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辞职后,扶弟魔老婆急哭了(陈默林雪)完整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免费阅读无弹窗我辞职后,扶弟魔老婆急哭了陈默林雪
凌薇勒马宫门时,朔风正卷着漠北的黄沙往宫墙缝里钻,银甲接缝处凝结的血痂被风刮得簌簌掉落,暗红的碎块混着金黄沙粒,砸在青石板上,迸出细碎的声响,像极了漠北战场上千人万马踏过沙砾的余音。
马背上的“破虏军”大旗还卷着未散的战气,猩红旗面被风扯得猎猎作响,旗下悬着的旧木箱沉得让随军郎中的手臂青筋暴起——木箱是老兵周伯亲手打的,松木纹理里还嵌着漠北的雪霜,里面码着八百七十九块将士铭牌,每一块都用烙铁刻着名字与籍贯,木缝里塞着血沙与硝烟,是跟着她从大靖雁门关打到匈奴王庭,最后没能踩着故土落叶回家的弟兄。
宫人们捧着鎏金锦缎涌上来时,绣着云纹的缎面扫过凌薇甲胄上的刀痕,她身后的亲兵长庚立刻横矛拦住,丈二长矛在日光下泛着冷光,矛尖映出宫人惊愕的脸,他声音沉得像寒潭:“将军甲上是将士们的血,脏了锦缎无妨,污了将士们的魂,你们担待得起?”凌薇抬手抹了把脸,指腹蹭过颧骨上那道浅疤——疤肉比周围皮肤略深,是漠北“狼口坡之战”留下的。那天匈奴人借着风沙设伏,弯刀劈来时,老兵周伯像头老黄牛似的扑过来,替她挡了致命一击,自己的肠子却被刀刃划了出来,温热的血溅在她脸上,周伯最后说的是“将军,活下去,带弟兄们回家”。她指尖顿在疤上,声音哑得像磨过砂石,还带着未褪的战场寒气:“陛下在何处?
”领路的太监李德全眼珠往长乐宫方向飞快瞟了瞟,又赶紧垂下头,压低声音道:“陛下……在长乐宫呢。柳姑娘新得了批西域舞姬,个个能旋着转十圈水袖,正陪着陛下瞧新鲜,还说要给舞姬编支‘庆功舞’,等将军回来赏,说是要让满宫都知道将军的功劳。”“柳姑娘”三个字,像根淬了冰的细针,顺着凌薇的耳尖扎进心里,冻得她心口发疼。她认得柳轻瑶,当朝尚书柳明远的嫡女,萧彻的远房表妹,去年她出征那日,萧彻还亲自把人领到她面前,攥着她的手笑:“惊鸿,你放心去打仗,轻瑶性子软,宫里的事让她替你照看着。我还让她在御花园种了桂花,等你回来,咱们一起赏,到时候我用桂花给你酿你最爱的米酒。”那时她信了。
毕竟萧彻是她从少年时就刻在骨血里的人,是雪地里给她暖手、文华殿替她跪谏的人,是她愿意赌上性命去护的人。十七岁那年,她还是镇国将军凌策的独女,扎着高马尾,穿着劲装在演武场练枪,听见几个世家子在旁边嘲讽“女子提剑像绣花,舞枪像拨弦”,她当即提了木剑冲过去,三两下就把为首的公子哥揍得满地爬,木剑架在人脖子上时,却听见树后传来低低的笑声。转头就见个穿太子蟒袍的少年跳下来,墨色袍角沾着雪,手里揣着个油纸包,递过来时还冒着热气,是刚出炉的桂花糕:“凌薇,你这枪法不对,劈下去该往左下压三分,不然只伤皮肉,伤不到敌人心口,白费力气。
”那是她第一次见萧彻。后来他总溜出东宫,跟着她学骑射。雪地里她冻得手僵,连弓都拉不开,弓弦在指尖勒出红痕,他就把她的手揣进自己怀里暖着,掌心练箭磨出的薄茧蹭过她的指缝,烫得她耳尖发红;她父亲遭人构陷下狱,说凌家私通敌国,满朝文武没人敢替凌家说话,是他跪在文华殿三天三夜,额角磕出的血把青灰地砖染透,才求先帝免了凌家满门抄斩。
他还亲手把“破虏军”的兵符塞进她手里,兵符上的铜纹硌着她的掌心,他说:“惊鸿,我信你,就像信我自己,破虏军交你手里,我放心。”出征那日,城楼上的萧彻穿着明黄龙袍,比东宫时沉敛了许多,却还是从城楼上扔下来一支嵌着绿松石的箭穗,青绿色的宝石在日光下闪着光,风把他的声音吹得发飘,却字字落在她心里:“等你回来,朕就建‘破虏阁’,把你和将士们的名字都刻在最高处,再给你封‘镇国大将军’,让你做大靖最风光的将军,无人敢轻视。”凌薇攥着那箭穗,在漠北的风沙里守了三年。每次打仗前,她都把箭穗贴在胸口,听着绿松石撞着护心镜的轻响,“叮”一声,像萧彻在耳边说“别怕”。狼口坡那仗最险,匈奴人堆了柴火想火攻,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她带着八百将士冲阵,周伯断后时喊的那句“将军,替将士们回家”,到现在还在她耳边响;少年兵小豆子才十六岁,脸上还带着稚气,死前还攥着给邻村阿妹雕的木簪,簪子上刻着小小的桃花,他说“等打完仗就娶她,带她来看京城的花”;炊事兵老马五十多岁,总爱说“我儿子跟小豆子一般大”,为了给断粮三天的将士找吃的,掉进冰窟窿里,捞上来时手里还攥着半袋冻硬的青稞,手指冻得跟冰坨子似的,掰都掰不开;斥候阿吉是个话少的汉子,为了探清匈奴粮草位置,被抓后遭剥皮示众,匈奴人把他绑在旗杆上,他临死前还朝着大靖的方向喊“陛下,将军,守住江山,别让百姓遭罪”;医官陈先生是个读书人,却跟着破虏军跑了三年,带着药箱在战场上救伤员,中了三箭还在往伤员手里递草药,最后一口气说的是“还有两个伤员没包扎,别让他们死”……这些名字,这些事,都刻在木箱里的铭牌上,刻在凌薇的心上。可如今她带着八百七十九块铭牌回来,带着满身的伤和未散的战气回来,萧彻却在陪另一个女人看舞。她没去长乐宫,调转马头径直往御书房走。银甲蹭过朱红宫墙,留下一道浅褐色的血痕,李德全想掏帕子擦,被长庚瞪得缩回手,连大气都不敢喘。刚推开御书房的门,就闻见甜腻的桂花香——不是漠北苦哈哈的干桂花泡的茶味,是新鲜桂花熏的香丸味,浓得呛人,呛得她喉咙发紧,想起萧彻说要给她酿的桂花酒。柳轻瑶正端着盏热茶,纤白的手指捏着描金杯耳,小心翼翼往萧彻手里递。见凌薇进来,她像受了惊的兔子,手一抖,滚烫的茶水泼在萧彻龙袍前襟,浅褐色的茶渍立刻晕开,像极了战场上溅在甲胄上的血。她“扑通”一声跪下,发髻上的珠钗晃得人眼晕,声音带着哭腔:“陛下恕罪!臣女不是故意的,是凌将军的甲胄太吓人了,上面还有血呢,臣女一时慌了神,才弄脏了陛下的龙袍……”萧彻皱了皱眉,指尖捻着龙袍上的茶渍,没看柳轻瑶,只盯着凌薇满身的血污,声音冷得像殿外的雪:“放肆!入宫为何不卸甲?
满身上下的血污,成何体统!御书房是议事之地,不是你撒野的战场!”凌薇的心猛地一沉,沉得像漠北冬天结冰的河水,连带着呼吸都冷了。她解下背后的木箱,轻轻放在地上,箱盖打开时,八百七十九块铭牌相互碰撞,发出细碎的“哒哒”声,每一声都像打在人心上,敲得人发慌。她指着最上面五块铭牌,指尖轻轻碰过木缝里的血沙,指尖的温度似乎能传到冰冷的木牌上:“陛下,这是周伯,从军三十年,狼口坡断后时被乱刀砍死,他死前说,想再喝口家乡的米酒;这是小豆子,十六岁,刚从军半年,死前攥着给阿妹的木簪,说等仗打完就娶她;这是老马,炊事兵,为了给弟兄们找粮掉进冰窟窿,捞上来时手里还攥着半袋青稞;这是阿吉,斥候,被匈奴剥皮示众,临死前喊着‘守住江山’;这是陈先生,医官,中了三箭还在救伤员,最后还惦记着没包扎的弟兄。这八百七十九块铭牌,每一块都有名字,都有等着他们回家的人,都有没说完的话。他们死在漠北,没能见着故土,没能喝上一口家乡的水,臣不敢卸甲,怕他们认不出臣,怕他们觉得,自己白死了。
”萧彻的喉结动了动,眼神闪了闪,像是想说什么,却被柳轻瑶拉了拉衣袖。柳轻瑶抬起头,眼里含着泪,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声音柔得像棉花,却裹着针,扎得人心疼:“陛下,凌将军辛苦是真的,可宫里的规矩不能破呀,满身血污闯御书房,传出去会让朝臣笑话的。
再说……近日柳尚书和几位大人递了折子,说漠北传回消息,凌将军私藏了匈奴王庭的夜明珠,还跟敌酋的弟弟有书信往来,说要平分漠北的土地,让大靖割让三座城。陛下这些天,正为这事烦忧得睡不着觉呢,饭都没吃几口。
”“你说什么?”凌薇猛地向前一步,银甲碰撞的脆响在殿内炸开,像道惊雷,“陛下!
臣血战三载,周伯、小豆子、老马、阿吉、陈先生……八百七十九位将士埋骨黄沙,臣怎么可能通敌?那些所谓的‘书信’,定是有人伪造!是柳家想吞漠北的玉矿,才构陷臣!
”她忽然想起出征前,柳轻瑶在演武场偏亭找过她。当时柳轻瑶穿着水绿色襦裙,手里把玩着一支银簪,簪头是朵小小的桂花,漫不经心地说:“凌将军,漠北有块和田玉矿,成色极好,我爹想让柳家商队去采,你在那边多照应着点。反正你是破虏军的将军,一句话的事,也不费力气,事后柳家不会忘了你的好处。”她当时没应,只说:“那是大靖的矿,是陛下的矿,得陛下旨意才能开采,臣做不了主。
”柳轻瑶当时就变了脸,脸上的笑容淡了,凑近她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威胁:“凌将军,别给脸不要脸。陛下心里,未必真向着你——你握着五万破虏军,军权在握,威望又高,他夜里睡得安稳吗?你还是识相点好。”可她不信。
她不信那个在雪地里给她暖手、在文华殿替她跪谏、说“信你如信自己”的萧彻,会信这些无稽之谈。萧彻却从案上拿起一叠奏折,“啪”地扔在她面前,奏折散开,最上面是副将赵毅的供词——她认得赵毅的字,他写字总爱把“臣”字的竖勾写得格外长,像根长枪。“这是赵毅的供词,他亲眼看见你私藏夜明珠,还有柳尚书递的贡品清单,上面有你的印鉴,盖得清清楚楚。凌薇,证据确凿,你让朕怎么信你?”凌薇捡起奏折,指尖抖得厉害,纸角被捏得发皱,几乎要被捏碎。赵毅是她一手提拔的,从普通士兵到副将,他母亲重病在京,没钱买药,是她每月让人送药材过去,上个月还收到他的信,字迹工整:“将军放心,臣定护好大靖边关,不让匈奴人踏进一步,等将军回来。
”怎么会是他?怎么会是他反咬一口?“陛下,赵毅定是被人逼的!他母亲在京,定是柳家拿他母亲威胁他!”她想解释,想求萧彻查三天,哪怕一天,查清楚真相,“臣请陛下查抄臣的府第,查破虏军的粮账,查柳家的商队,若真有私藏的夜明珠,若真有通敌的书信,臣愿领凌迟之刑,绝不皱眉!”可萧彻却别过脸,目光落在窗外的雪上,雪花落在窗棂上,很快就化了,他声音冷得像冰,没有一丝温度:“你手握五万重兵,在军中威望过盛,满朝文武都在说‘只知有凌将军,不知有大靖帝’。朕若再护着你,这江山,还坐得稳吗?这大靖的百姓,还会认朕这个皇帝吗?”“江山……”凌薇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甲胄的铁锈味,混着眼泪的咸味,笑得肩膀都在抖,“原来陛下怕的,从来不是臣通敌,是臣功高震主,是臣手里的兵权,是臣碍了陛下的眼。”那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