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系统带我渡红尘》林砚苏建国免费完本小说在线阅读_《知行系统带我渡红尘》林砚苏建国免费小说
时间: 2025-09-16 02:34:35
林砚辞走到家属楼楼下时,天己经擦黑了。
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两盏,只剩三楼那盏还亮着,昏黄的光打在台阶上,像撒了层碎米。
她攥着沈清玄给的纸条,手心汗把纸条边缘浸得发皱,心里有点发慌——不是怕苏建国的脾气,是怕自己说不好,反而让这个本就紧绷的家更僵。
刚走到二楼,就听见家里传来苏建国的咳嗽声,混着摔东西的动静。
“还知道回来?”
苏建国抬头看见她,把酒瓶往地上一摔,碎片溅到脚边也没在意,“我还以为你要在医院躲到天荒地老!
电子厂的事我跟王老板说好了,明天你就跟他去上班,别想着上学的事了!”
林砚辞赶紧关上门,把碎片踢到一边,轻声说:“爸,我不去电子厂,我想上学。”
她从书包里掏出医院的缴费单,递到苏建国面前,“我这次的医药费是我攒的压岁钱,没花家里的钱,你不用为我的医药费担心。”
苏建国一把挥开缴费单,单子飘到地上,他指着林砚辞的鼻子骂:“你个女娃子懂啥!
你弟要去重点高中,择校费要三万!
我跟你妈攒了半年才攒了一万,不找你要找谁要?
难道让我去抢银行?”
刘梅从厨房跑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赶紧拉着苏建国:“你别跟孩子吼,有话好好说!
晓晓刚退烧,别再让她生病了。”
她弯腰捡起缴费单,擦了擦上面的灰,递给林砚辞,“晓晓,你爸也是急糊涂了,你别往心里去。”
林砚辞接过缴费单,心里没生气,反而有点酸——苏建国的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起球的秋衣,手上全是老茧,指关节还有道没好的伤口,是工地上被钢筋划的。
她走到苏建国面前,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爸,我知道你急着给弟弟凑择校费,我也急。
但我要是辍学去电子厂,一个月挣三千,也得攒一年才能凑够,到时候弟弟都开学了。
而且我要是考上师范,学费有补贴,毕业还能当老师,以后能帮家里更多,这不比现在去电子厂强?”
苏建国愣住了,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他其实也知道辍学不是长久办法,只是被“凑钱”的事逼得没了主意,加上工地上的老板最近总拖工资,他心里更慌,才把火撒在林砚辞身上。
这时,房间门轻轻开了条缝,苏强探出头来,手里攥着个变形的橡皮:“爸,姐说得对,我其实可以不去重点高中,去普通高中也一样,我会好好学的。”
“你懂啥!”
苏建国瞪了他一眼,语气却软了些,“我就是想让你去好学校,以后能有出息,不用像爸一样在工地上搬砖。”
林砚辞拍了拍苏建国的胳膊:“爸,我知道你是为我们好。
这样,明天我去社区医院问问,看看能不能帮你找个兼职,我周末也去发传单,咱们一起凑钱,肯定能凑够弟弟的择校费,我也能继续上学,好不好?”
苏建国看着她,又看了看门口的苏强,叹了口气,抓了抓头发:“唉,我再想想……你先回房间休息吧,刚退烧别累着。”
林砚辞知道这是松动的意思,点了点头,拿起书包回了房间。
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单人床和一个旧书桌,书桌上摆着苏晓的课本,扉页上写着“考师范大学”,字迹娟秀,看得出来苏晓很认真。
“宿主,你真棒!”
阿执在她袖口晃了晃触角,声音软软的,“你没跟苏爸爸硬碰,而是跟他讲道理,还想帮他找兼职,这就是‘仁’呀——儒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被人逼着辍学,也理解苏爸爸想让弟弟有出息的心情。”
林砚辞摸了摸阿执,笑了笑:“其实我也有点慌,怕他不同意。
不过看到他手上的伤口,就觉得他也不容易。”
她想起自己的父亲,现实中父亲早逝,是母亲一个人把她养大,母亲也常说“做人要多替别人想”,现在想想,母亲的话跟儒家的“仁”,其实是一个道理。
晚上十点多,林砚辞听见奶奶房间的灯还亮着,想起阿执说的“奶奶房间有旧木盒”,她拿起暖水瓶,倒了杯热水,轻轻敲了敲奶奶的门:“奶奶,我给你送杯热水。”
“不用!”
里面传来奶奶不耐烦的声音,“我不渴,你赶紧回你房间去。”
林砚辞没走,靠在门框上,轻声说:“奶奶,我奶奶(现实中的母亲)以前也喜欢晚上喝热水,她说喝了睡得香。
她还跟我说,人老了,就怕晚上冷,身边得有杯热水才踏实。”
门里静了一会儿,然后传来“吱呀”一声,奶奶打开门,脸上没什么表情,却侧身让她进来:“进来吧,别在门口站着,着凉了又得去医院。”
奶奶的房间比林砚辞的还小,墙上挂着爷爷的遗像,床头柜上摆着个红漆旧木盒,锁着,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林砚辞把热水递给奶奶,目光落在木盒上,笑着说:“奶奶,这个木盒真好看,上面的花纹是你绣的吗?”
奶奶握着水杯的手紧了紧,眼神有点躲闪:“不是,是我嫁过来的时候,我娘给我的。”
她喝了口热水,没再说话,气氛有点尴尬。
林砚辞没急着问,而是从书包里掏出苏晓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画着个小小的太阳:“奶奶,你看,这是我画的太阳,我想让家里天天都暖暖的,像有太阳一样。”
她顿了顿,又说,“我奶奶以前也有个木盒,里面放着她年轻时的手帕,还有我小时候的照片。
她说木盒里装的不是东西,是念想。”
奶奶的眼睛动了动,看向木盒,声音低了些:“我这木盒里,也没什么值钱东西,就是些老物件。”
她放下水杯,用袖子擦了擦木盒上的灰,“当年我嫁给你爷爷,一年生不出儿子,你爷爷的妈天天骂我,说我是‘不下蛋的鸡’,连口热饭都不给我吃。
后来我生了你爸,她才对我好点。”
林砚辞心里一酸,原来奶奶不是天生重男轻女,是她自己也受过苦,才觉得只有儿子才能让人抬得起头。
她轻声说:“奶奶,你那时候肯定很难受吧?
要是有人能帮你,就好了。”
“帮?
谁能帮我?”
奶奶苦笑了一声,“那时候的女人,不就是靠生儿子撑腰吗?
我要是生不出你爸,早就被你爷爷休了。”
她看着林砚辞,眼神软了些,“晓晓,不是奶奶不疼你,是奶奶怕你以后跟我一样,受没人撑腰的苦。”
“奶奶,我知道。”
林砚辞握住奶奶的手,奶奶的手很粗糙,满是皱纹,“但现在不一样了,女孩子也能上学,能工作,不用靠别人撑腰,自己就能撑起一片天。
你看我,要是考上师范,以后当老师,就能自己挣钱,还能帮家里,对不对?”
奶奶没说话,却轻轻点了点头。
阿执在林砚辞袖口晃了晃触角,小声说:“宿主,知行值+20!
你理解了奶奶的痛苦,还让她看到了希望,这就是‘仁’的力量哦~”从奶奶房间出来,林砚辞心里踏实多了。
她回到房间,拿出手机,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给沈清玄发了条短信:“沈医生,请问你在社区医院有熟人吗?
我想查一下我奶奶年轻时的健康记录,或许能帮她解开心结。”
短信发出去没两分钟,沈清玄就回复了:“有熟人,明天我帮你查。
你刚退烧,早点休息,有问题随时跟我说。”
后面还加了个小小的太阳表情,看得林砚辞心里暖暖的——这个看起来清冷的医生,其实很细心。
“宿主,沈医生好像很关心你哦~”阿执晃着触角,语气有点俏皮。
林砚辞脸有点红,赶紧把手机放下:“别乱说,他只是好心帮我。”
话虽这么说,心里却偷偷记着——从医院到现在,沈清玄好像总能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像一道不显眼却温暖的光。
这时,房间门被轻轻敲了敲,苏强探进头来,手里拿着个糖:“姐,这个给你,是我攒的,甜的,吃了心情好。”
他走到林砚辞面前,小声说,“姐,我其实不想去重点高中,我可以去普通高中,学费便宜,你就不用辍学了。”
林砚辞摸了摸他的头,把糖剥开放进他嘴里:“傻小子,姐怎么会让你放弃喜欢的学校呢?
姐有办法,咱们一起努力,既能让你去重点高中,姐也能继续上学,好不好?”
苏强含着糖,点了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好!
姐,我以后不跟你抢零食了,也不偷拿你的奖学金买游戏币了。”
林砚辞笑了,揉了揉他的头发:“快去睡觉吧,明天还要上学呢。”
等苏强走了,林砚辞靠在床头,看着窗外的月亮。
月亮很圆,洒在窗台上,像铺了层银霜。
她想起奶奶的旧木盒,想起父亲手上的伤口,想起沈清玄的短信,心里突然有了底气——这个家不是散沙,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只要用“仁”去理解,去温暖,总能把这些难处慢慢解开。
阿执在她袖口打了个哈欠:“宿主,早点睡吧,明天还要去社区医院呢。
说不定沈医生能帮咱们找到奶奶的过往,让这个家更暖一点。”
林砚辞点了点头,把手机放在枕头边,闭上眼睛。
她好像能看到,不久以后,苏建国不再暴躁,奶奶不再冷漠,刘梅不再为难,苏强能去重点高中,她也能考上师范,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说说校校,像有太阳照在心里一样。
下集预告:社区医院寻过往,沈医助力解婆心?
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两盏,只剩三楼那盏还亮着,昏黄的光打在台阶上,像撒了层碎米。
她攥着沈清玄给的纸条,手心汗把纸条边缘浸得发皱,心里有点发慌——不是怕苏建国的脾气,是怕自己说不好,反而让这个本就紧绷的家更僵。
刚走到二楼,就听见家里传来苏建国的咳嗽声,混着摔东西的动静。
“还知道回来?”
苏建国抬头看见她,把酒瓶往地上一摔,碎片溅到脚边也没在意,“我还以为你要在医院躲到天荒地老!
电子厂的事我跟王老板说好了,明天你就跟他去上班,别想着上学的事了!”
林砚辞赶紧关上门,把碎片踢到一边,轻声说:“爸,我不去电子厂,我想上学。”
她从书包里掏出医院的缴费单,递到苏建国面前,“我这次的医药费是我攒的压岁钱,没花家里的钱,你不用为我的医药费担心。”
苏建国一把挥开缴费单,单子飘到地上,他指着林砚辞的鼻子骂:“你个女娃子懂啥!
你弟要去重点高中,择校费要三万!
我跟你妈攒了半年才攒了一万,不找你要找谁要?
难道让我去抢银行?”
刘梅从厨房跑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赶紧拉着苏建国:“你别跟孩子吼,有话好好说!
晓晓刚退烧,别再让她生病了。”
她弯腰捡起缴费单,擦了擦上面的灰,递给林砚辞,“晓晓,你爸也是急糊涂了,你别往心里去。”
林砚辞接过缴费单,心里没生气,反而有点酸——苏建国的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起球的秋衣,手上全是老茧,指关节还有道没好的伤口,是工地上被钢筋划的。
她走到苏建国面前,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爸,我知道你急着给弟弟凑择校费,我也急。
但我要是辍学去电子厂,一个月挣三千,也得攒一年才能凑够,到时候弟弟都开学了。
而且我要是考上师范,学费有补贴,毕业还能当老师,以后能帮家里更多,这不比现在去电子厂强?”
苏建国愣住了,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他其实也知道辍学不是长久办法,只是被“凑钱”的事逼得没了主意,加上工地上的老板最近总拖工资,他心里更慌,才把火撒在林砚辞身上。
这时,房间门轻轻开了条缝,苏强探出头来,手里攥着个变形的橡皮:“爸,姐说得对,我其实可以不去重点高中,去普通高中也一样,我会好好学的。”
“你懂啥!”
苏建国瞪了他一眼,语气却软了些,“我就是想让你去好学校,以后能有出息,不用像爸一样在工地上搬砖。”
林砚辞拍了拍苏建国的胳膊:“爸,我知道你是为我们好。
这样,明天我去社区医院问问,看看能不能帮你找个兼职,我周末也去发传单,咱们一起凑钱,肯定能凑够弟弟的择校费,我也能继续上学,好不好?”
苏建国看着她,又看了看门口的苏强,叹了口气,抓了抓头发:“唉,我再想想……你先回房间休息吧,刚退烧别累着。”
林砚辞知道这是松动的意思,点了点头,拿起书包回了房间。
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单人床和一个旧书桌,书桌上摆着苏晓的课本,扉页上写着“考师范大学”,字迹娟秀,看得出来苏晓很认真。
“宿主,你真棒!”
阿执在她袖口晃了晃触角,声音软软的,“你没跟苏爸爸硬碰,而是跟他讲道理,还想帮他找兼职,这就是‘仁’呀——儒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被人逼着辍学,也理解苏爸爸想让弟弟有出息的心情。”
林砚辞摸了摸阿执,笑了笑:“其实我也有点慌,怕他不同意。
不过看到他手上的伤口,就觉得他也不容易。”
她想起自己的父亲,现实中父亲早逝,是母亲一个人把她养大,母亲也常说“做人要多替别人想”,现在想想,母亲的话跟儒家的“仁”,其实是一个道理。
晚上十点多,林砚辞听见奶奶房间的灯还亮着,想起阿执说的“奶奶房间有旧木盒”,她拿起暖水瓶,倒了杯热水,轻轻敲了敲奶奶的门:“奶奶,我给你送杯热水。”
“不用!”
里面传来奶奶不耐烦的声音,“我不渴,你赶紧回你房间去。”
林砚辞没走,靠在门框上,轻声说:“奶奶,我奶奶(现实中的母亲)以前也喜欢晚上喝热水,她说喝了睡得香。
她还跟我说,人老了,就怕晚上冷,身边得有杯热水才踏实。”
门里静了一会儿,然后传来“吱呀”一声,奶奶打开门,脸上没什么表情,却侧身让她进来:“进来吧,别在门口站着,着凉了又得去医院。”
奶奶的房间比林砚辞的还小,墙上挂着爷爷的遗像,床头柜上摆着个红漆旧木盒,锁着,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林砚辞把热水递给奶奶,目光落在木盒上,笑着说:“奶奶,这个木盒真好看,上面的花纹是你绣的吗?”
奶奶握着水杯的手紧了紧,眼神有点躲闪:“不是,是我嫁过来的时候,我娘给我的。”
她喝了口热水,没再说话,气氛有点尴尬。
林砚辞没急着问,而是从书包里掏出苏晓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画着个小小的太阳:“奶奶,你看,这是我画的太阳,我想让家里天天都暖暖的,像有太阳一样。”
她顿了顿,又说,“我奶奶以前也有个木盒,里面放着她年轻时的手帕,还有我小时候的照片。
她说木盒里装的不是东西,是念想。”
奶奶的眼睛动了动,看向木盒,声音低了些:“我这木盒里,也没什么值钱东西,就是些老物件。”
她放下水杯,用袖子擦了擦木盒上的灰,“当年我嫁给你爷爷,一年生不出儿子,你爷爷的妈天天骂我,说我是‘不下蛋的鸡’,连口热饭都不给我吃。
后来我生了你爸,她才对我好点。”
林砚辞心里一酸,原来奶奶不是天生重男轻女,是她自己也受过苦,才觉得只有儿子才能让人抬得起头。
她轻声说:“奶奶,你那时候肯定很难受吧?
要是有人能帮你,就好了。”
“帮?
谁能帮我?”
奶奶苦笑了一声,“那时候的女人,不就是靠生儿子撑腰吗?
我要是生不出你爸,早就被你爷爷休了。”
她看着林砚辞,眼神软了些,“晓晓,不是奶奶不疼你,是奶奶怕你以后跟我一样,受没人撑腰的苦。”
“奶奶,我知道。”
林砚辞握住奶奶的手,奶奶的手很粗糙,满是皱纹,“但现在不一样了,女孩子也能上学,能工作,不用靠别人撑腰,自己就能撑起一片天。
你看我,要是考上师范,以后当老师,就能自己挣钱,还能帮家里,对不对?”
奶奶没说话,却轻轻点了点头。
阿执在林砚辞袖口晃了晃触角,小声说:“宿主,知行值+20!
你理解了奶奶的痛苦,还让她看到了希望,这就是‘仁’的力量哦~”从奶奶房间出来,林砚辞心里踏实多了。
她回到房间,拿出手机,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给沈清玄发了条短信:“沈医生,请问你在社区医院有熟人吗?
我想查一下我奶奶年轻时的健康记录,或许能帮她解开心结。”
短信发出去没两分钟,沈清玄就回复了:“有熟人,明天我帮你查。
你刚退烧,早点休息,有问题随时跟我说。”
后面还加了个小小的太阳表情,看得林砚辞心里暖暖的——这个看起来清冷的医生,其实很细心。
“宿主,沈医生好像很关心你哦~”阿执晃着触角,语气有点俏皮。
林砚辞脸有点红,赶紧把手机放下:“别乱说,他只是好心帮我。”
话虽这么说,心里却偷偷记着——从医院到现在,沈清玄好像总能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像一道不显眼却温暖的光。
这时,房间门被轻轻敲了敲,苏强探进头来,手里拿着个糖:“姐,这个给你,是我攒的,甜的,吃了心情好。”
他走到林砚辞面前,小声说,“姐,我其实不想去重点高中,我可以去普通高中,学费便宜,你就不用辍学了。”
林砚辞摸了摸他的头,把糖剥开放进他嘴里:“傻小子,姐怎么会让你放弃喜欢的学校呢?
姐有办法,咱们一起努力,既能让你去重点高中,姐也能继续上学,好不好?”
苏强含着糖,点了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好!
姐,我以后不跟你抢零食了,也不偷拿你的奖学金买游戏币了。”
林砚辞笑了,揉了揉他的头发:“快去睡觉吧,明天还要上学呢。”
等苏强走了,林砚辞靠在床头,看着窗外的月亮。
月亮很圆,洒在窗台上,像铺了层银霜。
她想起奶奶的旧木盒,想起父亲手上的伤口,想起沈清玄的短信,心里突然有了底气——这个家不是散沙,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只要用“仁”去理解,去温暖,总能把这些难处慢慢解开。
阿执在她袖口打了个哈欠:“宿主,早点睡吧,明天还要去社区医院呢。
说不定沈医生能帮咱们找到奶奶的过往,让这个家更暖一点。”
林砚辞点了点头,把手机放在枕头边,闭上眼睛。
她好像能看到,不久以后,苏建国不再暴躁,奶奶不再冷漠,刘梅不再为难,苏强能去重点高中,她也能考上师范,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说说校校,像有太阳照在心里一样。
下集预告:社区医院寻过往,沈医助力解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