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庄子老子(道法汇通)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庄子老子全集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6 04:18:47 
一、先秦奠基:道法根源1. 《道德经》- 作者:老子(李耳)- 成书时间: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世纪)- 理论方向:宇宙本体论与治国修身哲学- 核心思想:提出“道”为万物本源,主张“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宇宙生成逻辑,为道教哲学根基。

2. 《庄子》(《南华真经》)- 作者:庄子及其后学- 成书时间:战国中期(约公元前4世纪)- 理论方向:精神自由与生命境界- 核心思想:倡导“逍遥游齐物论”,破除生死、物我界限。

提出“天人合一”,主张通过“心斋坐忘”实现精神超脱,深化道家生命哲学。

庄子老子(道法汇通)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庄子老子全集在线阅读

3. 《黄帝阴符经》- 作者:托名黄帝(真实作者佚名)- 成书时间:战国至汉初- 理论方向:天人关系与兵法权谋- 核心思想:强调“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认为天、地、人存在动态符应关系。

主张暗合天道以治国用兵,将自然法则应用于社会实践。

---二、汉魏六朝:教义成形4. 《太平经》- 作者:集体创作(于吉等整理)- 成书时间:汉代(公元2世纪)- 理论方向:社会改革与宗教神学- 核心思想:以阴阳五行构建宇宙观,提出“承负”说(善恶报应延及子孙)。

主张平等均财,反对剥削,为早期道教起义提供理论依据。

5. 《老子想尔注》- 作者:张道陵(一说张鲁)- 成书时间:东汉(约公元2世纪)- 理论方向:宗教化诠释《道德经》- 核心思想:首次将“道”人格化为“太上老君”,将“长生”视为最高追求。

如改写“生乃王”为“生乃大”,奠定道教贵生信仰。

6. 《周易参同契》- 作者:魏伯阳- 成书时间:东汉(约公元2世纪)- 理论方向:丹道理论与实践- 核心思想:融合《周易》爻象、黄老思想、炉火炼丹术,提出“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

为内外丹术奠基,被誉“万古丹经之祖”。

7. 《抱朴子内篇》- 作者:葛洪- 成书时间:晋代(公元4世纪)- 理论方向:神仙方术与养生体系- 核心思想:系统论述金丹成仙理论,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

汇集符箓、服食、行气等方术,标志道教从民间信仰向上层神仙道教转型。

8. 《黄庭经》- 作者:佚名(传魏华存传世)- 成书时间:魏晋时期- 理论方向:身神存思与内修养生- 核心思想: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宫(脑、心、脾),每宫皆有神灵主宰。

主张存思身神、积精累气以达长生,开创“内景修炼”体系。

9. 《上清大洞真经》- 作者:杨羲等扶乩降笔- 成书时间:东晋(公元4世纪)- 理论方向:存神炼炁与上清派修行- 核心思想:通过存思三十九位身神,引导先天之炁贯通百脉。

强调“开天门、通泥丸”的元神修炼,成为上清派核心经典。

---三、唐宋发展:内丹兴盛10. 《度人经》(《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作者:集体创作(灵宝派)- 成书时间:南朝至唐代- 理论方向:济世度人与斋醮科仪- 核心思想: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将个人修炼与普度众生结合。

构建“三十二天”宇宙观,强调诵经功德,奠定灵宝派斋法基础。

11. 《坐忘论》- 作者:司马承祯- 成书时间:唐代(公元8世纪)- 理论方向:心性修炼与禅道融合- 核心思想:分修道七阶(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核心“坐忘”即“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

融汇佛家止观,推动道教由外丹转向心性。

12. 《悟真篇》- 作者:张伯端- 成书时间:北宋(公元11世纪)- 理论方向:内丹修炼体系化- 核心思想:以诗词形式阐述“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三关修炼。

主张“取坎填离”,逆转阴阳以成金丹,被奉为内丹学正宗。

13. 《云笈七签》- 作者:张君房编- 成书时间:北宋(公元1029年)- 理论方向:道教文献总汇- 核心思想:摘录《道藏》精华,分“三洞西辅”分类汇编。

涵盖教理、方术、神仙传记等,保存汉唐道教文献,号“小道藏”。

---西、宋元新脉:流派融合14. 《太上感应篇》- 作者:佚名(李昌龄注流传)- 成书时间:宋代- 理论方向:伦理教化与承负思想- 核心思想: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为核心,列举善恶行为及报应。

强调行善积德必得福报,推动道教世俗伦理化,影响遍及东亚。

15. 《重阳全真集》- 作者:王重阳- 成书时间:金代(公元12世纪)- 理论方向:三教合一与心性修炼- 核心思想:主张“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提倡“识心见性”的内丹修行,贬斥符箓外丹,奠定全真派“性命双修”宗旨。

---五、元明深化:内丹集成与科仪革新16. 《中和集》- 作者:李道纯(元代)- 成书时间:公元14世纪初- 理论方向:内丹中派心法- 核心思想:融合儒释提出"守中致和"理论,以"玄关一窍"为修炼核心。

主张"性命双修归一",强调"虚静为本,觉照为用",开内丹中派先河。

17. 《金丹大要》- 作者:陈致虚(元代)- 成书时间:1335年- 理论方向:南北二宗丹法融合- 核心思想:整合张伯端南宗与王重阳北宗,系统论述"精气神转化"机制。

提出"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丹道总纲,建立"鼎器、药物、火候"实操体系。

18. 《道法会元》- 作者:赵宜真等编(明代)- 成书时间:14-15世纪- 理论方向:雷法科仪总汇- 核心思想:汇编宋元符箓派300余种法术,强调"内炼成丹,外显为法"。

提出"一点灵光通天彻地"的雷法原理,奠定正一、神霄等派科仪基础。

19. 《性命圭旨》- 作者:尹真人高徒(托名,约明代)- 成书时间:16世纪末- 理论方向:内丹修炼图解集成- 核心思想:以60余幅丹道图像解析修炼全程,首次系统图解"三关修炼"(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

主张"性命兼修,形神俱妙",影响民间丹道至今。

---六、清代:民间道派勃兴20. 《太乙金华宗旨》- 作者:托名吕洞宾(实为清代全真龙门派)- 成书时间:17-18世纪- 理论方向:性功修炼秘法- 核心思想:以"回光守中"为要诀,通过凝神祖窍激发"先天太乙真气"。

20世纪经卫礼贤译介西方,荣格称其为"东方心理学圣典"。

21. 《伍柳仙宗》- 作者:伍守阳、柳华阳(清代)- 成书时间:17-18世纪- 理论方向:内丹实操标准化- 核心思想:将丹法分解为"小周天采药→大周天筑基→出阳神"三阶,精确描述火候、景象、证验。

因强调"清静修持"被称"清净丹法",成为近代最普及的丹经。

22. 《龙门心法》- 作者:王常月(清代)- 成书时间:1663年- 理论方向:全真戒律革新- 核心思想:提出"戒行精严"为修道根基,创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

主张"明心见性为先,打坐炼丹为后",推动全真派由秘传转向公开传戒。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