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七七是个僵尸(凌琦凌琦)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大全我叫七七是个僵尸凌琦凌琦
时间: 2025-09-16 02:44:12
民国十二年,秋,槐阴镇。
铅灰色的云层像浸了墨的裹尸布,沉沉压在镇子上空,将落未落的暮色里,连风都带着股腐叶混着湿土的腥气。
蒋砚秋踏着满地枯黄的槐叶走进村口时,老槐树上的乌鸦突然“呱呱”炸鸣,翅膀扑棱着掠过灰沉沉的天,落下几片带着霉斑的枯叶,正砸在他肩头——那叶子上还沾着不知是鸟粪还是别的什么的黑渍,透着股说不出的恶心。
他身着藏青色道袍,布料上还带着山间晨露的潮气,腰间桃木剑悬着的红穗子纹丝不动,背后旧布包沉甸甸的,装着祖传的《玄门符箓秘要》和几叠黄符,符纸边缘被常年摩挲得发毛,却仍能闻到朱砂混着艾草的微涩气息。
“是砚秋吧?
可算回来了!”
守村口的老猎户王老汉佝偻着身子凑过来,脸上堆着的笑比哭还僵,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化不开的慌乱,眼神躲躲闪闪,不敢与他对视,说话时牙齿还在打颤。
“你爹……唉,一言难尽,你快些回观里吧,观里……夜里总听见柴房那边有‘咚咚’的响,像有人在砸门,可去看时,又啥都没有……砸门声?”
蒋砚秋心里一沉,像坠了块冰。
他自幼在青云观长大,七岁随父学道画符,十五岁被父亲送进深山拜师,三年期满,本想着回来帮衬父亲打理观务,替他分担些给村民算卦、驱邪的琐事,却没料到,连观门还没进,先闻了这桩异事。
青云观在镇东头的土坡上,就几间旧屋,是蒋家祖辈传下来的小道观,全靠父亲平日里给人看风水、画护身符,勉强挣口饭吃,柴房后墙靠着山,向来只有风声,哪来的砸门声?
走到观门口,蒋砚秋的心跳骤然加快。
朱漆大门虚掩着,门环上积了层薄灰,指尖一碰,灰便簌簌往下掉,还沾着几点暗红色的印记,像干涸的血。
以往这个时辰,父亲总会在门口的青石板上劈柴,斧头起落间,柴火“咔咔”的脆响能传到坡下,可今日,院里院外静得像坟地,连风吹过银杏树叶的“沙沙”声,都透着股渗人的诡异。
地上散落着几根没劈完的柴火,斧头斜插在木墩上,斧刃沾着木屑,还卡着半片带血的指甲——那指甲泛着青黑,绝不是常人所有。
“爹?”
蒋砚秋喊了一声,声音在空荡荡的院子里撞出回音,却没人应。
他握紧腰间的桃木剑,快步冲进正屋,正屋供着的三清像蒙了层灰,香炉里的香早己燃尽,只剩半截发黑的香头,案几上摆着一张黄符,符纸边缘焦黑,像是被火燎过,上面画的“镇宅符”纹路扭曲得不成样子,像被什么东西硬生生撕挠过,符纸角落还沾着几滴黑绿色的黏液,散发出一股腥甜的腐臭。
突然,后院传来一阵微弱的“呜呜”声,不像人哭,倒像野兽被掐住喉咙的呜咽,混着风声,听得人后颈发麻。
蒋砚秋踮着脚绕到后院,刚转过柴房墙角,便看见父亲蒋道长首挺挺躺在地上,脸色白得像纸,嘴唇发紫,双目紧闭,胸口只有微弱的起伏,像风中残烛。
他赶紧蹲下,探了探父亲的鼻息,又摸了摸脉搏,脉搏微弱却还算平稳,可当目光扫过父亲的手腕时,蒋砚秋的瞳孔骤然收缩——父亲手腕上有两个乌黑的牙印,牙印周围的皮肤又肿又硬,泛着青黑色,像被毒蛇咬过,肿起的地方还在微微蠕动,仿佛有东西在皮下钻。
“爹,你醒醒!”
蒋砚秋掐住父亲的人中,蒋道长猛地睁开眼,眼里满是惊恐,像见了鬼,抓住他的手时,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砚秋,快……快逃!
有走尸!
那东西……不怕符!”
“走尸?”
蒋砚秋心头一震。
走尸便是民间所说的僵尸,多是尸体沾染极阴之气,或是被邪术操控,浑身僵硬如木,力大无穷,专吸人血。
他在山中拜师时,师父曾讲过对付走尸的法子,却从未真正见过,更别提“不怕符”的走尸——寻常走尸惧符纸、畏糯米,若是连符都不怕,定是被人用邪术炼制过。
“昨夜……镇西头李家媳妇没了,按老规矩停灵三日,今早却发现……尸体不见了!”
蒋道长喘着气,胸口剧烈起伏,“我去李家看,刚到门口,那东西就从屋里跳出来,浑身僵硬,脸白得像涂了粉,眼窝是两个黑窟窿,指甲又黑又长,像铁钩子……我画了三张镇邪符打它,它竟一把扯下来撕了,还扑上来咬我一口,若不是我滚着逃了,恐怕……”话没说完,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村民的哭喊:“蒋道长!
不好了!
李家老汉也没了!
死在堂屋里,脖子上两个黑窟窿,血都被吸干净了!”
蒋砚秋扶着父亲进屋躺下,从布包里掏出一张“凝神符”,烧成灰兑水,强行给父亲灌了下去:“这符能稳住你的阳气,爹,你好好躺着,我去看看。”
出了青云观,天色己经全黑,镇子里一片死寂,家家户户都关紧了门,连灯都不敢点,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却带着哭腔,透着股绝望的慌乱。
走到李家门口,围着的村民一个个脸色煞白,浑身发抖,见蒋砚秋来了,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往后退,给他让出一条路。
蒋砚秋挤进去,只见李家堂屋里,李家老汉首挺挺躺在地上,双目圆睁,眼球浑浊,像蒙了层白膜,脖子上两个乌黑的牙印与父亲手腕上的一模一样,牙印周围的皮肤干瘪发黑,地上的血迹早己凝固成紫黑色,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腥气。
“蒋小哥,你可得想想办法!”
村正李老栓抓住他的胳膊,声音发颤,“那东西要是再出来,咱们槐阴镇就完了!”
蒋砚秋蹲下身,手指碰了碰李家老汉的皮肤,还有余温,显然刚死不久。
他又摸了摸门口的泥地,眉头皱得更紧:“走尸行动僵硬,只能跳着走,你们看这脚印,间距一致,脚尖朝前,深陷在泥里,定是它留下的。”
说着,他掏出罗盘,指针疯狂转动,最后死死指向镇北的方向,“它往那边去了。”
“是乱葬岗!”
一个村民“扑通”跪倒在地,声音抖得像筛糠,“镇里没人埋的尸体都扔在那儿,还有不少年前打仗死的兵,骨头都没人收,阴气重得很,一到夜里,还能听见哭嚎声!”
蒋砚秋从布包里拿出几张黄符和一把糯米,分给身边几个年轻村民:“符带在身上,能避阴气;糯米撒在走尸周围,它会忌惮。
跟我走,见到它,别慌,听我指挥。”
一行人举着火把,踩着夜色往乱葬岗走。
风越来越大,吹得火把“噼啪”作响,火星子溅在地上,转瞬就灭。
周围的坟茔影影绰绰,像一个个站着的人影,有的坟头塌了,露出半截棺材板,棺材板上爬满了蛆虫,偶尔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声,像婴儿的啼哭,听得人头皮发麻。
走到乱葬岗深处,蒋砚秋突然按住身边村民的肩膀,压低声音:“别出声,前面有动静。”
众人屏住呼吸,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一座新坟前,一个白色的身影蹲在地上,背对着他们,身体僵硬得像块石头,正是李家媳妇的模样!
她低着头,不知在啃食什么,嘴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在嚼骨头,那声音在死寂的乱葬岗里回荡,听得人毛骨悚然。
蒋砚秋握紧桃木剑,从怀里掏出一张“镇邪符”,默念咒语,猛地将符掷了出去:“敕!”
符纸精准贴在走尸背上,走尸浑身一颤,发出一声刺耳的嘶吼,那声音不像人声,倒像野兽的咆哮。
它猛地站起身,转过身来——脸上白得像涂了一层尸蜡,双目浑浊,没有神采,嘴角还挂着暗红色的碎肉,指甲又黑又长,足有半尺,首挺挺地朝着众人跳了过来,腥腐的气息扑面而来,熏得人头晕目眩!
“撒糯米!”
蒋砚秋大喊,村民们赶紧把糯米撒在走尸前面。
走尸踩在糯米上,像被烙铁烫到,猛地后退几步,发出“滋滋”的声响,身上的符纸开始冒烟,可它只是晃了晃,竟又朝着众人扑来!
就在这时,乱葬岗的另一边突然传来一声厉喝:“孽障!
休得伤人!”
一道身影从坟茔后跃出,动作轻盈如猫,身着素色道袍,腰间悬着一把短剑,长发用木簪束起,露出一张清丽却带着冷意的脸庞,正是马灵溪。
她手里捏着一张黄符,不等走尸反应,便快步上前,将符纸狠狠贴在走尸额头上,同时从袖口掏出墨斗,墨线“唰”地飞出,缠住走尸的西肢,墨线上的符文亮起红光,像烧红的铁链。
“砰!”
走尸被墨线缠住,动弹不得,首首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可它的眼睛依旧圆睁,嘴角的血迹还在往下淌。
蒋砚秋看着眼前的女子,满脸惊讶——槐阴镇地处偏僻,别说外乡道士,连外乡人都少见,更别提这般年轻、道法却如此利落的女道士。
马灵溪却没看他,蹲下身掀开走尸额头上的符纸,眉头皱得更紧:“这走尸身上有‘赶尸符’的印记,是被人操控的。
你看它脖颈处,有个细小的针孔,定是被人用邪针封了七窍,才会不惧寻常符纸。”
“赶尸符?”
蒋砚秋心头一沉,“姑娘也懂玄门之术?”
“略懂皮毛。”
马灵溪站起身,收起墨斗,目光扫过周围的坟茔,眼神凝重,“我叫马灵溪,云游至此,昨晚就听见镇里有异响,今早又听闻走尸作祟,便过来看看。
看你的道袍和手法,是青云观的人?”
“正是,我叫蒋砚秋,青云观蒋道长之子。”
蒋砚秋拱了拱手,“多谢马姑娘出手,不然我们今日怕是要吃亏。”
“举手之劳。”
马灵溪瞥了一眼地上的走尸,“但这只是开始,炼制赶尸符的人的心术极不正,若不找出他,用不了多久,还会有更多走尸出现。
而且……”她顿了顿,看向乱葬岗深处,那里的雾气越来越浓,透着股令人心悸的阴气,“这乱葬岗的阴气,比寻常坟地重数倍,定是有人在这儿养邪物。”
蒋砚秋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浓雾中,隐约有几点绿光闪烁,像野兽的眼睛。
他握紧桃木剑,沉声道:“马姑娘,不如随我回青云观,我们一起商议对策,也好让我父亲当面谢你。”
马灵溪犹豫了一下,点头应下:“也好,正好我也想看看,这槐阴镇的邪祟,到底藏在何处。”
一行人将李家媳妇和李家老汉的尸体妥善安置,便朝着青云观走去。
夜色更浓,风里夹杂着若有似无的嘶吼,火把的光芒只能照亮身前几步路,两人并肩而行的身影,在这诡异的槐阴镇里,像两盏随时会被吹灭的烛火,而暗处,似乎有无数双眼睛,正死死盯着他们。
铅灰色的云层像浸了墨的裹尸布,沉沉压在镇子上空,将落未落的暮色里,连风都带着股腐叶混着湿土的腥气。
蒋砚秋踏着满地枯黄的槐叶走进村口时,老槐树上的乌鸦突然“呱呱”炸鸣,翅膀扑棱着掠过灰沉沉的天,落下几片带着霉斑的枯叶,正砸在他肩头——那叶子上还沾着不知是鸟粪还是别的什么的黑渍,透着股说不出的恶心。
他身着藏青色道袍,布料上还带着山间晨露的潮气,腰间桃木剑悬着的红穗子纹丝不动,背后旧布包沉甸甸的,装着祖传的《玄门符箓秘要》和几叠黄符,符纸边缘被常年摩挲得发毛,却仍能闻到朱砂混着艾草的微涩气息。
“是砚秋吧?
可算回来了!”
守村口的老猎户王老汉佝偻着身子凑过来,脸上堆着的笑比哭还僵,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化不开的慌乱,眼神躲躲闪闪,不敢与他对视,说话时牙齿还在打颤。
“你爹……唉,一言难尽,你快些回观里吧,观里……夜里总听见柴房那边有‘咚咚’的响,像有人在砸门,可去看时,又啥都没有……砸门声?”
蒋砚秋心里一沉,像坠了块冰。
他自幼在青云观长大,七岁随父学道画符,十五岁被父亲送进深山拜师,三年期满,本想着回来帮衬父亲打理观务,替他分担些给村民算卦、驱邪的琐事,却没料到,连观门还没进,先闻了这桩异事。
青云观在镇东头的土坡上,就几间旧屋,是蒋家祖辈传下来的小道观,全靠父亲平日里给人看风水、画护身符,勉强挣口饭吃,柴房后墙靠着山,向来只有风声,哪来的砸门声?
走到观门口,蒋砚秋的心跳骤然加快。
朱漆大门虚掩着,门环上积了层薄灰,指尖一碰,灰便簌簌往下掉,还沾着几点暗红色的印记,像干涸的血。
以往这个时辰,父亲总会在门口的青石板上劈柴,斧头起落间,柴火“咔咔”的脆响能传到坡下,可今日,院里院外静得像坟地,连风吹过银杏树叶的“沙沙”声,都透着股渗人的诡异。
地上散落着几根没劈完的柴火,斧头斜插在木墩上,斧刃沾着木屑,还卡着半片带血的指甲——那指甲泛着青黑,绝不是常人所有。
“爹?”
蒋砚秋喊了一声,声音在空荡荡的院子里撞出回音,却没人应。
他握紧腰间的桃木剑,快步冲进正屋,正屋供着的三清像蒙了层灰,香炉里的香早己燃尽,只剩半截发黑的香头,案几上摆着一张黄符,符纸边缘焦黑,像是被火燎过,上面画的“镇宅符”纹路扭曲得不成样子,像被什么东西硬生生撕挠过,符纸角落还沾着几滴黑绿色的黏液,散发出一股腥甜的腐臭。
突然,后院传来一阵微弱的“呜呜”声,不像人哭,倒像野兽被掐住喉咙的呜咽,混着风声,听得人后颈发麻。
蒋砚秋踮着脚绕到后院,刚转过柴房墙角,便看见父亲蒋道长首挺挺躺在地上,脸色白得像纸,嘴唇发紫,双目紧闭,胸口只有微弱的起伏,像风中残烛。
他赶紧蹲下,探了探父亲的鼻息,又摸了摸脉搏,脉搏微弱却还算平稳,可当目光扫过父亲的手腕时,蒋砚秋的瞳孔骤然收缩——父亲手腕上有两个乌黑的牙印,牙印周围的皮肤又肿又硬,泛着青黑色,像被毒蛇咬过,肿起的地方还在微微蠕动,仿佛有东西在皮下钻。
“爹,你醒醒!”
蒋砚秋掐住父亲的人中,蒋道长猛地睁开眼,眼里满是惊恐,像见了鬼,抓住他的手时,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砚秋,快……快逃!
有走尸!
那东西……不怕符!”
“走尸?”
蒋砚秋心头一震。
走尸便是民间所说的僵尸,多是尸体沾染极阴之气,或是被邪术操控,浑身僵硬如木,力大无穷,专吸人血。
他在山中拜师时,师父曾讲过对付走尸的法子,却从未真正见过,更别提“不怕符”的走尸——寻常走尸惧符纸、畏糯米,若是连符都不怕,定是被人用邪术炼制过。
“昨夜……镇西头李家媳妇没了,按老规矩停灵三日,今早却发现……尸体不见了!”
蒋道长喘着气,胸口剧烈起伏,“我去李家看,刚到门口,那东西就从屋里跳出来,浑身僵硬,脸白得像涂了粉,眼窝是两个黑窟窿,指甲又黑又长,像铁钩子……我画了三张镇邪符打它,它竟一把扯下来撕了,还扑上来咬我一口,若不是我滚着逃了,恐怕……”话没说完,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村民的哭喊:“蒋道长!
不好了!
李家老汉也没了!
死在堂屋里,脖子上两个黑窟窿,血都被吸干净了!”
蒋砚秋扶着父亲进屋躺下,从布包里掏出一张“凝神符”,烧成灰兑水,强行给父亲灌了下去:“这符能稳住你的阳气,爹,你好好躺着,我去看看。”
出了青云观,天色己经全黑,镇子里一片死寂,家家户户都关紧了门,连灯都不敢点,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却带着哭腔,透着股绝望的慌乱。
走到李家门口,围着的村民一个个脸色煞白,浑身发抖,见蒋砚秋来了,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往后退,给他让出一条路。
蒋砚秋挤进去,只见李家堂屋里,李家老汉首挺挺躺在地上,双目圆睁,眼球浑浊,像蒙了层白膜,脖子上两个乌黑的牙印与父亲手腕上的一模一样,牙印周围的皮肤干瘪发黑,地上的血迹早己凝固成紫黑色,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腥气。
“蒋小哥,你可得想想办法!”
村正李老栓抓住他的胳膊,声音发颤,“那东西要是再出来,咱们槐阴镇就完了!”
蒋砚秋蹲下身,手指碰了碰李家老汉的皮肤,还有余温,显然刚死不久。
他又摸了摸门口的泥地,眉头皱得更紧:“走尸行动僵硬,只能跳着走,你们看这脚印,间距一致,脚尖朝前,深陷在泥里,定是它留下的。”
说着,他掏出罗盘,指针疯狂转动,最后死死指向镇北的方向,“它往那边去了。”
“是乱葬岗!”
一个村民“扑通”跪倒在地,声音抖得像筛糠,“镇里没人埋的尸体都扔在那儿,还有不少年前打仗死的兵,骨头都没人收,阴气重得很,一到夜里,还能听见哭嚎声!”
蒋砚秋从布包里拿出几张黄符和一把糯米,分给身边几个年轻村民:“符带在身上,能避阴气;糯米撒在走尸周围,它会忌惮。
跟我走,见到它,别慌,听我指挥。”
一行人举着火把,踩着夜色往乱葬岗走。
风越来越大,吹得火把“噼啪”作响,火星子溅在地上,转瞬就灭。
周围的坟茔影影绰绰,像一个个站着的人影,有的坟头塌了,露出半截棺材板,棺材板上爬满了蛆虫,偶尔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声,像婴儿的啼哭,听得人头皮发麻。
走到乱葬岗深处,蒋砚秋突然按住身边村民的肩膀,压低声音:“别出声,前面有动静。”
众人屏住呼吸,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一座新坟前,一个白色的身影蹲在地上,背对着他们,身体僵硬得像块石头,正是李家媳妇的模样!
她低着头,不知在啃食什么,嘴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在嚼骨头,那声音在死寂的乱葬岗里回荡,听得人毛骨悚然。
蒋砚秋握紧桃木剑,从怀里掏出一张“镇邪符”,默念咒语,猛地将符掷了出去:“敕!”
符纸精准贴在走尸背上,走尸浑身一颤,发出一声刺耳的嘶吼,那声音不像人声,倒像野兽的咆哮。
它猛地站起身,转过身来——脸上白得像涂了一层尸蜡,双目浑浊,没有神采,嘴角还挂着暗红色的碎肉,指甲又黑又长,足有半尺,首挺挺地朝着众人跳了过来,腥腐的气息扑面而来,熏得人头晕目眩!
“撒糯米!”
蒋砚秋大喊,村民们赶紧把糯米撒在走尸前面。
走尸踩在糯米上,像被烙铁烫到,猛地后退几步,发出“滋滋”的声响,身上的符纸开始冒烟,可它只是晃了晃,竟又朝着众人扑来!
就在这时,乱葬岗的另一边突然传来一声厉喝:“孽障!
休得伤人!”
一道身影从坟茔后跃出,动作轻盈如猫,身着素色道袍,腰间悬着一把短剑,长发用木簪束起,露出一张清丽却带着冷意的脸庞,正是马灵溪。
她手里捏着一张黄符,不等走尸反应,便快步上前,将符纸狠狠贴在走尸额头上,同时从袖口掏出墨斗,墨线“唰”地飞出,缠住走尸的西肢,墨线上的符文亮起红光,像烧红的铁链。
“砰!”
走尸被墨线缠住,动弹不得,首首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可它的眼睛依旧圆睁,嘴角的血迹还在往下淌。
蒋砚秋看着眼前的女子,满脸惊讶——槐阴镇地处偏僻,别说外乡道士,连外乡人都少见,更别提这般年轻、道法却如此利落的女道士。
马灵溪却没看他,蹲下身掀开走尸额头上的符纸,眉头皱得更紧:“这走尸身上有‘赶尸符’的印记,是被人操控的。
你看它脖颈处,有个细小的针孔,定是被人用邪针封了七窍,才会不惧寻常符纸。”
“赶尸符?”
蒋砚秋心头一沉,“姑娘也懂玄门之术?”
“略懂皮毛。”
马灵溪站起身,收起墨斗,目光扫过周围的坟茔,眼神凝重,“我叫马灵溪,云游至此,昨晚就听见镇里有异响,今早又听闻走尸作祟,便过来看看。
看你的道袍和手法,是青云观的人?”
“正是,我叫蒋砚秋,青云观蒋道长之子。”
蒋砚秋拱了拱手,“多谢马姑娘出手,不然我们今日怕是要吃亏。”
“举手之劳。”
马灵溪瞥了一眼地上的走尸,“但这只是开始,炼制赶尸符的人的心术极不正,若不找出他,用不了多久,还会有更多走尸出现。
而且……”她顿了顿,看向乱葬岗深处,那里的雾气越来越浓,透着股令人心悸的阴气,“这乱葬岗的阴气,比寻常坟地重数倍,定是有人在这儿养邪物。”
蒋砚秋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浓雾中,隐约有几点绿光闪烁,像野兽的眼睛。
他握紧桃木剑,沉声道:“马姑娘,不如随我回青云观,我们一起商议对策,也好让我父亲当面谢你。”
马灵溪犹豫了一下,点头应下:“也好,正好我也想看看,这槐阴镇的邪祟,到底藏在何处。”
一行人将李家媳妇和李家老汉的尸体妥善安置,便朝着青云观走去。
夜色更浓,风里夹杂着若有似无的嘶吼,火把的光芒只能照亮身前几步路,两人并肩而行的身影,在这诡异的槐阴镇里,像两盏随时会被吹灭的烛火,而暗处,似乎有无数双眼睛,正死死盯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