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林舒(失声的回响)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_《失声的回响》全集在线阅读
第一章“阿言,你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黑暗中,林舒的声音带着一丝睡意,像羽毛拂过我的耳廓。我侧过身,将她揽入怀中,鼻尖是她发间熟悉的馨香。“没有,睡吧,明天还要去录音棚。”她在我怀里蹭了蹭,沉沉睡去。窗外的城市光影流转,我却毫无睡意。
一种莫名的心悸,像一段跑调的旋律,在我胸口反复冲撞。第二天清晨,阳光刺破窗帘。
我习惯性地伸手去摸身侧,却只触到一片冰冷的空虚。林舒不在。我坐起身,环顾四周。
卧室里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人。空气里,她惯用的那款香水味消失了。床头柜上,她随手放下的诗集不见了。衣柜里,属于她的那一半衣物,凭空蒸发。心脏猛地一沉。
我冲进我们的工作室,恐慌像潮水般将我淹没。她的书桌干净得像从未有人使用过。
桌上那支被她咬出牙印的钢笔,不见了。墙角堆着的、写满灵感片段的手稿,不见了。
她去年拿下的最佳词作人奖杯,不见了。所有她存在过的痕迹,被抹除得一干二净。
我的目光最终落在那面挂在墙上最中央的金唱片上。《回响》。我们共同的巅峰。我走过去,指尖颤抖地拂过唱片下的铭牌。作曲:顾言。作词:顾言。林舒的名字,消失了。
我疯了一样拨通经纪人李伟的电话,声音嘶哑。“李伟!林舒呢?林舒去哪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李伟的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困惑和担忧。“阿言?
你一大早说什么胡话?”“林舒……是谁?”“《回响》的词不是你自己写的吗?
”第二章李伟的话像一记重锤,砸得我头晕目眩。“你疯了?
《回响》的每一个字都是我和她一起磨出来的!”“阿言,你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
”李伟的声音变得小心翼翼。“你一直都是一个人创作,圈里谁不知道你顾言是词曲全才?
哪里来的什么林舒?”“你是不是……产生了什么幻想中的缪斯?”我挂断电话,浑身冰冷。
不,这不是幻想。我抓起车钥匙,冲出家门,直奔我最好的朋友,乐队吉他手陈默的家。
陈默开门时,还打着哈欠,一脸宿醉未醒的样子。“怎么了你,火烧眉毛了?”“陈默,你记得林舒吧?你快告诉我,你记得她!”我抓住他的肩膀,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陈默被我吓了一跳,他皱着眉,拍了拍我的手。“哥们儿,你冷静点,林舒是谁啊?
”他眼神清澈,没有一丝伪装。“你别开玩笑了!上个月我们还一起吃饭,她还笑话你弹错了和弦!”陈默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甚至带上了一丝担忧。“阿言,你真没事吧?你最近是不是没休息好?”他顿了顿,像是为了缓和气氛,半开玩笑地搂住我的脖子。“你忘了?《回响》的词,是你去年巡演路上,喝多了通宵写出来的,第二天还跟我们吹牛说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他看着我惨白的脸,又补了一句。“讲真的,你这家伙虽然有时候挺神经的,但写词作曲是真的牛。不过说真的,要是你真有个什么缪斯,可千万不能让她跑了,不然你的曲子,就跟丢了魂一样。”丢了魂。
我的世界正在崩塌。我不死心,开着车在城市里狂飙,最后停在了一栋安静的居民楼下。
这是林舒父母的家。我冲上楼,疯狂地按着门铃。开门的是林舒的母亲,一位温婉的阿姨,她曾拉着我的手,说把女儿交给我她很放心。此刻,她看着我,眼神里是礼貌的陌生和一丝警惕。“请问你找谁?”“阿姨,我是顾言啊!林舒呢?
她在家吗?”林阿姨的眉头蹙得更紧了。“顾言?哦,我想起来了,你是那个很有名的作曲家,我们家老林很喜欢你的歌。
”她的语气客气得像在对待一个狂热粉丝。“你……是不是认错人了?我们家没有女儿啊。
”第三章整个世界,都在合奏一首名叫“你疯了”的乐曲。
而我是其中唯一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我被陈默强行带回了家,他给我灌下半杯威士忌,然后坐在我对面,像看一个精神病人。“阿言,去看看医生吧,好吗?”我没有回答,只是盯着窗外。他们都说我疯了。可是一个音乐家,最相信的就是自己的灵魂。
我和林舒之间的共鸣,那种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旋律走向的默契,是真实不虚的。
如果连这都是幻觉,那我顾言,连同我所有的音乐,都只是一个笑话。我不能接受。
陈默走后,我把自己锁在工作室里。既然现实这首乐曲被篡改了,那我就要在这首“完美”的合奏里,找到被遗漏的“杂音”。我开始翻箱倒柜。每一个角落,每一张废纸,我都不放过。我的理智在崩溃的边缘,但我的直觉却前所未有的敏锐。
我像一头困兽,在自己亲手搭建的牢笼里,寻找那个消失的她。最后,我的目光落在一个积满灰尘的箱子上。里面装着一些被唱片公司淘汰的录音母带。
都是些半成品,或者录音效果有瑕疵的版本。我颤抖着手,将一盘标记着《回响-Demo V1》的母带放进播放器。熟悉的旋律响起。
是我自己的声音,粗糙,未经修饰。我闭上眼睛,仔细地听。一遍,两遍,三遍。
就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在第二段副歌的间隙,一个极细微的、几乎被乐器声完全覆盖的声音,钻进了我的耳朵。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她在我的主旋律之下,轻声哼唱着一段和声。那段和声,瑰丽而忧伤,像月光下的魅影。
是我在最终版本里,删掉的一段。因为我觉得它太悲伤了。而那个哼唱的声音……是林舒。
我猛地睁开眼,心脏狂跳。我没疯。她真的存在过。第四章这个发现像一剂强心针,将我从崩溃的深渊里拽了出来。我不是在臆想,我是被蒙蔽了。我有了方向。
我开始更疯狂地寻找那些被“现实”遗漏的角落。我把工作室里所有的乐谱都翻了出来,一张一张地看。这些都是我亲手写的谱子,每一个音符都刻在我的脑子里。
但在我为另一首歌《夜航船》写的谱子最下方,我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不属于我的笔迹。
那是一个用铅笔轻轻写下的词。“孤星”。字迹潦草,却带着一种熟悉的、倔强的力道。
是林舒的字。我瞬间就想起来了。当时我为这段旋律的和弦走向苦恼了很久,林舒靠在沙发上,翻着一本神话故事书,头也不抬地说:“这个和弦这么孤独,就像一颗天上的孤星,你干嘛非要给它找伴儿?”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保留了那个孤独的和弦,而“孤星”,成了我们之间对那段旋律的昵称。现在,这个昵称,像一枚滚烫的烙印,出现在我的乐谱上。证明着她不是我的幻觉。我的手开始发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激动。还有什么?一定还有别的。我的视线扫过整个房间,最后落在了那把我最老的木吉他上。那是我的第一把吉他,也是我和林舒一起写出《回响》时用的那一把。我走过去,抱起它。琴身已经有些旧了,上面还有几道磕碰的痕迹,是林舒有一次抱着它转圈时撞到的。我鬼使神差地,将吉他倒过来,对准音孔,轻轻晃动。一阵细微的声响后,一小团灰尘和杂物从音孔里掉了出来。几片碎掉的拨片,还有……一缕微卷的、长长的黑发。
那不是我的头发。我的头发是短而直的。我小心翼翼地捏起那根头发,放在手心。在灯光下,它闪着柔和的光泽。我记得林舒总喜欢在我弹琴的时候,从背后抱住我,把头靠在我的肩膀上。她的头发,就是这样,带着一点点天然的卷曲。录音带里的和声,乐谱上的笔记,吉他里的卷发。人证全部消失,但物证还在。她存在过。我没有疯。
是这个世界,疯了。第五章“孤星”。这个词,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另一扇门。
林舒对一切神秘学、古老传说都抱有极大的兴趣。
她曾指着一本关于星象的书对我说:“阿言,你看,古人相信音乐和星辰的轨迹是联通的,宇宙本身就是一首宏大的交响乐。”她说这话时,眼睛里闪着光。
我当时只觉得是她可爱的奇思妙想。现在想来,或许她早就触摸到了什么我无法理解的领域。
我打开电脑,不再搜索“林舒”,而是输入了“孤星”和“世界旋律”。海量的信息涌来,大多是些不着边际的玄学网站和科幻小说。我耐着性子,一页一页地翻找。终于,在一个极其冷门的、界面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音乐理论论坛里,我看到一个帖子。
发帖人的ID叫“调音师”。帖子的内容很晦涩,充满了各种音乐术语和密码。
“C大调的世界,不容许出现升F这样的不和谐音。
”“当 dissonance不和谐音的振幅过强,足以扰乱主旋律时,‘休止符’便会出现。”“我们是旋律的守护者,也是静默的执行人。”帖子下面,有一行用乐理符号加密的留言。我花了一个小时,才将它破译出来。那是一个地址。
一家位于城市最古老街区的,黑胶唱片店。我的心跳开始加速。这不是巧合。我抓起车钥匙,直奔那个地址。唱片店藏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店门破旧,招牌上的油漆都已剥落。推开门,一股尘封的木头和旧纸张的味道扑面而来。店里很暗,只有一盏昏黄的台灯亮着。
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人,正坐在一堆唱片后面,专注地擦拭着一张黑胶唱片。
他没有抬头,仿佛没有注意到我的闯入。“年轻人,想找点什么?”他的声音沙哑,像一张被反复播放的老唱片。“我……”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我总不能说,我怀疑我的爱人被世界给删除了吧。我深吸一口气,将那张写着“孤星”的乐谱复印件,放在了柜台上。老人擦拭唱片的动作,停了。他缓缓抬起头,透过厚厚的镜片,审视着我。
那眼神,锐利得像能穿透我的灵魂。“这个‘杂音’,是你发现的?
”第六章“杂音”这个词,像一个暗号,瞬间接通了我们之间的频道。我点头,声音有些干涩。“不止这个。”我从口袋里拿出那个物证袋,将那根卷发,放在了乐谱旁边。
“还有这个。”老人的目光在那根头发上停留了片刻,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放下手中的唱片,摘下老花镜,用一块绒布仔细地擦了擦。
“已经很久,没有人能从‘静默’之后,找到这么多‘回响’了。”他重新戴上眼镜,站起身。“跟我来吧。”他领着我穿过堆满唱片的狭窄过道,走到店铺最里面的一面墙前。
那面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贝多芬的画像。老人伸出枯瘦的手,在画像的画框上,按照某个特定的节奏,敲击了几下。叩,叩叩,叩。是《命运交响曲》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