摸,是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