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千金装穷三年,渣夫跪求原谅(安然江北深)热门小说大全_推荐完本小说豪门千金装穷三年,渣夫跪求原谅安然江北深
一我家客厅的老式挂钟敲了十下,每一声都沉重地回荡在夜晚的寂静中。我揉着发酸的眼睛,正准备关掉电脑上床睡觉,指尖却不由自主地刷新了那个我常去的匿名论坛。
条新帖子突然跳入眼帘:如何防止心思不纯的表姐妹继承到我爸妈的财产?发帖人匿名,但内容却让我瞬间清醒。帖中描述的情况——独生女,有个偶尔来家里住的表妹,担心表妹觊觎家产——与我和表姐的关系惊人相似。不会这么巧吧?我心头掠过一丝疑虑,但又迅速打消了这个念头。表姐家那套农村自建房,墙皮剥落,雨天漏水,能值几个钱?
谁会惦记这个?然而,随着我继续阅读,后背却渐渐渗出冷汗。
提到的细节:父亲腿疾、母亲爱种月季、甚至连客厅那台老是出问题的空调——全都对得上。
这不可能是什么巧合。我的手指有些发抖,继续向下滚动页面。
大多数回复都是嘲笑楼主想多了,农村自建房根本不值钱,直到一条评论出现:“楼主担心得有理,根据《民法典》第1128条,代位继承了解一下?
如果你父母没有立遗嘱,而你先于父母去世,你的子女可以代位继承。如果你没子女,那你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也就是你的堂表兄弟姐妹——都有可能成为继承人。
这叫转继承,虽然概率小但不是没可能。”我屏住呼吸,看着发帖人几乎秒回了这条评论:学到了!我私你,麻烦通过一下,想再详细了解了解。
一瞬间,所有线索串联起来,我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这个口口声声担心别人惦记家产的人,原来正是惦记别人家产的人。我的表姐,这个每年都会来我家住上一两个月的亲人,正在暗中研究如何继承我父母的财产。夜色深沉,我坐在电脑前,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陌生起来。二表姐林琳比我大五岁,是我母亲姐姐的女儿。
因为老家在偏远的农村,她自从在城里读大学后,就经常借住在我家。
毕业后她留在城市工作,但仍然会定期来住上一段日子,美其名曰“陪陪姨妈姨父”。
我父母总是欢迎她的到来。父亲常说:“琳琳这孩子不容易,家里条件差,能帮就帮点。
”母亲则会提前收拾好客房,换上干净的床单,还会做一桌子表姐爱吃的菜。而我,虽然不至于多么喜欢这个表姐,但也从未讨厌过她。她话不多,总是带着腼腆的微笑,帮忙做家务也从不顾惜力气。只是偶尔,我会注意到她看我们家的眼神有些复杂,那种打量式的目光总会在我家新添的电器或装修上停留片刻。现在回想起来,一切都有迹可循。三个月前,表姐来我家住了一周。那期间,她异常热心地陪我父亲去医院复查腿疾,还帮我母亲整理了所有的老照片和证件。
有一天晚上,我偶然听到她和父母的对话:“姨父姨妈,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立个遗嘱啊?
现在很多人都立的,不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避免将来的麻烦。”表姐的声音甜得发腻。
父亲笑了:“我们这点家产有什么好立的?最后不都是小雨的嘛。”“话不是这么说,”表姐坚持道,“现在意外多,要是...我是说万一...没有遗嘱的话,继承手续可麻烦了。”母亲摆摆手:“琳琳有心了,不过我们身体都还好,不急这个。
”当时我只觉得表姐有点多管闲事,现在才明白那是一场精心的试探。更让我脊背发凉的是,上个月表姐又来住时,居然带我去参加了她一个“朋友”的聚会。
聚会上有个自称是律师的男人,看似随意地聊起了遗产继承的话题,还特别强调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广得多”。
表姐当时还装作天真地问:“那表兄弟姐妹也能继承吗?”律师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回答:“在某些情况下,是的。”我以为那只是无聊的法律知识普及,现在才恍然大悟:那是一场为我量身定制的心理铺垫。
电脑屏幕的光在黑暗中映照着我震惊的脸。我继续翻看那个帖子下的评论,发现表姐已经与那个提出“代位继承”概念的人私聊去了。
一种被背叛的愤怒逐渐取代了最初的震惊。我拿起手机,点开与表姐的聊天界面。
上一次对话是在两天前,她告诉我给我父母买了一些保健品,周末会送来。
多么体贴的侄女啊!我简直想吐。深呼吸几次后,我冷静下来。直接对峙没有意义,她大可以否认发帖的是她。我需要更多证据,需要知道她到底在计划什么。那晚,我失眠了。
凌晨三点,我再次打开那个论坛,注册了一个新账号,给发帖人发了私信:“看到你的帖子,我对继承法有些研究,或许能提供更多帮助。有兴趣聊聊吗?”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但有一种直觉告诉我: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三第二天清晨,我被厨房传来的声响吵醒。
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到门口,我惊讶地发现表姐林琳正在里面忙碌,她系着母亲常用的围裙,熟练地翻动着平底锅里的煎蛋。“醒啦?早餐马上好。”她转头对我微笑,那笑容看起来如此真诚自然,让我瞬间恍惚,几乎以为昨晚的一切只是个荒唐的梦。“表姐,你怎么来了?”我问,声音里带着刚睡醒的沙哑。“今天调休,想着过来给姨妈姨父做顿早餐。”她把煎蛋装盘,又转身去倒豆浆,“最近看养生节目说,外面买的豆浆添加剂多,这是我自己磨的,健康。”母亲走进厨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琳琳一大早就来了,带了好多东西,还特意给我们磨了豆浆。
你这孩子,也太体贴了。”父亲拄着拐杖也进来了,欣慰地看着表姐:“比我们家小雨勤快多了,那丫头周末不睡到日上三竿不起床。
”我勉强笑了笑,没有反驳。坐在餐桌前,我看着表姐殷勤地为我父母夹菜倒豆浆,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此刻在我眼中变得别有用心。“姨妈姨父,我有个朋友是律师,最近他们事务所搞活动,免费为老人提供遗嘱咨询。”表姐状似无意地说,“要不要去看看?
反正不花钱。”我的心猛地一沉。她又开始了。母亲摆摆手:“不必了,多不吉利。
”“就是,立遗嘱好像等着死似的。”父亲附和道。表姐没有放弃,继续柔声劝说:“不是这个意思啦。现在立遗嘱也是一种财产规划,避免将来孩子办手续麻烦。我朋友说,没有遗嘱的话,就算独生子女也可能需要跟其他亲戚扯皮,白白浪费时间和感情。”我几乎要忍不住揭穿她,但想起昨晚发的私信还没有回复,只好强压下冲动,低头默默吃饭。饭后,我借口复习功课躲回房间,立刻打开电脑查看论坛账号。令我失望的是,发帖人还没有回复我的私信。倒是帖子下面又有了一些新评论,大多数人认为楼主想多了,少数人给出了法律建议。正当我准备关掉网页时,一条新的回复跳了出来:匿名用户789:“谢谢大家建议,特别是私信我的几位律师朋友,受益匪浅。已经决定请专业人士处理了。”我的血液几乎凝固——表姐已经咨询了律师?
行动这么快?那天余下的时间里,我暗中观察着表姐的一举一动。她陪我母亲去市场买菜,主动付钱;她帮我父亲按摩酸痛的腿,耐心十足;她甚至记得给我买我最爱吃的草莓,洗好送到我房间。若是从前,我会感动于这份关怀。但现在,每一个体贴举动都像是精心设计的表演,每一份礼物都像是投下的诱饵。周日下午,表姐准备回去了。临走时,她拉着我母亲的手说:“姨妈,下周末我再来看你们。
记得少吃咸的,对血压不好。”母亲眼眶都有些湿润了:“琳琳啊,你要常来,姨妈看你比看小雨还亲呢。”这句话似乎触动了表姐,她的表情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但很快恢复如常:“姨妈你说什么呀,小雨是你亲生女儿,我是外甥女,不一样的。
”这句话说得恰到好处,既显得谦逊,又暗示了血缘的亲疏。我不得不承认,表姐实在是个高明的情感操盘手。送走表姐后,我回到房间,发现手机有一条新消息,是论坛私信的推送通知。我的心跳骤然加速,手指微颤着点开:发帖人:“谢谢联系。
确实需要专业建议。你真的是律师吗?能证明一下吗?”游戏开始了。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回复。我不是律师,但法学专业的室友曾经为了写论文研究过继承法,我多少耳濡目染了一些。更重要的是,我知道表姐想要什么——她想要一个合理的方案,来获取本不属于她的财产。我打字回复:“不是律师,但是法学专业,在律师事务所实习过。
不需要相信我,你可以自己判断信息的价值。据我观察,你提到的情况可能涉及转继承和代位继承的结合应用。”我故意抛出了专业术语,等待鱼饵上钩。不到五分钟,回复来了:“能具体说说吗?如果父母没有立遗嘱,而独生子女先于父母去世,表姐妹真的有可能继承吗?”我几乎能感受到屏幕那头的急切。
冷静思考后,我决定给她一些真实但不完整的信息:“根据《民法典》第1128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如果没有直系晚辈血亲,遗产由被继承人的其他法定继承人继承。第1127条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表兄弟姐妹本身不是直接法定继承人,但如果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他们的子女——也就是表兄弟姐妹——可以代位继承。”这段发出去后,对方久久没有回复。
我猜想表姐正在消化这段信息,或者正在查阅验证。终于,新消息来了:“所以,如果表姐妹想要继承,嘱;2.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3.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也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这样表姐妹才能以代位继承的方式继承?”我微微一笑,果然聪明,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
但我也注意到,她省略了一个重要环节——被继承人的子女先去世后,其配偶和子女如果有才是第一顺位代位继承人,远轮不到表亲。她故意忽略这点,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我回复:“理论上是的,但这种情况概率很小。
”“小概率不代表不可能。”她迅速回复,“如果...我是说如果,想要确保这种可能性实现,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让我不寒而栗。
她不是在问如何防止别人继承,而是在问如何使自己去继承的可能性最大化!这意味着,她不仅仅是在被动等待机会,而是在考虑主动创造条件?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头顶。
我原本以为表姐只是贪婪,但现在看来,她可能已经陷入了某种危险的妄想中。或者说,她已经有了一些具体的计划?我强压下内心的震动,试探性地回复:“这种假设性问题不太合适吧?法律只保护合法继承,不鼓励人为干预继承顺序。”对方似乎意识到失言,立刻辩解:“当然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