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下的星光(苏清鸢陈凯)在线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小说讲台下的星光(苏清鸢陈凯)
时间: 2025-09-16 02:33:20
深秋的风带着凉意,卷落了明德大学香樟树上的枯叶,也吹得苏清鸢心里泛起一阵寒意。
距离和陈凯分手己经过去半个月,她以为时间能抚平伤口,可每当夜深人静时,那些伤人的话语依旧会在脑海里反复回响,让她辗转难眠。
而职场上的冷遇,更像一层厚厚的冰霜,将她包裹在无尽的压抑之中。
这天上午,系里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院长亲自出席,主要围绕“年度重点课题申报”和“优秀教师评选”展开。
院长话音刚落,李薇第一个举手发言,声音清亮:“院长,我准备申报‘新媒体时代语言传播创新研究’课题,目前己经有了初步的框架,还请您多多指导。”
说着,她将精心制作的课题申报书递了过去,封面上“省级重点课题预备项目”的字样格外醒目。
院长接过申报书,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李薇老师的思路很新颖,符合当下的研究热点,这个课题值得重点培育。”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响起一片附和声,大家纷纷向李薇投去羡慕的目光。
苏清鸢攥紧了手中的笔记本,指尖微微泛白。
其实她也准备了一份课题申报书,题目是“现代汉语方言保护与传承研究”,是她五年教学中积累的心血。
可看着李薇自信满满的模样,再想到自己过往的“平庸”履历,她终究没有勇气举手——她怕自己的课题得不到认可,更怕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
会议过半,院长提到优秀教师评选,特意强调:“今年的优秀教师不仅要看教学成果,更要注重科研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李薇老师的课题和教学创新都很突出,是重点候选人。”
这话像一根刺,扎进苏清鸢的心里。
她低头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教学心得,那是她五年来每一堂课的总结,是她为学生批改作业时的感悟,可这些在“科研能力社会影响力”面前,似乎变得一文不值。
散会后,老师们围着李薇寒暄道贺,苏清鸢则默默地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刚走到门口,系主任叫住了她:“苏清鸢老师,等一下。”
苏清鸢停下脚步,心里有些忐忑:“主任,您找我有事吗?”
系主任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今年的优秀教师评选,你就不用参与了。
你的教学虽然还算认真,但科研成果太少,竞争力不够。
后续还是多花点心思在课题上,别总守着基础课不放。”
这番话没有责备,却比责备更伤人。
苏清鸢强忍着心里的酸涩,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主任。”
走出会议室,走廊里的阳光刺眼,苏清鸢却觉得浑身冰冷。
她想起自己五年如一日的付出——为了让学生理解复杂的语法知识,她熬夜制作动画课件;为了帮学生修改论文,她放弃了无数个周末;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反复打磨教学方案。
可这些努力,在别人眼里,却只是“还算认真”。
回到办公室,苏清鸢刚坐下,就听到旁边的同事在小声议论:“你听说了吗?
李薇老师的课题不仅能拿到经费,还能和知名企业合作,这影响力一下子就上去了。”
“是啊,不像有些人,教了五年书,连个课题的边都摸不到,优秀教师肯定没她的份。”
“说起来,苏清鸢老师也挺可惜的,人倒是挺踏实,就是太死板,不知道变通。”
这些话一字一句钻进苏清鸢的耳朵里,她紧紧咬着嘴唇,不让眼泪掉下来。
她拿出手机,想找个人倾诉,翻遍了通讯录,却发现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
父母年纪大了,她不想让他们担心;曾经最亲近的陈凯,己经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同事们各有各的圈子,她始终融不进去。
正当她心烦意乱时,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她犹豫了一下,接了起来。
“请问是苏清鸢老师吗?
我是陈凯的母亲。”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傲慢。
苏清鸢心里一紧:“阿姨,您找我有事吗?”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告诉你,陈凯己经开始相亲了。
对方是公务员,家境好,工作稳定,比你合适多了。”
陈凯母亲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炫耀,“当初我就不同意你们在一起,你一个普通讲师,既帮不了陈凯,也给不了他想要的生活。
现在分开了,对你们都好。”
这些话像一把锤子,狠狠砸在苏清鸢的心上。
她强忍着泪水,声音颤抖:“阿姨,我知道了,谢谢您告诉我。”
挂了电话,苏清鸢再也忍不住,趴在桌子上无声地哭泣起来。
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她努力工作,用心生活,却为什么连一份体面的认可和一段安稳的感情都得不到?
哭了许久,苏清鸢才慢慢平复下来。
她擦干眼泪,打开电脑,屏幕上弹出了出版社编辑张哲发来的消息:“苏老师,专著的框架您考虑得怎么样了?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帮您梳理思路。”
看着这条消息,苏清鸢的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她想起张哲说过的话,想起自己曾经的学术梦想,或许,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希望。
她深吸一口气,回复道:“张编辑,我想好了,我愿意合作。
麻烦您帮我看看框架,我这就发给您。”
接下来的日子,苏清鸢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整理专著框架。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查阅资料、撰写提纲;晚上批改完学生作业后,继续研究论文,常常忙到深夜。
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文档里日渐完善的内容,她的心里就充满了动力。
然而,职场上的冷遇并没有停止。
一周后,系里分配教学任务,苏清鸢发现自己被安排了每周16节课,而且都是大一的基础课,其中有8节课是在晚上和周末。
反观李薇,不仅课时少,还接手了两门热门的选修课,课时费比她高出一倍多。
苏清鸢拿着课表,去找系主任理论:“主任,为什么给我安排这么多课?
而且都是基础课,我根本没有时间做科研和撰写专著。”
系主任却不以为意:“苏老师,基础课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教,你教了五年,学生反馈还不错,安排你上这些课是对你的信任。
至于科研,挤挤时间总是有的,年轻人不要怕辛苦。”
“可李薇老师的课时为什么那么少?
她的经验比我还少两年。”
苏清鸢忍不住反驳。
系主任皱了皱眉:“李薇老师要忙着做课题,还要准备优秀教师评选,时间紧张。
你目前没有科研任务,多承担一些教学工作是应该的。”
苏清鸢看着系主任偏袒的态度,心里一片冰凉。
她知道,在系里,没有科研成果,没有人脉资源,就只能被随意安排。
她不再争辩,拿着课表默默离开,心里的委屈和愤怒像潮水般涌来。
回到宿舍,苏清鸢瘫坐在椅子上,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教材和资料,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她拿出手机,翻到陈凯的微信,想给他发一条消息,问问他最近过得好不好,可手指在屏幕上悬停了许久,终究还是没有按下发送键。
她怕自己的打扰会让他厌烦,更怕听到他己经开始新生活的消息。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朋友圈更新,是陈凯发的——一张他和一个陌生女人的合照,配文:“遇见对的人,未来可期。”
照片里的陈凯笑容灿烂,身边的女人妆容精致,气质优雅,和苏清鸢的朴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到这条朋友圈,苏清鸢的心彻底碎了。
她以为自己己经放下了,可看到他和别人幸福的模样,还是忍不住心痛。
她想起两人曾经的约定,想起他们一起规划的未来,想起他说过会永远陪着她,可这些誓言,如今都成了泡影。
苏清鸢关掉手机,蜷缩在椅子上,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
她觉得自己像一个被世界抛弃的人,职场失意,情场破碎,梦想遥遥无期。
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别人说的那样,死板、平庸、一无是处。
不知过了多久,苏清鸢的手机响了起来,是她的大学导师周教授打来的。
“清鸢,最近怎么样?
好久没联系了。”
周教授的声音温和而亲切。
听到导师的声音,苏清鸢再也忍不住,哽咽着说:“周老师,我……我觉得自己好失败。
工作五年还是个讲师,科研没成果,爱情也没了,我是不是真的很没用?”
周教授沉默了片刻,语重心长地说:“清鸢,你还记得你研究生毕业时对我说的话吗?
你说你想成为一名能让学生爱上汉语的老师,想在语言学领域留下自己的研究。
这些年,你一首在坚持,这就不是失败。”
“可是老师,我努力了这么久,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别人都在进步,只有我停留在原地。”
苏清鸢的声音充满了绝望。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人开花早,有的人开花晚,但只要扎根土壤,总会绽放。”
周教授的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苏清鸢灰暗的心情,“我看过你三年前发表的那篇论文,很有深度,只是缺少一个被发现的机会。
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否定自己,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终会有收获。”
挂了电话,苏清鸢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她想起导师的话,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想起张哲对她的认可,或许,她不应该轻易放弃。
她起身走到书桌前,翻开那本陈旧的《现代汉语》教材,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那是她用心教学的见证;打开电脑里的专著框架,那是她重拾梦想的开始。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里重新燃起了一丝坚定。
职场冷遇又怎样?
情场失意又怎样?
只要她不放弃自己,只要她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接下来的日子,苏清鸢开始更加努力地平衡教学和科研。
白天,她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即使面对学生的敷衍,也依旧充满热情;晚上,她挑灯夜读,查阅大量资料,完善专著内容。
虽然辛苦,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迷茫,因为她知道,自己正在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和她开玩笑。
一天晚上,苏清鸢正在办公室加班撰写专著,突然接到了学生的电话:“苏老师,不好了,您布置的作业被其他班的同学嘲笑了,说您的教学方式太老套,作业也没有意义。”
苏清鸢的心猛地一沉,她赶到教室时,看到几个学生正围着她的学生争论:“你们苏老师也太死板了,都什么年代了,还让你们背语法规则,难怪她教的课没人喜欢。”
“就是,看看我们李薇老师,不仅课讲得有趣,作业还能和实际生活结合,这才是好老师。”
苏清鸢的学生涨红了脸,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看到苏清鸢来了,他们像看到了救星:“苏老师!”
苏清鸢走到那几个学生面前,强忍着心里的委屈,平静地说:“每位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我的作业或许不够新颖,但都是为了让大家打好基础。
语言学习需要积累,没有扎实的基础,再好的创新也只是空中楼阁。”
那几个学生却不以为然:“基础课本来就没意思,您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李薇老师有魅力。”
这番话像一把尖刀,狠狠扎进苏清鸢的心里。
她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面孔,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她一首以为,只要自己用心教学,学生总会理解她,可现在才发现,在“有趣新颖”的对比下,她的坚持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回到办公室,苏清鸢坐在椅子上,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专著框架,突然失去了所有动力。
她不知道自己的坚持到底有没有意义,职场的冷遇、情场的失意、学生的质疑,像三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拿出手机,给张哲发了一条消息:“张编辑,对不起,专著的事情可能要推迟了,我现在没有办法集中精力。”
没过多久,张哲回复了消息:“苏老师,我知道你现在很难,但请不要放弃。
你的研究很有价值,你的坚持也很珍贵。
我相信,只要你挺过这段时间,一定会看到希望。
如果你需要帮助,随时可以找我。”
看着张哲的消息,苏清鸢的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她想起导师的鼓励,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想起那些在深夜里坚持的日子。
她告诉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即使全世界都不认可她,她也要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苏清鸢擦干眼泪,重新打开电脑,继续撰写专著。
窗外的夜色渐深,办公室里的灯光却格外明亮。
她知道,职场的冷遇和情场的失意或许会让她痛苦,但这些都不能打倒她。
只要她不放弃自己,只要她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撕掉“平庸”的标签,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夜深了,苏清鸢合上电脑,看着窗外的星空,嘴角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她己经做好了准备。
她要带着自己的坚持和梦想,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困境中砥砺前行,等待属于自己的绽放时刻。
距离和陈凯分手己经过去半个月,她以为时间能抚平伤口,可每当夜深人静时,那些伤人的话语依旧会在脑海里反复回响,让她辗转难眠。
而职场上的冷遇,更像一层厚厚的冰霜,将她包裹在无尽的压抑之中。
这天上午,系里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院长亲自出席,主要围绕“年度重点课题申报”和“优秀教师评选”展开。
院长话音刚落,李薇第一个举手发言,声音清亮:“院长,我准备申报‘新媒体时代语言传播创新研究’课题,目前己经有了初步的框架,还请您多多指导。”
说着,她将精心制作的课题申报书递了过去,封面上“省级重点课题预备项目”的字样格外醒目。
院长接过申报书,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李薇老师的思路很新颖,符合当下的研究热点,这个课题值得重点培育。”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响起一片附和声,大家纷纷向李薇投去羡慕的目光。
苏清鸢攥紧了手中的笔记本,指尖微微泛白。
其实她也准备了一份课题申报书,题目是“现代汉语方言保护与传承研究”,是她五年教学中积累的心血。
可看着李薇自信满满的模样,再想到自己过往的“平庸”履历,她终究没有勇气举手——她怕自己的课题得不到认可,更怕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
会议过半,院长提到优秀教师评选,特意强调:“今年的优秀教师不仅要看教学成果,更要注重科研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李薇老师的课题和教学创新都很突出,是重点候选人。”
这话像一根刺,扎进苏清鸢的心里。
她低头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教学心得,那是她五年来每一堂课的总结,是她为学生批改作业时的感悟,可这些在“科研能力社会影响力”面前,似乎变得一文不值。
散会后,老师们围着李薇寒暄道贺,苏清鸢则默默地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刚走到门口,系主任叫住了她:“苏清鸢老师,等一下。”
苏清鸢停下脚步,心里有些忐忑:“主任,您找我有事吗?”
系主任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今年的优秀教师评选,你就不用参与了。
你的教学虽然还算认真,但科研成果太少,竞争力不够。
后续还是多花点心思在课题上,别总守着基础课不放。”
这番话没有责备,却比责备更伤人。
苏清鸢强忍着心里的酸涩,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主任。”
走出会议室,走廊里的阳光刺眼,苏清鸢却觉得浑身冰冷。
她想起自己五年如一日的付出——为了让学生理解复杂的语法知识,她熬夜制作动画课件;为了帮学生修改论文,她放弃了无数个周末;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反复打磨教学方案。
可这些努力,在别人眼里,却只是“还算认真”。
回到办公室,苏清鸢刚坐下,就听到旁边的同事在小声议论:“你听说了吗?
李薇老师的课题不仅能拿到经费,还能和知名企业合作,这影响力一下子就上去了。”
“是啊,不像有些人,教了五年书,连个课题的边都摸不到,优秀教师肯定没她的份。”
“说起来,苏清鸢老师也挺可惜的,人倒是挺踏实,就是太死板,不知道变通。”
这些话一字一句钻进苏清鸢的耳朵里,她紧紧咬着嘴唇,不让眼泪掉下来。
她拿出手机,想找个人倾诉,翻遍了通讯录,却发现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
父母年纪大了,她不想让他们担心;曾经最亲近的陈凯,己经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同事们各有各的圈子,她始终融不进去。
正当她心烦意乱时,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她犹豫了一下,接了起来。
“请问是苏清鸢老师吗?
我是陈凯的母亲。”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傲慢。
苏清鸢心里一紧:“阿姨,您找我有事吗?”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告诉你,陈凯己经开始相亲了。
对方是公务员,家境好,工作稳定,比你合适多了。”
陈凯母亲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炫耀,“当初我就不同意你们在一起,你一个普通讲师,既帮不了陈凯,也给不了他想要的生活。
现在分开了,对你们都好。”
这些话像一把锤子,狠狠砸在苏清鸢的心上。
她强忍着泪水,声音颤抖:“阿姨,我知道了,谢谢您告诉我。”
挂了电话,苏清鸢再也忍不住,趴在桌子上无声地哭泣起来。
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她努力工作,用心生活,却为什么连一份体面的认可和一段安稳的感情都得不到?
哭了许久,苏清鸢才慢慢平复下来。
她擦干眼泪,打开电脑,屏幕上弹出了出版社编辑张哲发来的消息:“苏老师,专著的框架您考虑得怎么样了?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帮您梳理思路。”
看着这条消息,苏清鸢的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她想起张哲说过的话,想起自己曾经的学术梦想,或许,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希望。
她深吸一口气,回复道:“张编辑,我想好了,我愿意合作。
麻烦您帮我看看框架,我这就发给您。”
接下来的日子,苏清鸢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整理专著框架。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查阅资料、撰写提纲;晚上批改完学生作业后,继续研究论文,常常忙到深夜。
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文档里日渐完善的内容,她的心里就充满了动力。
然而,职场上的冷遇并没有停止。
一周后,系里分配教学任务,苏清鸢发现自己被安排了每周16节课,而且都是大一的基础课,其中有8节课是在晚上和周末。
反观李薇,不仅课时少,还接手了两门热门的选修课,课时费比她高出一倍多。
苏清鸢拿着课表,去找系主任理论:“主任,为什么给我安排这么多课?
而且都是基础课,我根本没有时间做科研和撰写专著。”
系主任却不以为意:“苏老师,基础课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教,你教了五年,学生反馈还不错,安排你上这些课是对你的信任。
至于科研,挤挤时间总是有的,年轻人不要怕辛苦。”
“可李薇老师的课时为什么那么少?
她的经验比我还少两年。”
苏清鸢忍不住反驳。
系主任皱了皱眉:“李薇老师要忙着做课题,还要准备优秀教师评选,时间紧张。
你目前没有科研任务,多承担一些教学工作是应该的。”
苏清鸢看着系主任偏袒的态度,心里一片冰凉。
她知道,在系里,没有科研成果,没有人脉资源,就只能被随意安排。
她不再争辩,拿着课表默默离开,心里的委屈和愤怒像潮水般涌来。
回到宿舍,苏清鸢瘫坐在椅子上,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教材和资料,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她拿出手机,翻到陈凯的微信,想给他发一条消息,问问他最近过得好不好,可手指在屏幕上悬停了许久,终究还是没有按下发送键。
她怕自己的打扰会让他厌烦,更怕听到他己经开始新生活的消息。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朋友圈更新,是陈凯发的——一张他和一个陌生女人的合照,配文:“遇见对的人,未来可期。”
照片里的陈凯笑容灿烂,身边的女人妆容精致,气质优雅,和苏清鸢的朴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到这条朋友圈,苏清鸢的心彻底碎了。
她以为自己己经放下了,可看到他和别人幸福的模样,还是忍不住心痛。
她想起两人曾经的约定,想起他们一起规划的未来,想起他说过会永远陪着她,可这些誓言,如今都成了泡影。
苏清鸢关掉手机,蜷缩在椅子上,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
她觉得自己像一个被世界抛弃的人,职场失意,情场破碎,梦想遥遥无期。
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别人说的那样,死板、平庸、一无是处。
不知过了多久,苏清鸢的手机响了起来,是她的大学导师周教授打来的。
“清鸢,最近怎么样?
好久没联系了。”
周教授的声音温和而亲切。
听到导师的声音,苏清鸢再也忍不住,哽咽着说:“周老师,我……我觉得自己好失败。
工作五年还是个讲师,科研没成果,爱情也没了,我是不是真的很没用?”
周教授沉默了片刻,语重心长地说:“清鸢,你还记得你研究生毕业时对我说的话吗?
你说你想成为一名能让学生爱上汉语的老师,想在语言学领域留下自己的研究。
这些年,你一首在坚持,这就不是失败。”
“可是老师,我努力了这么久,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别人都在进步,只有我停留在原地。”
苏清鸢的声音充满了绝望。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人开花早,有的人开花晚,但只要扎根土壤,总会绽放。”
周教授的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苏清鸢灰暗的心情,“我看过你三年前发表的那篇论文,很有深度,只是缺少一个被发现的机会。
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否定自己,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终会有收获。”
挂了电话,苏清鸢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她想起导师的话,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想起张哲对她的认可,或许,她不应该轻易放弃。
她起身走到书桌前,翻开那本陈旧的《现代汉语》教材,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那是她用心教学的见证;打开电脑里的专著框架,那是她重拾梦想的开始。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里重新燃起了一丝坚定。
职场冷遇又怎样?
情场失意又怎样?
只要她不放弃自己,只要她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接下来的日子,苏清鸢开始更加努力地平衡教学和科研。
白天,她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即使面对学生的敷衍,也依旧充满热情;晚上,她挑灯夜读,查阅大量资料,完善专著内容。
虽然辛苦,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迷茫,因为她知道,自己正在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和她开玩笑。
一天晚上,苏清鸢正在办公室加班撰写专著,突然接到了学生的电话:“苏老师,不好了,您布置的作业被其他班的同学嘲笑了,说您的教学方式太老套,作业也没有意义。”
苏清鸢的心猛地一沉,她赶到教室时,看到几个学生正围着她的学生争论:“你们苏老师也太死板了,都什么年代了,还让你们背语法规则,难怪她教的课没人喜欢。”
“就是,看看我们李薇老师,不仅课讲得有趣,作业还能和实际生活结合,这才是好老师。”
苏清鸢的学生涨红了脸,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看到苏清鸢来了,他们像看到了救星:“苏老师!”
苏清鸢走到那几个学生面前,强忍着心里的委屈,平静地说:“每位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我的作业或许不够新颖,但都是为了让大家打好基础。
语言学习需要积累,没有扎实的基础,再好的创新也只是空中楼阁。”
那几个学生却不以为然:“基础课本来就没意思,您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李薇老师有魅力。”
这番话像一把尖刀,狠狠扎进苏清鸢的心里。
她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面孔,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她一首以为,只要自己用心教学,学生总会理解她,可现在才发现,在“有趣新颖”的对比下,她的坚持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回到办公室,苏清鸢坐在椅子上,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专著框架,突然失去了所有动力。
她不知道自己的坚持到底有没有意义,职场的冷遇、情场的失意、学生的质疑,像三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拿出手机,给张哲发了一条消息:“张编辑,对不起,专著的事情可能要推迟了,我现在没有办法集中精力。”
没过多久,张哲回复了消息:“苏老师,我知道你现在很难,但请不要放弃。
你的研究很有价值,你的坚持也很珍贵。
我相信,只要你挺过这段时间,一定会看到希望。
如果你需要帮助,随时可以找我。”
看着张哲的消息,苏清鸢的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她想起导师的鼓励,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想起那些在深夜里坚持的日子。
她告诉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即使全世界都不认可她,她也要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苏清鸢擦干眼泪,重新打开电脑,继续撰写专著。
窗外的夜色渐深,办公室里的灯光却格外明亮。
她知道,职场的冷遇和情场的失意或许会让她痛苦,但这些都不能打倒她。
只要她不放弃自己,只要她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撕掉“平庸”的标签,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夜深了,苏清鸢合上电脑,看着窗外的星空,嘴角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她己经做好了准备。
她要带着自己的坚持和梦想,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困境中砥砺前行,等待属于自己的绽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