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室里的盛夏沈逸苏念最新小说推荐_最新好看小说画室里的盛夏沈逸苏念
那个盛夏,18岁的她闯进了我的世界——沈逸18岁的糟糕暑假,我遇到了属于我的光——苏念正文蝉鸣聒噪的七月,苏念拖着行李箱站在青槐巷口时,额前的碎发已经被汗湿得黏在皮肤上。巷子深处的老槐树把影子铺得老长,空气里飘着隔壁早餐铺剩的油条香,还有种潮湿的、属于旧时光的味道。“念念来啦?
”二楼阳台探下来个脑袋,是张奶奶。老人家戴着老花镜,手里还攥着没织完的毛线团,“快上来,给你留了冰西瓜!”张奶奶是她外婆最好的朋友,小时候她跟着外婆来过一个暑假。苏念应着“来了”,咬着牙把行李箱往台阶上拖。
箱子滚轮在青石板路上磕出“咯噔咯噔”的响,像在给这寂静的老巷敲节拍。
她是三天前决定搬来的——高考结束那天,爸妈坐在客厅沙发上,把签好字的离婚协议推到她面前时,她没哭,只是回房收拾了两件衣服,说想找个地方清静清静。张奶奶家的老房子在二楼,带个朝东的小阳台。
苏念把行李拖进屋时,看着屋里墙上挂着和外婆的合照,照片里的外婆笑的还是那么慈祥。
视线转达桌上果然摆着半个冰西瓜,中间插着把塑料勺。“你爸妈打电话说了,让你在我这儿住到填志愿,”张奶奶跟着进来,往她手里塞了瓶花露水,“这巷子里晚上蚊子多,记得喷。”苏念含糊应着,挖了勺西瓜往嘴里送。
甜凉的汁水顺着喉咙往下滑,心里那点闷消散。果然这里才有家的味道,她望着窗外——青瓦屋顶上落着只灰鸽子,正歪着头啄羽毛,远处的蝉鸣一阵高过一阵,把夏日的午后拖得又长又慢。她在搬来的第三天傍晚遇见沈逸那天她去巷口的便利店买酸奶,出来时被个骑着旧自行车的男生撞了下胳膊肘,手里的酸奶“啪”地掉在地上,乳白色的液体溅了满地。“抱歉抱歉!”男生慌忙捏闸下车,车链条“咔啦”响了声,他却顾不上,蹲下来就想帮她捡瓶子。苏念抬头时,正看见他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侧脸。
少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黑色T恤,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戴着串简单的黑曜石手链。
他头发很短,额角有道浅浅的疤,笑起来时右眼尾会陷出个小小的梨涡,冲淡了那点略显凌厉的轮廓。“没事。”苏念先一步捡起空瓶子,扔进旁边的垃圾桶,“算我没拿稳。”“那怎么行。”他直起身,从口袋里摸出钱包,“我赔你一瓶。
”说着就往便利店走,步子迈得又快又急,旧自行车斜靠在路灯杆上,车后座绑着个画夹,帆布面磨得发毛。苏念没拦住。等他拎着瓶新的酸奶出来时,额前已经沁出层薄汗。“给。
”他把酸奶递过来,指尖沾着点便利店冰柜的凉气,“刚看你往这边走,是住这附近?
”“嗯,张奶奶家。”苏念接过酸奶,指尖碰到他的手,像被冰了下似的缩了缩。“张奶奶?
”他愣了愣,随即笑了,“我住巷尾老沈家,小时候总蹭张奶奶的槐花饼吃。
”他指了指自己额角的疤,“这就是爬张奶奶家墙头摘槐花摔的。”原来他也认识张奶奶,但在那个暑假他们没有遇见。苏念忍不住多看了眼那道疤。夕阳落在上面,浅得几乎看不见,却让他那张原本有些疏离的脸,多了点烟火气。“我叫沈逸。”他往自行车旁靠了靠,脚踩着脚蹬晃了晃车,“你呢?”“苏念。”“苏念,”他念了遍她的名字,尾音轻轻上扬,像羽毛扫过心尖,“挺好听的。”那天的风很软,吹得老槐树的叶子沙沙响。
沈逸说他刚从画室回来,要去前面的文具店买颜料,问她要不要一起。苏念本想拒绝,却看着他被夕阳照亮的眼睛,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他推着自行车走在她旁边,车链条偶尔发出“咔啦”的响。两人没怎么说话,却不觉得尴尬。路过巷口的老邮筒时,沈逸忽然停下脚步,指着邮筒上贴着的旧海报:“看,去年的画展海报还没撕。
”苏念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海报边角已经卷了边,上面印着幅油画:深蓝的夜空下,青瓦屋顶上落着只猫,眼睛亮得像星星。画右下角的署名是“沈逸”。“画得真好。
”她由衷地说。沈逸挠了挠头,耳尖有点红:“瞎画的。”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等下次有新画展,我送你票。”文具店在巷口的拐角,玻璃柜里摆着排排颜料,管身上的颜色挤在一起,像把夏天揉碎了装在里面。沈逸熟门熟路地走到最里面的货架,拿起支钛白颜料看了看,又放下,转而拿了支柠檬黄。“画夕阳?”苏念问。“嗯,想画巷子里的夕阳。”他把颜料放进购物篮,又弯腰从底层货架翻出本素描本,“昨天路过你家楼下,看见你趴在阳台上看书,影子落在墙上,挺适合当素材的。
”苏念的心猛地跳了下。她想起昨天傍晚——她确实在阳台待过,抱着本没翻几页的书,看鸽子在屋顶上踱步。原来那时,他在。回去的路上,沈逸把素描本递给她:“送你。
”封面上是用钢笔描的青槐巷地图,歪歪扭扭的,却标得很清楚——哪里有老邮筒,哪里有便利店,甚至连张奶奶家阳台那盆快蔫了的月季都画了进去。“谢谢。
”苏念接过来时,指尖又碰到了他的手链,冰凉的黑曜石硌了下皮肤。到了张奶奶家楼下,沈逸脚撑在地上停住车:“我明天还去画室,要是你没事……”他顿了顿,似乎在找合适的词,“可以来看看。就在前面那条街,不远。”苏念抱着素描本,点了点头。
他笑起来,右眼尾的梨涡又陷了下去:“那我明天傍晚来接你。
”说完蹬着自行车往巷尾去了,旧自行车的链条响在晚风中,越来越远。苏念站在原地,翻开素描本第一页——上面画着只蹲在屋顶上的猫,眼睛旁边用铅笔写了行小字:“青槐巷的夏天,从遇见开始。”那晚她没睡好。
窗外的蝉鸣好像没那么聒噪了,反而衬得夜很静。她抱着那本素描本翻了又翻,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迷迷糊糊睡去,梦里全是沈逸笑起来时的梨涡,和他手腕上冰凉的黑曜石手链。第二天傍晚,沈逸果然准时来了。他换了件浅灰色的短袖,画夹还绑在车后座,只是多了个帆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装了什么。“上车。
”他拍了拍自行车后座。苏念犹豫了下。车后座很窄,铺着块洗得发白的格子布。“放心,我骑车稳。”沈逸看出她的顾虑,笑着说,“小时候带张奶奶家的狗都没摔过。
”苏念被他逗笑了,小心翼翼地坐上去。车后座比她想象中稳,只是沈逸骑车时,后背偶尔会碰到她的胳膊肘,每碰一下,她的心跳就漏半拍。画室在条种满梧桐树的街上,是间临街的小平房,门口挂着块旧木牌,上面写着“逸鸟画室”。推开门时,扑面而来的是松节油和颜料混合的味道,墙上贴满了画——有夕阳下的老巷,有趴在屋顶的猫,还有张没画完的肖像,画的是个笑起来眉眼弯弯的老奶奶,苏念认出那是张奶奶。“随便坐。”沈逸把画夹卸下来,从帆布包里掏出两个苹果,“刚在巷口买的,甜。”苏念在靠窗的小板凳上坐下,看着他蹲在水池边洗苹果。
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落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地上的画纸上,像幅流动的画。画室里很安静,只有沈逸削苹果的声音,和远处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
苏念翻着他放在桌上的画稿,大多是青槐巷的场景——清晨的早餐铺,午后的老邮筒,傍晚的路灯……画得最多的,是屋顶上的那只灰鸽子。“你很喜欢这里。”苏念说。“嗯。
”沈逸把削好的苹果递给她,自己咬着没削皮的另一半,“从小在这儿长大,习惯了。
”他顿了顿,又说,“我爸妈在我初中时就去外地了,我跟着奶奶住。奶奶去年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