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易主时夏晚春桃小说完整版_热门好看小说珠玉易主时(夏晚春桃)
时间: 2025-09-16 04:18:28
消毒水的味道还没散尽,尖锐的电流声却像钢针般扎进太阳穴。
夏晚猛地睁开眼,视线所及却不是解剖室熟悉的无影灯,而是一片朦胧的昏黄。
头痛欲裂,像是被重锤反复碾过,浑身的骨头缝里都透着酸软。
她想抬手按按额角,却发现手臂重得像灌了铅,稍一用力,喉咙里就涌上腥甜的痒意,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
小姐您醒了?”
一个带着哭腔的女声在耳边响起,紧接着,一张布满焦虑的圆脸凑近,鬓边的碎发被泪水打湿,贴在蜡黄的脸颊上。
夏晚愣住了。
这张脸很陌生,梳着双丫髻,身上穿着粗布的浅绿色襦裙,袖口还打着补丁。
更让她心惊的是,这姑娘说话的腔调——不是她熟悉的任何一种方言,带着种古怪的、抑扬顿挫的古韵。
“水……” 夏晚艰难地吐出一个字,嗓子干得像要冒烟。
“哎!
水来了水来了!”
那姑娘手忙脚乱地端过一个粗瓷碗,小心翼翼地扶起夏晚的头,将碗沿凑到她嘴边。
温热的水滑过干涸的喉咙,带来一丝舒缓。
夏晚贪婪地喝了几口,混沌的意识才稍微清晰了些。
她环顾西周,发现自己正躺在一辆颠簸的马车里。
车壁是暗沉的木色,铺着一层薄薄的褥子,身下的垫子散发着淡淡的霉味。
车窗外传来车轮碾过石子路的“咯吱”声,还有隐约的马蹄声和赶车人的吆喝声。
这不是她的世界。
这个认知像冰水一样浇透了夏晚的脊背。
她是市公安局最年轻的主检法医,昨天还在解剖室里对着一具无名女尸做病理分析,因为器械漏电引发了短路,她最后看到的,是骤然亮起的白光和同事惊恐的脸。
难道……她猛地低头,看向自己的手。
那是一双纤细苍白的手,指节不算分明,掌心带着薄茧,却绝不是她那双常年握解剖刀、指腹有着稳定薄茧的手。
这双手太年轻,太瘦弱,甚至能清晰地看到皮下淡青色的血管。
不是她的手。
“小姐,您感觉好些了吗?”
丫鬟见她怔怔地看着自己的手,担忧地问,“您都烧了三天了,可吓死春桃了……要是再醒不过来,咱们可怎么向老爷交代啊?”
小姐?
春桃?
老爷?
陌生的称呼像碎片一样涌入脑海,伴随着更多混乱的画面——破旧的茅屋,一个慈祥的老嬷嬷,一本翻烂的《女诫》,还有半个月前,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茅屋前,自称是礼部尚书府的人,说她是尚书温庭之流落在外的庶女,要接她回府参加选秀。
温如玉。
这个名字突兀地跳进夏晚的意识里,带着属于原主的、怯弱又惶恐的情绪。
她真的穿越了。
穿成了这个叫温如玉的少女,一个刚从乡野被接回京城,就要被塞进皇宫的礼部尚书庶女。
“选秀……” 夏晚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字,心脏骤然收紧。
她对古代的宫廷一无所知,但从那些古装剧和历史文献里也能猜到,那地方是锦绣堆成的牢笼,步步都是陷阱,像原主这样怯懦体弱的性子,进去恐怕活不过三个月。
“是啊小姐,” 春桃瘪着嘴,声音压低了些,“老爷说,您是尚书府的血脉,理应为家族荣耀着想。
这次选秀要是能被选上,哪怕只是个最低等的更衣,也能给咱们温家添几分助力……”夏晚闭上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她是夏晚,是见过无数尸骸、在血腥气里能冷静分析伤口的法医,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温如玉。
现在她占了这具身体,就得为自己的命负责。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睁开眼时,眼底的迷茫己经被冷静取代。
她看向春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我睡了多久?
现在到哪儿了?”
春桃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一向怯懦的小姐会突然问得这么清楚,但还是连忙回答:“小姐您昏睡三天了,昨天夜里烧才退了些。
咱们己经过了通州,再有一天路程就能到京城了。”
通州……京城……夏晚在心里默念着这两个地名,努力从原主模糊的记忆里搜寻相关信息。
九兴王朝,开国百年,如今的皇帝萧衍据说还算勤政,但后宫争斗从未停歇。
礼部尚书温庭之,原主的生父,在朝中不算权臣,家世只能算中等,这次把原主从乡野找回来送选秀,恐怕确实如春桃所说,是想借女儿攀附皇权。
而原主这病……夏晚不动声色地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还有些低烧,但不算严重。
她回想了一下原主的记忆,发病前一天,嫡母派人送来一碟精致的杏仁酥,原主舍不得吃,分给了春桃半块,结果当天夜里就发起了高烧。
春桃当时也吃了,却一点事没有。
是巧合,还是……夏晚的眼神冷了几分。
法医的职业本能让她对“意外”格外敏感。
原主性子单纯,或许想不到深宅大院里的弯弯绕绕,但她不能不防。
“那碟杏仁酥,是谁送来的?”
夏晚状似随意地问。
春桃的脸色微变,低下头小声说:“是……是嫡母身边的张嬷嬷送来的,说是给小姐补身子的。”
她顿了顿,又急忙补充,“张嬷嬷应该没恶意吧?
毕竟是府里的老人了……”夏晚没说话。
恶意这种东西,从来不会写在脸上。
她现在没有证据,不能妄下结论,但必须记下这件事。
马车突然剧烈地颠簸了一下,夏晚的头撞到了车壁,疼得她闷哼一声。
“怎么回事?”
春桃连忙扶住她,掀开窗帘一角往外看,“好像是车轮陷进坑里了。”
外面传来车夫的吆喝声和咒骂声,还有几个随从的应答声。
夏晚趁着这个空隙,仔细打量着春桃。
这丫鬟看起来十五六岁,眼神还算清澈,对原主似乎是真心关切,这三天想必也没少受累,眼下有着明显的青黑。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或许可以暂时信任她。
“春桃,” 夏晚开口,声音还有些虚弱,“我睡了三天,很多事都记不太清了。
你跟我说说,咱们尚书府里的情况,还有……这次选秀的事。”
春桃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同情。
小姐大病一场,忘了些事也正常。
她连忙坐到夏晚身边,絮絮叨叨地说了起来:“咱们尚书府里,老爷说了算,但府中中馈是嫡母管着。
嫡母姓刘,是吏部侍郎家的小姐,性子……不算太慈和,对咱们这些庶出的……” 春桃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实话,“不太上心。
大小姐温如媚是嫡母亲生的,比小姐大两岁,性子骄纵些,不太瞧得上乡下来的人。”
这和原主记忆里的印象差不多。
夏晚点点头,示意她继续说选秀的事。
“选秀是下个月初一开选,年满十三到十七岁的官家女子都要参加。
听说今年选的不仅是后宫嫔妃,还要给几位成年的皇子选侧妃和侍妾。
咱们老爷说,小姐您容貌出挑,只要规矩学得体面些,总能选上个不错的位份……” 春桃说着,语气里带着几分憧憬,但看到夏晚平静的脸色,又把话咽了回去。
容貌出挑?
夏晚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皮肤很细腻,轮廓似乎确实不错,但现在病着,想必是憔悴不堪。
不过这副皮囊,或许能成为她的筹码,也可能是祸端。
“规矩……我还没学多少。”
夏晚皱起眉。
原主被接回府才半个月,刚学了几天的请安礼就被送来参加选秀,礼仪肯定不到位。
“小姐别担心,” 春桃连忙安慰,“老爷特意让刘嬷嬷跟着,路上会教您规矩的。
刘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老人,懂的多。”
宫里出来的嬷嬷?
夏晚心里又是一紧。
这种人往往最是势利,也最会看人下菜碟。
正想着,马车外传来一个略显尖细的女声:“温小姐醒了吗?
老奴奉命来教规矩了。”
春桃脸色微白,小声对夏晚说:“是刘嬷嬷来了。”
夏晚深吸一口气,对春桃说:“扶我起来。”
不管前路有多少荆棘,她都得走下去。
从今天起,她就是温如玉了。
春桃扶着她坐起身,在她背后垫了个软枕。
夏晚理了理身上半旧的素色襦裙,尽量让自己的姿态看起来不那么狼狈。
车帘被掀开,一个穿着深色衣袍、戴着抹额的老嬷嬷走了进来。
她约莫五十岁上下,眼神锐利,扫过夏晚时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像是在评估一件货物。
“醒了就好,” 刘嬷嬷的声音没什么温度,“还有一天到京城,趁着这点时间,把最基本的请安礼练熟了,别到了宫里,丢了咱们尚书府的脸。”
夏晚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情绪,轻声应道:“是,有劳嬷嬷费心。”
她知道,真正的考验,从这一刻才刚刚开始。
夏晚猛地睁开眼,视线所及却不是解剖室熟悉的无影灯,而是一片朦胧的昏黄。
头痛欲裂,像是被重锤反复碾过,浑身的骨头缝里都透着酸软。
她想抬手按按额角,却发现手臂重得像灌了铅,稍一用力,喉咙里就涌上腥甜的痒意,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
小姐您醒了?”
一个带着哭腔的女声在耳边响起,紧接着,一张布满焦虑的圆脸凑近,鬓边的碎发被泪水打湿,贴在蜡黄的脸颊上。
夏晚愣住了。
这张脸很陌生,梳着双丫髻,身上穿着粗布的浅绿色襦裙,袖口还打着补丁。
更让她心惊的是,这姑娘说话的腔调——不是她熟悉的任何一种方言,带着种古怪的、抑扬顿挫的古韵。
“水……” 夏晚艰难地吐出一个字,嗓子干得像要冒烟。
“哎!
水来了水来了!”
那姑娘手忙脚乱地端过一个粗瓷碗,小心翼翼地扶起夏晚的头,将碗沿凑到她嘴边。
温热的水滑过干涸的喉咙,带来一丝舒缓。
夏晚贪婪地喝了几口,混沌的意识才稍微清晰了些。
她环顾西周,发现自己正躺在一辆颠簸的马车里。
车壁是暗沉的木色,铺着一层薄薄的褥子,身下的垫子散发着淡淡的霉味。
车窗外传来车轮碾过石子路的“咯吱”声,还有隐约的马蹄声和赶车人的吆喝声。
这不是她的世界。
这个认知像冰水一样浇透了夏晚的脊背。
她是市公安局最年轻的主检法医,昨天还在解剖室里对着一具无名女尸做病理分析,因为器械漏电引发了短路,她最后看到的,是骤然亮起的白光和同事惊恐的脸。
难道……她猛地低头,看向自己的手。
那是一双纤细苍白的手,指节不算分明,掌心带着薄茧,却绝不是她那双常年握解剖刀、指腹有着稳定薄茧的手。
这双手太年轻,太瘦弱,甚至能清晰地看到皮下淡青色的血管。
不是她的手。
“小姐,您感觉好些了吗?”
丫鬟见她怔怔地看着自己的手,担忧地问,“您都烧了三天了,可吓死春桃了……要是再醒不过来,咱们可怎么向老爷交代啊?”
小姐?
春桃?
老爷?
陌生的称呼像碎片一样涌入脑海,伴随着更多混乱的画面——破旧的茅屋,一个慈祥的老嬷嬷,一本翻烂的《女诫》,还有半个月前,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茅屋前,自称是礼部尚书府的人,说她是尚书温庭之流落在外的庶女,要接她回府参加选秀。
温如玉。
这个名字突兀地跳进夏晚的意识里,带着属于原主的、怯弱又惶恐的情绪。
她真的穿越了。
穿成了这个叫温如玉的少女,一个刚从乡野被接回京城,就要被塞进皇宫的礼部尚书庶女。
“选秀……” 夏晚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字,心脏骤然收紧。
她对古代的宫廷一无所知,但从那些古装剧和历史文献里也能猜到,那地方是锦绣堆成的牢笼,步步都是陷阱,像原主这样怯懦体弱的性子,进去恐怕活不过三个月。
“是啊小姐,” 春桃瘪着嘴,声音压低了些,“老爷说,您是尚书府的血脉,理应为家族荣耀着想。
这次选秀要是能被选上,哪怕只是个最低等的更衣,也能给咱们温家添几分助力……”夏晚闭上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她是夏晚,是见过无数尸骸、在血腥气里能冷静分析伤口的法医,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温如玉。
现在她占了这具身体,就得为自己的命负责。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睁开眼时,眼底的迷茫己经被冷静取代。
她看向春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我睡了多久?
现在到哪儿了?”
春桃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一向怯懦的小姐会突然问得这么清楚,但还是连忙回答:“小姐您昏睡三天了,昨天夜里烧才退了些。
咱们己经过了通州,再有一天路程就能到京城了。”
通州……京城……夏晚在心里默念着这两个地名,努力从原主模糊的记忆里搜寻相关信息。
九兴王朝,开国百年,如今的皇帝萧衍据说还算勤政,但后宫争斗从未停歇。
礼部尚书温庭之,原主的生父,在朝中不算权臣,家世只能算中等,这次把原主从乡野找回来送选秀,恐怕确实如春桃所说,是想借女儿攀附皇权。
而原主这病……夏晚不动声色地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还有些低烧,但不算严重。
她回想了一下原主的记忆,发病前一天,嫡母派人送来一碟精致的杏仁酥,原主舍不得吃,分给了春桃半块,结果当天夜里就发起了高烧。
春桃当时也吃了,却一点事没有。
是巧合,还是……夏晚的眼神冷了几分。
法医的职业本能让她对“意外”格外敏感。
原主性子单纯,或许想不到深宅大院里的弯弯绕绕,但她不能不防。
“那碟杏仁酥,是谁送来的?”
夏晚状似随意地问。
春桃的脸色微变,低下头小声说:“是……是嫡母身边的张嬷嬷送来的,说是给小姐补身子的。”
她顿了顿,又急忙补充,“张嬷嬷应该没恶意吧?
毕竟是府里的老人了……”夏晚没说话。
恶意这种东西,从来不会写在脸上。
她现在没有证据,不能妄下结论,但必须记下这件事。
马车突然剧烈地颠簸了一下,夏晚的头撞到了车壁,疼得她闷哼一声。
“怎么回事?”
春桃连忙扶住她,掀开窗帘一角往外看,“好像是车轮陷进坑里了。”
外面传来车夫的吆喝声和咒骂声,还有几个随从的应答声。
夏晚趁着这个空隙,仔细打量着春桃。
这丫鬟看起来十五六岁,眼神还算清澈,对原主似乎是真心关切,这三天想必也没少受累,眼下有着明显的青黑。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或许可以暂时信任她。
“春桃,” 夏晚开口,声音还有些虚弱,“我睡了三天,很多事都记不太清了。
你跟我说说,咱们尚书府里的情况,还有……这次选秀的事。”
春桃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同情。
小姐大病一场,忘了些事也正常。
她连忙坐到夏晚身边,絮絮叨叨地说了起来:“咱们尚书府里,老爷说了算,但府中中馈是嫡母管着。
嫡母姓刘,是吏部侍郎家的小姐,性子……不算太慈和,对咱们这些庶出的……” 春桃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实话,“不太上心。
大小姐温如媚是嫡母亲生的,比小姐大两岁,性子骄纵些,不太瞧得上乡下来的人。”
这和原主记忆里的印象差不多。
夏晚点点头,示意她继续说选秀的事。
“选秀是下个月初一开选,年满十三到十七岁的官家女子都要参加。
听说今年选的不仅是后宫嫔妃,还要给几位成年的皇子选侧妃和侍妾。
咱们老爷说,小姐您容貌出挑,只要规矩学得体面些,总能选上个不错的位份……” 春桃说着,语气里带着几分憧憬,但看到夏晚平静的脸色,又把话咽了回去。
容貌出挑?
夏晚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皮肤很细腻,轮廓似乎确实不错,但现在病着,想必是憔悴不堪。
不过这副皮囊,或许能成为她的筹码,也可能是祸端。
“规矩……我还没学多少。”
夏晚皱起眉。
原主被接回府才半个月,刚学了几天的请安礼就被送来参加选秀,礼仪肯定不到位。
“小姐别担心,” 春桃连忙安慰,“老爷特意让刘嬷嬷跟着,路上会教您规矩的。
刘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老人,懂的多。”
宫里出来的嬷嬷?
夏晚心里又是一紧。
这种人往往最是势利,也最会看人下菜碟。
正想着,马车外传来一个略显尖细的女声:“温小姐醒了吗?
老奴奉命来教规矩了。”
春桃脸色微白,小声对夏晚说:“是刘嬷嬷来了。”
夏晚深吸一口气,对春桃说:“扶我起来。”
不管前路有多少荆棘,她都得走下去。
从今天起,她就是温如玉了。
春桃扶着她坐起身,在她背后垫了个软枕。
夏晚理了理身上半旧的素色襦裙,尽量让自己的姿态看起来不那么狼狈。
车帘被掀开,一个穿着深色衣袍、戴着抹额的老嬷嬷走了进来。
她约莫五十岁上下,眼神锐利,扫过夏晚时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像是在评估一件货物。
“醒了就好,” 刘嬷嬷的声音没什么温度,“还有一天到京城,趁着这点时间,把最基本的请安礼练熟了,别到了宫里,丢了咱们尚书府的脸。”
夏晚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情绪,轻声应道:“是,有劳嬷嬷费心。”
她知道,真正的考验,从这一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