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李明月(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_《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6 02:53:20
冬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李家村最偏的一处土屋。
姜晚睁开眼时,脑袋像被锤子砸过,嗡嗡地响。
她躺在一张硬炕上,身下是发黑的草席,盖着半床露棉絮的破被。
耳边有抽泣声,还有个细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喊:“姐姐……我饿。”
她撑着身子坐起来,眼前一阵发黑,扶了下头才稳住。
屋里空荡荡的,锅灶冰凉,连点火星都没有。
两个孩子缩在角落,一个抱着膝盖哭,一个是男孩,嘴唇发白,手攥成拳抵在肚子上。
她低头看自己——瘦得只剩骨头的手,指甲发青,袖口磨得脱了线。
这不是她的身体。
记忆碎纸片一样往脑子里塞:姜家三姐弟,爹娘去年病死,族里不认,赶出祠堂,只剩这间漏风的土屋苟活。
她是长女,十六岁,叫姜晚。
她闭眼,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来。
一次,两次,三次。
别慌。
先理清楚:我在哪?
谁是我?
现在最要紧的是什么?
屋里没粮,没柴,外头还在结霜。
弟弟妹妹快撑不住了。
而她,刚醒过来,身体虚得站都费劲。
她甩了甩头,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记忆压下去。
现在不是发愣的时候。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砰”的一声,门板猛地一震,灰尘从顶上簌簌落下。
门被踹开了。
一个粗壮妇人挤了进来,身后跟着个十七八岁的半大小子。
妇人穿着油腻的灰布袄,头发胡乱挽着,手里拎着根木棍。
那小子一脚踩在门槛上,鞋底还沾着泥。
“哟,还活着呢?”
妇人嗓门大得震耳朵,“占着我家地界不走,真当自己是正经户头了?”
姜晚没动。
她盯着那女人,慢慢站起身,把两个孩子拉到背后。
“地契。”
她开口,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清楚楚,“你家的地契呢?
拿出来我看看。”
妇人一愣,显然没料到这丫头敢这么说话。
“地契?
你配问这个?”
她冷笑,“全村谁不知道这块地早划到我们张屠户名下了!
你们爹娘死得早,没人作主,还能赖一辈子?
三天之内搬去山神庙,不然——”她举起木棍,在墙上敲了一下,“我不介意帮你们腾地方。”
那小子往前一步,冲姜晚咧嘴:“听见没?
丧门星,滚远点。”
姜晚没看他,只盯着他那只刚踏进门的脚。
鞋尖沾着湿泥,脚印留在门口的土地上,歪歪扭扭。
她忽然抬眼,盯住那小子:“你上个月偷砍公山的柴,被村东老李头撞见,是不是?
他还记了账,说要报给村正。”
那小子脸色一变,脚往后缩了半寸。
姜晚继续说:“你妈今早出门前,从后院拖了两捆柴出来,晒在檐下。
柴火带皮,是松木。
公山禁砍松木,违者罚钱五贯,关三天。
你要我现在就去找村正对质?”
屋里一下子静了。
妇人涨红了脸:“你……你血口喷人!”
“那你拿地契出来。”
姜晚往前一步,站到门口正中间,挡住他们往里进的路,“没有地契,没有族长签字,没有官府备案,你私闯民宅,毁人屋舍,按律是要坐牢的。
你儿子脚己经踩进来,算毁坏财物,我可以当场告你。”
她说得很慢,一字一顿,像是在念一条条写好的规则。
妇人嘴唇抖了抖,没吭声。
姜晚没退。
她站着,背挺首,眼神一点没闪。
她知道这时候不能软,只要她一低头,这屋子今晚就得被人砸了。
几息之后,妇人终于咬牙:“好!
好!
你们等着!”
她拽了儿子一把,“走!
三天!
过了三天还不搬,我掀了你们这破 roof!”
门“哐”地被甩上,震得屋顶又掉下一把灰。
姜晚站着没动,首到听见外面的脚步声走远,才缓缓呼出一口气。
腿有点软,但她没坐下。
她转过身,看见妹妹姜禾缩在墙角,眼泪还在流,小手紧紧抓着哥哥的袖子。
弟弟姜稷咬着嘴唇,想装没事,可身子一首在抖。
姜晚走过去,把剩下的半床被裹在两个孩子身上。
她蹲下来,平视他们的眼睛。
“不怕。”
她说,“那屋子是爹娘留下的,有房梁,有门槛,有我们睡过的炕。
谁也赶不走我们。”
姜禾抽了抽鼻子:“可……可他们说要去山神庙……那里夜里有风,会……会叫……不会去。”
姜晚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又拍了拍姜稷的肩,“听我说,从今天起,我当这个家。
只要我在,就不许任何人欺负你们。”
姜稷抬起头,眼里还有点怕,但用力点了点头:“姐,我帮你守门!
我力气大!
我能搬柴!”
姜晚笑了下,很轻,但眼睛亮了:“嗯,你有力气,以后咱们一起干活。
你护妹妹,我护你们俩。”
她站起来,走到灶台边。
锅是空的,罐是空的,连碗都只有两个,裂了缝。
她拉开墙角那个破木柜,里面除了一件补了又补的夹袄,啥也没有。
她蹲在柜子前,一根手指划过柜底。
灰尘厚,但能摸出底下压着东西。
她抠了抠,掏出一张泛黄的纸。
展开一看,是半张卖身契的副本,上面写着“姜氏长女,年十六,可售于邻县织坊”,落款是族中二叔的名字,日期是十天前。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然后撕成两半,扔进灶膛。
火没生,纸飘着落进黑灰里。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
窗户没玻璃,只糊着发黄的油纸,风吹得啪啪响。
外面天色微亮,村子还没醒,远处屋顶冒着稀薄的烟。
她看着那烟,没动。
屋里两个孩子依偎着,渐渐安静下来。
姜稷靠在妹妹肩上,眼皮打架。
姜禾抱着膝盖,偷偷看姐姐的背影。
姜晚站着,手贴在窗框上。
木头冰凉,裂了缝,像这屋子,像这家。
但她没觉得怕了。
没粮?
想办法。
没柴?
找地方捡。
有人欺负上门?
那就让她知道,这三个人,不好惹。
她转身走回炕边,把两个孩子轻轻按下去躺好。
姜禾闭上眼,手还抓着她的衣角。
姜稷翻了个身,嘟囔了句:“姐……我不饿了……”姜晚坐在炕沿,没睡。
她盯着地上那串脚印——张屠户家小子留下的,从门口斜斜延伸到墙边,踩碎了一块干泥。
她记住这个位置。
下次再来,她要在门口钉根木桩,绊他个跟头。
外面风还在刮,吹得油纸哗啦响。
她坐着,手搭在膝盖上,指节微微发白。
天快亮了。
李家村最偏的一处土屋。
姜晚睁开眼时,脑袋像被锤子砸过,嗡嗡地响。
她躺在一张硬炕上,身下是发黑的草席,盖着半床露棉絮的破被。
耳边有抽泣声,还有个细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喊:“姐姐……我饿。”
她撑着身子坐起来,眼前一阵发黑,扶了下头才稳住。
屋里空荡荡的,锅灶冰凉,连点火星都没有。
两个孩子缩在角落,一个抱着膝盖哭,一个是男孩,嘴唇发白,手攥成拳抵在肚子上。
她低头看自己——瘦得只剩骨头的手,指甲发青,袖口磨得脱了线。
这不是她的身体。
记忆碎纸片一样往脑子里塞:姜家三姐弟,爹娘去年病死,族里不认,赶出祠堂,只剩这间漏风的土屋苟活。
她是长女,十六岁,叫姜晚。
她闭眼,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来。
一次,两次,三次。
别慌。
先理清楚:我在哪?
谁是我?
现在最要紧的是什么?
屋里没粮,没柴,外头还在结霜。
弟弟妹妹快撑不住了。
而她,刚醒过来,身体虚得站都费劲。
她甩了甩头,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记忆压下去。
现在不是发愣的时候。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砰”的一声,门板猛地一震,灰尘从顶上簌簌落下。
门被踹开了。
一个粗壮妇人挤了进来,身后跟着个十七八岁的半大小子。
妇人穿着油腻的灰布袄,头发胡乱挽着,手里拎着根木棍。
那小子一脚踩在门槛上,鞋底还沾着泥。
“哟,还活着呢?”
妇人嗓门大得震耳朵,“占着我家地界不走,真当自己是正经户头了?”
姜晚没动。
她盯着那女人,慢慢站起身,把两个孩子拉到背后。
“地契。”
她开口,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清楚楚,“你家的地契呢?
拿出来我看看。”
妇人一愣,显然没料到这丫头敢这么说话。
“地契?
你配问这个?”
她冷笑,“全村谁不知道这块地早划到我们张屠户名下了!
你们爹娘死得早,没人作主,还能赖一辈子?
三天之内搬去山神庙,不然——”她举起木棍,在墙上敲了一下,“我不介意帮你们腾地方。”
那小子往前一步,冲姜晚咧嘴:“听见没?
丧门星,滚远点。”
姜晚没看他,只盯着他那只刚踏进门的脚。
鞋尖沾着湿泥,脚印留在门口的土地上,歪歪扭扭。
她忽然抬眼,盯住那小子:“你上个月偷砍公山的柴,被村东老李头撞见,是不是?
他还记了账,说要报给村正。”
那小子脸色一变,脚往后缩了半寸。
姜晚继续说:“你妈今早出门前,从后院拖了两捆柴出来,晒在檐下。
柴火带皮,是松木。
公山禁砍松木,违者罚钱五贯,关三天。
你要我现在就去找村正对质?”
屋里一下子静了。
妇人涨红了脸:“你……你血口喷人!”
“那你拿地契出来。”
姜晚往前一步,站到门口正中间,挡住他们往里进的路,“没有地契,没有族长签字,没有官府备案,你私闯民宅,毁人屋舍,按律是要坐牢的。
你儿子脚己经踩进来,算毁坏财物,我可以当场告你。”
她说得很慢,一字一顿,像是在念一条条写好的规则。
妇人嘴唇抖了抖,没吭声。
姜晚没退。
她站着,背挺首,眼神一点没闪。
她知道这时候不能软,只要她一低头,这屋子今晚就得被人砸了。
几息之后,妇人终于咬牙:“好!
好!
你们等着!”
她拽了儿子一把,“走!
三天!
过了三天还不搬,我掀了你们这破 roof!”
门“哐”地被甩上,震得屋顶又掉下一把灰。
姜晚站着没动,首到听见外面的脚步声走远,才缓缓呼出一口气。
腿有点软,但她没坐下。
她转过身,看见妹妹姜禾缩在墙角,眼泪还在流,小手紧紧抓着哥哥的袖子。
弟弟姜稷咬着嘴唇,想装没事,可身子一首在抖。
姜晚走过去,把剩下的半床被裹在两个孩子身上。
她蹲下来,平视他们的眼睛。
“不怕。”
她说,“那屋子是爹娘留下的,有房梁,有门槛,有我们睡过的炕。
谁也赶不走我们。”
姜禾抽了抽鼻子:“可……可他们说要去山神庙……那里夜里有风,会……会叫……不会去。”
姜晚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又拍了拍姜稷的肩,“听我说,从今天起,我当这个家。
只要我在,就不许任何人欺负你们。”
姜稷抬起头,眼里还有点怕,但用力点了点头:“姐,我帮你守门!
我力气大!
我能搬柴!”
姜晚笑了下,很轻,但眼睛亮了:“嗯,你有力气,以后咱们一起干活。
你护妹妹,我护你们俩。”
她站起来,走到灶台边。
锅是空的,罐是空的,连碗都只有两个,裂了缝。
她拉开墙角那个破木柜,里面除了一件补了又补的夹袄,啥也没有。
她蹲在柜子前,一根手指划过柜底。
灰尘厚,但能摸出底下压着东西。
她抠了抠,掏出一张泛黄的纸。
展开一看,是半张卖身契的副本,上面写着“姜氏长女,年十六,可售于邻县织坊”,落款是族中二叔的名字,日期是十天前。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然后撕成两半,扔进灶膛。
火没生,纸飘着落进黑灰里。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
窗户没玻璃,只糊着发黄的油纸,风吹得啪啪响。
外面天色微亮,村子还没醒,远处屋顶冒着稀薄的烟。
她看着那烟,没动。
屋里两个孩子依偎着,渐渐安静下来。
姜稷靠在妹妹肩上,眼皮打架。
姜禾抱着膝盖,偷偷看姐姐的背影。
姜晚站着,手贴在窗框上。
木头冰凉,裂了缝,像这屋子,像这家。
但她没觉得怕了。
没粮?
想办法。
没柴?
找地方捡。
有人欺负上门?
那就让她知道,这三个人,不好惹。
她转身走回炕边,把两个孩子轻轻按下去躺好。
姜禾闭上眼,手还抓着她的衣角。
姜稷翻了个身,嘟囔了句:“姐……我不饿了……”姜晚坐在炕沿,没睡。
她盯着地上那串脚印——张屠户家小子留下的,从门口斜斜延伸到墙边,踩碎了一块干泥。
她记住这个位置。
下次再来,她要在门口钉根木桩,绊他个跟头。
外面风还在刮,吹得油纸哗啦响。
她坐着,手搭在膝盖上,指节微微发白。
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