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前妻再婚,我开着迈巴赫去随礼》柳如烟马浩火爆新书_前妻再婚,我开着迈巴赫去随礼(柳如烟马浩)免费小说

时间: 2025-09-16 02:19:30 

七仙女后传:天河之外有归期第一章 天庭春怨:云絮裹不住的凡心九重天上的瑶池,常年被淡金色的仙雾裹着。雾里飘着千年不谢的琼花,花瓣落在玉阶上,连风都舍不得吹走——可这仙境般的地方,于张天寿、张天鸾等七位仙女而言,却像个镶了金边的笼子。此时正是天庭的“静修月”,按规矩,仙娥们需每日辰时到瑶池畔的露华殿,跟着司命仙官研习《天规辑要》。

大姐张天寿坐在首座,指尖捻着一卷泛黄的仙册,目光却不由自主飘向殿外。

殿外的云絮慢悠悠飘过,她总能从那团白里,想起仙使昨日带回的人间景象:“江南的茶芽刚冒尖儿,农妇们挎着竹篮采,指尖沾着露水,炒茶的烟飘三里地都香;塞北的杏花也开了,风一吹,花瓣落在牧人的鞭梢上,连牛羊都吃得慢了些……”“大姐?”二姐张天鸾用胳膊肘轻轻碰了她一下,“司命仙官在问你,‘仙凡不得私通’这一条,该如何解。”张天寿回神,放下仙册,声音稳得像玉磬:“天规所定,乃防仙力扰凡世秩序。仙者寿数绵长,凡人不过百年,私通则乱阴阳、违天道。”司命仙官捋着白须点头,目光扫过殿中七位仙女,最后落在末座的张天紫身上。老七正托着腮,指尖绕着垂到胸前的流苏,眼神飘得老远——她耳尖还沾着刚才仙使说的“凡间蛙鸣”,总觉得那“呱呱”声,该比天庭里万年不变的《云韶乐》热闹些。“七公主,”司命仙官的声音沉了沉,“你可知方才所言?”张天紫猛地回神,脸颊瞬间红了,捏着流苏小声道:“我……我听了,是说仙凡不能……不能靠近?”殿里的仙女们忍不住低笑。

三姐张天蓉揉了揉她的头:“傻妹妹,是不能私通,不是不能靠近。

”司命仙官无奈地叹口气:“七公主,你生来最晚,法力最浅,更该潜心修规。

《前妻再婚,我开着迈巴赫去随礼》柳如烟马浩火爆新书_前妻再婚,我开着迈巴赫去随礼(柳如烟马浩)免费小说

若让王母娘娘知道你总想着凡间,又要罚你抄《天规》了。”张天紫吐了吐舌头,乖乖坐直——她倒不怕抄书,只是怕王母娘女生气。王母待她最疼,可一提到“凡间”,眉眼就会冷下来,说“凡世多苦,仙娥沾了便会堕了仙根”。可她偏好奇:苦是什么?

是农妇采茶时被刺扎到的疼,还是牧人赶羊时的累?若苦里藏着炒茶的香、杏花的甜,那这苦,或许比天庭的寡淡更有意思。散了静修课,七位仙女回了她们的栖云宫。刚进门,老六张天薇就从袖中摸出个巴掌大的竹篮——那是她昨日趁司命仙官不注意,从仙使的行囊里“借”来的。竹篮底还沾着点凡间的泥土,凑近闻,竟有股青草的腥气。

“你们看,这就是凡间装茶的篮子!”张天薇把竹篮递到张天紫面前,“仙使说,江南农妇天天挎着它,走在田埂上,篮子撞着腿,能响出‘哒哒’的声儿。

”张天紫捧着竹篮,指尖蹭过粗糙的竹篾,眼睛亮得像星星:“真的吗?那她们采完茶,会回家给夫君煮茶喝吗?”“定是会的。”老四张天娟靠在廊柱上,晃着脚,“我还听仙使说,凡间的夫妻,会一起在院子里晒稻谷,晚上就着油灯缝衣裳,连说话都要挨得近近的。”“比咱们姐妹还近?”张天紫歪着头问。大姐张天寿走过来,把竹篮从她手里接过来,轻轻擦去泥土:“凡间的‘夫妻’,是要过一辈子的。不像咱们,虽同住在栖云宫,可总有一天,要各自去司掌一方仙职,难得聚全。”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六个妹妹期待的脸,声音放软,“王母娘娘明日要去西昆仑赴元始天尊的宴,要三日后才回。我想着……咱们偷偷去凡间走一趟,只三日,体验体验春耕的活计,日落前必回,如何?”“真的?”张天紫一下子跳起来,抓住大姐的袖子,“大姐你不骗我?

我们能去看采茶、看杏花,还能听蛙鸣吗?”“骗你做什么。”张天寿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但有三条规矩:一不许用仙术扰凡人,二不许暴露仙踪,三不许迟到——若误了归期,被王母发现,咱们七个都要去锁仙塔思过。”“我答应!”张天紫第一个举手,其他姐妹也纷纷点头。二姐张天鸾从箱底翻出七套粗布衣裳,是她早年用凡间的蚕丝织的,颜色素净,正合“藏仙踪”的意;三姐张天蓉则揣了七片“隐仙叶”,含在嘴里,能暂时遮住身上的仙气;大姐最后摸出个锦袋,分给每人一块暖玉:“这是我向瑶池水君求的,若遇危险,捏碎玉片,我能立刻感知。

”睡前,张天紫把暖玉揣在枕下,翻来覆去睡不着。她偷偷从首饰盒里拿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去年仙使送她的一根凡间丝线——红色的,像天边的晚霞。她把丝线绕在指尖,想象着凡间的样子:竹篮撞着腿的“哒哒”声,炒茶的烟香,还有……能和人挨得近近说话的“家”。第二日天还没亮,七位仙女就换了布衣钗裙,从栖云宫后门溜了出去。南天门的守将是跟着大姐长大的,得了张天寿的嘱托,只装作没看见,任由她们踩着云絮往下飘。云絮穿过九重天,越往下,空气里的味道越鲜活——有泥土的腥气,有花香,还有……远处传来的鸡鸣。“是凡间的鸡!

”张天紫指着下方,声音里满是雀跃。云絮落在江南水乡的一处茶山脚下时,晨雾还没散。

近处的茶树矮矮的,芽尖上挂着露珠,远处的稻田里,已有农人牵着牛走过,牛蹄踩在水田里,溅起小小的水花。“快,咱们去那边!”张天紫拉着老六张天薇,往茶山跑。刚跑两步,就被一位挎着竹篮的农妇拦住了。农妇约莫四十岁,脸上有晒出来的红晕,笑着问:“你们是外乡来的吧?这茶山陡,小心摔着。”张天寿上前,福了个半礼:“阿婆,我们是从北边来的,想学着采些茶,不知您可否教教我们?

”农妇爽快地答应了,把竹篮递给张天紫:“你这小姑娘细皮嫩肉的,采的时候轻点儿,别被茶刺扎着。拇指和食指捏着芽尖,往上提,别掐,掐了茶就不香了。

”张天紫学着农妇的样子,指尖刚碰到茶芽,就被叶梗上的小刺扎了一下。“呀!

”她疼得缩回手,指尖冒出一点红。农妇笑着掏出口袋里的薄荷膏,给她抹上:“刚开始都这样,我家囡囡第一次采茶,手都扎破了,哭着说再也不采了,结果第二天闻着炒茶的香,又跑来了。”“阿婆,这茶采回去,能放多久呀?

”张天紫揉着指尖问。“放不了太久,最好趁新鲜喝。”农妇一边采茶,一边说,“我们凡人不像你们外乡人,或许能走南闯北,我们守着这片山,一年就盼着采茶、收稻,日子虽慢,倒也踏实。”张天紫看着农妇的手——指节有些粗,却灵活得很,茶芽一片片落在竹篮里,像撒了把绿珠子。她忽然觉得,这样的手,比天庭里养得白白嫩嫩的手,好看多了。中午的时候,她们跟着农妇去了山下的茶坊。

坊里的灶上坐着大铁锅,炒茶师傅赤着膊,手里的木铲翻炒着茶叶,青烟裹着茶香飘出来,张天紫凑过去,深吸了一口,连眼睛都眯起来:“好香!比瑶池的仙露还好闻!”“傻妹妹,仙露是仙物,这茶是凡物,怎么比?”大姐刮了下她的鼻子,却也忍不住闻了闻——天庭的仙露清冽,可这茶香里,藏着阳光和泥土的味道,更暖,更实在。下午,她们又跟着一位樵夫去了后山。樵夫姓王,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背着个大柴筐,手里拿着把柴刀,走路比年轻人还稳。他教她们认草木:“这是蒲公英,花谢了能当药,治咳嗽;这是车前草,煮水喝能利尿;还有这个,叫‘勿忘我’,虽不能当药,可开的花好看,姑娘们可以摘来插在头上。”张天紫蹲在地上,看着那株蓝紫色的勿忘我,伸手想摘,又怕弄坏了。樵夫笑着说:“摘吧,这花贱,摘了还能再开。”她才小心翼翼地摘了一朵,别在发间。“王伯,您每天都来砍柴吗?

”张天紫跟着他走,脚下的落叶“沙沙”响。“嗯,砍了柴去镇上卖,换些米粮。

”樵夫擦了擦汗,“我家老婆子病着,儿子在城里做工,我多砍点柴,就能给她抓副好药。

”张天紫愣了愣,想起天庭里的日子——她们从不用愁吃穿,仙露琼浆管够,可王伯却要靠砍柴给妻子治病。她摸了摸袖中的暖玉,忽然想:若能用法术治好王伯的妻子,该多好?可她刚抬手,就被大姐按住了。“别忘规矩。”张天寿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凡间有凡间的命数,我们不能用仙术干涉。”张天紫低下头,捏了捏手里的勿忘我。花瓣软软的,她忽然懂了:凡间的甜,是和苦掺在一起的——像王伯砍柴的累,藏着对妻子的疼;像农妇采茶的刺,藏着炒茶的香。

而这掺着苦的甜,比天庭里纯粹的甜,更让人记挂。

第二章 黑风惊魂:云散时的失散三日的时光,快得像指间的云。第三日傍晚,七位仙女站在江南的渡口,望着远处的夕阳——夕阳把河水染成了橘红色,渔人的船桨划过去,溅起的水花都是暖的。张天紫手里还攥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她采的茶芽、摘的勿忘我,还有农妇送她的一小撮炒茶。“该走了。

”大姐张天寿抬头看了看天,云层已经开始泛白,“再晚,南天门的守将该换班了。

”姐妹们点点头,踩着云絮往天庭的方向飘。张天紫回头望了一眼,渡口的渔火已经亮了,像撒在水上的星星。她心里有点空落落的,总觉得还没看够——没听够蛙鸣,没尝够农妇煮的茶,没看够塞北的杏花。“下次咱们还来好不好?”她拉着大姐的手,小声问。“等下次王母去赴宴,咱们再偷跑出来。”张天寿笑着答应,指尖却悄悄捏了捏暖玉——总觉得今天的云,比前两日沉了些,风里也裹着点异样的寒气。

果然,刚飘到黑风岭上空,就听见一阵刺耳的怪笑。紧接着,一团浓得化不开的黑雾从岭上涌出来,黑雾里裹着无数细小的黑影,像飞虫一样往她们扑来。

“不好!是黑山老妖!”二姐张天鸾脸色骤变,从袖中摸出一把素白的仙扇,“这老妖原是西岳山神,因贪吞了瑶池的仙果,被王母贬下凡,一直盘踞在黑风岭,最恨咱们仙娥!”黑雾里的人影渐渐清晰——是个穿着黑铁甲的老妖,脸是青的,眼睛像两团鬼火,手里握着一把骷髅杖。“哈哈哈!七位仙女!今日落到我手里,看你们还怎么回天庭!”他说着,举起骷髅杖,往黑雾里一点,“噬魂瘴!

给我收了她们的仙力!”“结阵!”大姐张天寿一声令下,七位仙女立刻围成一个圈,张天寿的仙绫、张天鸾的仙扇、张天蓉的仙光……七种不同颜色的仙力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光罩,挡住了扑来的黑雾。可那“噬魂瘴”实在厉害,黑雾一碰到光罩,就发出“滋滋”的声响,光罩的颜色渐渐淡了。张天紫站在最里面,她的法力最弱,只能用指尖凝出一点淡紫色的仙光,往光罩上补——可那仙光刚碰到黑雾,就被吞了进去,她的胸口瞬间闷得发疼。“老七,别硬撑!”三姐张天蓉回头喊她,“你往我身后躲!

”张天紫刚想挪步,就见黑山老妖的骷髅杖猛地往地上一砸:“敬酒不吃吃罚酒!

”黑雾突然翻涌起来,像一只大手,狠狠拍在光罩上。光罩“咔嚓”一声裂了道缝,二姐张天鸾的仙扇被震飞,嘴角溢出一丝血。“二姐!”张天紫惊呼着想去扶,可刚伸出手,那道裂缝突然扩大,一团黑雾从缝里钻出来,直扑她的后心。“小心!

”大姐张天寿眼疾手快,甩出仙绫想缠住她,可黑雾太快了——张天紫只觉得后心像被烧红的烙铁烫了一下,疼得她眼前一黑,耳边只剩下姐姐们的呼喊:“老七!”“紫儿!”她想抓住什么,却只摸到一片冰冷的云絮。

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往黑风岭下坠去。风在耳边呼啸,她的意识越来越模糊,最后只记得:袖中的布包掉了,勿忘我飘在空中,像一朵蓝紫色的泪。

第三章 茅舍情深:失忆的“紫”与温厚的董永张天紫是被一阵“哞哞”的牛叫声吵醒的。

她睁开眼,首先看到的是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花秆比她的指尖还粗,花瓣沾着露水,阳光照在上面,晃得她眼睛疼。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后心的疼还没消,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姑娘?你醒了?”一个温和的男声在耳边响起。张天紫转过头,看到一个穿粗布短褂的青年。他约莫二十岁,个子很高,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额头上沾着点汗,手里提着个竹篮,篮里装着野菜和几株草药。青年蹲在她身边,眼神里满是关切:“你怎么躺在这儿?是从山上摔下来的吗?身上有伤口,还在流血。

”张天紫张了张嘴,想回答,却发现脑子里一片空白——她是谁?她为什么会在这里?

她记得的,只有一个字:“紫”。“我……我叫紫。”她的声音沙哑,像被砂纸磨过,“我不记得了……不知道怎么来的。”青年愣了愣,随即叹了口气,伸手轻轻扶她:“你伤得重,先跟我回家吧。我家就在前面的村子里,能给你熬点药。

”他的手很暖,掌心有层薄茧,扶着她的时候,力道很轻,怕碰疼她。张天紫点点头,靠在他怀里,被他半扶半抱着往村子走。路上,她看到青年的牛——一头青灰色的老牛,正慢悠悠地跟在后面,眼睛很亮,时不时用头蹭蹭青年的胳膊。“它叫‘青牛’。

”青年察觉到她的目光,笑着说,“是我爹留下的,跟了我五年了。

”青年的家在村子最东边,是一间小小的茅草屋。屋顶盖着新铺的茅草,门口晒着几串干辣椒,屋里虽小,却收拾得干净——土炕上铺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褥子,木桌上摆着一个缺了口的陶碗,墙角还堆着一捆晒干的草药。青年把她扶到炕上,转身去灶房生火。张天紫靠在墙上,看着他忙碌的身影:他蹲在灶前,往灶膛里添柴,火光映在他脸上,连额角的碎发都暖了。她忽然觉得,这个陌生的地方,这个陌生的人,让她心里很踏实。“我叫董永。”青年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草药走过来,把碗递到她手里,“这药是治外伤的,有点苦,你忍忍。”张天紫接过碗,指尖碰到陶碗的温度,心里一暖。

她吹了吹药汁,小口喝了一口——真的很苦,苦得她皱起了眉。董永见了,从竹篮里拿出几颗野草莓,放在她手边:“先吃颗这个,甜的,能压一压苦味。

”草莓是红的,上面还沾着点绒毛。张天紫捏起一颗放进嘴里,甜味瞬间漫开,刚才的苦味淡了不少。她看着董永,小声说:“谢谢你,董永。”“不用谢。

”董永坐在炕边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块粗布,慢慢擦着青牛的缰绳,“你先好好养伤,等伤好了,再想办法找你的家人。”接下来的日子,董永每天早出晚归。早上,他会给张天紫熬好药,再留些野菜粥在锅里;中午,他在田里干活,偶尔会回来给她送些野果;晚上,他坐在灶前编竹筐,或者给青牛添干草,嘴里会哼些不成调的乡谣。张天紫的伤渐渐好了。她看着董永每天忙得满头大汗,心里过意不去,便学着收拾屋子——她把炕上的褥子叠得整整齐齐,把木桌擦得发亮,还把董永换下来的脏衣服拿去河边洗。第一次洗衣服的时候,她差点把董永的粗布褂子揉破。

董永回来见了,笑着说:“你别洗了,这些粗活我来做就好。”“不行。

”张天紫把洗好的衣服晾在绳子上,脸上沾着水珠,“你照顾我,我也该帮你做事。

”董永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忽然软了——这姑娘长得好看,心又善,虽然失忆了,却像株刚冒芽的野草,透着股韧劲。他低头笑了笑,没再阻拦。后来,张天紫又学着缝补衣服。董永的褂子袖口破了个洞,她找了块碎布,想补起来。

可她从没拿过凡间的针线,针脚缝得歪歪扭扭,还差点扎到手指。董永晚上回来,看到她坐在灯下,皱着眉捏着针线,指尖还沾着点血,忍不住笑了。“我教你。

”他坐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教她怎么穿针、怎么走线,“凡间的针线,要顺着布纹走,针脚别太密,不然穿着不舒服。”他的手裹着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指尖传过来。

张天紫的脸颊一下子红了,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她低着头,看着针线在布上慢慢游走,忽然觉得,这样的夜晚,比天庭里任何时候都热闹。日子一天天过,茅草屋里的笑声越来越多。董永早上出门,张天紫会在门口给他递上草帽;董永晚上回来,张天紫会端上温热的饭菜——她学着做凡间的菜,虽然味道不算好,董永却吃得很香。

有一次,董永从镇上卖柴回来,给她带了一支木簪。簪子是普通的桃木做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是他请镇上的木匠做的。“给你的。”他把簪子递过来,耳朵有点红,“看你总把头发散着,用这个绾起来,方便。”张天紫接过簪子,指尖轻轻摸过上面的花纹。

她抬起头,看着董永,忽然哭了——她不记得自己的过去,可此刻,她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家。董永慌了,伸手想擦她的眼泪,又怕唐突了她,只能小声说:“你要是不喜欢,我再……”“我喜欢。”张天紫打断他,把簪子插在头发上,笑着说,“比天庭的金簪还好看。”董永愣住了——天庭?他没问,只觉得这姑娘的笑容,比门口的油菜花还亮。村里的王大娘是第一个看出端倪的。她常来给张天紫送些针线,见董永待她细心,张天紫也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便拉着董永说:“永小子,你看紫姑娘多好,又勤快又心善,你们俩也老大不小了,不如成个家?

”董永的脸一下子红了,挠着头说:“大娘,紫姑娘还没找到家人……”“找什么家人啊!

”王大娘拍了拍他的胳膊,“紫姑娘失忆了,就算找到家人,指不定多远呢!

你俩住在一块儿,互相照应,多好?再说,紫姑娘看你的眼神,那是有心意的!

”董永偷偷看了一眼屋里的张天紫——她正坐在窗边织布,阳光落在她身上,像裹了层光。

他心里忽然有个声音在说:就这样吧,和她在一起,守着这间茅草屋,守着青牛,过一辈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