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下的星光(苏清鸢陈凯)在线免费小说_完结小说免费阅读讲台下的星光苏清鸢陈凯
时间: 2025-09-16 02:33:20
仙人抬手望了望远处的洛水,眉尾轻轻垂了垂:“那是他这辈子最金贵的东西,当年护花果山时,哪怕六根被夺,这‘意’也没散过。”
他顿了顿,忽然转头看向李安凡,眼底的沉静里多了丝李安凡没见过的复杂。
“你可知,悟空他……是我最得意的徒弟?”
“您?”
仙人的气度、对大圣的熟稔,还有那藏在话里的关切,都透着点“师父”对徒弟的牵挂。
“当年他还没叫孙悟空,是从石缝里蹦出来的石猴,一路漂洋过海找到我灵台方寸山。
跪在山门外面求了三天三夜,说想学法术保护自己的猴儿们。”
仙人的指尖轻轻摩挲着拂尘的竹柄。
“我瞧他心性纯良,又有股不服输的韧劲,便收了他做徒弟,给他起名叫“悟空”。
教他七十二变,教他筋斗云,盼着他能凭本事活出自己的路。”
说到这儿,仙人的声音轻了些,眼尾的纹路里藏了点化不开的悔意:“可我还是没护住他。”
他望着山林深处,像是在看许多年前的景象。
“他闹天宫时,我知他是气不过天庭的轻视,他弃斗战胜佛回花果山时,我也懂他是念着故土的徒子徒孙。
可佛门与天庭联手讨伐,我虽在灵台方寸山布了结界想护他,却还是慢了一步。
等我赶去时,只瞧见他躺在牛魔王怀里,六根己被夺走,只剩口气吊着,还在喊‘护花果山’。”
拂尘的雪白拂毛轻轻晃了晃,仙人抬手抹了下鬓边的银发,动作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
“我这辈子收过不少徒弟,唯独对他,悔意最深。
悔当初没教他藏锋,悔当初没早点赶到,更悔这些年只能看着他的‘意’被镇在石窟,看着他的六根散在世间,却没法替他讨回来。”
“那……那我能做什么?”
李安凡攥紧拳头,又看向仙人,眼神里多了些坚定。
“大圣说,要找齐他的‘眼见喜’,‘耳听怒’,我想去找,哪怕很难。”
仙人闻言,唇线弯起个浅淡的笑,那笑意里有欣慰,也有释然:“好。”
他抬手往东边指了指,“你若真有这份心,便去灵台方寸山寻我。”
又拍了拍李安凡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过来:“只是你要记住,找齐六根的路,比寻‘意’更难,每一根都藏着老孙当年的痛,也藏着你要过的劫难。”
山林的雾气又浓了些,李安凡攥着心口那点暖意,转身时却空了。
方才立在树影下的仙人,连同那道袍上的云纹、拂尘扫过的草木气息,全都没了踪迹。
他愣在原地,肩膀还残留着仙人拍肩时的温度。
可脚下的野草沾着露珠,胸口的闷痛虽消,鼻腔里未干的血痂却提醒着他。
不久前流着鼻血摔在病床上的疼,给妈妈发消息时攥紧手机的酸,都是真的。
可……菩提老祖?
李安凡猛地想起仙人说“去灵台方寸山寻我”时的语气,想起孙悟空那句“俺当年漂洋过海求师”的过往,仙人是菩提老祖?
那个教出齐天大圣的隐世仙尊?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自嘲地笑了。
前几天还在医院看CT报告,今天就见了孙悟空、遇了菩提老祖,这算什么?
脑瘤引发的幻觉?
还是濒死前的臆想?
他抬手按了按太阳穴,指尖触到皮肤下的温热,那是孙悟空留下的“意”。
可这暖意越真切,他越慌,要是这一切都是假的呢?
要是寻遍灵台方寸山,只找着一片荒林呢?
那他这趟抛开化疗、瞒着妈妈的奔逃,不就成了笑话?
风卷着落叶擦过脚踝,李安凡蹲下身,盯着草叶露珠上自己的倒影。
倒影里的人脸色苍白,是啊,他本来就要死了。
脑瘤像块巨石压在头顶,化疗的疼、孤独的夜,哪一样不是在熬日子?
就算这趟是幻觉,就算灵台方寸山是假的,又能差到哪去?
“死马当活马医呗。”
他喃喃着站起身,拍了拍裤脚的草屑,心口的“意”忽然热了热。
李安凡按着仙人指的东方走,走了整整两天。
起初还能看见村落炊烟,后来只剩连绵的青山,手机也没电了。
幸好之前跟贝爷学过野外探险,不然在病死前,就被饿死了。
他不知道灵台方寸山在哪,只知道朝着一个方向走,总比在医院等日子强。
首到第三天清晨,雾气散开时,他忽然看见远处的山脊线破开云雾,不是寻常的荒山。
是漫山青瓦叠着金顶,飞檐翘角如振翅的鹤,顺着山势铺展开的石阶像银带缠在山腰。
“灵台方寸山?”
李安凡加快脚步往上跑,越靠近,空气越清透,像带着仙气,连胸口的滞闷都轻了。
等走到山脚下,才见一道青灰色的山门立在石阶尽头,山门是整块青石凿成的,门楣上没刻字,却嵌着两道浅痕,像被什么重物划过。
两侧的石栏上雕着云纹,被岁月磨得温润,栏外的古松枝桠斜伸,缠着泛光的藤蔓,松针落在石阶上,没半点声响。
他深吸一口气,抬手叩了叩山门。
青石冰凉,指尖传来的触感真实得让他心跳加速。
“来者何人?”
门后传来个清越的声音,接着山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
一个穿青色短打的少年探出头,眉眼间带着点少年人的利落,却又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我……我叫李安凡,是来寻菩提老祖的。”
少年上下打量他一眼,目光落在他心口的位置,眼底闪过丝了然:“随我来。”
跟着少年往上走,李安凡才看清这山的妙处,石阶旁每隔几步就立着盏石灯,灯芯虽没燃,却泛着淡淡的光;再往上是连片的殿宇,青瓦覆顶,金顶在阳光下亮得晃眼,檐角挂着的铜铃,风一吹就响,声音穿过云雾,竟能压下林间的虫鸣;转角处的石亭里,摆着石桌石凳,桌上还放着半盏没凉透的茶,茶香混着松针的气息,让人浑身舒畅。
走到最高处的殿宇前,少年忽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李安凡。
他顿了顿,忽然转头看向李安凡,眼底的沉静里多了丝李安凡没见过的复杂。
“你可知,悟空他……是我最得意的徒弟?”
“您?”
仙人的气度、对大圣的熟稔,还有那藏在话里的关切,都透着点“师父”对徒弟的牵挂。
“当年他还没叫孙悟空,是从石缝里蹦出来的石猴,一路漂洋过海找到我灵台方寸山。
跪在山门外面求了三天三夜,说想学法术保护自己的猴儿们。”
仙人的指尖轻轻摩挲着拂尘的竹柄。
“我瞧他心性纯良,又有股不服输的韧劲,便收了他做徒弟,给他起名叫“悟空”。
教他七十二变,教他筋斗云,盼着他能凭本事活出自己的路。”
说到这儿,仙人的声音轻了些,眼尾的纹路里藏了点化不开的悔意:“可我还是没护住他。”
他望着山林深处,像是在看许多年前的景象。
“他闹天宫时,我知他是气不过天庭的轻视,他弃斗战胜佛回花果山时,我也懂他是念着故土的徒子徒孙。
可佛门与天庭联手讨伐,我虽在灵台方寸山布了结界想护他,却还是慢了一步。
等我赶去时,只瞧见他躺在牛魔王怀里,六根己被夺走,只剩口气吊着,还在喊‘护花果山’。”
拂尘的雪白拂毛轻轻晃了晃,仙人抬手抹了下鬓边的银发,动作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
“我这辈子收过不少徒弟,唯独对他,悔意最深。
悔当初没教他藏锋,悔当初没早点赶到,更悔这些年只能看着他的‘意’被镇在石窟,看着他的六根散在世间,却没法替他讨回来。”
“那……那我能做什么?”
李安凡攥紧拳头,又看向仙人,眼神里多了些坚定。
“大圣说,要找齐他的‘眼见喜’,‘耳听怒’,我想去找,哪怕很难。”
仙人闻言,唇线弯起个浅淡的笑,那笑意里有欣慰,也有释然:“好。”
他抬手往东边指了指,“你若真有这份心,便去灵台方寸山寻我。”
又拍了拍李安凡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过来:“只是你要记住,找齐六根的路,比寻‘意’更难,每一根都藏着老孙当年的痛,也藏着你要过的劫难。”
山林的雾气又浓了些,李安凡攥着心口那点暖意,转身时却空了。
方才立在树影下的仙人,连同那道袍上的云纹、拂尘扫过的草木气息,全都没了踪迹。
他愣在原地,肩膀还残留着仙人拍肩时的温度。
可脚下的野草沾着露珠,胸口的闷痛虽消,鼻腔里未干的血痂却提醒着他。
不久前流着鼻血摔在病床上的疼,给妈妈发消息时攥紧手机的酸,都是真的。
可……菩提老祖?
李安凡猛地想起仙人说“去灵台方寸山寻我”时的语气,想起孙悟空那句“俺当年漂洋过海求师”的过往,仙人是菩提老祖?
那个教出齐天大圣的隐世仙尊?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自嘲地笑了。
前几天还在医院看CT报告,今天就见了孙悟空、遇了菩提老祖,这算什么?
脑瘤引发的幻觉?
还是濒死前的臆想?
他抬手按了按太阳穴,指尖触到皮肤下的温热,那是孙悟空留下的“意”。
可这暖意越真切,他越慌,要是这一切都是假的呢?
要是寻遍灵台方寸山,只找着一片荒林呢?
那他这趟抛开化疗、瞒着妈妈的奔逃,不就成了笑话?
风卷着落叶擦过脚踝,李安凡蹲下身,盯着草叶露珠上自己的倒影。
倒影里的人脸色苍白,是啊,他本来就要死了。
脑瘤像块巨石压在头顶,化疗的疼、孤独的夜,哪一样不是在熬日子?
就算这趟是幻觉,就算灵台方寸山是假的,又能差到哪去?
“死马当活马医呗。”
他喃喃着站起身,拍了拍裤脚的草屑,心口的“意”忽然热了热。
李安凡按着仙人指的东方走,走了整整两天。
起初还能看见村落炊烟,后来只剩连绵的青山,手机也没电了。
幸好之前跟贝爷学过野外探险,不然在病死前,就被饿死了。
他不知道灵台方寸山在哪,只知道朝着一个方向走,总比在医院等日子强。
首到第三天清晨,雾气散开时,他忽然看见远处的山脊线破开云雾,不是寻常的荒山。
是漫山青瓦叠着金顶,飞檐翘角如振翅的鹤,顺着山势铺展开的石阶像银带缠在山腰。
“灵台方寸山?”
李安凡加快脚步往上跑,越靠近,空气越清透,像带着仙气,连胸口的滞闷都轻了。
等走到山脚下,才见一道青灰色的山门立在石阶尽头,山门是整块青石凿成的,门楣上没刻字,却嵌着两道浅痕,像被什么重物划过。
两侧的石栏上雕着云纹,被岁月磨得温润,栏外的古松枝桠斜伸,缠着泛光的藤蔓,松针落在石阶上,没半点声响。
他深吸一口气,抬手叩了叩山门。
青石冰凉,指尖传来的触感真实得让他心跳加速。
“来者何人?”
门后传来个清越的声音,接着山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
一个穿青色短打的少年探出头,眉眼间带着点少年人的利落,却又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我……我叫李安凡,是来寻菩提老祖的。”
少年上下打量他一眼,目光落在他心口的位置,眼底闪过丝了然:“随我来。”
跟着少年往上走,李安凡才看清这山的妙处,石阶旁每隔几步就立着盏石灯,灯芯虽没燃,却泛着淡淡的光;再往上是连片的殿宇,青瓦覆顶,金顶在阳光下亮得晃眼,檐角挂着的铜铃,风一吹就响,声音穿过云雾,竟能压下林间的虫鸣;转角处的石亭里,摆着石桌石凳,桌上还放着半盏没凉透的茶,茶香混着松针的气息,让人浑身舒畅。
走到最高处的殿宇前,少年忽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李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