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逆途之九鼎重光楚风楚风完整版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乱世逆途之九鼎重光(楚风楚风)
时间: 2025-09-16 02:41:12
手机屏幕在掌心发烫,陈砚盯着输入框里那行字,指尖悬在发送键上,连呼吸都放轻了。
楼道里的脚步声早就消失了,只剩冰箱的嗡鸣在空屋里转圈圈,可张阿姨那句“该值日了”还粘在耳朵里,像根细刺,稍微一动就扎得慌。
他走到门边,透过猫眼往外看——走廊的声控灯灭了,只有安全出口的绿光亮着,在地板上投下道歪歪扭扭的光带,没看见张阿姨的影子。
但他不敢开门。
他重新坐回床边,把手机扔在枕头旁,起身去翻抽屉,找了片创可贴,小心翼翼地贴在抓痕上。
胶带粘住皮肤的瞬间,他突然想起高中时苏晓帮他贴创可贴的样子——那次他打篮球擦伤了手,她也是这样,动作轻轻的,还从笔袋里掏了张卡通贴纸,贴在创可贴旁边,说“这样就不疼了”。
那张贴纸他夹在课本里,后来搬家时弄丢了。
手机“嗡”地震震了一下,吓了他一跳。
不是苏晓的回复,是同学群里的消息,班长在@所有人,问还有谁没确认参加聚会。
陈砚点开群成员列表,苏晓的头像还是高中时的照片,扎着低马尾,站在学校的香樟树下,背景里能看见三楼的走廊栏杆——就是他梦里那条走廊。
他鬼使神差地点开了苏晓的对话框,除了系统提示的“你还不是对方好友,请先发送好友验证”,什么都没有。
毕业那年,他换了手机号,以前的微信好友删的删、忘的忘,苏晓也在里面。
陈砚盯着“发送好友验证”的按钮,手指又开始发紧。
他该怎么说?
“你好,我是陈砚,我们高中同学,我最近总梦到学校走廊,你呢?”
这话听起来像神经病。
可小臂上的疼还在,梦里那个背影的手好像还停在他胳膊上,青白色的指甲盖,带着点潮湿的霉味。
还有张阿姨攥着的那个作业本,封皮上的“高二”两个字,和梦里值日表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这些东西像串珠子,被一根看不见的线串起来,线头就系在“苏晓”这个名字上。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好友验证框,输入:“我是陈砚,高中同班,有件事想问问你。”
发送。
点击发送的瞬间,客厅里突然传来“咔嗒”一声,像是抽屉被拉开的声音。
陈砚猛地抬头,客厅的灯没开,只有窗帘缝漏进来的月光,在地板上画了道细长的亮线。
他的书桌在客厅靠窗的位置,抽屉是关着的——他睡前特意检查过,因为里面放着他的设计图,怕被风吹乱。
“谁?”
他喊了一声,声音有点发颤。
没有回应。
冰箱还在嗡鸣,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声音。
陈砚起身,蹑手蹑脚地走到客厅门口,盯着书桌的方向。
月光刚好照在抽屉上,能清楚地看见,抽屉确实开了条缝,大概两厘米宽,里面的纸露出来一点,是他画了一半的小区规划图。
是风吗?
窗户关得好好的,连窗帘都没动。
他慢慢走过去,伸手去推抽屉。
手指刚碰到抽屉的木质边缘,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哗啦”一声——是书页翻动的声音,和梦里教务室门后的声音一模一样。
陈砚的后背瞬间凉了,他不敢回头,眼睛死死盯着抽屉里的图纸。
那声音还在响,就在他身后,很近,近得像有人站在他肩膀旁边翻书。
他猛地转身。
什么都没有。
客厅空荡荡的,沙发、茶几、电视柜,都好好地待在原来的位置。
那本他昨晚扔在沙发上的《设计心理学》,此刻正摊开在茶几上,翻到第73页,书页还在轻轻晃动,像是刚被人碰过。
73页。
陈砚的心脏猛地一跳——他高中的学号就是73号。
他走过去,拿起书,指尖碰到书页时,感觉有点凉,不像放在室内该有的温度。
第73页讲的是“空间感知与心理暗示”,页面空白处,有人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字迹很淡,像是快被擦掉了:“别去聚。”
三个字,笔画很轻,歪歪扭扭的,像是在很紧张的状态下写的。
陈砚盯着这三个字,脑子里突然冒出个念头——这字有点像苏晓的字,高中时她记笔记,就是这样,笔尖很轻,写得又细又小。
可这书是他上个月才买的,一首放在家里,除了他自己,没人碰过。
难道是……在梦里?
他突然想起前几次梦到走廊时,好像也看见过这本书,放在高二(3)班的课桌上,翻开的也是第73页。
当时他没在意,以为是梦里的幻觉,现在看来,那根本不是幻觉。
书桌上的手机又震了一下,这次是好友验证通过的提示。
苏晓通过了他的好友请求。
陈砚的手指飞快地点开对话框,还没来得及打字,苏晓先发来一条消息,只有三个字,没有标点:“你也梦到了”不是问句,是陈述句。
陈砚盯着这五个字,感觉后颈的凉意又回来了,比之前更重。
他飞快地回复:“是,高中走廊,穿校服的背影,还有教务室的翻书声,对吗?”
消息发出去,过了大概半分钟,苏晓回复了,这次是一长段话,没有分段,看得出来她很着急:“不止这些,我还梦到过楼梯转角的值日表,上面有我的名字,被划了一半。
现实里我也遇到怪事了,我妈最近总盯着墙缝发呆,手里攥着我高中的作业本,说要去学校值日。
还有,我胳膊上有抓痕,和梦里被那个背影抓到的地方一样。”
陈砚的呼吸停了,他掀开贴在小臂上的创可贴,看着那道抓痕——苏晓也有。
他刚想回复,手机突然黑屏了,屏幕上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片漆黑。
紧接着,客厅里的灯开始闪烁,“滋滋”的电流声混着翻书声一起传来,比刚才更响,像是有无数本书在同时翻动。
“哗啦,哗啦,哗啦……”陈砚抬头看向沙发,那本《设计心理学》还摊在茶几上,可书页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像是被无形的手拿着,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又翻回来。
与此同时,他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很轻,很慢,一步一步,从楼梯口往他家门口走。
脚步声停在门口,然后是钥匙插进锁孔的声音——“咔嗒”,和刚才客厅抽屉发出的声音一模一样。
陈砚的心脏快要跳出来了,他盯着门锁,看着门把手慢慢往下压。
“谁?”
他喊了一声,声音嘶哑。
门把手停住了,然后慢慢往上抬,恢复原状。
紧接着,门外传来一个很轻的声音,像羽毛擦过玻璃,和梦里那个“谁”的声音一模一样:“值日表……该你了,陈砚。”
是张阿姨的声音,又不像,比平时更尖,更细,像被什么东西捏住了喉咙。
陈砚靠在墙上,手里紧紧攥着手机,屏幕还是黑的。
他听见门外的脚步声又开始响,慢慢往楼下走,伴随着张阿姨低低的念叨:“值日表……苏晓,陈砚……该你们了……”脚步声消失后,客厅里的翻书声也停了,灯不再闪烁,恢复了正常。
那本《设计心理学》合了起来,安安静静地躺在茶几上,好像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只有手机屏幕还黑着,陈砚按了好几次电源键,都没反应。
他把手机扔在沙发上,走到窗边,掀开窗帘往外看——凌晨西点的街道,还是空荡荡的,只有便利店的灯亮着。
可在便利店门口的路灯下,站着一个穿校服的背影,背对着他,和梦里的一模一样。
这次,背影的肩膀动了一下,像是在朝他这边看。
陈砚猛地拉上窗帘,后背贴在墙上,大口喘着气。
他走到沙发边,捡起手机,试着充电,屏幕终于亮了,显示有一条未读消息,是苏晓发来的,就在手机黑屏前一秒:“下周六的同学聚会,别去,我总觉得那个餐馆有问题,它就在我们高中旁边,我梦到过那里变成走廊的一部分。”
陈砚盯着这条消息,想起班长定的聚会地点——“老地方”餐馆,确实在高中学校大门斜对面,步行只要三分钟。
他低头看向茶几上的《设计心理学》,伸手翻开,第73页的空白处,那行“别去聚”的小字还在,旁边多了一道新的划痕,像是用指甲划的,从“别”字划到“聚”字,把整行字都盖掉了。
窗外的天开始亮了,淡蓝色的光透过窗帘缝钻进来,照在地板上。
陈砚靠在沙发上,看着小臂上的抓痕,看着手机里苏晓的消息,看着茶几上那本书——他知道,下周六的聚会,他必须去。
不是因为班长的邀请,是因为那个背影,那个值日表,还有张阿姨的念叨。
他和苏晓,好像被什么东西绑在了一起,而解开这一切的钥匙,可能就在那个离高中不远的“老地方”餐馆里。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苏晓发来的新消息:“下周六,我们在餐馆门口见,别一个人进去。”
陈砚回复:“好。”
发送成功的瞬间,他感觉小臂上的抓痕又开始疼了,这次比之前更清晰,像是有只青白色的手,正隔着皮肤,慢慢攥紧他的胳膊。
楼道里的脚步声早就消失了,只剩冰箱的嗡鸣在空屋里转圈圈,可张阿姨那句“该值日了”还粘在耳朵里,像根细刺,稍微一动就扎得慌。
他走到门边,透过猫眼往外看——走廊的声控灯灭了,只有安全出口的绿光亮着,在地板上投下道歪歪扭扭的光带,没看见张阿姨的影子。
但他不敢开门。
他重新坐回床边,把手机扔在枕头旁,起身去翻抽屉,找了片创可贴,小心翼翼地贴在抓痕上。
胶带粘住皮肤的瞬间,他突然想起高中时苏晓帮他贴创可贴的样子——那次他打篮球擦伤了手,她也是这样,动作轻轻的,还从笔袋里掏了张卡通贴纸,贴在创可贴旁边,说“这样就不疼了”。
那张贴纸他夹在课本里,后来搬家时弄丢了。
手机“嗡”地震震了一下,吓了他一跳。
不是苏晓的回复,是同学群里的消息,班长在@所有人,问还有谁没确认参加聚会。
陈砚点开群成员列表,苏晓的头像还是高中时的照片,扎着低马尾,站在学校的香樟树下,背景里能看见三楼的走廊栏杆——就是他梦里那条走廊。
他鬼使神差地点开了苏晓的对话框,除了系统提示的“你还不是对方好友,请先发送好友验证”,什么都没有。
毕业那年,他换了手机号,以前的微信好友删的删、忘的忘,苏晓也在里面。
陈砚盯着“发送好友验证”的按钮,手指又开始发紧。
他该怎么说?
“你好,我是陈砚,我们高中同学,我最近总梦到学校走廊,你呢?”
这话听起来像神经病。
可小臂上的疼还在,梦里那个背影的手好像还停在他胳膊上,青白色的指甲盖,带着点潮湿的霉味。
还有张阿姨攥着的那个作业本,封皮上的“高二”两个字,和梦里值日表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这些东西像串珠子,被一根看不见的线串起来,线头就系在“苏晓”这个名字上。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好友验证框,输入:“我是陈砚,高中同班,有件事想问问你。”
发送。
点击发送的瞬间,客厅里突然传来“咔嗒”一声,像是抽屉被拉开的声音。
陈砚猛地抬头,客厅的灯没开,只有窗帘缝漏进来的月光,在地板上画了道细长的亮线。
他的书桌在客厅靠窗的位置,抽屉是关着的——他睡前特意检查过,因为里面放着他的设计图,怕被风吹乱。
“谁?”
他喊了一声,声音有点发颤。
没有回应。
冰箱还在嗡鸣,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声音。
陈砚起身,蹑手蹑脚地走到客厅门口,盯着书桌的方向。
月光刚好照在抽屉上,能清楚地看见,抽屉确实开了条缝,大概两厘米宽,里面的纸露出来一点,是他画了一半的小区规划图。
是风吗?
窗户关得好好的,连窗帘都没动。
他慢慢走过去,伸手去推抽屉。
手指刚碰到抽屉的木质边缘,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哗啦”一声——是书页翻动的声音,和梦里教务室门后的声音一模一样。
陈砚的后背瞬间凉了,他不敢回头,眼睛死死盯着抽屉里的图纸。
那声音还在响,就在他身后,很近,近得像有人站在他肩膀旁边翻书。
他猛地转身。
什么都没有。
客厅空荡荡的,沙发、茶几、电视柜,都好好地待在原来的位置。
那本他昨晚扔在沙发上的《设计心理学》,此刻正摊开在茶几上,翻到第73页,书页还在轻轻晃动,像是刚被人碰过。
73页。
陈砚的心脏猛地一跳——他高中的学号就是73号。
他走过去,拿起书,指尖碰到书页时,感觉有点凉,不像放在室内该有的温度。
第73页讲的是“空间感知与心理暗示”,页面空白处,有人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字迹很淡,像是快被擦掉了:“别去聚。”
三个字,笔画很轻,歪歪扭扭的,像是在很紧张的状态下写的。
陈砚盯着这三个字,脑子里突然冒出个念头——这字有点像苏晓的字,高中时她记笔记,就是这样,笔尖很轻,写得又细又小。
可这书是他上个月才买的,一首放在家里,除了他自己,没人碰过。
难道是……在梦里?
他突然想起前几次梦到走廊时,好像也看见过这本书,放在高二(3)班的课桌上,翻开的也是第73页。
当时他没在意,以为是梦里的幻觉,现在看来,那根本不是幻觉。
书桌上的手机又震了一下,这次是好友验证通过的提示。
苏晓通过了他的好友请求。
陈砚的手指飞快地点开对话框,还没来得及打字,苏晓先发来一条消息,只有三个字,没有标点:“你也梦到了”不是问句,是陈述句。
陈砚盯着这五个字,感觉后颈的凉意又回来了,比之前更重。
他飞快地回复:“是,高中走廊,穿校服的背影,还有教务室的翻书声,对吗?”
消息发出去,过了大概半分钟,苏晓回复了,这次是一长段话,没有分段,看得出来她很着急:“不止这些,我还梦到过楼梯转角的值日表,上面有我的名字,被划了一半。
现实里我也遇到怪事了,我妈最近总盯着墙缝发呆,手里攥着我高中的作业本,说要去学校值日。
还有,我胳膊上有抓痕,和梦里被那个背影抓到的地方一样。”
陈砚的呼吸停了,他掀开贴在小臂上的创可贴,看着那道抓痕——苏晓也有。
他刚想回复,手机突然黑屏了,屏幕上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片漆黑。
紧接着,客厅里的灯开始闪烁,“滋滋”的电流声混着翻书声一起传来,比刚才更响,像是有无数本书在同时翻动。
“哗啦,哗啦,哗啦……”陈砚抬头看向沙发,那本《设计心理学》还摊在茶几上,可书页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像是被无形的手拿着,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又翻回来。
与此同时,他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很轻,很慢,一步一步,从楼梯口往他家门口走。
脚步声停在门口,然后是钥匙插进锁孔的声音——“咔嗒”,和刚才客厅抽屉发出的声音一模一样。
陈砚的心脏快要跳出来了,他盯着门锁,看着门把手慢慢往下压。
“谁?”
他喊了一声,声音嘶哑。
门把手停住了,然后慢慢往上抬,恢复原状。
紧接着,门外传来一个很轻的声音,像羽毛擦过玻璃,和梦里那个“谁”的声音一模一样:“值日表……该你了,陈砚。”
是张阿姨的声音,又不像,比平时更尖,更细,像被什么东西捏住了喉咙。
陈砚靠在墙上,手里紧紧攥着手机,屏幕还是黑的。
他听见门外的脚步声又开始响,慢慢往楼下走,伴随着张阿姨低低的念叨:“值日表……苏晓,陈砚……该你们了……”脚步声消失后,客厅里的翻书声也停了,灯不再闪烁,恢复了正常。
那本《设计心理学》合了起来,安安静静地躺在茶几上,好像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只有手机屏幕还黑着,陈砚按了好几次电源键,都没反应。
他把手机扔在沙发上,走到窗边,掀开窗帘往外看——凌晨西点的街道,还是空荡荡的,只有便利店的灯亮着。
可在便利店门口的路灯下,站着一个穿校服的背影,背对着他,和梦里的一模一样。
这次,背影的肩膀动了一下,像是在朝他这边看。
陈砚猛地拉上窗帘,后背贴在墙上,大口喘着气。
他走到沙发边,捡起手机,试着充电,屏幕终于亮了,显示有一条未读消息,是苏晓发来的,就在手机黑屏前一秒:“下周六的同学聚会,别去,我总觉得那个餐馆有问题,它就在我们高中旁边,我梦到过那里变成走廊的一部分。”
陈砚盯着这条消息,想起班长定的聚会地点——“老地方”餐馆,确实在高中学校大门斜对面,步行只要三分钟。
他低头看向茶几上的《设计心理学》,伸手翻开,第73页的空白处,那行“别去聚”的小字还在,旁边多了一道新的划痕,像是用指甲划的,从“别”字划到“聚”字,把整行字都盖掉了。
窗外的天开始亮了,淡蓝色的光透过窗帘缝钻进来,照在地板上。
陈砚靠在沙发上,看着小臂上的抓痕,看着手机里苏晓的消息,看着茶几上那本书——他知道,下周六的聚会,他必须去。
不是因为班长的邀请,是因为那个背影,那个值日表,还有张阿姨的念叨。
他和苏晓,好像被什么东西绑在了一起,而解开这一切的钥匙,可能就在那个离高中不远的“老地方”餐馆里。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苏晓发来的新消息:“下周六,我们在餐馆门口见,别一个人进去。”
陈砚回复:“好。”
发送成功的瞬间,他感觉小臂上的抓痕又开始疼了,这次比之前更清晰,像是有只青白色的手,正隔着皮肤,慢慢攥紧他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