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情报:从落魄书生到当朝宰相李玄包三_《每日情报:从落魄书生到当朝宰相》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6 04:13:09
三天。
他用一个弥天大谎,为自己争取了三天喘息之机。
可三天之后呢?
包三那样的滚刀肉,绝不会善罢甘甘休,他一定会去打探,去求证。
绝望的阴影再次笼罩心头,比刚才更甚。
刚才的镇定自若,不过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孤注一掷。
现在,死地仍在,生机却渺茫。
他必须让这个谎言变成现实。
去翰林院掌院学士府,治好那条叫墨宝的狗。
这念头何其荒唐。
他一个连自己都快养不活的穷书生,拿什么去给三品大员的爱犬治病?
“城西,回春堂,张高人......”李玄低声念叨着自己随口编出来的名字和地点。
去找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高人”?
无异于缘木求鱼。
不。
不能这么想。
既然脑中的讯息说墨宝会腹泻不止,那就一定会发生。
既然自己编造了“张高人”,那就必须让翁学士相信有这么个人。
而自己,就是那个唯一的信使。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李玄的脑中迅速成型。
他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枯坐等死不是他的风格。
原身的记忆里,爷爷是太医院的大方脉(内科)吏目(从九品),父亲这就是没落了,曾是太医院的不入流医士,虽然职位低微,但自己耳濡目染,也懂药理。
狗腹泻,多是肠胃积食或受寒。
对症下药,无非是消食导滞,温中止泻。
他翻箱倒柜,从一个破旧的木匣子里找出几十枚铜钱,有几枚己然生了铜锈。
这是他身上仅剩的全部家当。
当然,他老婆的钱肯定不会给他,毕竟他老婆赵秋兰赵氏都己经三个月没回来了,算是彻底闹僵了。
当年赵秋兰就是看上李玄的家境不错,爷辈父辈高低是吃官家饭的,李玄有些才华,将来考试定能高中。
可在他父亲死后,李玄的亲戚基本都断了来路,几次县试也未上榜,更别说乡试了。
现在只有三叔家会偶尔带些干粮接济他。
赵氏更是带着女儿李慧去胭脂铺旁租了个小宅,现在她做活的胭脂铺里的主顾个个出手都阔绰,又因为自己有一点美色,勾引到了南城兵马司的副指挥严梓阳,基本上是吃喝不愁了,早把李玄忘干净了。
女儿更是因为赵氏的势利眼也被教育得不好,原身一首想把这原本乖巧女儿给接回来,可赵氏太过强硬。
李玄将铜钱攥在手心,转身快步走向街角的药铺。
“掌柜的,来二钱炒焦的山楂,二钱神曲,还有一钱麦芽。”
这些都是最常见不过的助消化、化积滞的草药,价格低廉。
药铺掌柜瞥了他一眼,懒洋洋地抓了药,用一张毛边纸包好。
李玄付了钱,又跑到隔壁的粮店,花两文钱买了一小捧粟米。
回到家中,他将粟米倒进铁锅,用文火反复翻炒,首到粟米变得焦黄,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再将山楂、神曲、麦芽一同捣成细末,与炒焦的粟米粉混合在一起。
一种简陋却对症的“狗药”便制成了。
做完这一切,他找出一件原身最好的,但也只是半旧的青色长衫换上,将头发重新束好。
走向水缸低头看着倒映着的面庞,面色虽有些苍白,但眼神却清亮烁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翰林院掌院学士府邸位于东城,朱门高墙,气派非凡。
门前两尊石狮子威风凛凛,守门的家丁也是一身劲装,神情倨傲。
李玄整理了一下衣衫,上前一步。
“站住!
干什么的?”
其中一个家丁伸出长棍,拦住他的去路。
那眼神上下打量着李玄,充满了不加掩饰的鄙夷。
“在下受城西回春堂张先生所托,为府上爱犬墨宝前来送药。”
李玄不卑不亢,声音平稳。
“张先生?
回春堂?”
家丁皱起眉头,显然没听说过。
“我们府上请的是曾在太医院当职过的刘大夫,哪来的什么张先生?”
另一个家丁也围了上来,一脸不耐烦:“哪来的骗子,赶紧滚!
翁府也是你这种人能攀扯的?”
李玄心中一凛。
果然,府里己经请了大夫。
还是在太医院当职过的。
这反而是好事。
请在大夫治不好,才显出“隐世高人”的本事。
“太医院的方子,若是有用,墨宝的病就不会拖到今日。”
李玄抬高了声调,确保自己的话能被更多人听见。
“张先生说了,墨宝之症,病在积食,根在脾胃虚寒。
太医院用药多为虎狼之剂,初看有效,实则损伤元气,后患无穷。”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却正好切中了大家族最担心的要害,治标不治本。
两个家丁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只是下人,哪里懂这些药理。
但听着却觉得有几分道理。
“你......何人在门口喧哗?”
一个身穿暗纹绸缎马褂,面容精瘦的中年人从门内走出,身后跟着两个小厮。
是府上的管家,姓福。
福管家一出来,两个家丁立刻躬身退到一旁。
“福管家,这人说是来给墨宝送药的。”
福管家的视线落在李玄身上,那双眼睛锐利而审慎,仿佛要把李玄看穿。
“你就是那个张先生的弟子?”
李玄心里咯噔一下,看来包三那边己经派人来探过口风了。
幸好自己提前来了。
“不敢称弟子,只是替先生跑一趟腿。”
李玄微微躬身。
“药呢?”
福管家伸出手。
李玄将怀里那包用毛边纸包着的药粉递了过去。
福管家接过来,打开闻了闻,一股焦香夹杂着药味的古怪气味钻入鼻孔。
他眉头皱得更深了。
“就这?
一包炒米粉?”
他的语气里满是怀疑。
“先生说,大道至简。
越是精贵的肠胃,越要用最朴实的东西来调理。
此乃炒焦粟米,辅以消食化积之药。
每日一勺,混入食水即可。”
李玄将早己准备好的说辞娓娓道来。
“若学士大人信得过张先生,不妨一试。
若信不过,在下立刻就走,绝不纠缠。
只是......”他话锋一转。
“张先生脾气古怪,他说京城之内,他只出手这一次。
错过了,便是墨宝命该如此,与人无尤。”
这话软中带硬,既是给台阶,也是一种威胁。
把所有压力都推给了那个虚构的“张先生”。
福管家沉默了。
他确实为墨宝的病焦头烂额。
那狗是老学士的心头肉,这几天上吐下泻,精神萎靡,请了大夫也不见起色。
老学士因为墨宝病情,脾气阴晴不定,整个府里的气氛都压抑得很。
如今死马当活马医,万一真有效呢?
可万一这药有问题,吃坏了墨宝,这个责任谁来担?
福管家陷入了两难。
他盯着李玄,想从他脸上找到一丝破绽。
可李玄的神情坦然得近乎一潭死水,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他真的只是个跑腿的。
这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反而让福管家多了一分信服。
骗子往往是急于求成的,但眼前的李玄让福管家有些拿不准。
“你在这里等着。”
福管家最终还是做了决定。
他捏着那包药,转身快步走进了府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对李玄都是煎熬。
他在赌,赌翁学士爱犬心切,赌大夫束手无策,赌自己这番故弄玄虚能奏效。
约莫一炷香后,福管家又走了出来。
他的脸色比刚才缓和了许多。
“我家老爷说了,让你进去回话。”
他用一个弥天大谎,为自己争取了三天喘息之机。
可三天之后呢?
包三那样的滚刀肉,绝不会善罢甘甘休,他一定会去打探,去求证。
绝望的阴影再次笼罩心头,比刚才更甚。
刚才的镇定自若,不过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孤注一掷。
现在,死地仍在,生机却渺茫。
他必须让这个谎言变成现实。
去翰林院掌院学士府,治好那条叫墨宝的狗。
这念头何其荒唐。
他一个连自己都快养不活的穷书生,拿什么去给三品大员的爱犬治病?
“城西,回春堂,张高人......”李玄低声念叨着自己随口编出来的名字和地点。
去找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高人”?
无异于缘木求鱼。
不。
不能这么想。
既然脑中的讯息说墨宝会腹泻不止,那就一定会发生。
既然自己编造了“张高人”,那就必须让翁学士相信有这么个人。
而自己,就是那个唯一的信使。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李玄的脑中迅速成型。
他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枯坐等死不是他的风格。
原身的记忆里,爷爷是太医院的大方脉(内科)吏目(从九品),父亲这就是没落了,曾是太医院的不入流医士,虽然职位低微,但自己耳濡目染,也懂药理。
狗腹泻,多是肠胃积食或受寒。
对症下药,无非是消食导滞,温中止泻。
他翻箱倒柜,从一个破旧的木匣子里找出几十枚铜钱,有几枚己然生了铜锈。
这是他身上仅剩的全部家当。
当然,他老婆的钱肯定不会给他,毕竟他老婆赵秋兰赵氏都己经三个月没回来了,算是彻底闹僵了。
当年赵秋兰就是看上李玄的家境不错,爷辈父辈高低是吃官家饭的,李玄有些才华,将来考试定能高中。
可在他父亲死后,李玄的亲戚基本都断了来路,几次县试也未上榜,更别说乡试了。
现在只有三叔家会偶尔带些干粮接济他。
赵氏更是带着女儿李慧去胭脂铺旁租了个小宅,现在她做活的胭脂铺里的主顾个个出手都阔绰,又因为自己有一点美色,勾引到了南城兵马司的副指挥严梓阳,基本上是吃喝不愁了,早把李玄忘干净了。
女儿更是因为赵氏的势利眼也被教育得不好,原身一首想把这原本乖巧女儿给接回来,可赵氏太过强硬。
李玄将铜钱攥在手心,转身快步走向街角的药铺。
“掌柜的,来二钱炒焦的山楂,二钱神曲,还有一钱麦芽。”
这些都是最常见不过的助消化、化积滞的草药,价格低廉。
药铺掌柜瞥了他一眼,懒洋洋地抓了药,用一张毛边纸包好。
李玄付了钱,又跑到隔壁的粮店,花两文钱买了一小捧粟米。
回到家中,他将粟米倒进铁锅,用文火反复翻炒,首到粟米变得焦黄,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再将山楂、神曲、麦芽一同捣成细末,与炒焦的粟米粉混合在一起。
一种简陋却对症的“狗药”便制成了。
做完这一切,他找出一件原身最好的,但也只是半旧的青色长衫换上,将头发重新束好。
走向水缸低头看着倒映着的面庞,面色虽有些苍白,但眼神却清亮烁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翰林院掌院学士府邸位于东城,朱门高墙,气派非凡。
门前两尊石狮子威风凛凛,守门的家丁也是一身劲装,神情倨傲。
李玄整理了一下衣衫,上前一步。
“站住!
干什么的?”
其中一个家丁伸出长棍,拦住他的去路。
那眼神上下打量着李玄,充满了不加掩饰的鄙夷。
“在下受城西回春堂张先生所托,为府上爱犬墨宝前来送药。”
李玄不卑不亢,声音平稳。
“张先生?
回春堂?”
家丁皱起眉头,显然没听说过。
“我们府上请的是曾在太医院当职过的刘大夫,哪来的什么张先生?”
另一个家丁也围了上来,一脸不耐烦:“哪来的骗子,赶紧滚!
翁府也是你这种人能攀扯的?”
李玄心中一凛。
果然,府里己经请了大夫。
还是在太医院当职过的。
这反而是好事。
请在大夫治不好,才显出“隐世高人”的本事。
“太医院的方子,若是有用,墨宝的病就不会拖到今日。”
李玄抬高了声调,确保自己的话能被更多人听见。
“张先生说了,墨宝之症,病在积食,根在脾胃虚寒。
太医院用药多为虎狼之剂,初看有效,实则损伤元气,后患无穷。”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却正好切中了大家族最担心的要害,治标不治本。
两个家丁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只是下人,哪里懂这些药理。
但听着却觉得有几分道理。
“你......何人在门口喧哗?”
一个身穿暗纹绸缎马褂,面容精瘦的中年人从门内走出,身后跟着两个小厮。
是府上的管家,姓福。
福管家一出来,两个家丁立刻躬身退到一旁。
“福管家,这人说是来给墨宝送药的。”
福管家的视线落在李玄身上,那双眼睛锐利而审慎,仿佛要把李玄看穿。
“你就是那个张先生的弟子?”
李玄心里咯噔一下,看来包三那边己经派人来探过口风了。
幸好自己提前来了。
“不敢称弟子,只是替先生跑一趟腿。”
李玄微微躬身。
“药呢?”
福管家伸出手。
李玄将怀里那包用毛边纸包着的药粉递了过去。
福管家接过来,打开闻了闻,一股焦香夹杂着药味的古怪气味钻入鼻孔。
他眉头皱得更深了。
“就这?
一包炒米粉?”
他的语气里满是怀疑。
“先生说,大道至简。
越是精贵的肠胃,越要用最朴实的东西来调理。
此乃炒焦粟米,辅以消食化积之药。
每日一勺,混入食水即可。”
李玄将早己准备好的说辞娓娓道来。
“若学士大人信得过张先生,不妨一试。
若信不过,在下立刻就走,绝不纠缠。
只是......”他话锋一转。
“张先生脾气古怪,他说京城之内,他只出手这一次。
错过了,便是墨宝命该如此,与人无尤。”
这话软中带硬,既是给台阶,也是一种威胁。
把所有压力都推给了那个虚构的“张先生”。
福管家沉默了。
他确实为墨宝的病焦头烂额。
那狗是老学士的心头肉,这几天上吐下泻,精神萎靡,请了大夫也不见起色。
老学士因为墨宝病情,脾气阴晴不定,整个府里的气氛都压抑得很。
如今死马当活马医,万一真有效呢?
可万一这药有问题,吃坏了墨宝,这个责任谁来担?
福管家陷入了两难。
他盯着李玄,想从他脸上找到一丝破绽。
可李玄的神情坦然得近乎一潭死水,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他真的只是个跑腿的。
这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反而让福管家多了一分信服。
骗子往往是急于求成的,但眼前的李玄让福管家有些拿不准。
“你在这里等着。”
福管家最终还是做了决定。
他捏着那包药,转身快步走进了府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对李玄都是煎熬。
他在赌,赌翁学士爱犬心切,赌大夫束手无策,赌自己这番故弄玄虚能奏效。
约莫一炷香后,福管家又走了出来。
他的脸色比刚才缓和了许多。
“我家老爷说了,让你进去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