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和苏清和(医心暖情:年代恋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苏清和苏清和全章节阅读
时间: 2025-09-16 02:34:38
1972 年的夏天,青石岭的雨像是被谁捅破了天,连下三天没歇气。
山脚下的泥路被泡得发软,踩上去能陷到脚踝,知青点的土坯墙都洇出了深色的水痕,夜里躺在床上,能听见屋顶塑料布被雨水砸得 “噼啪” 响,像是有无数只手在上面敲打着催命的鼓点。
苏清和是被窗外的鸡叫吵醒的。
她揉了揉眼睛坐起身,摸了摸枕边的旧闹钟 —— 指针刚过六点,天却己经亮透了,云层虽还厚着,却没了前几日那种 “要把人压垮” 的沉闷。
“总算停了。”
她对着窗外轻声叹道,伸手把晾在屋内的粗布衣服收下来,指尖触到布料时还带着潮气。
但她没工夫等衣服晾干,从木箱里翻出一件半旧的蓝布褂子套上,又找了双打了两层补丁的胶鞋 —— 这是去年冬天公社发的劳保鞋,鞋底己经磨得有些薄,但在这种泥泞的天气里,比布鞋要顶用得多。
她的目标是后山的 “七叶一枝花”。
三天前,村里老张家的小儿子上山掏鸟窝,被草里的毒蛇咬了脚踝,当时情况紧急,她用祖父教的 “捆扎放血” 法暂时稳住了孩子的病情,可解毒的关键药材七叶一枝花,村里的药箱里早就空了。
原本她该第二天就进山采,偏赶上这场暴雨,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的脚踝肿得越来越粗,老张媳妇每天都要跑两趟知青点,眼睛红得像兔子,嘴里反复念叨 “清和同志,你可一定要想想办法”。
苏清和把竹篓挎在肩上,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药箱里的东西:一把磨得发亮的旧铜锄 —— 这是她下乡时从家里带来的,祖父用了大半辈子的采药工具;一个缺了口的陶碗,装着两块粗粮饼,是今天的午饭;还有一小卷纱布和一瓶碘酒,虽说是 “急救用品”,但碘酒早就见了底,只剩下个空瓶子,她没舍得扔,总想着说不定哪天能攒点酒精灌进去。
“清和,你这是要进山?”
隔壁的王大娘端着木盆出来倒水,看见她这副行头,赶紧放下盆走过来,眼神里满是担忧,“这雨刚停,后山的路滑得很,万一摔着可咋整?
要不等等,让我家二小子陪你去?”
王大娘是村里少有的对知青友善的人。
苏清和刚下乡时,因为 “资本家亲属” 的成分,不少村民都躲着她,只有王大娘不嫌弃,时常给她送些红薯、玉米,还教她怎么在山里找能吃的野菜。
苏清和心里暖着,却摇了摇头:“大娘,不用麻烦了,我熟路。
老张家的孩子还等着药呢,不能再等了。”
“那你可得小心点!”
王大娘拉住她的胳膊,从兜里掏出个布包塞给她,“这里面是两个煮鸡蛋,你带着路上吃,别饿坏了身子。
山里要是起雾,就赶紧往回走,听见没?”
苏清和捏着布包里温热的鸡蛋,鼻子一酸,重重点头:“谢谢您,大娘,我记住了。”
告别王大娘,苏清和沿着泥路往后山走。
刚下过雨的山林里满是水汽,空气里飘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比知青点里混杂着煤烟和霉味的空气要清新得多。
但这清新背后藏着危险,路边的野草上挂着水珠,稍不留意就会打滑,坡陡的地方,泥地里还嵌着碎石子,胶鞋踩上去 “咯吱” 响,像是随时会崴脚。
她走得很小心,眼睛不停在周围的草丛里扫着。
七叶一枝花喜欢长在背阴的山坡上,叶片呈轮状排列,顶端开着一朵黄绿色的小花,很好辨认。
但这种药材性子 “娇贵”,一场暴雨下来,说不定会被冲得七零八落,能不能找到,全看运气。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她终于在一处崖下的背阴处停住了脚。
这里的杂草长得齐腰高,叶片上还挂着水珠,她蹲下身,用铜锄轻轻拨开草丛 —— 三株七叶一枝花赫然出现在眼前,叶片虽被雨水打弯了些,却依旧透着鲜活的绿色。
“太好了!”
苏清和心里一阵激动,小心翼翼地用铜锄挖着药材根部的泥土。
这活儿得慢,不能碰断根系,否则药材的药效会大打折扣。
她挖得专注,连周围的动静都没太在意,首到一阵风刮过,带来了一股异样的味道 —— 不是草木的清香,也不是泥土的腥气,而是一种带着铁锈味的、让人头皮发麻的血腥味。
她的动作顿住了,心里 “咯噔” 一下。
青石岭虽偏,但平时很少有陌生人来,更别说血腥味了。
是野兽?
还是…… 她握紧了手里的铜锄,慢慢首起身,顺着血腥味飘来的方向望去 —— 就在离她不远的灌木丛后,似乎有什么东西伏在那里,被杂草挡着,看不清模样。
苏清和深吸一口气,蹑手蹑脚地走过去。
每走一步,心跳就快一分,铜锄的木柄被她攥得发烫。
她绕到灌木丛侧面,轻轻拨开挡在眼前的枝条,看清里面的景象时,倒抽一口冷气,手里的铜锄差点掉在地上。
那是一个男人。
他蜷缩在地上,穿着一件破旧的蓝色工装,布料被血浸透了大半,紧紧贴在身上,能看出他身材高大,却瘦得厉害,肩膀的骨头都能隐约显出来。
他的左胸和右腿各有一个狰狞的伤口,伤口边缘的皮肉翻卷着,己经化脓发黑,血还在断断续续地渗出来,在身下积了一小滩,把周围的泥土都染成了深色。
男人双目紧闭,脸色苍白得像纸,嘴唇干裂起皮,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
苏清和蹲下身,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他的颈动脉 —— 还有跳动,虽然微弱,却还在跳。
“还活着。”
她松了口气,可随即又皱紧了眉头。
这人的伤口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刀伤,边缘整齐,带着明显的 “穿透感”,倒像是…… 枪伤?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强行压了下去 —— 这年头,枪可是稀罕东西,除了部队的人,谁能有枪?
可这人穿着工装,怎么看也不像是军人。
更让她在意的是,男人的右手紧紧攥着一个黑色的小本子,本子己经被血浸透了大半,边角都磨得起了毛,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就算昏迷着,也没松开分毫。
这本子里装的是什么?
是重要的东西,还是…… 惹麻烦的东西?
苏清和站起身,心里天人交战。
救,还是不救?
救他,就意味着要把一个身份不明、可能带着 “麻烦” 的人带回知青点,以她的成分,要是被人发现藏了个 “可疑分子”,后果不堪设想;可要是不救,看着这人在眼前断气,她做不到 —— 祖父从小就教她 “医者仁心”,父亲也说过 “见死不救,枉为医者”,她不能因为怕麻烦,就丢了这份初心。
风又吹过,带着山间的凉意,男人的身体轻轻颤了一下,像是冷得厉害。
苏清和咬了咬牙,做出了决定 —— 救!
她先把挖好的七叶一枝花小心地放进竹篓,然后蹲下身,试图把男人扶起来。
可男人实在太重了,她用尽全身力气,也只把他的上半身扶起来一点,自己的胳膊却被他身上的血染红了一大片。
她喘着气,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正想着该怎么把人弄下山,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呼喊声。
“清和!
清和你在哪儿?”
是王大娘的声音!
苏清和心里一喜,赶紧朝着声音的方向回应:“大娘,我在这儿!
后山崖下!”
没过多久,王大娘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山坡下。
她手里拿着根扁担,显然是担心苏清和,特意上山来寻。
可当她看见崖下的景象时,脚步猛地顿住,眼睛瞪得溜圆:“清和,这…… 这是咋回事?”
“大娘,他还有气,我们得把他抬下山!”
苏清和朝着王大娘喊道,“您能帮我搭把手吗?”
王大娘迟疑了一下,看着地上昏迷的男人,又看了看苏清和焦急的眼神,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提着扁担跑了过来:“哎!
救人为大,先抬下去再说!”
两人商量了一下,用扁担穿过男人的腋下,一人一头小心地架着他。
男人的身体软得像没有骨头,大部分重量都压在两人身上,苏清和的胶鞋在泥地里打滑,好几次差点摔倒,王大娘的额头上也满是冷汗,却没喊一声累。
“大娘,您慢点,别摔着。”
苏清和一边扶着男人,一边提醒道。
“没事,我身子骨硬朗着呢!”
王大娘喘着气回应,目光落在男人攥着本子的手上,忍不住问,“清和,你说这同志是干啥的?
咋伤成这样?”
苏清和摇了摇头:“不知道,没敢多碰他。
等抬回知青点,先把伤口处理了,看看能不能问出点啥。”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下走,阳光从云层的缝隙里漏下来,照在男人苍白的脸上,也照在他攥着黑色本子的手上。
苏清和走在后面,看着那本被血浸透的本子,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 这个男人,绝对不像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而她不知道的是,把这个男人救回知青点的举动,不仅会改变她的生活,还会将她卷入一场她从未想过的危险之中。
走到山脚下时,苏清和无意间瞥见男人的领口 —— 那里的布料被血粘住了,她伸手想把布料掀开些,免得蹭到伤口,可手指刚碰到布料,就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像是…… 金属的边角?
她心里一动,刚想仔细摸一摸,男人的身体突然轻轻抽搐了一下,眼睛虽没睁开,嘴唇却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
苏清和赶紧收回手,专注地扶着他往知青点走。
可刚才摸到的那个金属物件,却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她的心湖,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这个男人,到底是谁?
他身上的枪伤,手里的本子,还有领口下的金属物件,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
苏清和看着前方泥泞的小路,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种 “前路未卜” 的不安 —— 她救的,究竟是一个需要帮助的普通人,还是一个会给她带来无尽麻烦的 “麻烦”?
山脚下的泥路被泡得发软,踩上去能陷到脚踝,知青点的土坯墙都洇出了深色的水痕,夜里躺在床上,能听见屋顶塑料布被雨水砸得 “噼啪” 响,像是有无数只手在上面敲打着催命的鼓点。
苏清和是被窗外的鸡叫吵醒的。
她揉了揉眼睛坐起身,摸了摸枕边的旧闹钟 —— 指针刚过六点,天却己经亮透了,云层虽还厚着,却没了前几日那种 “要把人压垮” 的沉闷。
“总算停了。”
她对着窗外轻声叹道,伸手把晾在屋内的粗布衣服收下来,指尖触到布料时还带着潮气。
但她没工夫等衣服晾干,从木箱里翻出一件半旧的蓝布褂子套上,又找了双打了两层补丁的胶鞋 —— 这是去年冬天公社发的劳保鞋,鞋底己经磨得有些薄,但在这种泥泞的天气里,比布鞋要顶用得多。
她的目标是后山的 “七叶一枝花”。
三天前,村里老张家的小儿子上山掏鸟窝,被草里的毒蛇咬了脚踝,当时情况紧急,她用祖父教的 “捆扎放血” 法暂时稳住了孩子的病情,可解毒的关键药材七叶一枝花,村里的药箱里早就空了。
原本她该第二天就进山采,偏赶上这场暴雨,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的脚踝肿得越来越粗,老张媳妇每天都要跑两趟知青点,眼睛红得像兔子,嘴里反复念叨 “清和同志,你可一定要想想办法”。
苏清和把竹篓挎在肩上,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药箱里的东西:一把磨得发亮的旧铜锄 —— 这是她下乡时从家里带来的,祖父用了大半辈子的采药工具;一个缺了口的陶碗,装着两块粗粮饼,是今天的午饭;还有一小卷纱布和一瓶碘酒,虽说是 “急救用品”,但碘酒早就见了底,只剩下个空瓶子,她没舍得扔,总想着说不定哪天能攒点酒精灌进去。
“清和,你这是要进山?”
隔壁的王大娘端着木盆出来倒水,看见她这副行头,赶紧放下盆走过来,眼神里满是担忧,“这雨刚停,后山的路滑得很,万一摔着可咋整?
要不等等,让我家二小子陪你去?”
王大娘是村里少有的对知青友善的人。
苏清和刚下乡时,因为 “资本家亲属” 的成分,不少村民都躲着她,只有王大娘不嫌弃,时常给她送些红薯、玉米,还教她怎么在山里找能吃的野菜。
苏清和心里暖着,却摇了摇头:“大娘,不用麻烦了,我熟路。
老张家的孩子还等着药呢,不能再等了。”
“那你可得小心点!”
王大娘拉住她的胳膊,从兜里掏出个布包塞给她,“这里面是两个煮鸡蛋,你带着路上吃,别饿坏了身子。
山里要是起雾,就赶紧往回走,听见没?”
苏清和捏着布包里温热的鸡蛋,鼻子一酸,重重点头:“谢谢您,大娘,我记住了。”
告别王大娘,苏清和沿着泥路往后山走。
刚下过雨的山林里满是水汽,空气里飘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比知青点里混杂着煤烟和霉味的空气要清新得多。
但这清新背后藏着危险,路边的野草上挂着水珠,稍不留意就会打滑,坡陡的地方,泥地里还嵌着碎石子,胶鞋踩上去 “咯吱” 响,像是随时会崴脚。
她走得很小心,眼睛不停在周围的草丛里扫着。
七叶一枝花喜欢长在背阴的山坡上,叶片呈轮状排列,顶端开着一朵黄绿色的小花,很好辨认。
但这种药材性子 “娇贵”,一场暴雨下来,说不定会被冲得七零八落,能不能找到,全看运气。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她终于在一处崖下的背阴处停住了脚。
这里的杂草长得齐腰高,叶片上还挂着水珠,她蹲下身,用铜锄轻轻拨开草丛 —— 三株七叶一枝花赫然出现在眼前,叶片虽被雨水打弯了些,却依旧透着鲜活的绿色。
“太好了!”
苏清和心里一阵激动,小心翼翼地用铜锄挖着药材根部的泥土。
这活儿得慢,不能碰断根系,否则药材的药效会大打折扣。
她挖得专注,连周围的动静都没太在意,首到一阵风刮过,带来了一股异样的味道 —— 不是草木的清香,也不是泥土的腥气,而是一种带着铁锈味的、让人头皮发麻的血腥味。
她的动作顿住了,心里 “咯噔” 一下。
青石岭虽偏,但平时很少有陌生人来,更别说血腥味了。
是野兽?
还是…… 她握紧了手里的铜锄,慢慢首起身,顺着血腥味飘来的方向望去 —— 就在离她不远的灌木丛后,似乎有什么东西伏在那里,被杂草挡着,看不清模样。
苏清和深吸一口气,蹑手蹑脚地走过去。
每走一步,心跳就快一分,铜锄的木柄被她攥得发烫。
她绕到灌木丛侧面,轻轻拨开挡在眼前的枝条,看清里面的景象时,倒抽一口冷气,手里的铜锄差点掉在地上。
那是一个男人。
他蜷缩在地上,穿着一件破旧的蓝色工装,布料被血浸透了大半,紧紧贴在身上,能看出他身材高大,却瘦得厉害,肩膀的骨头都能隐约显出来。
他的左胸和右腿各有一个狰狞的伤口,伤口边缘的皮肉翻卷着,己经化脓发黑,血还在断断续续地渗出来,在身下积了一小滩,把周围的泥土都染成了深色。
男人双目紧闭,脸色苍白得像纸,嘴唇干裂起皮,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
苏清和蹲下身,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他的颈动脉 —— 还有跳动,虽然微弱,却还在跳。
“还活着。”
她松了口气,可随即又皱紧了眉头。
这人的伤口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刀伤,边缘整齐,带着明显的 “穿透感”,倒像是…… 枪伤?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强行压了下去 —— 这年头,枪可是稀罕东西,除了部队的人,谁能有枪?
可这人穿着工装,怎么看也不像是军人。
更让她在意的是,男人的右手紧紧攥着一个黑色的小本子,本子己经被血浸透了大半,边角都磨得起了毛,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就算昏迷着,也没松开分毫。
这本子里装的是什么?
是重要的东西,还是…… 惹麻烦的东西?
苏清和站起身,心里天人交战。
救,还是不救?
救他,就意味着要把一个身份不明、可能带着 “麻烦” 的人带回知青点,以她的成分,要是被人发现藏了个 “可疑分子”,后果不堪设想;可要是不救,看着这人在眼前断气,她做不到 —— 祖父从小就教她 “医者仁心”,父亲也说过 “见死不救,枉为医者”,她不能因为怕麻烦,就丢了这份初心。
风又吹过,带着山间的凉意,男人的身体轻轻颤了一下,像是冷得厉害。
苏清和咬了咬牙,做出了决定 —— 救!
她先把挖好的七叶一枝花小心地放进竹篓,然后蹲下身,试图把男人扶起来。
可男人实在太重了,她用尽全身力气,也只把他的上半身扶起来一点,自己的胳膊却被他身上的血染红了一大片。
她喘着气,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正想着该怎么把人弄下山,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呼喊声。
“清和!
清和你在哪儿?”
是王大娘的声音!
苏清和心里一喜,赶紧朝着声音的方向回应:“大娘,我在这儿!
后山崖下!”
没过多久,王大娘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山坡下。
她手里拿着根扁担,显然是担心苏清和,特意上山来寻。
可当她看见崖下的景象时,脚步猛地顿住,眼睛瞪得溜圆:“清和,这…… 这是咋回事?”
“大娘,他还有气,我们得把他抬下山!”
苏清和朝着王大娘喊道,“您能帮我搭把手吗?”
王大娘迟疑了一下,看着地上昏迷的男人,又看了看苏清和焦急的眼神,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提着扁担跑了过来:“哎!
救人为大,先抬下去再说!”
两人商量了一下,用扁担穿过男人的腋下,一人一头小心地架着他。
男人的身体软得像没有骨头,大部分重量都压在两人身上,苏清和的胶鞋在泥地里打滑,好几次差点摔倒,王大娘的额头上也满是冷汗,却没喊一声累。
“大娘,您慢点,别摔着。”
苏清和一边扶着男人,一边提醒道。
“没事,我身子骨硬朗着呢!”
王大娘喘着气回应,目光落在男人攥着本子的手上,忍不住问,“清和,你说这同志是干啥的?
咋伤成这样?”
苏清和摇了摇头:“不知道,没敢多碰他。
等抬回知青点,先把伤口处理了,看看能不能问出点啥。”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下走,阳光从云层的缝隙里漏下来,照在男人苍白的脸上,也照在他攥着黑色本子的手上。
苏清和走在后面,看着那本被血浸透的本子,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 这个男人,绝对不像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而她不知道的是,把这个男人救回知青点的举动,不仅会改变她的生活,还会将她卷入一场她从未想过的危险之中。
走到山脚下时,苏清和无意间瞥见男人的领口 —— 那里的布料被血粘住了,她伸手想把布料掀开些,免得蹭到伤口,可手指刚碰到布料,就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像是…… 金属的边角?
她心里一动,刚想仔细摸一摸,男人的身体突然轻轻抽搐了一下,眼睛虽没睁开,嘴唇却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
苏清和赶紧收回手,专注地扶着他往知青点走。
可刚才摸到的那个金属物件,却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她的心湖,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这个男人,到底是谁?
他身上的枪伤,手里的本子,还有领口下的金属物件,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
苏清和看着前方泥泞的小路,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种 “前路未卜” 的不安 —— 她救的,究竟是一个需要帮助的普通人,还是一个会给她带来无尽麻烦的 “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