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途九境沈砚苏清越推荐完结小说_免费阅读剑途九境(沈砚苏清越)
时间: 2025-09-16 04:13:16
墨老走后的第三天,落霞村的炊烟比往日矮了些。
沈砚背着捆刚砍的柴往家走,路过村头晒谷场时,看见李叔正蹲在石碾子上磨柴刀,刀刃在青石上蹭出“沙沙”响,却没磨掉多少锈。
“阿砚,”李叔抬头瞥他一眼,下巴往西边山路口努了努,“今早我去拾柴,看见山坳里有马蹄印,比黑风寨那伙人的马大。”
沈砚往西边看。
他把柴靠在墙根,回屋翻出墨老给的布包。
布包里除了那枚棕褐色的淬体丹,还有张纸条,上面只有三个字:“剑庐城”。
这三天他没闲着。
白天砍柴换米,晚上就攥着锈剑在院里站桩。
墨老说他“只凭一股气”,他便试着沉下心,感受丹田处那点微弱的热——爹娘以前说过,那是“气”的雏形,锻体境的关键,就是把这点热养得扎实。
“阿砚!”
王婶在院外喊,声音带着慌,“你快看天上!”
沈砚出门。
只见东边的天上飘着个黑点,越来越近,竟是只黑鹰,爪子上还抓着片布。
黑鹰在村子上空盘旋两圈,“唳”地叫了声,布片悠悠落下来,正掉在沈砚脚边。
是块黑布,上面用红漆画着把断剑——是黑风寨的记号,只是旁边多了道歪歪扭扭的血痕。
“是……是催命符啊!”
有村民认出这记号,腿一软坐地上,“黑风寨以前拿这记号吓人,说见了这布,三天内必踏平村子……”沈砚捏紧布片。
血痕是新的,怕不是黑风寨被他赶跑后,找了靠山。
墨老说的“更厉害的人”,怕是要来了。
他转身回屋,把锈剑用旧布缠好背在背上,又揣了两个玉米饼,走到李叔跟前:“李叔,我得走了。”
李叔磨刀的手顿了顿,抬头看他,眼里没惊讶,只叹口气:“早该走了。
你爹娘是大剑修,你不该困在这山沟里。”
他从怀里摸出个布囊塞给沈砚,“这里有二十个铜板,是我攒的,去城里……买点吃的。”
沈砚捏着布囊,硬邦邦的,铜板硌得手心疼。
他没推辞,弯腰鞠了一躬:“谢李叔。”
王婶也凑过来,往他怀里塞了袋炒花生:“路上小心,遇着难处……就找穿官服的人。”
沈砚点点头,没再多说。
他怕多说一句,眼泪就忍不住——爹娘走后,是村里人你一口我一口把他喂大,可他现在能做的,只有离开,免得祸事落到村子头上。
他没走大路,绕着后山的羊肠小道往上爬。
山路陡,碎石子滑,他走得急,裤脚被荆棘划破了好几道口子,渗出血也没顾上擦。
爬到半山腰时,回头往下看,落霞村缩成了个小墨点,炊烟还在袅袅地升,像根细针,扎得他眼睛发酸。
“别回头。”
他咬着牙往前赶,把村子抛在身后。
山路走了两天。
白天躲着野兽,晚上就缩在石缝里啃玉米饼。
淬体丹他没敢吃,墨老没说怎么吃,他怕瞎吃坏了身子。
第三天晌午,他终于走出了山,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原铺在脚下,远处有座城,城墙是青灰色的,城头上插着面大旗,上面绣着个“剑”字。
剑庐城到了。
城门口排着队,守城的兵卒穿着皮甲,手里拿的不是刀,是剑——沈砚还是头回见这么多带剑的人,有的剑鞘是金的,有的是玉的,连兵卒腰间的剑,都比他那柄锈剑亮。
“去去去!
叫花子别堵门!”
一个兵卒推了沈砚一把。
他这两天没洗脸,头发乱蓬蓬的,裤脚还沾着泥,确实像个花子。
沈砚踉跄了一下,没恼,只往后退了退,等队伍走得差不多了,才上前递上李叔给的布囊:“大哥,我想进城。”
兵卒捏了捏布囊,听见铜板响,脸色缓了些,上下打量他:“进城干啥?
看你这样子,也不像来考门派的。”
“考门派?”
沈砚愣了愣。
“你不知道?”
兵卒撇撇嘴,“再过五天,东域的七大派要在城里设考点,收外门弟子。
这两天进城的,多半是来考门派的。”
他指了指城边,“要饭去那边,别在城门晃。”
沈砚心里一动。
墨老让他来剑庐城,莫不是就是让他考门派?
爹娘以前说过,想练剑,得入个正经门派,有师父教,有资源拿,比自己瞎练强。
他攥了攥背上的剑:“我也是来考门派的。”
兵卒“嗤”地笑了:“就你?
有剑吗?”
沈砚解下背上的剑,旧布一扯,锈剑露了出来。
红褐铁锈爬得乱七八糟,看着还不如柴刀管用。
周围排队的人都看过来,有人忍不住笑出声:“这也叫剑?
怕不是从坟里刨出来的。”
兵卒也乐了:“行了行了,别耽误事,赶紧进城吧。
要是真能考上门派,记得回来给我递根烟。”
沈砚没理会那些笑,把剑重新裹好,低着头进了城。
城里比他想的热闹,石板路宽宽的,两边是木楼,有的挂着“铁匠铺”的牌子,门口摆着刀枪剑戟,亮得晃眼;有的挂着“酒楼”的旗,飘着肉香,勾得他肚子首叫。
他摸了摸怀里的炒花生,没舍得吃,找了个墙角蹲下,看来往的人。
大多是年轻人,跟他差不多岁数,有的背着剑,有的腰间鼓鼓囊囊,怕是揣着丹药,走路都扬着头——该是来考门派的富家子弟。
“让让!
都让让!”
一阵马蹄声传来,人群往两边躲。
沈砚抬头,看见两匹白马拉着辆马车,车帘是青色的,上面绣着朵流云。
车旁跟着两个青衣弟子,腰间的剑鞘是竹制的,却透着光,一看就不是凡品。
“是流云阁的人!”
有人低声说,“听说流云阁这次来的是内门长老,专门负责收弟子。”
马车停在不远处的客栈门口。
一个青衣弟子掀开车帘,先跳下来,又扶着个少年下车。
少年穿件月白长衫,头发用玉簪束着,手里捏着柄折扇,长得眉清目秀,只是嘴角微微翘着,带着点傲气。
沈砚的目光落在少年腰间——那里挂着柄短剑,剑鞘是象牙白的,上面刻着细纹,看着比马车还贵。
“苏师兄,您先歇着,弟子去打听下其他门派的动静。”
青衣弟子躬身说。
少年“嗯”了声,没看他,目光扫过周围,落在沈砚身上时,皱了皱眉,像看见什么脏东西似的,转开了头。
沈砚没在意。
他从怀里摸出个玉米饼,慢慢啃着,眼睛却没闲着——他看见那少年走进客栈时,脚在门槛上顿了顿,右手食指轻轻敲了敲折扇,像是在运气。
爹娘说过,真正的剑修,哪怕手里没剑,身上也有“势”。
这少年看着傲气,却不是装的。
啃完饼,沈砚站起身,往兵卒说的“考考点”走。
那地方在城中心的广场上,己经搭起了棚子,挂着七面旗,每面旗上的字都不一样:“天剑宗流云阁寒水剑庄”……正是墨老说的“七大派”。
棚子前围了不少人,都在看墙上贴的告示。
沈砚挤进去,认字不多,只看见“年龄十六以下需引气入体”几个字。
他摸了摸丹田处那点热——应该算“引气入体”了吧?
“哎!
你看那是谁?”
有人推了推旁边的人,往广场另一头指。
沈砚回头。
只见几个穿黑衣的人走进广场,为首的是个独眼汉——竟是黑风寨的那个头目!
他怎么也进城了?
独眼汉也看见了沈砚,先是一愣,随即眼里迸出凶光,伸手往腰间摸——却摸了个空,才想起刀上次被沈砚打落了。
“小子!
你还敢来这!”
独眼汉咬牙切齿,“我告诉你,我己经投靠了影剑楼!
影剑楼的大人说了,见了你,首接废了!”
影剑楼?
沈砚心里咯噔一下。
墨老的纸条上没提这个名字,却在他离村前那晚,悄悄跟他说过一句:“你爹娘的事,跟影剑楼脱不了干系。”
周围的人听见“影剑楼”,都往后退了退,脸上露出怕色。
看来这影剑楼,比黑风寨厉害得多。
独眼汉见众人怕了,更得意了,冲身后的人喊:“给我上!
把这小子胳膊腿打断!”
两个黑衣人应了声,拔出刀就往沈砚扑来。
他们的刀比上次黑风寨的锋利,劈过来时带着风,比山匪利索多了。
沈砚没躲。
他往旁边迈了半步,正好避开左边的刀,同时攥紧背上的锈剑,猛地拔出来——旧布散开,锈剑带着股铁锈味横扫出去,“当”地撞在右边那人的刀上。
那人只觉手腕一麻,刀差点脱手,愣了愣——他没料到这破剑看着锈,撞过来却这么沉。
就是这一愣的功夫,沈砚往前欺身,剑柄往下一磕,正磕在那人的膝盖上。
“嗷”的一声,那人跪了下去。
左边的人见状,刀往沈砚后心刺来。
沈砚侧身,锈剑回撩,剑尖擦着那人的胳膊划过去——没破皮,却带起一股劲,把人掀得踉跄了两步。
不过两招,两个黑衣人就倒了一个,退了一个。
广场上静了静。
刚才还在看告示的人,都转头看沈砚,眼神变了——不再是看花子的眼神,多了点惊讶。
连那刚从客栈出来的月白长衫少年,也站在远处,挑着眉看过来。
独眼汉脸都白了,指着沈砚:“你……你等着!
影剑楼的大人不会放过你的!”
他怕沈砚再动手,带着人慌慌张张跑了。
沈砚收了剑,重新用布裹好。
他知道,这下麻烦了——不仅惹了影剑楼,还在这么多人面前露了手,怕是藏不住了。
“你叫什么名字?”
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清清爽爽的。
沈砚回头。
是那个月白长衫少年,正站在他身后两步远的地方,手里还捏着折扇,只是眼神里没了刚才的傲气,多了点好奇。
“沈砚。”
他答。
“苏清越。”
少年晃了晃折扇,“流云阁的。
你刚才那两招,是家传的?”
沈砚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问:“考门派,要去哪报名?”
苏清越指了指流云阁的棚子:“我师父就在那。
不过……”他打量着沈砚的锈剑,“你这剑,怕是过不了入门的‘兵器检’。
流云阁规矩,外门弟子的剑,至少得是精铁打造的。”
沈砚摸了摸锈剑的剑柄。
爹娘留的剑,就算是锈的,他也不会换。
他没再理苏清越,转身往寒水剑庄的棚子走——那棚子前最冷清,说不定规矩松些。
苏清越看着他的背影,挑了挑眉,没追,只是折扇在手心敲了敲:“有点意思。”
沈砚背着捆刚砍的柴往家走,路过村头晒谷场时,看见李叔正蹲在石碾子上磨柴刀,刀刃在青石上蹭出“沙沙”响,却没磨掉多少锈。
“阿砚,”李叔抬头瞥他一眼,下巴往西边山路口努了努,“今早我去拾柴,看见山坳里有马蹄印,比黑风寨那伙人的马大。”
沈砚往西边看。
他把柴靠在墙根,回屋翻出墨老给的布包。
布包里除了那枚棕褐色的淬体丹,还有张纸条,上面只有三个字:“剑庐城”。
这三天他没闲着。
白天砍柴换米,晚上就攥着锈剑在院里站桩。
墨老说他“只凭一股气”,他便试着沉下心,感受丹田处那点微弱的热——爹娘以前说过,那是“气”的雏形,锻体境的关键,就是把这点热养得扎实。
“阿砚!”
王婶在院外喊,声音带着慌,“你快看天上!”
沈砚出门。
只见东边的天上飘着个黑点,越来越近,竟是只黑鹰,爪子上还抓着片布。
黑鹰在村子上空盘旋两圈,“唳”地叫了声,布片悠悠落下来,正掉在沈砚脚边。
是块黑布,上面用红漆画着把断剑——是黑风寨的记号,只是旁边多了道歪歪扭扭的血痕。
“是……是催命符啊!”
有村民认出这记号,腿一软坐地上,“黑风寨以前拿这记号吓人,说见了这布,三天内必踏平村子……”沈砚捏紧布片。
血痕是新的,怕不是黑风寨被他赶跑后,找了靠山。
墨老说的“更厉害的人”,怕是要来了。
他转身回屋,把锈剑用旧布缠好背在背上,又揣了两个玉米饼,走到李叔跟前:“李叔,我得走了。”
李叔磨刀的手顿了顿,抬头看他,眼里没惊讶,只叹口气:“早该走了。
你爹娘是大剑修,你不该困在这山沟里。”
他从怀里摸出个布囊塞给沈砚,“这里有二十个铜板,是我攒的,去城里……买点吃的。”
沈砚捏着布囊,硬邦邦的,铜板硌得手心疼。
他没推辞,弯腰鞠了一躬:“谢李叔。”
王婶也凑过来,往他怀里塞了袋炒花生:“路上小心,遇着难处……就找穿官服的人。”
沈砚点点头,没再多说。
他怕多说一句,眼泪就忍不住——爹娘走后,是村里人你一口我一口把他喂大,可他现在能做的,只有离开,免得祸事落到村子头上。
他没走大路,绕着后山的羊肠小道往上爬。
山路陡,碎石子滑,他走得急,裤脚被荆棘划破了好几道口子,渗出血也没顾上擦。
爬到半山腰时,回头往下看,落霞村缩成了个小墨点,炊烟还在袅袅地升,像根细针,扎得他眼睛发酸。
“别回头。”
他咬着牙往前赶,把村子抛在身后。
山路走了两天。
白天躲着野兽,晚上就缩在石缝里啃玉米饼。
淬体丹他没敢吃,墨老没说怎么吃,他怕瞎吃坏了身子。
第三天晌午,他终于走出了山,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原铺在脚下,远处有座城,城墙是青灰色的,城头上插着面大旗,上面绣着个“剑”字。
剑庐城到了。
城门口排着队,守城的兵卒穿着皮甲,手里拿的不是刀,是剑——沈砚还是头回见这么多带剑的人,有的剑鞘是金的,有的是玉的,连兵卒腰间的剑,都比他那柄锈剑亮。
“去去去!
叫花子别堵门!”
一个兵卒推了沈砚一把。
他这两天没洗脸,头发乱蓬蓬的,裤脚还沾着泥,确实像个花子。
沈砚踉跄了一下,没恼,只往后退了退,等队伍走得差不多了,才上前递上李叔给的布囊:“大哥,我想进城。”
兵卒捏了捏布囊,听见铜板响,脸色缓了些,上下打量他:“进城干啥?
看你这样子,也不像来考门派的。”
“考门派?”
沈砚愣了愣。
“你不知道?”
兵卒撇撇嘴,“再过五天,东域的七大派要在城里设考点,收外门弟子。
这两天进城的,多半是来考门派的。”
他指了指城边,“要饭去那边,别在城门晃。”
沈砚心里一动。
墨老让他来剑庐城,莫不是就是让他考门派?
爹娘以前说过,想练剑,得入个正经门派,有师父教,有资源拿,比自己瞎练强。
他攥了攥背上的剑:“我也是来考门派的。”
兵卒“嗤”地笑了:“就你?
有剑吗?”
沈砚解下背上的剑,旧布一扯,锈剑露了出来。
红褐铁锈爬得乱七八糟,看着还不如柴刀管用。
周围排队的人都看过来,有人忍不住笑出声:“这也叫剑?
怕不是从坟里刨出来的。”
兵卒也乐了:“行了行了,别耽误事,赶紧进城吧。
要是真能考上门派,记得回来给我递根烟。”
沈砚没理会那些笑,把剑重新裹好,低着头进了城。
城里比他想的热闹,石板路宽宽的,两边是木楼,有的挂着“铁匠铺”的牌子,门口摆着刀枪剑戟,亮得晃眼;有的挂着“酒楼”的旗,飘着肉香,勾得他肚子首叫。
他摸了摸怀里的炒花生,没舍得吃,找了个墙角蹲下,看来往的人。
大多是年轻人,跟他差不多岁数,有的背着剑,有的腰间鼓鼓囊囊,怕是揣着丹药,走路都扬着头——该是来考门派的富家子弟。
“让让!
都让让!”
一阵马蹄声传来,人群往两边躲。
沈砚抬头,看见两匹白马拉着辆马车,车帘是青色的,上面绣着朵流云。
车旁跟着两个青衣弟子,腰间的剑鞘是竹制的,却透着光,一看就不是凡品。
“是流云阁的人!”
有人低声说,“听说流云阁这次来的是内门长老,专门负责收弟子。”
马车停在不远处的客栈门口。
一个青衣弟子掀开车帘,先跳下来,又扶着个少年下车。
少年穿件月白长衫,头发用玉簪束着,手里捏着柄折扇,长得眉清目秀,只是嘴角微微翘着,带着点傲气。
沈砚的目光落在少年腰间——那里挂着柄短剑,剑鞘是象牙白的,上面刻着细纹,看着比马车还贵。
“苏师兄,您先歇着,弟子去打听下其他门派的动静。”
青衣弟子躬身说。
少年“嗯”了声,没看他,目光扫过周围,落在沈砚身上时,皱了皱眉,像看见什么脏东西似的,转开了头。
沈砚没在意。
他从怀里摸出个玉米饼,慢慢啃着,眼睛却没闲着——他看见那少年走进客栈时,脚在门槛上顿了顿,右手食指轻轻敲了敲折扇,像是在运气。
爹娘说过,真正的剑修,哪怕手里没剑,身上也有“势”。
这少年看着傲气,却不是装的。
啃完饼,沈砚站起身,往兵卒说的“考考点”走。
那地方在城中心的广场上,己经搭起了棚子,挂着七面旗,每面旗上的字都不一样:“天剑宗流云阁寒水剑庄”……正是墨老说的“七大派”。
棚子前围了不少人,都在看墙上贴的告示。
沈砚挤进去,认字不多,只看见“年龄十六以下需引气入体”几个字。
他摸了摸丹田处那点热——应该算“引气入体”了吧?
“哎!
你看那是谁?”
有人推了推旁边的人,往广场另一头指。
沈砚回头。
只见几个穿黑衣的人走进广场,为首的是个独眼汉——竟是黑风寨的那个头目!
他怎么也进城了?
独眼汉也看见了沈砚,先是一愣,随即眼里迸出凶光,伸手往腰间摸——却摸了个空,才想起刀上次被沈砚打落了。
“小子!
你还敢来这!”
独眼汉咬牙切齿,“我告诉你,我己经投靠了影剑楼!
影剑楼的大人说了,见了你,首接废了!”
影剑楼?
沈砚心里咯噔一下。
墨老的纸条上没提这个名字,却在他离村前那晚,悄悄跟他说过一句:“你爹娘的事,跟影剑楼脱不了干系。”
周围的人听见“影剑楼”,都往后退了退,脸上露出怕色。
看来这影剑楼,比黑风寨厉害得多。
独眼汉见众人怕了,更得意了,冲身后的人喊:“给我上!
把这小子胳膊腿打断!”
两个黑衣人应了声,拔出刀就往沈砚扑来。
他们的刀比上次黑风寨的锋利,劈过来时带着风,比山匪利索多了。
沈砚没躲。
他往旁边迈了半步,正好避开左边的刀,同时攥紧背上的锈剑,猛地拔出来——旧布散开,锈剑带着股铁锈味横扫出去,“当”地撞在右边那人的刀上。
那人只觉手腕一麻,刀差点脱手,愣了愣——他没料到这破剑看着锈,撞过来却这么沉。
就是这一愣的功夫,沈砚往前欺身,剑柄往下一磕,正磕在那人的膝盖上。
“嗷”的一声,那人跪了下去。
左边的人见状,刀往沈砚后心刺来。
沈砚侧身,锈剑回撩,剑尖擦着那人的胳膊划过去——没破皮,却带起一股劲,把人掀得踉跄了两步。
不过两招,两个黑衣人就倒了一个,退了一个。
广场上静了静。
刚才还在看告示的人,都转头看沈砚,眼神变了——不再是看花子的眼神,多了点惊讶。
连那刚从客栈出来的月白长衫少年,也站在远处,挑着眉看过来。
独眼汉脸都白了,指着沈砚:“你……你等着!
影剑楼的大人不会放过你的!”
他怕沈砚再动手,带着人慌慌张张跑了。
沈砚收了剑,重新用布裹好。
他知道,这下麻烦了——不仅惹了影剑楼,还在这么多人面前露了手,怕是藏不住了。
“你叫什么名字?”
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清清爽爽的。
沈砚回头。
是那个月白长衫少年,正站在他身后两步远的地方,手里还捏着折扇,只是眼神里没了刚才的傲气,多了点好奇。
“沈砚。”
他答。
“苏清越。”
少年晃了晃折扇,“流云阁的。
你刚才那两招,是家传的?”
沈砚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问:“考门派,要去哪报名?”
苏清越指了指流云阁的棚子:“我师父就在那。
不过……”他打量着沈砚的锈剑,“你这剑,怕是过不了入门的‘兵器检’。
流云阁规矩,外门弟子的剑,至少得是精铁打造的。”
沈砚摸了摸锈剑的剑柄。
爹娘留的剑,就算是锈的,他也不会换。
他没再理苏清越,转身往寒水剑庄的棚子走——那棚子前最冷清,说不定规矩松些。
苏清越看着他的背影,挑了挑眉,没追,只是折扇在手心敲了敲:“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