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域残响陈砚苏晓最新好看小说_最新完本小说梦域残响陈砚苏晓
时间: 2025-09-16 02:23:57
聚会前一天,陈砚在衣柜最底层翻到个积灰的铁盒,里面装着高中的旧物——褪色的校牌、皱巴巴的奖状,还有一本封皮写着“高二(3)班”的值日生记录本。
本子是他当年当劳动委员时用的,页面泛黄,还沾着几滴干涸的墨水。
他随手翻开,突然顿住——最后一页的值日表上,“陈砚”和“苏晓”的名字被用蓝笔写在一起,名字后面画了道横线,横线末端有个极小的抓痕印,像被指甲尖戳出来的,和他小臂上的抓痕形状一模一样。
这不是他写的。
他记得很清楚,这本记录本毕业时就交给了班长,怎么会出现在自己的衣柜里?
他伸手摸了摸那个抓痕印,纸页粗糙,印子很深,不像是刚弄上去的。
窗外的天阴沉沉的,明明是下午,却暗得像傍晚。
楼下传来收废品的吆喝声,调子拖得很长,混着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听着像有人在哭。
陈砚把记录本塞进背包,又带上那本《设计心理学》——第73页的“别去聚”和新划痕还在。
他得把这些东西带给苏晓看,或许能找到关联。
周六下午,陈砚提前半小时到了“老地方”餐馆。
馆子在高中斜对面,开了十几年,他以前常和同学来吃。
可今天站在门口,却觉得陌生得厉害——招牌上的“老地方”三个字掉了个“方”字,只剩“老地”,油漆剥落的地方露出底下的底色,是和高中教学楼一样的浅灰色。
推开门,一股熟悉的霉味飘过来,和梦里教务室的味道一模一样。
餐馆里没什么人,只有两三桌客人,都低着头吃饭,动作慢吞吞的,像提线木偶。
服务员穿着蓝色的制服,领口别着个校徽样式的徽章,徽章上的字模糊不清,只能看见个“高”字。
“几位?”
服务员走过来,声音平平的,没有起伏。
她的头发很长,垂到胸前,遮住了大半张脸,陈砚看不见她的眼睛。
“两位,等个人。”
陈砚往后退了半步,目光扫过墙面——墙上贴着几张旧照片,都是高中的校园风景,其中一张拍的是三楼走廊,楼梯转角处隐约能看见个穿校服的背影,和梦里的那个重叠在一起。
“坐这边吧。”
服务员引他到靠窗的桌位,桌子是木质的,表面有几道很深的划痕,拼在一起像个“值”字。
她递过来菜单,封面是深蓝色的,和高中校服的颜色一样,菜单上的菜名很怪:“回忆炒饭执念汤值日便当”,价格栏里没写数字,只画了个抓痕。
陈砚捏着菜单,指尖发凉。
这时,门口传来脚步声,苏晓来了。
她穿了件黑色的外套,背着个双肩包,脸色比电话里听着更白。
看见陈砚,她快步走过来,坐下后第一句话就是:“你有没有觉得这里像……像高中教室。”
陈砚接过话,把那本值日生记录本和《设计心理学》推到她面前,“你看这个。”
苏晓翻开记录本,看见最后一页的名字和抓痕印,倒抽一口冷气:“这是……我的名字?
还有这个抓痕,和我胳膊上的一模一样!”
她撸起袖子,小臂内侧果然有一道三厘米长的抓痕,结痂的颜色和本子上的墨渍一样暗。
“还有这个。”
陈砚指着《设计心理学》第73页的小字和划痕,“书是我上个月买的,没人碰过,可这些字……像我的字。”
苏晓打断他,指尖碰了碰那行“别去聚”,“我高中记笔记就是这个笔锋,很轻,总写不全笔画。”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慌。
这时,邻桌的客人突然抬起头,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夹克,手里攥着个保温杯。
他盯着陈砚和苏晓,嘴唇动了动,声音很轻:“你们也是……梦者?”
陈砚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
老头苦笑一声,撸起袖子,小臂上也有一道抓痕:“我叫老周,退休警察。
三个月前开始做噩梦,也是高中走廊,那个背影。
现实里我老伴总说要去学校值日,手里攥着我儿子的旧作业本——我儿子十年前就没了,当年也是这个学校的。”
苏晓猛地抓住陈砚的胳膊:“我妈手里的作业本,也是我高中的,上面有个抓痕,和这个本子上的一样!”
老周的目光落在那本值日生记录本上,突然指着最后一页的抓痕印:“这个印子,我在梦里见过。
楼梯转角的值日表上,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个,抓痕越深,现实里对应的人就越不对劲。
我老伴的抓痕快长到手腕了,现在连我都不认识了。”
陈砚想起张阿姨,她的抓痕在哪里?
他还没见过。
就在这时,服务员端着两杯水走过来,杯子是搪瓷的,上面印着“高二(3)班”的字样。
她把水放在桌上,头垂得更低了,长发遮住了整个脸:“你们的值日便当,要现在上吗?”
“什么值日便当?”
苏晓问。
服务员没回答,转身往厨房走。
她的脚步很轻,像飘在地上,陈砚突然发现,她的制服下摆露出一截青白色的脚踝,没有穿鞋,皮肤上有几道细小的抓痕。
老周突然压低声音:“别吃这里的东西,我上次来,看见有客人吃了‘回忆炒饭’,吃完就趴在桌上不动了,服务员把他抬进厨房,再也没出来过。”
陈砚和苏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恐惧。
他们刚想起身离开,突然听见墙上的挂钟“当”地响了一声——钟面是黑色的,指针倒转着走,此刻正指着凌晨三点,和他每次做噩梦醒来的时间一样。
钟响过后,餐馆里的客人突然都抬起头,动作整齐划一,像被按下了开关。
他们的脸都很白,眼睛首勾勾地盯着陈砚和苏晓,嘴唇一起动:“值日表……该你们了……”声音不大,却像无数根针,扎进陈砚的耳朵里。
他看见苏晓的手开始发抖,背包里掉出个东西——是本高中作业本,封皮皱巴巴的,上面写着“苏晓”,和张阿姨攥着的那本一模一样。
作业本翻开着,最后一页的空白处,用蓝笔写着一行字,字迹扭曲:“老地方的厨房,通着走廊。”
这时,厨房传来“哗啦”的翻书声,和梦里教务室的声音一模一样,比之前更响,更急,像是在催他们过去。
服务员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两个白色的便当盒,盒盖上印着值日表的图案。
她走到桌前,把便当盒放下,终于抬起头——她的脸上没有眼睛,只有两道深不见底的黑洞,黑洞里渗出青白色的液体,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便当盒上,发出“滋滋”的声音。
“吃吧,”她的声音突然变尖,像梦里那个“谁”的声音,“吃完,就能回走廊值日了。”
老周猛地站起来,拽着陈砚和苏晓往门口跑:“快跑!
这里是梦域的入口!”
三人刚跑到门口,身后传来客人的嘶吼声,桌椅被掀翻的声音混着翻书声一起传来。
陈砚回头看了一眼,看见那些客人都站了起来,身体慢慢变透明,像梦里的背影一样,渐渐融进墙里,墙上的高中照片里,多了几个模糊的人影。
服务员还站在桌前,手里举着那本值日生记录本,本子 pages 飞快地翻动,最后停在写着“陈砚苏晓老周”的那一页,页面上的抓痕印开始发红,像在流血。
三人冲出餐馆,沿着马路往远处跑,首到看不见“老地方”的招牌,才停下来,扶着墙大口喘气。
苏晓的背包还掉在餐馆里,她攥着从地上捡起来的作业本,声音发颤:“厨房通着走廊……那里面,是不是就是梦域的副本?”
老周点点头,脸色凝重:“不止,这餐馆就是个‘中转站’,把现实里的梦者引到梦域。
我之前查过,这一带失踪的人,都来过这里。”
陈砚摸了摸口袋里的值日生记录本,本子还在,页面上的抓痕印不再发红,却多了一行新的字迹,是用青白色的墨水写的:“下一个,迷雾公交站。”
风又开始吹,带着熟悉的霉味。
陈砚抬头看向高中的方向,教学楼的三楼走廊里,似乎有个穿校服的背影,正趴在栏杆上,朝他们这边看。
他的小臂又开始疼了,这次不是抓痕的位置,是手腕处,一道新的红痕慢慢显出来,像有人用指甲刚划上去的。
老周也撸起袖子,手腕处同样有一道新的红痕。
苏晓看着两人的手腕,突然哭了:“我妈手腕上也有这个……红痕越来越多,她就越来越糊涂……”陈砚攥紧手里的记录本,封面的“高二(3)班”字样开始褪色,慢慢变成“迷雾公交站”。
他知道,他们躲不掉了——那个穿校服的背影,那个反复出现的值日表,还有这越来越多的红痕,都在把他们往梦域的更深处推。
远处的马路上,一辆公交车缓缓驶来,车身是青白色的,没有车牌号,只有一个模糊的“0”字,印在车门上。
老周的脸色突然变了:“是它!
迷雾公交站的副本,来了!”
本子是他当年当劳动委员时用的,页面泛黄,还沾着几滴干涸的墨水。
他随手翻开,突然顿住——最后一页的值日表上,“陈砚”和“苏晓”的名字被用蓝笔写在一起,名字后面画了道横线,横线末端有个极小的抓痕印,像被指甲尖戳出来的,和他小臂上的抓痕形状一模一样。
这不是他写的。
他记得很清楚,这本记录本毕业时就交给了班长,怎么会出现在自己的衣柜里?
他伸手摸了摸那个抓痕印,纸页粗糙,印子很深,不像是刚弄上去的。
窗外的天阴沉沉的,明明是下午,却暗得像傍晚。
楼下传来收废品的吆喝声,调子拖得很长,混着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听着像有人在哭。
陈砚把记录本塞进背包,又带上那本《设计心理学》——第73页的“别去聚”和新划痕还在。
他得把这些东西带给苏晓看,或许能找到关联。
周六下午,陈砚提前半小时到了“老地方”餐馆。
馆子在高中斜对面,开了十几年,他以前常和同学来吃。
可今天站在门口,却觉得陌生得厉害——招牌上的“老地方”三个字掉了个“方”字,只剩“老地”,油漆剥落的地方露出底下的底色,是和高中教学楼一样的浅灰色。
推开门,一股熟悉的霉味飘过来,和梦里教务室的味道一模一样。
餐馆里没什么人,只有两三桌客人,都低着头吃饭,动作慢吞吞的,像提线木偶。
服务员穿着蓝色的制服,领口别着个校徽样式的徽章,徽章上的字模糊不清,只能看见个“高”字。
“几位?”
服务员走过来,声音平平的,没有起伏。
她的头发很长,垂到胸前,遮住了大半张脸,陈砚看不见她的眼睛。
“两位,等个人。”
陈砚往后退了半步,目光扫过墙面——墙上贴着几张旧照片,都是高中的校园风景,其中一张拍的是三楼走廊,楼梯转角处隐约能看见个穿校服的背影,和梦里的那个重叠在一起。
“坐这边吧。”
服务员引他到靠窗的桌位,桌子是木质的,表面有几道很深的划痕,拼在一起像个“值”字。
她递过来菜单,封面是深蓝色的,和高中校服的颜色一样,菜单上的菜名很怪:“回忆炒饭执念汤值日便当”,价格栏里没写数字,只画了个抓痕。
陈砚捏着菜单,指尖发凉。
这时,门口传来脚步声,苏晓来了。
她穿了件黑色的外套,背着个双肩包,脸色比电话里听着更白。
看见陈砚,她快步走过来,坐下后第一句话就是:“你有没有觉得这里像……像高中教室。”
陈砚接过话,把那本值日生记录本和《设计心理学》推到她面前,“你看这个。”
苏晓翻开记录本,看见最后一页的名字和抓痕印,倒抽一口冷气:“这是……我的名字?
还有这个抓痕,和我胳膊上的一模一样!”
她撸起袖子,小臂内侧果然有一道三厘米长的抓痕,结痂的颜色和本子上的墨渍一样暗。
“还有这个。”
陈砚指着《设计心理学》第73页的小字和划痕,“书是我上个月买的,没人碰过,可这些字……像我的字。”
苏晓打断他,指尖碰了碰那行“别去聚”,“我高中记笔记就是这个笔锋,很轻,总写不全笔画。”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慌。
这时,邻桌的客人突然抬起头,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夹克,手里攥着个保温杯。
他盯着陈砚和苏晓,嘴唇动了动,声音很轻:“你们也是……梦者?”
陈砚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
老头苦笑一声,撸起袖子,小臂上也有一道抓痕:“我叫老周,退休警察。
三个月前开始做噩梦,也是高中走廊,那个背影。
现实里我老伴总说要去学校值日,手里攥着我儿子的旧作业本——我儿子十年前就没了,当年也是这个学校的。”
苏晓猛地抓住陈砚的胳膊:“我妈手里的作业本,也是我高中的,上面有个抓痕,和这个本子上的一样!”
老周的目光落在那本值日生记录本上,突然指着最后一页的抓痕印:“这个印子,我在梦里见过。
楼梯转角的值日表上,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个,抓痕越深,现实里对应的人就越不对劲。
我老伴的抓痕快长到手腕了,现在连我都不认识了。”
陈砚想起张阿姨,她的抓痕在哪里?
他还没见过。
就在这时,服务员端着两杯水走过来,杯子是搪瓷的,上面印着“高二(3)班”的字样。
她把水放在桌上,头垂得更低了,长发遮住了整个脸:“你们的值日便当,要现在上吗?”
“什么值日便当?”
苏晓问。
服务员没回答,转身往厨房走。
她的脚步很轻,像飘在地上,陈砚突然发现,她的制服下摆露出一截青白色的脚踝,没有穿鞋,皮肤上有几道细小的抓痕。
老周突然压低声音:“别吃这里的东西,我上次来,看见有客人吃了‘回忆炒饭’,吃完就趴在桌上不动了,服务员把他抬进厨房,再也没出来过。”
陈砚和苏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恐惧。
他们刚想起身离开,突然听见墙上的挂钟“当”地响了一声——钟面是黑色的,指针倒转着走,此刻正指着凌晨三点,和他每次做噩梦醒来的时间一样。
钟响过后,餐馆里的客人突然都抬起头,动作整齐划一,像被按下了开关。
他们的脸都很白,眼睛首勾勾地盯着陈砚和苏晓,嘴唇一起动:“值日表……该你们了……”声音不大,却像无数根针,扎进陈砚的耳朵里。
他看见苏晓的手开始发抖,背包里掉出个东西——是本高中作业本,封皮皱巴巴的,上面写着“苏晓”,和张阿姨攥着的那本一模一样。
作业本翻开着,最后一页的空白处,用蓝笔写着一行字,字迹扭曲:“老地方的厨房,通着走廊。”
这时,厨房传来“哗啦”的翻书声,和梦里教务室的声音一模一样,比之前更响,更急,像是在催他们过去。
服务员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两个白色的便当盒,盒盖上印着值日表的图案。
她走到桌前,把便当盒放下,终于抬起头——她的脸上没有眼睛,只有两道深不见底的黑洞,黑洞里渗出青白色的液体,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便当盒上,发出“滋滋”的声音。
“吃吧,”她的声音突然变尖,像梦里那个“谁”的声音,“吃完,就能回走廊值日了。”
老周猛地站起来,拽着陈砚和苏晓往门口跑:“快跑!
这里是梦域的入口!”
三人刚跑到门口,身后传来客人的嘶吼声,桌椅被掀翻的声音混着翻书声一起传来。
陈砚回头看了一眼,看见那些客人都站了起来,身体慢慢变透明,像梦里的背影一样,渐渐融进墙里,墙上的高中照片里,多了几个模糊的人影。
服务员还站在桌前,手里举着那本值日生记录本,本子 pages 飞快地翻动,最后停在写着“陈砚苏晓老周”的那一页,页面上的抓痕印开始发红,像在流血。
三人冲出餐馆,沿着马路往远处跑,首到看不见“老地方”的招牌,才停下来,扶着墙大口喘气。
苏晓的背包还掉在餐馆里,她攥着从地上捡起来的作业本,声音发颤:“厨房通着走廊……那里面,是不是就是梦域的副本?”
老周点点头,脸色凝重:“不止,这餐馆就是个‘中转站’,把现实里的梦者引到梦域。
我之前查过,这一带失踪的人,都来过这里。”
陈砚摸了摸口袋里的值日生记录本,本子还在,页面上的抓痕印不再发红,却多了一行新的字迹,是用青白色的墨水写的:“下一个,迷雾公交站。”
风又开始吹,带着熟悉的霉味。
陈砚抬头看向高中的方向,教学楼的三楼走廊里,似乎有个穿校服的背影,正趴在栏杆上,朝他们这边看。
他的小臂又开始疼了,这次不是抓痕的位置,是手腕处,一道新的红痕慢慢显出来,像有人用指甲刚划上去的。
老周也撸起袖子,手腕处同样有一道新的红痕。
苏晓看着两人的手腕,突然哭了:“我妈手腕上也有这个……红痕越来越多,她就越来越糊涂……”陈砚攥紧手里的记录本,封面的“高二(3)班”字样开始褪色,慢慢变成“迷雾公交站”。
他知道,他们躲不掉了——那个穿校服的背影,那个反复出现的值日表,还有这越来越多的红痕,都在把他们往梦域的更深处推。
远处的马路上,一辆公交车缓缓驶来,车身是青白色的,没有车牌号,只有一个模糊的“0”字,印在车门上。
老周的脸色突然变了:“是它!
迷雾公交站的副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