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夜长歌:误卿词容浔沈未晞最新好看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烬夜长歌:误卿词(容浔沈未晞)
时间: 2025-09-16 04:20:09
脚踝的肿痛持续了三天。
这三天里,贺卿词被困在栖梧阁的一方天地。
舞是跳不成了,但模仿从未停止。
容老夫人身边的孙嬷嬷来了,带来了几本装帧精美的诗集和一本字帖。
孙嬷嬷将字帖摊开在她面前,指尖点着上面簪花小楷写就的批注,“尤其是这小楷,闺阁中少有这般气象。
贺姑娘,您的字……过于清瘦了,带了几分寒窘气,得改。”
贺卿词的目光落在那些字上。
确实是好字,开阔明媚,一如沈未晞其人。
而她自己的字,承自家学,父亲总说“字如其人,清瘦些好,有风骨”。
如今,这风骨却成了需要被剔除的“寒窘气”。
她沉默地铺开宣纸,研墨。
孙嬷嬷就站在一旁,目光如炬,盯着她的每一笔,每一划。
“手腕沉下去,力道不对。”
“这一撇,太过急促,失了从容。”
“重写。”
一张又一张写废的宣纸被团起扔进角落的纸篓,如同她被弃若敝履的旧日印记。
手腕酸涩难当,心头更是堵着一团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湿漉漉,透不过气。
偶尔,她也会走神。
目光掠过窗外,院中一株老梅枝桠嶙峋,己有零星花苞挣扎着探出头,透着不顾一切的倔强。
像她,却又不像。
她连挣扎都得藏在无人可见的皮囊之下。
第西日清晨,脚踝好了大半。
她正对着镜子,练习沈未晞惯有的、唇角上扬恰好三分甜度的微笑,门外传来轻微的响动。
不是丫鬟们惯常的脚步声。
她笑意一僵,迅速敛去,恢复成无波无澜的温顺模样,抬眼望去。
容浔站在门口,并未立即进来。
他今日穿着一身墨青色常服,少了些平日的凌厉,但眉宇间的疏离依旧如终年不化的冰雪。
他目光淡淡扫过室内,最后落在她身上,看不出情绪。
“能走了?”
他问。
贺卿词起身,微微屈膝:“回容爷,己无大碍。”
“嗯。”
他迈步进来,带来一阵清冷的寒梅冷香。
“今日不必练舞习字,随我去个地方。”
他没有多说要去何处,她也不问。
在这里,她只需要服从。
马车早己备好,车厢宽敞奢华,铺着厚厚的绒毯,中间固定着一张小几,上面摆着一套紫砂茶具和一碟精致的点心。
容浔上车后便阖眼假寐,仿佛当她不存在。
贺卿词缩在最角落的位置,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辘辘声。
她悄悄掀开车帘一角,外面是熙攘的街市,人声、吆喝声、孩童的笑闹声潮水般涌来,又迅速退去。
那是鲜活的人间烟火,与她隔着一层厚厚的车帘,如同隔着一个世界。
马车最终停下。
容浔睁开眼,率先下车。
贺卿词跟着下去,抬头一看,竟是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大相国寺。
她心中微诧,面上却不露分毫。
容浔不像是会来这种地方的人。
他引着她,并未前往大殿拜佛,而是绕过喧闹的前寺,沿着一条清幽的石径往后山走去。
越走越僻静,香客的喧哗渐渐被鸟鸣和风声取代。
最终,他在一片竹林掩映的独立院落前停下。
院门匾额上写着“静心斋”三个字。
推门而入,院内洁净无尘,只有一方石桌,几个石凳。
正面一间禅房,门开着,隐约可见里面简单的陈设:一床,一桌,一椅,墙上挂着一幅字,只有一个笔力遒劲的“静”字。
容浔站在院中,目光投向那禅房,眼神是她从未见过的复杂。
怀念,痛楚,隐忍,还有一丝近乎虔诚的温柔。
“未晞生前,每逢心烦,便会来此小住几日。”
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像是在对她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她说这里清净,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贺卿词的心猛地一缩。
她明白了,他带她来,并非为她,而是为了透过她,触摸那个逝去的影子。
“你在此处住一晚。”
容浔转过身,命令道,“感受她曾感受过的,想想她曾想过的。
明日此时,我来接你。”
他要她在这充满沈未晞气息的地方,更好地成为她。
说完,他不再看她,仿佛完成了一项必要的仪式,转身离去。
院门轻轻合上,将她独自留在这片寂静得令人心慌的天地里。
贺卿词站在原地,许久未动。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那股冷梅香,不知是容浔身上的,还是这院子本身的味道。
她慢慢走进禅房。
里面一尘不染,显然常有人打扫。
书桌上放着几本佛经,还有一本手抄的诗集。
她拿起诗集,翻开扉页,上面是沈未晞那丰腴开阔的字迹——“万物皆有趣,人生当欢愉。”
多么明媚豁达的心境。
与她此刻沉郁压抑的心情,隔着生死,隔着云泥。
她坐在那张仿佛还残留着主人温度的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抚过冰凉的桌面。
桌上有一处不起眼的磨损,桌角似乎刻着什么东西。
她凑近细看,那是一个极小的、笨拙的图案,像是一只蜷缩起来的小猫,旁边还有一个模糊的“词”字。
那是她七岁时刻的。
那时父亲尚未入狱,母亲带她来此上香,她顽皮,偷偷躲到这僻静院落玩耍,不慎划伤了手,眼泪汪汪地躲在桌角刻下自己的小像和名字,以为这样疼痛就能转移。
原来……是这里。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
那个阳光明媚、无忧无虑的下午,那个因为一点小伤就觉得天塌地陷的小女孩……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猝然攥紧,疼得她几乎无法呼吸。
沈未晞感受过的清净,她儿时也曾感受过。
可如今,她却被要求,以另一个人的身份,重温旧地。
窗外,风吹竹叶,沙沙作响,如同一声声遥远的、悲悯的叹息。
她缓缓蜷起身子,将脸埋入掌心,肩膀微微颤抖起来。
这一次,没有容浔冰冷的目光,没有孙嬷嬷严厉的训导。
在这彻底的孤寂里,为自己早己面目全非的人生,无声地掉下了一滴泪。
这三天里,贺卿词被困在栖梧阁的一方天地。
舞是跳不成了,但模仿从未停止。
容老夫人身边的孙嬷嬷来了,带来了几本装帧精美的诗集和一本字帖。
孙嬷嬷将字帖摊开在她面前,指尖点着上面簪花小楷写就的批注,“尤其是这小楷,闺阁中少有这般气象。
贺姑娘,您的字……过于清瘦了,带了几分寒窘气,得改。”
贺卿词的目光落在那些字上。
确实是好字,开阔明媚,一如沈未晞其人。
而她自己的字,承自家学,父亲总说“字如其人,清瘦些好,有风骨”。
如今,这风骨却成了需要被剔除的“寒窘气”。
她沉默地铺开宣纸,研墨。
孙嬷嬷就站在一旁,目光如炬,盯着她的每一笔,每一划。
“手腕沉下去,力道不对。”
“这一撇,太过急促,失了从容。”
“重写。”
一张又一张写废的宣纸被团起扔进角落的纸篓,如同她被弃若敝履的旧日印记。
手腕酸涩难当,心头更是堵着一团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湿漉漉,透不过气。
偶尔,她也会走神。
目光掠过窗外,院中一株老梅枝桠嶙峋,己有零星花苞挣扎着探出头,透着不顾一切的倔强。
像她,却又不像。
她连挣扎都得藏在无人可见的皮囊之下。
第西日清晨,脚踝好了大半。
她正对着镜子,练习沈未晞惯有的、唇角上扬恰好三分甜度的微笑,门外传来轻微的响动。
不是丫鬟们惯常的脚步声。
她笑意一僵,迅速敛去,恢复成无波无澜的温顺模样,抬眼望去。
容浔站在门口,并未立即进来。
他今日穿着一身墨青色常服,少了些平日的凌厉,但眉宇间的疏离依旧如终年不化的冰雪。
他目光淡淡扫过室内,最后落在她身上,看不出情绪。
“能走了?”
他问。
贺卿词起身,微微屈膝:“回容爷,己无大碍。”
“嗯。”
他迈步进来,带来一阵清冷的寒梅冷香。
“今日不必练舞习字,随我去个地方。”
他没有多说要去何处,她也不问。
在这里,她只需要服从。
马车早己备好,车厢宽敞奢华,铺着厚厚的绒毯,中间固定着一张小几,上面摆着一套紫砂茶具和一碟精致的点心。
容浔上车后便阖眼假寐,仿佛当她不存在。
贺卿词缩在最角落的位置,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辘辘声。
她悄悄掀开车帘一角,外面是熙攘的街市,人声、吆喝声、孩童的笑闹声潮水般涌来,又迅速退去。
那是鲜活的人间烟火,与她隔着一层厚厚的车帘,如同隔着一个世界。
马车最终停下。
容浔睁开眼,率先下车。
贺卿词跟着下去,抬头一看,竟是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大相国寺。
她心中微诧,面上却不露分毫。
容浔不像是会来这种地方的人。
他引着她,并未前往大殿拜佛,而是绕过喧闹的前寺,沿着一条清幽的石径往后山走去。
越走越僻静,香客的喧哗渐渐被鸟鸣和风声取代。
最终,他在一片竹林掩映的独立院落前停下。
院门匾额上写着“静心斋”三个字。
推门而入,院内洁净无尘,只有一方石桌,几个石凳。
正面一间禅房,门开着,隐约可见里面简单的陈设:一床,一桌,一椅,墙上挂着一幅字,只有一个笔力遒劲的“静”字。
容浔站在院中,目光投向那禅房,眼神是她从未见过的复杂。
怀念,痛楚,隐忍,还有一丝近乎虔诚的温柔。
“未晞生前,每逢心烦,便会来此小住几日。”
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像是在对她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她说这里清净,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贺卿词的心猛地一缩。
她明白了,他带她来,并非为她,而是为了透过她,触摸那个逝去的影子。
“你在此处住一晚。”
容浔转过身,命令道,“感受她曾感受过的,想想她曾想过的。
明日此时,我来接你。”
他要她在这充满沈未晞气息的地方,更好地成为她。
说完,他不再看她,仿佛完成了一项必要的仪式,转身离去。
院门轻轻合上,将她独自留在这片寂静得令人心慌的天地里。
贺卿词站在原地,许久未动。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那股冷梅香,不知是容浔身上的,还是这院子本身的味道。
她慢慢走进禅房。
里面一尘不染,显然常有人打扫。
书桌上放着几本佛经,还有一本手抄的诗集。
她拿起诗集,翻开扉页,上面是沈未晞那丰腴开阔的字迹——“万物皆有趣,人生当欢愉。”
多么明媚豁达的心境。
与她此刻沉郁压抑的心情,隔着生死,隔着云泥。
她坐在那张仿佛还残留着主人温度的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抚过冰凉的桌面。
桌上有一处不起眼的磨损,桌角似乎刻着什么东西。
她凑近细看,那是一个极小的、笨拙的图案,像是一只蜷缩起来的小猫,旁边还有一个模糊的“词”字。
那是她七岁时刻的。
那时父亲尚未入狱,母亲带她来此上香,她顽皮,偷偷躲到这僻静院落玩耍,不慎划伤了手,眼泪汪汪地躲在桌角刻下自己的小像和名字,以为这样疼痛就能转移。
原来……是这里。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
那个阳光明媚、无忧无虑的下午,那个因为一点小伤就觉得天塌地陷的小女孩……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猝然攥紧,疼得她几乎无法呼吸。
沈未晞感受过的清净,她儿时也曾感受过。
可如今,她却被要求,以另一个人的身份,重温旧地。
窗外,风吹竹叶,沙沙作响,如同一声声遥远的、悲悯的叹息。
她缓缓蜷起身子,将脸埋入掌心,肩膀微微颤抖起来。
这一次,没有容浔冰冷的目光,没有孙嬷嬷严厉的训导。
在这彻底的孤寂里,为自己早己面目全非的人生,无声地掉下了一滴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