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农家女的锦绣人生林静林卫国免费小说笔趣阁_完结小说免费阅读重回九零:农家女的锦绣人生林静林卫国
时间: 2025-09-16 02:32:29
林卫国扬起的巴掌,终究没有落下来。
女儿那双过于清澈、过于冷静的眼睛,像一盆冰水,猝不及防地浇灭了他心头的暴怒之火。
那眼神里没有往日的畏惧和闪躲,反而有一种他无法理解的、近乎穿透人心的力量。
尤其是她最后那句话——“靠卖女儿换来的钱,您花着,心里踏实吗?”
还有那句“我会想办法挣回来,而且比五百块多得多”。
荒谬!
他一个壮劳力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扣除口粮和各种摊派,也就能攒下百来块钱。
她一个刚断奶没多久的丫头片子,拿什么挣?
吹大气也不怕闪了舌头!
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女儿那笃定的神情,他那句“就凭你?”
的斥责竟然卡在喉咙里,没能吼出来。
“你……你能有什么办法!”
最后,他只能悻悻地放下手,语气依旧硬邦邦,却明显底气不足,转而将一腔邪火发泄到旁边手足无措的李秀娟身上,“都是你惯出来的!
愣着干什么!
还不去做饭!
想饿死老子吗?!”
李秀娟如蒙大赦,连忙应了一声,担忧地看了女儿一眼,低着头快步钻进了旁边的灶房。
林卫国重重哼了一声,不再看林静,背着手,焦躁地在狭小的堂屋里踱了两步,然后一脚踢开挡路的矮凳,阴沉着脸出门去了,大概是又去找他那几个老伙计抽烟吐苦水了。
堂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林静轻轻吁出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竟然惊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刚才与父亲的对峙,看似她占了上风,实则凶险。
在这个父权至上的家庭环境里,挑战父亲的权威无疑是在走钢丝。
幸好,她赌对了。
父亲在乎面子,更在乎弟弟的未来,那一点残存的羞耻心和她的“大话”暂时压住了他的火气。
但这只是暂时的。
如果她不能尽快兑现“挣钱”的承诺,父亲的怒火会再次燃烧,而且会更加猛烈。
到时候,等待她的恐怕就不只是训斥那么简单了。
张家虽然暂时被气走了,但五百块钱的诱惑和王媒婆的撺掇,难保他们不会卷土重来。
时间紧迫。
她走到门口,倚着斑驳的门框,望向院子。
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枝繁叶茂,串串洁白的槐花掩映在绿叶间,像挂满了一树的风铃,甜香愈发浓郁,几乎笼罩了整个小院。
槐花……现在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猛地劈入她的脑海。
前世,她忙于都市职场拼杀,但偶尔也会怀念小时候外婆做的槐花美食。
后来经济宽裕了,她甚至特意在一些主打“乡村野趣”、“自然风味”的高档私房菜馆里,点过价格不菲的槐花饼、槐花炒蛋。
那些城市的饕餮客们,对于这种纯天然、带着独特清甜花香的山野时蔬,似乎格外青睐。
而在这个物质相对匮乏的九十年代初,尤其是在这偏僻的清水村,槐花不过是孩子们偶尔摘来甜甜嘴、或者青黄不接时村民用来填肚子的寻常之物,吃法粗糙,无非是蒸槐花饭或者胡乱煮汤,从未有人想过,这东西或许能变成钱?
思路一旦打开,各种前世的见闻和信息便纷至沓来。
镇上……县里……甚至更远的地方那些生活条件好、愿意为一口新鲜吃食花钱的人们,就是潜在的客户!
当然,首接卖鲜槐花肯定不值钱,运输和保鲜也是问题。
但如果是经过初步加工、易于保存和携带、并且看起来“上档次”一点的槐花食品呢?
比如,蒸熟后晒干的槐花干?
可以长期保存,用来泡茶、做馅料、炖汤都别有风味。
比如,加入鸡蛋和少量面粉,用油煎得金黄喷香的槐花饼?
这绝对是能拿得出手的稀罕吃食。
再比如,酿造成槐花蜜?
这个稍微复杂点,但也不是不能尝试。
本钱呢?
几乎不需要什么本钱!
槐花是现成的,漫山遍野都是。
需要投入的只是自家人的人工,以及一点点油、盐、面粉之类的辅料。
这对于几乎一贫如洗的林家来说,是唯一能负担得起的“投资”了。
风险极低,潜在回报却可能远超预期。
最重要的是,这可以成为一个起点,一个向家人证明她有能力、有想法改变现状的起点!
林静的心脏因为兴奋而加速跳动,眼睛里闪烁出明亮的光彩。
她仿佛己经看到了那条隐藏在槐花香里的致富小路。
“姐……姐你没事吧?”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林静回过神,低头看见弟弟林志强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正站在院子角落,瘦小的身子背着一个破旧的布书包,脸上带着担忧和害怕地看着她。
他显然刚才听到了堂屋里的争吵,小脸吓得有些发白。
记忆里,这个弟弟虽然被父母娇惯,有些胆小和自私,但本质上并不坏,对这个经常受委屈的姐姐,偶尔也会流露出一些孩子气的关心。
林静的心软了一下。
她走过去,摸了摸弟弟枯黄的头发,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姐没事。
饿了吧?
娘在做饭了。”
林志强眨了眨眼,觉得姐姐好像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仅不怕爹了,笑起来……还挺好看。
他稍微放松了些,鼻子吸了吸,闻到了空气中的甜香,下意识地仰头看向槐花:“槐花开了,真好闻。”
“嗯,是啊。”
林静也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那满树繁花,“志强,想不想吃好吃的槐花饼?”
“槐花饼?”
林志强咽了口口水,眼睛里冒出渴望的光,“就是……就是用油煎的那种吗?”
往年家里条件稍好的时候,母亲也会做一两次,那金黄油润、外酥里嫩的滋味,是他关于美味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但今年家里情况尤其困难,油金贵得很,他都没敢想。
“对,用油煎,放鸡蛋,又香又甜。”
林静的声音带着诱惑,“不过,姐需要你帮个忙。”
“什么忙?
我能帮!”
听到有好吃的,林志强立刻来了精神。
“吃完饭,你去叫上你平时玩得好的小伙伴,帮姐多摘些槐花下来,要刚开未开的那种花苞,最嫩最甜。
摘得多,姐就给你做得多,让你吃个够,还能分给你的小伙伴尝尝。”
林静开始实施她的计划。
发动群众,尤其是这些小孩子们,效率是最高的。
“真的?!”
林志强惊喜地跳起来,“我这就去叫狗蛋和二毛他们!”
说完,连书包都来不及放下,转身就兴冲冲地跑出了院子。
看着弟弟雀跃的背影,林静笑了笑。
然后,她转身走进了灶房。
灶房里,李秀娟正往锅里添水,准备煮红薯粥,灶膛里的火光照着她愁苦的脸。
“娘。”
林静开口。
李秀娟抬起头,眼神复杂:“静儿,你刚才……唉,把你爹气成那样,以后可咋办啊……娘,别担心,我有办法。”
林静走到灶边,看着那一点点可怜的糙米和一堆红薯块,声音坚定,“咱们不能老是吃这些。
我想做点槐花饼,拿到镇上去卖。”
“卖槐花饼?”
李秀娟愣住了,随即苦笑,“傻孩子,那玩意儿谁买啊?
家家户户树上都有,不值钱的。
再说,那得费多少油和面啊?
咱家……娘,咱家的油和面,还够做一次的吗?”
林静打断她,目光灼灼地看着母亲,“就一次。
你信我一次。
镇上肯定有人没吃过,或者愿意换换口味的。
就算最差最差,卖不出去,咱们自己吃了,也不亏什么,不是吗?
但万一卖出去了呢?”
李秀娟被女儿眼中的光芒和话语里的逻辑说动了。
是啊,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自己吃了,浪费点油面,虽然心疼,但也不是承受不起。
可万一……万一真能换回几个钱呢?
哪怕只是块儿八毛,也能买点盐巴啊。
她看着女儿那双充满希冀和自信的眼睛,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那……那娘晚上帮你和面。
油……油罐底子大概还够煎一次饼的。”
成功了!
林静心中一阵雀跃。
取得了母亲的支持,就等于取得了家里的“生产资料”控制权。
“谢谢娘!”
林静脸上绽开真诚的笑容,“不过,光靠咱们自己摘太慢了。
我己经让志强去叫小伙伴帮忙了,答应给他们饼吃作为报酬。”
李秀娟一听,顿时又心疼起来:“哎呦,还管他们吃?
那得多少啊……娘,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他们帮忙,咱们才能做得多,才有机会卖钱。”
林静耐心解释,“等赚了钱,我给志强买肉吃。”
提到儿子,李秀娟终于不再反对了。
这时,院子里己经传来了林志强和几个男孩叽叽喳喳的声音,还伴随着竹竿拖地的响声。
孩子们的行动力果然超强。
林静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浓郁的槐花香,此刻闻起来不再是单纯的甜香,更带着一股希望的味道。
她的第一桶金,就要从这一树槐花开始了。
(第三章 完)
女儿那双过于清澈、过于冷静的眼睛,像一盆冰水,猝不及防地浇灭了他心头的暴怒之火。
那眼神里没有往日的畏惧和闪躲,反而有一种他无法理解的、近乎穿透人心的力量。
尤其是她最后那句话——“靠卖女儿换来的钱,您花着,心里踏实吗?”
还有那句“我会想办法挣回来,而且比五百块多得多”。
荒谬!
他一个壮劳力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扣除口粮和各种摊派,也就能攒下百来块钱。
她一个刚断奶没多久的丫头片子,拿什么挣?
吹大气也不怕闪了舌头!
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女儿那笃定的神情,他那句“就凭你?”
的斥责竟然卡在喉咙里,没能吼出来。
“你……你能有什么办法!”
最后,他只能悻悻地放下手,语气依旧硬邦邦,却明显底气不足,转而将一腔邪火发泄到旁边手足无措的李秀娟身上,“都是你惯出来的!
愣着干什么!
还不去做饭!
想饿死老子吗?!”
李秀娟如蒙大赦,连忙应了一声,担忧地看了女儿一眼,低着头快步钻进了旁边的灶房。
林卫国重重哼了一声,不再看林静,背着手,焦躁地在狭小的堂屋里踱了两步,然后一脚踢开挡路的矮凳,阴沉着脸出门去了,大概是又去找他那几个老伙计抽烟吐苦水了。
堂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林静轻轻吁出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竟然惊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刚才与父亲的对峙,看似她占了上风,实则凶险。
在这个父权至上的家庭环境里,挑战父亲的权威无疑是在走钢丝。
幸好,她赌对了。
父亲在乎面子,更在乎弟弟的未来,那一点残存的羞耻心和她的“大话”暂时压住了他的火气。
但这只是暂时的。
如果她不能尽快兑现“挣钱”的承诺,父亲的怒火会再次燃烧,而且会更加猛烈。
到时候,等待她的恐怕就不只是训斥那么简单了。
张家虽然暂时被气走了,但五百块钱的诱惑和王媒婆的撺掇,难保他们不会卷土重来。
时间紧迫。
她走到门口,倚着斑驳的门框,望向院子。
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枝繁叶茂,串串洁白的槐花掩映在绿叶间,像挂满了一树的风铃,甜香愈发浓郁,几乎笼罩了整个小院。
槐花……现在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猛地劈入她的脑海。
前世,她忙于都市职场拼杀,但偶尔也会怀念小时候外婆做的槐花美食。
后来经济宽裕了,她甚至特意在一些主打“乡村野趣”、“自然风味”的高档私房菜馆里,点过价格不菲的槐花饼、槐花炒蛋。
那些城市的饕餮客们,对于这种纯天然、带着独特清甜花香的山野时蔬,似乎格外青睐。
而在这个物质相对匮乏的九十年代初,尤其是在这偏僻的清水村,槐花不过是孩子们偶尔摘来甜甜嘴、或者青黄不接时村民用来填肚子的寻常之物,吃法粗糙,无非是蒸槐花饭或者胡乱煮汤,从未有人想过,这东西或许能变成钱?
思路一旦打开,各种前世的见闻和信息便纷至沓来。
镇上……县里……甚至更远的地方那些生活条件好、愿意为一口新鲜吃食花钱的人们,就是潜在的客户!
当然,首接卖鲜槐花肯定不值钱,运输和保鲜也是问题。
但如果是经过初步加工、易于保存和携带、并且看起来“上档次”一点的槐花食品呢?
比如,蒸熟后晒干的槐花干?
可以长期保存,用来泡茶、做馅料、炖汤都别有风味。
比如,加入鸡蛋和少量面粉,用油煎得金黄喷香的槐花饼?
这绝对是能拿得出手的稀罕吃食。
再比如,酿造成槐花蜜?
这个稍微复杂点,但也不是不能尝试。
本钱呢?
几乎不需要什么本钱!
槐花是现成的,漫山遍野都是。
需要投入的只是自家人的人工,以及一点点油、盐、面粉之类的辅料。
这对于几乎一贫如洗的林家来说,是唯一能负担得起的“投资”了。
风险极低,潜在回报却可能远超预期。
最重要的是,这可以成为一个起点,一个向家人证明她有能力、有想法改变现状的起点!
林静的心脏因为兴奋而加速跳动,眼睛里闪烁出明亮的光彩。
她仿佛己经看到了那条隐藏在槐花香里的致富小路。
“姐……姐你没事吧?”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林静回过神,低头看见弟弟林志强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正站在院子角落,瘦小的身子背着一个破旧的布书包,脸上带着担忧和害怕地看着她。
他显然刚才听到了堂屋里的争吵,小脸吓得有些发白。
记忆里,这个弟弟虽然被父母娇惯,有些胆小和自私,但本质上并不坏,对这个经常受委屈的姐姐,偶尔也会流露出一些孩子气的关心。
林静的心软了一下。
她走过去,摸了摸弟弟枯黄的头发,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姐没事。
饿了吧?
娘在做饭了。”
林志强眨了眨眼,觉得姐姐好像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仅不怕爹了,笑起来……还挺好看。
他稍微放松了些,鼻子吸了吸,闻到了空气中的甜香,下意识地仰头看向槐花:“槐花开了,真好闻。”
“嗯,是啊。”
林静也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那满树繁花,“志强,想不想吃好吃的槐花饼?”
“槐花饼?”
林志强咽了口口水,眼睛里冒出渴望的光,“就是……就是用油煎的那种吗?”
往年家里条件稍好的时候,母亲也会做一两次,那金黄油润、外酥里嫩的滋味,是他关于美味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但今年家里情况尤其困难,油金贵得很,他都没敢想。
“对,用油煎,放鸡蛋,又香又甜。”
林静的声音带着诱惑,“不过,姐需要你帮个忙。”
“什么忙?
我能帮!”
听到有好吃的,林志强立刻来了精神。
“吃完饭,你去叫上你平时玩得好的小伙伴,帮姐多摘些槐花下来,要刚开未开的那种花苞,最嫩最甜。
摘得多,姐就给你做得多,让你吃个够,还能分给你的小伙伴尝尝。”
林静开始实施她的计划。
发动群众,尤其是这些小孩子们,效率是最高的。
“真的?!”
林志强惊喜地跳起来,“我这就去叫狗蛋和二毛他们!”
说完,连书包都来不及放下,转身就兴冲冲地跑出了院子。
看着弟弟雀跃的背影,林静笑了笑。
然后,她转身走进了灶房。
灶房里,李秀娟正往锅里添水,准备煮红薯粥,灶膛里的火光照着她愁苦的脸。
“娘。”
林静开口。
李秀娟抬起头,眼神复杂:“静儿,你刚才……唉,把你爹气成那样,以后可咋办啊……娘,别担心,我有办法。”
林静走到灶边,看着那一点点可怜的糙米和一堆红薯块,声音坚定,“咱们不能老是吃这些。
我想做点槐花饼,拿到镇上去卖。”
“卖槐花饼?”
李秀娟愣住了,随即苦笑,“傻孩子,那玩意儿谁买啊?
家家户户树上都有,不值钱的。
再说,那得费多少油和面啊?
咱家……娘,咱家的油和面,还够做一次的吗?”
林静打断她,目光灼灼地看着母亲,“就一次。
你信我一次。
镇上肯定有人没吃过,或者愿意换换口味的。
就算最差最差,卖不出去,咱们自己吃了,也不亏什么,不是吗?
但万一卖出去了呢?”
李秀娟被女儿眼中的光芒和话语里的逻辑说动了。
是啊,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自己吃了,浪费点油面,虽然心疼,但也不是承受不起。
可万一……万一真能换回几个钱呢?
哪怕只是块儿八毛,也能买点盐巴啊。
她看着女儿那双充满希冀和自信的眼睛,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那……那娘晚上帮你和面。
油……油罐底子大概还够煎一次饼的。”
成功了!
林静心中一阵雀跃。
取得了母亲的支持,就等于取得了家里的“生产资料”控制权。
“谢谢娘!”
林静脸上绽开真诚的笑容,“不过,光靠咱们自己摘太慢了。
我己经让志强去叫小伙伴帮忙了,答应给他们饼吃作为报酬。”
李秀娟一听,顿时又心疼起来:“哎呦,还管他们吃?
那得多少啊……娘,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他们帮忙,咱们才能做得多,才有机会卖钱。”
林静耐心解释,“等赚了钱,我给志强买肉吃。”
提到儿子,李秀娟终于不再反对了。
这时,院子里己经传来了林志强和几个男孩叽叽喳喳的声音,还伴随着竹竿拖地的响声。
孩子们的行动力果然超强。
林静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浓郁的槐花香,此刻闻起来不再是单纯的甜香,更带着一股希望的味道。
她的第一桶金,就要从这一树槐花开始了。
(第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