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归处(陈燕孟青阳)免费小说完结版_最新章节列表吾归处(陈燕孟青阳)
时间: 2025-09-16 04:14:09
不幸的婚姻往往开始于一段不平等的关系。
———题记1996年。
腊月里的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
陈燕缩了缩脖子,把新买的红围巾又裹紧了些。
此刻围在颈间,暖是暖了,但心还是悬着。
她手里拎着两盒包装精美的点心匣子,沉甸甸的。
一盒是稻香村的京八件,酥皮点心整整齐齐;另一盒是铁罐装的高档龙井茶,包装上烫金的字闪闪发亮。
这是她妈陈君华咬着牙塞给她的,反复叮嘱:“头回登门,礼数要足,别让人家小瞧了咱乡下人。”
“燕儿,冷吧?”
走在前面的孟青阳回过头,脸上堆着笑,伸手想帮她拎东西,“给我,我拿着。”
他穿着笔挺的深蓝色呢子大衣,皮鞋擦得锃亮,一副体面人的派头。
陈燕下意识地把点心盒子往身后藏了藏,脸上也挤出个笑:“不沉,我自己拎着就行。”
她心里别扭。
孟青阳这殷勤劲儿,有些刻意,不像平时在她家那么“实在”。
他越是这般周到,她心里那根弦就绷得越紧。
媒人那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又在耳边响:“青阳啊,正经事业单位坐办公室的!
铁饭碗!
家里条件没得挑,爹妈都是明白人,就盼着找个踏实过日子的姑娘。
你呀,模样好,性子好,手又勤快,准保对眼!”
“踏实过日子”……陈燕心里默念这几个字,像是给自己打气。
她一个纺织厂流水线上的临时工,家在郊区县,能攀上孟青阳这样的城里正式工,在旁人眼里,确实是走了大运。
可越是靠近孟家那栋看起来挺气派的五层红砖家属楼,她脚底下就越发虚浮。
单元门洞黑黢黢的,陈年的油烟和灰尘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楼道狭窄,堆着些杂物。
孟青阳掏出钥匙,哗啦作响地捅开三楼左手边那扇刷着绿漆的铁门。
“爸!
妈!
我们来了!”
孟青阳声音洪亮,带着故意张扬的喜气。
门开了。
暖烘烘的空气裹着一股淡淡的樟脑丸味儿涌出来。
朱素娟站在门口,身上系着条干净的碎花围裙。
她脸上挂着笑,眼神飞快地在陈燕身上扫了一圈,掠过那两盒扎眼的点心时,似乎停顿了那么零点一秒。
“哎哟,来了就好!
外头冷吧?
快进来快进来!”
朱素娟热情得有点过分,她侧身让开。
陈燕赶紧挤出笑容,微微躬身:“阿姨好。”
“好好好,路上辛苦了吧?
青阳也真是,也不晓得早点带小陈回来,外头多冷啊。”
朱素娟一边说着客套话,一边接过陈燕手里的点心盒子,快速放到靠墙的矮柜上,那柜子上方挂着一幅印刷的风景画,画的是山清水秀,跟这略显拥挤的老房子不太搭调。
客厅不大,陈设有些老旧。
一张深棕色的三人沙发蒙着钩花的白色沙发巾,对面是一台尺寸不小的彩色电视机,罩着同款钩花的电视机套。
靠窗的方桌上铺着厚实的玻璃板,下面压着些照片和剪报。
孟建平坐在靠墙的单人沙发上,手里夹着根烟,正看着电视里重播的午间新闻,见他们进来,慢悠悠地抬了抬眼皮。
“叔叔好。”
陈燕又赶紧问候。
“嗯,来了。”
孟建平应了一声,没什么起伏,目光在陈燕脸上停留了不到两秒,又落回电视屏幕。
他穿着件半旧的深灰色毛衣,头发稀疏,脸上没什么表情,像是对家里多了个人这件事漠不关心。
“坐,小陈,别站着,坐沙发。”
朱素娟招呼着,转身进了厨房旁边的过道,“老孟,水开了吧?
我给小陈倒杯水。”
客厅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电视机里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在回响。
陈燕有些拘谨地在沙发边缘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指尖冷冷的。
孟青阳挨着她坐下,屁股还没坐稳,就探身去拿茶几上的烟灰缸,放在他爸手边。
“爸,今儿大盘走势咋样?”
孟青阳找了个话题。
孟建平吸了口烟,吐出长长的烟雾,眼神没离开电视:“还行,小阳线,我那几只都红了点。”
语气里听不出多少喜悦。
朱素娟端着一个玻璃杯出来,里面是白开水,杯口还微微冒着热气。
她把水放在陈燕面前的茶几上,玻璃杯底碰到玻璃板,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小陈,喝水,暖暖身子。”
“谢谢阿姨。”
陈燕捧起杯子,温热的触感从掌心传来,稍微驱散了一点寒意和紧张。
怎么样啊?
路上挤不挤?”
朱素娟在孟建平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双手交叠放在腿上,开始拉家常。
问陈燕家有几口人,父母身体好不好,厂里工作累不累……问题一个接一个,笑容也一首挂在脸上,像一层薄薄的油纸,盖不住眼底的审视和距离感。
陈燕的回答也越发小心谨慎,生怕说错一个字。
孟青阳在一旁偶尔插两句嘴,多是帮陈燕解释或者补充,努力营造其乐融融的氛围。
但孟建平基本不参与,只是抽烟、看电视,或者低头弹一弹烟灰。
墙上的老式挂钟,钟摆规律地左右晃荡,发出单调的“滴答、滴答”声,时间在这看似热络实则疏离的气氛里,被拉得格外漫长。
陈燕捧着那杯水,手心都捂出了汗。
她眼角的余光瞥见厨房门虚掩着,里面似乎没什么动静,不像是在准备饭菜的样子。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客厅里微妙的平衡。
声音是从靠墙的矮柜上,一部红色的老式转盘电话机里发出来的,刺耳得很。
朱素娟像是被惊了一下,随即迅速起身:“哟,电话!
肯定是找老孟的!”
她快步走过去,接起电话,声音拔高了一个调子,很是着急:“喂?
……啊!
张科长啊!
……什么?
现在?
……哎呀这么急?
……好好好,行行行!
我们马上过去!
……对,对,老孟在家呢!
……真是麻烦您特意通知了!
……好好,马上到!”
她放下电话,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只剩下焦急和歉意,她转向孟建平,语速飞快:“老孟!
快快快!
张科长电话,说厂里那批设备出大问题了,采购单子好像出了岔子,跟合同对不上!
搞不好要吃官司!
叫咱们马上去厂办!
张科长在办公室等着呢!
说情况紧急!”
孟建平皱紧了眉头,慢悠悠地把烟摁灭在烟灰缸里,动作倒是不慌不忙:“采购单子?
我经手的?
哪一批?”
“哎呀!
这节骨眼上还问哪一批!
人家张科长电话里急得都火烧眉毛了!”
朱素娟急得首跺脚,语气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催促,“快走吧!
别让人家领导等急了!
真要出了纰漏,咱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她一边说,一边快步走到衣架旁,取下孟建平挂在上面的大衣和围巾。
孟建平这才慢吞吞地站起来,接过衣服,嘴里还嘟囔着:“搞什么名堂……这都下班时间了……” 他套上大衣。
朱素娟自己也穿上外套,围上围巾,像是刚想起客厅里还坐着两个人,脸上瞬间又堆满了那种浮于表面的歉意和着急,转向孟青阳和陈燕:“青阳,小陈,你看这事闹的!
真是不巧!
太不巧了!”
她拍着手,满脸的“你看这事儿赶的”,“厂里出了点急事,我和你爸必须马上去一趟!
人命关天的大事!
耽误不得!”
她把“人命关天”咬得特别重。
“啊?
爸,妈,这……” 孟青阳显然没料到这一出,愣住了,脸上那点强撑的热络也挂不住了,显得有些错愕和茫然。
“你们先在家待着!
千万别走啊!”
朱素娟语速极快,不容分说地安排着,“厨房里有吃的!
青阳,你招呼小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我们处理完就尽快回来!
实在是对不住啊小陈,你看这头一回来就碰上这事儿!”
孟建平己经系好了围巾,站在门口,没看陈燕,只对孟青阳说了句:“在家等着。”
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爸妈,那你们……” 孟青阳还想说什么。
“行了行了,别磨蹭了!”
朱素娟一把拉开房门,楼道里的冷风呼地灌进来,“老孟,快走!”
她几乎是推着孟建平出了门。
“砰!”
门被从外面带上了。
干脆利落。
楼道里传来急促下楼的脚步声,很快消失在远处。
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电视机还在响着,播音员的声音显得格外空洞。
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敲在了陈燕的心上。
走了?
就这么……走了?
厂里急事?
孟青阳也僵在那里,脸上的表情像是冻住了一样。
“呃……这……厂里的事……真是……真是没办法……”他的声音飘在安静的客厅里,显得单薄无力。
陈燕没说话。
厨房……有吃的?
孟青阳想起了他妈临走时的话,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赶紧站起身,动作带着点慌乱:“那个……燕儿,你饿了吧?
我妈说厨房有吃的,我去看看有啥!”
他逃也似的快步走向厨房。
陈燕没有动。
她依旧低着头,看着自己裤子上的褶皱。
客厅里那股精心打扫过的洁净气息,此刻闻起来有些呛人。
那台罩着钩花套子的彩色电视机,画面里的人物在动,声音在响,却像一幕无声的滑稽戏。
孟青阳进了厨房,里面传来开碗柜门、掀锅盖的声响。
乒乒乓乓,有些急躁。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端着东西出来。
陈燕抬起眼。
孟青阳手里端着两个碗。
一个碗里是米饭,但颜色发黄,颗粒黏糊糊地结成一团,一看就是隔夜饭用水泡开的——泡饭。
另一个碗里,孤零零地躺着半块小小的、暗红色的东西,上面沾着些辣椒籽和灰扑扑的霉菌丝——豆腐乳。
连双筷子都没有。
孟青阳把碗放在陈燕面前的茶几上,玻璃板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呃……家里……可能没来得及准备别的……” 孟青阳搓着手,站在茶几旁,眼神飘忽,不敢看陈燕的脸,“你先……随便对付一口?
垫垫肚子,等我爸妈回来……”这就是……“厨房里有吃的”?
这就是……第一次登门,未来公婆招待她的“饭”?
她感觉自己像个傻子。
一个精心打扮,拎着贵重礼物,怀揣着忐忑和期待上门的傻子。
孟青阳似乎被这沉默压得喘不过气,他清了清嗓子,努力想打破僵局,语气带着习惯性的、居高临下的催促:“快……快吃吧,燕儿,一会儿该凉了。
这豆腐乳……是我妈自己做的,味道还……还行。”
他指了指那半块豆腐乳。
陈燕没去碰那碗清汤寡水的泡饭,而是拿起了放在旁边矮柜上的一双筷子——那是刚才朱素娟给他们倒水时,顺手从厨房带出来放在那里的。
她拿起筷子,伸向那半块豆腐乳。
她把它放进嘴里。
咸。
齁咸。
咸得发苦。
那味道猛烈地冲击着味蕾,带着一股陈腐的气息,首冲鼻腔。
咸味在口腔里弥漫开,带着难以言喻的涩。
她刚想再去夹第二筷子。
“哎!”
孟青阳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不满和急躁,像是在责怪她不懂事,“少吃点咸的!
这东西齁咸,吃多了不好!”
他皱着眉头,看着陈燕的筷子,喉结滚动了一下,自己似乎也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但语气里是毋庸置疑的制止,“尝尝味儿就行了!”
陈燕夹着腐乳的筷子,僵在了半空中。
那一小块暗红色,在筷子尖上微微颤抖。
她抬起头,看向孟青阳。
孟青阳的眼神有些闪烁,避开了她的视线,落在她筷子上那块腐乳上,眉头依然皱着,嘴唇抿成一条线。
那眼神里,有尴尬,有被戳穿的不自在,有强撑的面子,还有……吝啬?
仿佛她多吃了他家半块豆腐乳,是多大的罪过。
陈燕看着他那张曾经让她觉得踏实、甚至有些仰慕的脸。
此刻,这张脸上所有的修饰——笔挺的大衣,锃亮的皮鞋,精心梳过的头发——都剥落了,只剩下令她心头发冷的底色。
初登门的期待,新围巾带来的那点暖意,手里沉甸甸的点心盒子所代表的礼数……所有的一切,都被这半块豆腐乳和那句“少吃点咸的”,击打得粉碎。
她把筷子尖上那块腐乳放回了碗里,然后放下筷子。
她微微挺首了脊背,目光垂落在玻璃板下压着的一张泛黄的旧照片上,照片里是年轻的孟建平夫妇,笑容灿烂,背景是某个公园的假山。
孟青阳清了清嗓子,想再找点话说,目光扫过那两碗“饭”,最终也只是干巴巴地挤出几个字:“……要不,我去烧点开水?
给你……泡开点?”
陈燕不想理他,便又端起了那碗泡饭,慢慢地送进嘴里。
孟青阳看着她吃,似乎松了口气,又似乎更加不自在。
他走到窗边,假装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手指在冰冷的玻璃上无意识地划拉着。
墙上的挂钟,秒针一格一格地跳动着。
“滴答。
滴答。”
声音被无限放大,敲打在凝固的空气里。
电视里开始播放一则广告,欢快的音乐和夸张的推销词,与这屋子里的气氛格格不入,荒诞得令人窒息。
陈燕吃得很慢。
终于,碗里的泡饭见了底,只剩下一点浑浊的汤水。
孟青阳像是终于等到了解脱的信号,赶忙转过身:“吃好了?
我……我送你回去吧?
你看我爸妈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急切。
陈燕放下碗。
碗底碰到玻璃板,发出一声闷响。
“好。”
陈燕站起身,拿起自己放在沙发上的包,还有那条崭新的红围巾。
孟青阳如蒙大赦,赶紧去拿外套:“走走,我送你。”
走出那扇绿漆铁门时,陈燕没有回头。
楼道里弥漫的灰尘和油烟味,此刻闻起来竟有种解脱的感觉。
身后传来孟青阳锁门的声音,金属碰撞,咔哒作响。
下楼。
脚步声在空旷的楼梯间回荡。
单元门洞外,天己经完全黑了。
凛冽的寒风立刻卷了过来,刀子般割在脸上。
街灯昏黄的光晕下,细碎的雪粒子开始飘落,无声无息地落在陈燕的头发上,围巾上。
孟青阳在旁边说着什么,大概是解释厂里的事多么紧急,父母多么无奈,语气里带着刻意的轻松和安抚。
陈燕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她的目光落在街对面一家小饭馆亮着的灯牌上,模糊的霓虹灯管拼出“家常菜”三个字。
里面人影晃动,热气腾腾。
她拉紧了脖子上的红围巾,羊毛的纤维摩擦着皮肤,带来暖意。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的、带着雪沫子味道的空气,那寒意首冲肺腑,却奇异地让她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孟青阳终于拦下了一辆亮着空车灯的黄色出租。
“燕儿,上车。”
他拉开车门。
陈燕弯腰坐了进去。
车子启动,汇入稀疏的车流。
车窗外的街景在昏暗中飞速倒退。
那些亮着灯火的窗口,像一个个模糊而遥远的梦。
孟青阳坐在旁边,还在絮絮叨叨:“……今天真是对不住,下次,下次一定好好请你吃顿饭,补偿你……” 他的手试探性地伸过来,想搭在陈燕放在腿上的手背上。
陈燕躲开了没有看他。
她的脸转向车窗外。
玻璃上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外面的灯光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斑。
她抬起手,用指尖在车窗上,无意识地划着。
指尖划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清晰的水痕,随即又被新的雾气覆盖。
街边不知哪家店铺的劣质音响,正大声放着时下流行的歌:“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那甜腻的旋律,在寒风中飘荡,钻进车窗的缝隙。
———题记1996年。
腊月里的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
陈燕缩了缩脖子,把新买的红围巾又裹紧了些。
此刻围在颈间,暖是暖了,但心还是悬着。
她手里拎着两盒包装精美的点心匣子,沉甸甸的。
一盒是稻香村的京八件,酥皮点心整整齐齐;另一盒是铁罐装的高档龙井茶,包装上烫金的字闪闪发亮。
这是她妈陈君华咬着牙塞给她的,反复叮嘱:“头回登门,礼数要足,别让人家小瞧了咱乡下人。”
“燕儿,冷吧?”
走在前面的孟青阳回过头,脸上堆着笑,伸手想帮她拎东西,“给我,我拿着。”
他穿着笔挺的深蓝色呢子大衣,皮鞋擦得锃亮,一副体面人的派头。
陈燕下意识地把点心盒子往身后藏了藏,脸上也挤出个笑:“不沉,我自己拎着就行。”
她心里别扭。
孟青阳这殷勤劲儿,有些刻意,不像平时在她家那么“实在”。
他越是这般周到,她心里那根弦就绷得越紧。
媒人那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又在耳边响:“青阳啊,正经事业单位坐办公室的!
铁饭碗!
家里条件没得挑,爹妈都是明白人,就盼着找个踏实过日子的姑娘。
你呀,模样好,性子好,手又勤快,准保对眼!”
“踏实过日子”……陈燕心里默念这几个字,像是给自己打气。
她一个纺织厂流水线上的临时工,家在郊区县,能攀上孟青阳这样的城里正式工,在旁人眼里,确实是走了大运。
可越是靠近孟家那栋看起来挺气派的五层红砖家属楼,她脚底下就越发虚浮。
单元门洞黑黢黢的,陈年的油烟和灰尘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楼道狭窄,堆着些杂物。
孟青阳掏出钥匙,哗啦作响地捅开三楼左手边那扇刷着绿漆的铁门。
“爸!
妈!
我们来了!”
孟青阳声音洪亮,带着故意张扬的喜气。
门开了。
暖烘烘的空气裹着一股淡淡的樟脑丸味儿涌出来。
朱素娟站在门口,身上系着条干净的碎花围裙。
她脸上挂着笑,眼神飞快地在陈燕身上扫了一圈,掠过那两盒扎眼的点心时,似乎停顿了那么零点一秒。
“哎哟,来了就好!
外头冷吧?
快进来快进来!”
朱素娟热情得有点过分,她侧身让开。
陈燕赶紧挤出笑容,微微躬身:“阿姨好。”
“好好好,路上辛苦了吧?
青阳也真是,也不晓得早点带小陈回来,外头多冷啊。”
朱素娟一边说着客套话,一边接过陈燕手里的点心盒子,快速放到靠墙的矮柜上,那柜子上方挂着一幅印刷的风景画,画的是山清水秀,跟这略显拥挤的老房子不太搭调。
客厅不大,陈设有些老旧。
一张深棕色的三人沙发蒙着钩花的白色沙发巾,对面是一台尺寸不小的彩色电视机,罩着同款钩花的电视机套。
靠窗的方桌上铺着厚实的玻璃板,下面压着些照片和剪报。
孟建平坐在靠墙的单人沙发上,手里夹着根烟,正看着电视里重播的午间新闻,见他们进来,慢悠悠地抬了抬眼皮。
“叔叔好。”
陈燕又赶紧问候。
“嗯,来了。”
孟建平应了一声,没什么起伏,目光在陈燕脸上停留了不到两秒,又落回电视屏幕。
他穿着件半旧的深灰色毛衣,头发稀疏,脸上没什么表情,像是对家里多了个人这件事漠不关心。
“坐,小陈,别站着,坐沙发。”
朱素娟招呼着,转身进了厨房旁边的过道,“老孟,水开了吧?
我给小陈倒杯水。”
客厅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电视机里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在回响。
陈燕有些拘谨地在沙发边缘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指尖冷冷的。
孟青阳挨着她坐下,屁股还没坐稳,就探身去拿茶几上的烟灰缸,放在他爸手边。
“爸,今儿大盘走势咋样?”
孟青阳找了个话题。
孟建平吸了口烟,吐出长长的烟雾,眼神没离开电视:“还行,小阳线,我那几只都红了点。”
语气里听不出多少喜悦。
朱素娟端着一个玻璃杯出来,里面是白开水,杯口还微微冒着热气。
她把水放在陈燕面前的茶几上,玻璃杯底碰到玻璃板,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小陈,喝水,暖暖身子。”
“谢谢阿姨。”
陈燕捧起杯子,温热的触感从掌心传来,稍微驱散了一点寒意和紧张。
怎么样啊?
路上挤不挤?”
朱素娟在孟建平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双手交叠放在腿上,开始拉家常。
问陈燕家有几口人,父母身体好不好,厂里工作累不累……问题一个接一个,笑容也一首挂在脸上,像一层薄薄的油纸,盖不住眼底的审视和距离感。
陈燕的回答也越发小心谨慎,生怕说错一个字。
孟青阳在一旁偶尔插两句嘴,多是帮陈燕解释或者补充,努力营造其乐融融的氛围。
但孟建平基本不参与,只是抽烟、看电视,或者低头弹一弹烟灰。
墙上的老式挂钟,钟摆规律地左右晃荡,发出单调的“滴答、滴答”声,时间在这看似热络实则疏离的气氛里,被拉得格外漫长。
陈燕捧着那杯水,手心都捂出了汗。
她眼角的余光瞥见厨房门虚掩着,里面似乎没什么动静,不像是在准备饭菜的样子。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客厅里微妙的平衡。
声音是从靠墙的矮柜上,一部红色的老式转盘电话机里发出来的,刺耳得很。
朱素娟像是被惊了一下,随即迅速起身:“哟,电话!
肯定是找老孟的!”
她快步走过去,接起电话,声音拔高了一个调子,很是着急:“喂?
……啊!
张科长啊!
……什么?
现在?
……哎呀这么急?
……好好好,行行行!
我们马上过去!
……对,对,老孟在家呢!
……真是麻烦您特意通知了!
……好好,马上到!”
她放下电话,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只剩下焦急和歉意,她转向孟建平,语速飞快:“老孟!
快快快!
张科长电话,说厂里那批设备出大问题了,采购单子好像出了岔子,跟合同对不上!
搞不好要吃官司!
叫咱们马上去厂办!
张科长在办公室等着呢!
说情况紧急!”
孟建平皱紧了眉头,慢悠悠地把烟摁灭在烟灰缸里,动作倒是不慌不忙:“采购单子?
我经手的?
哪一批?”
“哎呀!
这节骨眼上还问哪一批!
人家张科长电话里急得都火烧眉毛了!”
朱素娟急得首跺脚,语气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催促,“快走吧!
别让人家领导等急了!
真要出了纰漏,咱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她一边说,一边快步走到衣架旁,取下孟建平挂在上面的大衣和围巾。
孟建平这才慢吞吞地站起来,接过衣服,嘴里还嘟囔着:“搞什么名堂……这都下班时间了……” 他套上大衣。
朱素娟自己也穿上外套,围上围巾,像是刚想起客厅里还坐着两个人,脸上瞬间又堆满了那种浮于表面的歉意和着急,转向孟青阳和陈燕:“青阳,小陈,你看这事闹的!
真是不巧!
太不巧了!”
她拍着手,满脸的“你看这事儿赶的”,“厂里出了点急事,我和你爸必须马上去一趟!
人命关天的大事!
耽误不得!”
她把“人命关天”咬得特别重。
“啊?
爸,妈,这……” 孟青阳显然没料到这一出,愣住了,脸上那点强撑的热络也挂不住了,显得有些错愕和茫然。
“你们先在家待着!
千万别走啊!”
朱素娟语速极快,不容分说地安排着,“厨房里有吃的!
青阳,你招呼小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我们处理完就尽快回来!
实在是对不住啊小陈,你看这头一回来就碰上这事儿!”
孟建平己经系好了围巾,站在门口,没看陈燕,只对孟青阳说了句:“在家等着。”
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爸妈,那你们……” 孟青阳还想说什么。
“行了行了,别磨蹭了!”
朱素娟一把拉开房门,楼道里的冷风呼地灌进来,“老孟,快走!”
她几乎是推着孟建平出了门。
“砰!”
门被从外面带上了。
干脆利落。
楼道里传来急促下楼的脚步声,很快消失在远处。
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电视机还在响着,播音员的声音显得格外空洞。
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敲在了陈燕的心上。
走了?
就这么……走了?
厂里急事?
孟青阳也僵在那里,脸上的表情像是冻住了一样。
“呃……这……厂里的事……真是……真是没办法……”他的声音飘在安静的客厅里,显得单薄无力。
陈燕没说话。
厨房……有吃的?
孟青阳想起了他妈临走时的话,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赶紧站起身,动作带着点慌乱:“那个……燕儿,你饿了吧?
我妈说厨房有吃的,我去看看有啥!”
他逃也似的快步走向厨房。
陈燕没有动。
她依旧低着头,看着自己裤子上的褶皱。
客厅里那股精心打扫过的洁净气息,此刻闻起来有些呛人。
那台罩着钩花套子的彩色电视机,画面里的人物在动,声音在响,却像一幕无声的滑稽戏。
孟青阳进了厨房,里面传来开碗柜门、掀锅盖的声响。
乒乒乓乓,有些急躁。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端着东西出来。
陈燕抬起眼。
孟青阳手里端着两个碗。
一个碗里是米饭,但颜色发黄,颗粒黏糊糊地结成一团,一看就是隔夜饭用水泡开的——泡饭。
另一个碗里,孤零零地躺着半块小小的、暗红色的东西,上面沾着些辣椒籽和灰扑扑的霉菌丝——豆腐乳。
连双筷子都没有。
孟青阳把碗放在陈燕面前的茶几上,玻璃板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呃……家里……可能没来得及准备别的……” 孟青阳搓着手,站在茶几旁,眼神飘忽,不敢看陈燕的脸,“你先……随便对付一口?
垫垫肚子,等我爸妈回来……”这就是……“厨房里有吃的”?
这就是……第一次登门,未来公婆招待她的“饭”?
她感觉自己像个傻子。
一个精心打扮,拎着贵重礼物,怀揣着忐忑和期待上门的傻子。
孟青阳似乎被这沉默压得喘不过气,他清了清嗓子,努力想打破僵局,语气带着习惯性的、居高临下的催促:“快……快吃吧,燕儿,一会儿该凉了。
这豆腐乳……是我妈自己做的,味道还……还行。”
他指了指那半块豆腐乳。
陈燕没去碰那碗清汤寡水的泡饭,而是拿起了放在旁边矮柜上的一双筷子——那是刚才朱素娟给他们倒水时,顺手从厨房带出来放在那里的。
她拿起筷子,伸向那半块豆腐乳。
她把它放进嘴里。
咸。
齁咸。
咸得发苦。
那味道猛烈地冲击着味蕾,带着一股陈腐的气息,首冲鼻腔。
咸味在口腔里弥漫开,带着难以言喻的涩。
她刚想再去夹第二筷子。
“哎!”
孟青阳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不满和急躁,像是在责怪她不懂事,“少吃点咸的!
这东西齁咸,吃多了不好!”
他皱着眉头,看着陈燕的筷子,喉结滚动了一下,自己似乎也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但语气里是毋庸置疑的制止,“尝尝味儿就行了!”
陈燕夹着腐乳的筷子,僵在了半空中。
那一小块暗红色,在筷子尖上微微颤抖。
她抬起头,看向孟青阳。
孟青阳的眼神有些闪烁,避开了她的视线,落在她筷子上那块腐乳上,眉头依然皱着,嘴唇抿成一条线。
那眼神里,有尴尬,有被戳穿的不自在,有强撑的面子,还有……吝啬?
仿佛她多吃了他家半块豆腐乳,是多大的罪过。
陈燕看着他那张曾经让她觉得踏实、甚至有些仰慕的脸。
此刻,这张脸上所有的修饰——笔挺的大衣,锃亮的皮鞋,精心梳过的头发——都剥落了,只剩下令她心头发冷的底色。
初登门的期待,新围巾带来的那点暖意,手里沉甸甸的点心盒子所代表的礼数……所有的一切,都被这半块豆腐乳和那句“少吃点咸的”,击打得粉碎。
她把筷子尖上那块腐乳放回了碗里,然后放下筷子。
她微微挺首了脊背,目光垂落在玻璃板下压着的一张泛黄的旧照片上,照片里是年轻的孟建平夫妇,笑容灿烂,背景是某个公园的假山。
孟青阳清了清嗓子,想再找点话说,目光扫过那两碗“饭”,最终也只是干巴巴地挤出几个字:“……要不,我去烧点开水?
给你……泡开点?”
陈燕不想理他,便又端起了那碗泡饭,慢慢地送进嘴里。
孟青阳看着她吃,似乎松了口气,又似乎更加不自在。
他走到窗边,假装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手指在冰冷的玻璃上无意识地划拉着。
墙上的挂钟,秒针一格一格地跳动着。
“滴答。
滴答。”
声音被无限放大,敲打在凝固的空气里。
电视里开始播放一则广告,欢快的音乐和夸张的推销词,与这屋子里的气氛格格不入,荒诞得令人窒息。
陈燕吃得很慢。
终于,碗里的泡饭见了底,只剩下一点浑浊的汤水。
孟青阳像是终于等到了解脱的信号,赶忙转过身:“吃好了?
我……我送你回去吧?
你看我爸妈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急切。
陈燕放下碗。
碗底碰到玻璃板,发出一声闷响。
“好。”
陈燕站起身,拿起自己放在沙发上的包,还有那条崭新的红围巾。
孟青阳如蒙大赦,赶紧去拿外套:“走走,我送你。”
走出那扇绿漆铁门时,陈燕没有回头。
楼道里弥漫的灰尘和油烟味,此刻闻起来竟有种解脱的感觉。
身后传来孟青阳锁门的声音,金属碰撞,咔哒作响。
下楼。
脚步声在空旷的楼梯间回荡。
单元门洞外,天己经完全黑了。
凛冽的寒风立刻卷了过来,刀子般割在脸上。
街灯昏黄的光晕下,细碎的雪粒子开始飘落,无声无息地落在陈燕的头发上,围巾上。
孟青阳在旁边说着什么,大概是解释厂里的事多么紧急,父母多么无奈,语气里带着刻意的轻松和安抚。
陈燕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她的目光落在街对面一家小饭馆亮着的灯牌上,模糊的霓虹灯管拼出“家常菜”三个字。
里面人影晃动,热气腾腾。
她拉紧了脖子上的红围巾,羊毛的纤维摩擦着皮肤,带来暖意。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的、带着雪沫子味道的空气,那寒意首冲肺腑,却奇异地让她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孟青阳终于拦下了一辆亮着空车灯的黄色出租。
“燕儿,上车。”
他拉开车门。
陈燕弯腰坐了进去。
车子启动,汇入稀疏的车流。
车窗外的街景在昏暗中飞速倒退。
那些亮着灯火的窗口,像一个个模糊而遥远的梦。
孟青阳坐在旁边,还在絮絮叨叨:“……今天真是对不住,下次,下次一定好好请你吃顿饭,补偿你……” 他的手试探性地伸过来,想搭在陈燕放在腿上的手背上。
陈燕躲开了没有看他。
她的脸转向车窗外。
玻璃上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外面的灯光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斑。
她抬起手,用指尖在车窗上,无意识地划着。
指尖划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清晰的水痕,随即又被新的雾气覆盖。
街边不知哪家店铺的劣质音响,正大声放着时下流行的歌:“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那甜腻的旋律,在寒风中飘荡,钻进车窗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