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迟来的心动,不必等陆晏宋池小说推荐完本_热门小说大全迟来的心动,不必等(陆晏宋池)

时间: 2025-09-16 04:26:21 

高二那年秋天,宋池转来我们班。他抱着一摞书站在讲台上,白衬衫袖口卷到小臂,阳光从窗户斜切进来,落在他耳后的痣上,连带着那截露出来的手腕都泛着干净的光。

班主任让他做自我介绍,他只低低说了句“宋池”,声音像浸了冰的泉水,我却听得心跳漏了半拍——后来才知道,那叫一见钟情。在此之前,我是个典型的“小糊涂蛋”。书包里总塞着没吃完的辣条,课间跟同桌趴在桌上聊综艺里的明星,晚自习偷偷在练习册底下压着言情小说,成绩中游晃荡,爸妈念叨两句就左耳进右耳出。可宋池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

我先是把抽屉里的小说和零食全清了,卖给校门口的文具店,换了两本厚厚的习题集。

同桌凑过来扒我胳膊:“甜姐,你转性了?昨天那本《霸道校草》还没看完呢!

”我把习题集往她眼前一挡:“不看了,没意思。”课间也不扎堆聊八卦了。

迟来的心动,不必等陆晏宋池小说推荐完本_热门小说大全迟来的心动,不必等(陆晏宋池)

以前总拉着人说“你看那谁和谁放学一起走了”,现在一打下课铃就往办公室冲,追着数学老师问抛物线,盯着英语老师划重点。有次物理老师夸我“最近开窍了”,我低头翻笔记,耳朵却悄悄红了——我没说,我是看见宋池总在课间往办公室跑,才跟着学的。连最爱的综艺都戒了。以前周末抱着平板追到半夜,现在把平板锁进柜子,换成台灯下的错题本。有次室友在宿舍外放综艺主题曲,我盯着一道化学方程式愣了愣,赶紧把耳机戴上——怕一听见,就忍不住想起以前浑浑噩噩的日子,怕离他越来越远。

我像只偷偷攒粮的小松鼠,把所有时间都埋进书本里。晨读时比谁都早到教室,对着朝阳背单词;晚自习留到保安来催,借着走廊的灯再算两道题;月考成绩往前挪一名,就偷偷在草稿纸角落画个小太阳——那是我给自己的奖励,也是给“能和宋池考同一所大学”的念想。爸妈发现我的变化,总笑着跟亲戚说“我们家甜甜忽然懂事了”,只有我知道,这份“懂事”里藏着多少不敢说的小心思。我偷偷打听他的目标大学,在志愿填报指南上把那所学校的名字圈了又圈,铅笔印子叠得厚厚的。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盯着屏幕上的分数,手都在抖——够了,够上他报的那所大学了。

那天晚上我抱着枕头在床上滚了半宿,连做梦都梦见自己站在那所大学的校门口,宋池就站在不远处,还穿着白衬衫。真到了大学新生报到处,看见他站在迎新台后翻名册,我反而怂了。攥着报到单在人群外挪了半天,才敢往前凑。听见他对旁边人笑“这名字甜,陈甜”时,我差点没站稳——原来他注意到我了。可我没敢立刻说“我喜欢你”。

高中那两年攒的勇气,好像全用在追赶他的成绩上了。我只敢远远跟着他:他选什么课,我就跟着选;他去图书馆,我就找个斜后方的位置坐下;他去食堂,我就算好时间排在他后面第三个——离得太近怕他察觉我的局促,太远又怕看不清他低头扒饭时,睫毛在眼下投的那片浅影。真正开始“随叫随到”,是大一那年冬天。他熬夜赶论文,在朋友圈发了条“冻死了”的动态,我裹着厚外套跑了三条街买热奶茶,站在图书馆楼下等他时,手脚冻得发麻,可看见他下来接奶茶时皱着眉说“你怎么来了”,心里却暖烘烘的。后来就成了习惯。

他打球崴了脚,我背着医药箱在操场边蹲半小时给他涂药,听他室友打趣“池哥离了陈甜可不行”,嘴上笑着应“应该的”,心里却偷偷盼着他能说句“谢谢你”;他室友喊着开黑缺零食,一个电话过来,我拎着大包薯片可乐五分钟冲到男生宿舍楼下,看着他从窗口探出头接东西,哪怕他只说了句“放门口吧”,我都能开心半天。宋池身边的朋友都熟了我,聚餐时会自然地留个位置在他旁边,递纸巾时会笑着往我手里塞一份。

有次他社团办活动少人布置,他室友直接拍我肩膀:“陈甜,救个场呗?池哥离了你可不行。

”我每次都笑着应,心里却总悬着块石头——只有我知道,这“离不了”里,没半分我想要的在意。室友总笑我:“陈甜,你这哪是追人,是当侦探兼保姆呢。

”我也试过更直接的。有次他朋友起哄问“池哥,陈甜到底是你啥人啊?”,我攥着衣角等答案,宋池却叼着吸管漫不经心晃了晃杯子:“就朋友啊,特仗义的那种。

”后来我自己憋不住问他,他正对着电脑敲代码,头都没抬:“不然呢?你还想是啥?

”那天我把高中时写的、藏了两年的情话笔记本锁进箱子底,却没舍得扔。总觉得再等等,等他看清楚我的好,等他哪天忽然发现,原来从高二那年秋天开始,我就跟在他身后了——不只是成绩,还有心。可这一等,又是三年。毕业散伙饭上,宋池被起哄着唱情歌,他唱到“错过的人”时,目光扫过全场,我下意识挺直背,可那目光没在我身上停哪怕半秒。散场后我在操场看台坐了半夜,风把眼泪吹干时,终于肯承认:这三年的随叫随到,和高中那两年的追赶一样,都像个笑话——我像只追光的飞蛾,可那束光,从来没为我亮过。毕业后我没回老家,留在了这座有他的城市,却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遇见他的地方。

我找了份朝九晚五的策划工作,租了间带阳台的小公寓,周末跟着同事学烘焙,日子过得平静又扎实。偶尔在朋友圈刷到他的动态——拿了奖学金,参加了学术论坛,还有张他和女生的合照:女生扎着高马尾,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配文就两个字:“如愿。

”后来听以前的同学说,那是许月,他高中时求而不得的白月光。听说那次是同学聚会,他终于鼓足勇气凑到许月身边站着,连拍照时手都攥着衣角。我盯着照片里宋池眼里的光,心里钝钝地疼了下——原来他不是不会为谁紧张,只是那个人从来不是我。

但疼过也就过去了,像风吹过湖面,皱了皱,很快又平了。同事张姐看我总一个人,硬拉着我去了相亲会。会场在酒店宴会厅,红气球扎成的拱门晃得人眼晕,我捏着印着“陈甜,24岁,策划”的胸牌,正别扭地往角落躲,肩膀忽然被撞了一下。

“抱歉——”对方的声音顿住。我抬头,撞进一双熟悉的眼睛里。宋池穿着深灰西装,胸牌歪在领口,显然也是被人硬拉来的。他皱眉看我:“陈甜?你怎么在这?

”我比他还惊讶,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旁边他朋友打趣:“池哥,认识啊?”“嗯,”宋池含糊应着,目光却在我身上转了圈,带着点审视,“挺巧。”那天我没相到任何人,满脑子都是宋池那句“挺巧”。巧吗?或许吧。可第二次在相亲会遇见他时,我不这么想了。

那是半个月后,我被另个同事拽来的。刚在签到台写完名字,就听见身后有人笑:“又见面了,陈甜。”宋池就站在我身后半步远,手里捏着杯果汁,眼神里的玩味藏都藏不住。我心里咯噔一下,强装镇定:“好巧。”“是挺巧的,”他往前走了半步,声音压低了些,“巧到我都怀疑,你是不是在跟踪我?”我愣了愣,一股火气“腾”地窜上来。高中两年的追赶,大学三年的随叫随到,那么多小心翼翼,被他轻飘飘一句“跟踪”概括得干干净净。那些藏在心底的委屈和不甘瞬间翻涌上来,我抬眼看他,声音有点抖,却字字清楚:“宋池,你是不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他大概没料到我会这样说,愣了下。我没再理他,转身就往外走,连跟同事打招呼都忘了。

走出酒店大门时,晚风吹在脸上,我深吸一口气,掏出手机给同事发消息:“抱歉,临时有点事,先走了。”从那天起,我再也没参加过相亲会。不是赌气,是忽然觉得没意思。

我已经不是那个围着宋池转的小女孩了,何必因为他一句话,再把自己困在过去的情绪里。

那天晚上,陆晏给我打了电话。他是我竹马,比我大两岁,从穿开裆裤起就黏在一起。

后来他随父母去了邻市,我们却没断了联系。我追宋池那几年,偶尔会跟他吐槽,他总在电话那头听着,末了叹口气:“傻不傻?”“干嘛?”我蜷在沙发里,声音还有点闷。

“听张阿姨说你去相亲了?”他声音里带着笑意,“怎么样,有看上的吗?”“别提了,”我把宋池的事简单说了说,“以后再也不去了。”“不去也好,”他顿了顿,“我下周去你那出差,一起吃个饭?”我应下来。挂了电话才发现,跟陆晏聊完,心里那点堵得慌的感觉居然散了。陆晏来的那天,带了我小时候爱吃的桂花糕。

他还是老样子,眉眼温和,笑起来眼角有浅浅的梨涡,只是比高中时高了些,肩膀也宽了。

我们在江边找了家小馆子,他给我剥虾,听我讲工作上的事,偶尔插一两句话,总能说到点子上。“其实,”吃到一半,他忽然开口,“张阿姨跟我说你相亲时,我挺慌的。

”我没反应过来:“啊?”他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我:“陈甜,我等了你挺多年的。

以前你眼里只有别人,我不敢说。现在……你能不能看看我?”我愣住了,手里的虾壳“啪嗒”掉在盘子里。我想起高中时他总趁我晚自习没带伞,“恰巧”也晚走;想起我跟宋池表白被拒后,他连夜坐火车来我学校,就为了陪我在操场走两圈;想起我留在这座城市后,他几乎每个月都会以“出差”“办事”的名义来一趟,却从不说多余的话。

那些被我忽略的细节,此刻像串珠子,被他一句话串了起来。“你……”我张了张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