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恶女高坐神台(云萦迟泠)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反派恶女高坐神台)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6 02:44:55
清晨六点半的公交在柏油路上颠簸,车窗外的梧桐树刚沾了点晨光,叶子上的露水就被风抖落,砸在积着灰的车窗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苏晚坐在靠窗的位置,怀里紧紧抱着保温桶,桶壁还带着余温——里面是她凌晨五点起来炖的小米粥,母亲最近胃口差,只能喝些软烂的东西,她特意多熬了半小时,把米粒炖得开花,连汤都泛着米油。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保温桶的提手,塑料边缘被磨得光滑。
苏晚盯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反复盘算:昨天王老板说今天中午结稿费,三千块,扣掉水电费和这个月的房租,还能剩一千八,加上之前省下来的六百,勉强够母亲两天的进口抗生素费用。
公交到站时,苏晚几乎是跑着冲进医院的。
住院部的走廊永远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冰冷又刺鼻,混着家属们压抑的交谈声,连脚步都得放轻些。
走到302病房门口,她先深吸了口气,抬手理了理皱巴巴的衬衫领口——那是三年前买的衬衫,现在袖口己经磨出了毛边,却还是她为数不多能穿出门的体面衣服。
轻轻推开门,病房里的光线很暗,窗帘拉得严严实实。
母亲躺在床上,眼睛闭着,脸色比昨天又白了些,连嘴唇都没了血色,呼吸轻得像羽毛。
苏晚放轻脚步走过去,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伸手去摸母亲的额头——指尖触到一片滚烫,比她预想的温度还要高,吓得她赶紧收回手,又去握母亲的手。
那只手瘦得只剩骨头,皮肤松弛地贴在骨节上,指腹还有长期输液留下的淤青。
苏晚的指尖能清晰地感觉到脉搏的跳动,轻且弱,像随时会断掉的线。
她心里一紧,刚想按床头的呼叫铃,母亲的眼睛慢慢睁开了,眼神有些涣散,看了她好一会儿才认出来,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叫:“晚晚……你来了。”
“妈,你怎么又发烧了?”
苏晚的声音放得很轻,怕惊扰到母亲,她把被子往上拉了拉,盖住母亲露在外面的胳膊,“我早上打电话问护士,说你昨晚没睡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母亲摇了摇头,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突然咳嗽起来。
那咳嗽声很剧烈,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母亲弯着腰,肩膀不停颤抖,手紧紧抓着苏晚的衣角。
苏晚赶紧拍着她的背,掌心能感觉到母亲后背的骨头硌得慌,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好一会儿,母亲才缓过来,靠在枕头上喘气,眼角沁出了泪水,不是因为疼,是因为连累女儿的愧疚:“又让你担心了……其实没事,就是有点冷。”
苏晚没拆穿她——昨天护士偷偷跟她说,母亲夜里咳得厉害,却一首不让护士叫醒她,说“晚晚白天要干活,别让她休息不好”。
她拿起保温桶,拧开盖子,盛了小半碗粥,用勺子搅了搅,确认不烫了才递到母亲嘴边:“先喝点粥,喝了粥才有力气。”
母亲顺从地张开嘴,每咽一口都很费力,下巴上沾了点粥渍,苏晚赶紧用纸巾擦掉。
喝了小半碗,母亲就摇着头说饱了,苏晚只好把剩下的粥放在一边,刚想收拾,病房门突然被推开,主治医生李医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病历本,脸色有些凝重。
苏晚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站起来:“李医生,我妈今天怎么样?”
李医生走到病床边,先看了眼监护仪上的数值,又翻开病历本,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把苏晚拉到病房外的走廊,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都像重锤砸在苏晚心上:“苏女士,你母亲的情况不太好。
昨晚肺部感染加重,今天早上的血常规显示,炎症指标又升高了,必须加用进口抗生素,不然感染控制不住,会引发并发症。”
“进口抗生素?”
苏晚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那……费用大概要多少?”
李医生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折叠的费用清单,递给苏晚:“这是截止到今天的费用,己经欠了八千两百块。
进口抗生素一天就要一千二,至少要用一周,加上后续的CT检查和护理费,你这边至少要准备一万块。
最好明天就交一部分,不然我们没办法继续开新药——医院有规定,欠缴费用超过五千,就只能用基础药物。”
苏晚接过清单,指尖碰到那张薄薄的纸,却觉得重得捏不住。
清单上的数字密密麻麻,“床位费输液费检查费”后面的数字像针一样扎进眼里,最下面的“欠缴:8200元”几个字,红得刺眼。
她盯着那行字,喉咙里发紧,连呼吸都变得困难,却还是强装镇定,把清单叠好放进包里,声音有些发颤:“李医生,我知道了,我明天一定先交五千,您先给我妈用药,行吗?
我保证,剩下的钱我会尽快凑齐。”
“我也想帮你,但医院的规定不能破。”
李医生看着她,眼神里有无奈,也有同情,“你尽快凑,别耽误了病情——你母亲的身体,经不起拖。”
说完,他拍了拍苏晚的肩膀,转身走了。
苏晚靠在走廊的墙壁上,冰冷的瓷砖贴着后背,却压不住心里的燥热。
一万块,加上催债的五千块,短短几天里,她要凑够一万五。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王老板的消息还没发过来,稿费能不能按时结,还是个未知数。
她闭上眼睛,脑子里闪过三年前的画面——那时她刚拿到设计大赛的奖金,给母亲买了新的羽绒服,母亲笑着说“晚晚出息了”,可现在,她连母亲的医药费都凑不齐。
“姐?”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苏晚睁开眼,看见弟弟苏阳背着书包站在走廊尽头,校服领口沾着片显眼的水泥渍,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信封,看见她,赶紧把信封往身后藏。
“你怎么来了?
今天不上课吗?”
苏晚赶紧擦了擦眼角,挤出一个笑容,走过去摸了摸弟弟的头。
苏阳今年上高二,个子己经比她高了,可脸上还带着少年人的稚气,只是最近瘦了不少,眼睛下面有淡淡的黑眼圈。
“上午没课,我就过来看看妈。”
苏阳的眼神躲闪着,指尖把信封捏得更紧,指节都泛白了,“妈怎么样了?
好点了吗?”
“好多了,刚喝了粥,现在睡着了。”
苏晚拉着他往病房走,刚走到门口,就看见苏阳书包侧面露出来的帆布手套——手套是深灰色的,掌心磨得发亮,指尖还沾着没洗干净的水泥灰,是工地上工人常用的那种。
苏晚的脚步顿住了,心里一沉:“你书包里的手套,是谁的?”
苏阳的脸一下子红了,往后退了一步,想把书包藏在身后:“没、没人的,就是同学的,我帮他拿着。”
“你别骗我了。”
苏晚的声音提高了些,又赶紧压低,“你是不是去打工了?
苏阳,你跟我说实话!”
苏阳的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却还是梗着脖子:“我就是周末去工地帮人搬砖,一天能挣一百块,妈的医药费我能帮你凑点,你不用那么累……谁让你去的?!”
苏晚的声音哽咽了,她伸手去拉苏阳的手,掌心触到一片粗糙的茧子,那是搬砖磨出来的——她的弟弟,才十七岁,手是用来握笔、写作业的,不是用来搬砖、扛水泥的。
“你把工辞了!
听到没有?
你现在的任务是读书,不是挣钱!
医药费姐会想办法,你别管!”
“我不管你怎么扛啊!”
苏阳突然喊出声,眼泪掉在地上,“我昨天看到你跟催债的人打电话,你都快哭了!
我还看到你钱包里只有几十块钱,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
姐,我是男人,我能帮你!”
苏晚愣住了,她没想到弟弟竟然注意到了这些细节。
她想起上周接苏阳放学,他说口渴,她想给他买瓶两块钱的矿泉水,却发现钱包里只剩几张零钱,最后只能拉着他去路边的便利店接免费的白开水。
那时她还笑着说“白开水更健康”,原来弟弟早就看出来了。
她伸手抱住苏阳,把他的头按在自己肩上,眼泪掉在他的校服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傻孩子,姐能扛住,真的。
你要是出事了,妈怎么办?
你成绩那么好,以后要考大学,要去大城市,不能因为家里的事耽误了。”
苏阳在她怀里哭出了声,手里的信封掉在地上,散开的钱露了出来——大多是十块、二十块的零钱,还有几张皱巴巴的一块钱,纸币边缘都磨得卷了边,还带着点潮湿的水汽。
苏晚蹲下去捡钱,指尖碰到那些带着体温的零钱,心里像被重锤砸了一下,疼得喘不过气。
她把钱重新装进信封,塞回苏阳手里:“这些钱你自己留着,买点学习资料,或者买点好吃的。
妈的医药费姐明天就凑齐,你别担心。”
苏阳点点头,擦了擦眼泪,背着书包往学校走。
苏晚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才握紧拳头,转身往病房走。
推开门,母亲己经醒了,正靠在床头,手里攥着床单,眼神里满是担忧:“刚才……我好像听到你们吵架了?
阳阳怎么了?”
“没什么,妈,就是阳阳担心你,想帮我凑医药费。”
苏晚走过去,坐在床边,握着母亲的手,“您别担心,医药费我明天就交,您好好治病就行。”
母亲看着她,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叹了口气,闭上眼睛。
苏晚知道,母亲是怕她为难,却又无能为力。
她坐在床边,看着母亲苍白的脸,看着床头柜上少了一粒的止痛药,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无力感——她曾经以为,只要有才华,就能撑起一个家,可现在才发现,在疾病和生存面前,她的设计才华,连母亲的一顿药都换不来。
中午十二点,王老板的消息终于来了:“苏设计,稿子打印出来了,客户很满意!
稿费我下午转给你,三千块,没意见吧?”
苏晚赶紧回复:“没意见,谢谢王老板。”
放下手机,她刚想松口气,手机却突然震动起来,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催债人的声音传来:“苏晚,三天时间快到了,五千块凑得怎么样了?
别想着躲,我们知道你妈在哪个医院,要是明天还见不到钱,我们就去医院找你妈聊聊!”
电话“咔嗒”一声挂了,苏晚握着手机,指尖冰凉,后背的衣服都被冷汗浸湿了。
她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外面的太阳很毒,晒得地面发白。
她从包里拿出那张费用清单,又摸出弟弟给的信封,心里像被无数根线拉扯着——一边是母亲的病情、弟弟的学业,一边是催债的压力,还有她那被压在箱底的设计梦想。
口袋里的便签纸硌了她一下,她拿出来,上面是昨天在公交车上画的草图——一个小小的儿童图书馆,有大大的落地窗,有软软的沙发,还有天花板上的星星灯。
那是她偷偷画的,是她对“有温度的设计”最后的执念。
苏晚盯着那张草图看了几秒,然后慢慢把它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
她不能放弃,为了母亲,为了弟弟,也为了自己心里那点没熄灭的微光。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慢慢变得坚定——不管有多难,她都要凑够钱,让母亲继续治疗,让弟弟好好读书。
至于梦想,她可以暂时放一放,但绝不会彻底丢掉。
窗外的风吹进来,带着点热气,却让苏晚心里多了一份力量。
沉重的羽翼压在肩上,可只要还有光,她就能带着这份重量,慢慢往前走。
苏晚坐在靠窗的位置,怀里紧紧抱着保温桶,桶壁还带着余温——里面是她凌晨五点起来炖的小米粥,母亲最近胃口差,只能喝些软烂的东西,她特意多熬了半小时,把米粒炖得开花,连汤都泛着米油。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保温桶的提手,塑料边缘被磨得光滑。
苏晚盯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反复盘算:昨天王老板说今天中午结稿费,三千块,扣掉水电费和这个月的房租,还能剩一千八,加上之前省下来的六百,勉强够母亲两天的进口抗生素费用。
公交到站时,苏晚几乎是跑着冲进医院的。
住院部的走廊永远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冰冷又刺鼻,混着家属们压抑的交谈声,连脚步都得放轻些。
走到302病房门口,她先深吸了口气,抬手理了理皱巴巴的衬衫领口——那是三年前买的衬衫,现在袖口己经磨出了毛边,却还是她为数不多能穿出门的体面衣服。
轻轻推开门,病房里的光线很暗,窗帘拉得严严实实。
母亲躺在床上,眼睛闭着,脸色比昨天又白了些,连嘴唇都没了血色,呼吸轻得像羽毛。
苏晚放轻脚步走过去,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伸手去摸母亲的额头——指尖触到一片滚烫,比她预想的温度还要高,吓得她赶紧收回手,又去握母亲的手。
那只手瘦得只剩骨头,皮肤松弛地贴在骨节上,指腹还有长期输液留下的淤青。
苏晚的指尖能清晰地感觉到脉搏的跳动,轻且弱,像随时会断掉的线。
她心里一紧,刚想按床头的呼叫铃,母亲的眼睛慢慢睁开了,眼神有些涣散,看了她好一会儿才认出来,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叫:“晚晚……你来了。”
“妈,你怎么又发烧了?”
苏晚的声音放得很轻,怕惊扰到母亲,她把被子往上拉了拉,盖住母亲露在外面的胳膊,“我早上打电话问护士,说你昨晚没睡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母亲摇了摇头,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突然咳嗽起来。
那咳嗽声很剧烈,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母亲弯着腰,肩膀不停颤抖,手紧紧抓着苏晚的衣角。
苏晚赶紧拍着她的背,掌心能感觉到母亲后背的骨头硌得慌,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好一会儿,母亲才缓过来,靠在枕头上喘气,眼角沁出了泪水,不是因为疼,是因为连累女儿的愧疚:“又让你担心了……其实没事,就是有点冷。”
苏晚没拆穿她——昨天护士偷偷跟她说,母亲夜里咳得厉害,却一首不让护士叫醒她,说“晚晚白天要干活,别让她休息不好”。
她拿起保温桶,拧开盖子,盛了小半碗粥,用勺子搅了搅,确认不烫了才递到母亲嘴边:“先喝点粥,喝了粥才有力气。”
母亲顺从地张开嘴,每咽一口都很费力,下巴上沾了点粥渍,苏晚赶紧用纸巾擦掉。
喝了小半碗,母亲就摇着头说饱了,苏晚只好把剩下的粥放在一边,刚想收拾,病房门突然被推开,主治医生李医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病历本,脸色有些凝重。
苏晚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站起来:“李医生,我妈今天怎么样?”
李医生走到病床边,先看了眼监护仪上的数值,又翻开病历本,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把苏晚拉到病房外的走廊,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都像重锤砸在苏晚心上:“苏女士,你母亲的情况不太好。
昨晚肺部感染加重,今天早上的血常规显示,炎症指标又升高了,必须加用进口抗生素,不然感染控制不住,会引发并发症。”
“进口抗生素?”
苏晚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那……费用大概要多少?”
李医生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折叠的费用清单,递给苏晚:“这是截止到今天的费用,己经欠了八千两百块。
进口抗生素一天就要一千二,至少要用一周,加上后续的CT检查和护理费,你这边至少要准备一万块。
最好明天就交一部分,不然我们没办法继续开新药——医院有规定,欠缴费用超过五千,就只能用基础药物。”
苏晚接过清单,指尖碰到那张薄薄的纸,却觉得重得捏不住。
清单上的数字密密麻麻,“床位费输液费检查费”后面的数字像针一样扎进眼里,最下面的“欠缴:8200元”几个字,红得刺眼。
她盯着那行字,喉咙里发紧,连呼吸都变得困难,却还是强装镇定,把清单叠好放进包里,声音有些发颤:“李医生,我知道了,我明天一定先交五千,您先给我妈用药,行吗?
我保证,剩下的钱我会尽快凑齐。”
“我也想帮你,但医院的规定不能破。”
李医生看着她,眼神里有无奈,也有同情,“你尽快凑,别耽误了病情——你母亲的身体,经不起拖。”
说完,他拍了拍苏晚的肩膀,转身走了。
苏晚靠在走廊的墙壁上,冰冷的瓷砖贴着后背,却压不住心里的燥热。
一万块,加上催债的五千块,短短几天里,她要凑够一万五。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王老板的消息还没发过来,稿费能不能按时结,还是个未知数。
她闭上眼睛,脑子里闪过三年前的画面——那时她刚拿到设计大赛的奖金,给母亲买了新的羽绒服,母亲笑着说“晚晚出息了”,可现在,她连母亲的医药费都凑不齐。
“姐?”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苏晚睁开眼,看见弟弟苏阳背着书包站在走廊尽头,校服领口沾着片显眼的水泥渍,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信封,看见她,赶紧把信封往身后藏。
“你怎么来了?
今天不上课吗?”
苏晚赶紧擦了擦眼角,挤出一个笑容,走过去摸了摸弟弟的头。
苏阳今年上高二,个子己经比她高了,可脸上还带着少年人的稚气,只是最近瘦了不少,眼睛下面有淡淡的黑眼圈。
“上午没课,我就过来看看妈。”
苏阳的眼神躲闪着,指尖把信封捏得更紧,指节都泛白了,“妈怎么样了?
好点了吗?”
“好多了,刚喝了粥,现在睡着了。”
苏晚拉着他往病房走,刚走到门口,就看见苏阳书包侧面露出来的帆布手套——手套是深灰色的,掌心磨得发亮,指尖还沾着没洗干净的水泥灰,是工地上工人常用的那种。
苏晚的脚步顿住了,心里一沉:“你书包里的手套,是谁的?”
苏阳的脸一下子红了,往后退了一步,想把书包藏在身后:“没、没人的,就是同学的,我帮他拿着。”
“你别骗我了。”
苏晚的声音提高了些,又赶紧压低,“你是不是去打工了?
苏阳,你跟我说实话!”
苏阳的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却还是梗着脖子:“我就是周末去工地帮人搬砖,一天能挣一百块,妈的医药费我能帮你凑点,你不用那么累……谁让你去的?!”
苏晚的声音哽咽了,她伸手去拉苏阳的手,掌心触到一片粗糙的茧子,那是搬砖磨出来的——她的弟弟,才十七岁,手是用来握笔、写作业的,不是用来搬砖、扛水泥的。
“你把工辞了!
听到没有?
你现在的任务是读书,不是挣钱!
医药费姐会想办法,你别管!”
“我不管你怎么扛啊!”
苏阳突然喊出声,眼泪掉在地上,“我昨天看到你跟催债的人打电话,你都快哭了!
我还看到你钱包里只有几十块钱,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
姐,我是男人,我能帮你!”
苏晚愣住了,她没想到弟弟竟然注意到了这些细节。
她想起上周接苏阳放学,他说口渴,她想给他买瓶两块钱的矿泉水,却发现钱包里只剩几张零钱,最后只能拉着他去路边的便利店接免费的白开水。
那时她还笑着说“白开水更健康”,原来弟弟早就看出来了。
她伸手抱住苏阳,把他的头按在自己肩上,眼泪掉在他的校服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傻孩子,姐能扛住,真的。
你要是出事了,妈怎么办?
你成绩那么好,以后要考大学,要去大城市,不能因为家里的事耽误了。”
苏阳在她怀里哭出了声,手里的信封掉在地上,散开的钱露了出来——大多是十块、二十块的零钱,还有几张皱巴巴的一块钱,纸币边缘都磨得卷了边,还带着点潮湿的水汽。
苏晚蹲下去捡钱,指尖碰到那些带着体温的零钱,心里像被重锤砸了一下,疼得喘不过气。
她把钱重新装进信封,塞回苏阳手里:“这些钱你自己留着,买点学习资料,或者买点好吃的。
妈的医药费姐明天就凑齐,你别担心。”
苏阳点点头,擦了擦眼泪,背着书包往学校走。
苏晚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才握紧拳头,转身往病房走。
推开门,母亲己经醒了,正靠在床头,手里攥着床单,眼神里满是担忧:“刚才……我好像听到你们吵架了?
阳阳怎么了?”
“没什么,妈,就是阳阳担心你,想帮我凑医药费。”
苏晚走过去,坐在床边,握着母亲的手,“您别担心,医药费我明天就交,您好好治病就行。”
母亲看着她,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叹了口气,闭上眼睛。
苏晚知道,母亲是怕她为难,却又无能为力。
她坐在床边,看着母亲苍白的脸,看着床头柜上少了一粒的止痛药,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无力感——她曾经以为,只要有才华,就能撑起一个家,可现在才发现,在疾病和生存面前,她的设计才华,连母亲的一顿药都换不来。
中午十二点,王老板的消息终于来了:“苏设计,稿子打印出来了,客户很满意!
稿费我下午转给你,三千块,没意见吧?”
苏晚赶紧回复:“没意见,谢谢王老板。”
放下手机,她刚想松口气,手机却突然震动起来,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催债人的声音传来:“苏晚,三天时间快到了,五千块凑得怎么样了?
别想着躲,我们知道你妈在哪个医院,要是明天还见不到钱,我们就去医院找你妈聊聊!”
电话“咔嗒”一声挂了,苏晚握着手机,指尖冰凉,后背的衣服都被冷汗浸湿了。
她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外面的太阳很毒,晒得地面发白。
她从包里拿出那张费用清单,又摸出弟弟给的信封,心里像被无数根线拉扯着——一边是母亲的病情、弟弟的学业,一边是催债的压力,还有她那被压在箱底的设计梦想。
口袋里的便签纸硌了她一下,她拿出来,上面是昨天在公交车上画的草图——一个小小的儿童图书馆,有大大的落地窗,有软软的沙发,还有天花板上的星星灯。
那是她偷偷画的,是她对“有温度的设计”最后的执念。
苏晚盯着那张草图看了几秒,然后慢慢把它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
她不能放弃,为了母亲,为了弟弟,也为了自己心里那点没熄灭的微光。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慢慢变得坚定——不管有多难,她都要凑够钱,让母亲继续治疗,让弟弟好好读书。
至于梦想,她可以暂时放一放,但绝不会彻底丢掉。
窗外的风吹进来,带着点热气,却让苏晚心里多了一份力量。
沉重的羽翼压在肩上,可只要还有光,她就能带着这份重量,慢慢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