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府镜祟李明沈府镜祟最新好看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沈府镜祟(李明沈府镜祟)
1 镜中迷魂青石板冷得刺骨,李明跪着,额头贴地,像一具被抽走灵魂的躯壳。
四周静得离谱,连风都停了。只有屋檐水滴落,砸在石阶上,一声、一声,像是倒计时。
他缓缓抬头。眼前是座深宅大院,正厅高阔,雕花木梁盘龙走凤,漆色斑驳,露出底下腐朽的木纹。几盏青铜灯悬在梁下,火光幽绿,不跳不闪,像凝固的油脂,无声燃烧。他低头看自己——一身青衫,宽袖束腰,腰间玉佩温润,刻着“沈砚”二字,笔锋峻厉,像在警告什么。手指修长,指节分明,右手食指还沾着未干的墨痕,像是刚放下笔。“我……是谁?”他喃喃。“少爷醒了?”沙哑女声从侧廊传来。
老妪提着灯笼走来,头戴灰布包髻,脸上皱纹如刀刻,眼神却锐利得不像个仆妇。
她停在三步外,灯笼举高,火光映出他的脸。老妪嘴角一抽,像是笑,又像抽搐:“可算醒了。三日不语不动,老爷差点要请道士来驱魂。”“我……这是在哪?
”他声音干涩。“沈府。”老妪道,“你在书房昏倒,整整三日。大夫说你是‘心神离窍’,需静养。如今能起身,想必魂已归位。”李明心头一震——魂不归位?那他在终南山古洞里,青铜镜中那个穿明代服饰的倒影……不是幻觉?
他强作镇定:“我……我记得写文章写到一半,忽然头晕……”“又是写文章?”老妪冷哼,“你爹说了,再写那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就烧了你的书房。前日县令来府上饮茶,见你写的《鬼灯录》手稿,当场摔杯,说你败坏风俗,蛊惑人心。
”李明心头一跳——《鬼灯录》?他从未听过这书名。可这具身体的主人,显然痴迷写作,还写的是志怪小说。“那……我写的东西,还在吗?”他试探问。
老妪眼神骤然阴沉:“烧了。连同你前些日子收集的那些破书,一把火,全没了。
”李明心如刀割。他虽是现代人,却深知一个写作者失去手稿的痛。
可更让他不安的是——这具身体的主人,为何也痴迷写作?为何也困于现实与理想的撕裂?
夜风穿堂,灯笼火光忽明忽暗。老妪突然压低声音:“少爷,你真不记得了?三日前,你半夜爬起来写字,嘴里念叨着‘他们来了’‘镜子开了’……我还听见你在哭,说‘我不是沈砚,我是李明’……”李明浑身一僵。他没说过这话——至少,他从未在清醒时说过。可这具身体,似乎早已感知到他的存在。老妪盯着他,缓缓道:“你若真是沈砚,就该知道——这宅子,夜里不能照镜子。”话音未落,她转身就走,脚步极轻,仿佛怕惊动什么。李明独自跪在厅中,寒意从地底渗上来。
他缓缓起身,环顾四周。厅堂正中挂一幅中堂画,画中是一面青铜镜,镜面漆黑,边缘刻满符文,镜前跪着一人,身影模糊,似在叩首。他走近细看,画角题字:“镜不开,魂不散;镜一开,百鬼来。”他心跳加速。这画……和他在终南山见到的那面青铜镜,一模一样。当夜,李明被安置在东厢房。床是雕花木榻,被褥泛着陈年樟脑味。他躺在上面,睁眼到天明。窗外月光惨白,树影如鬼爪拍打窗纸。他几次想闭眼,却总觉得有东西在注视他。三更时分,一声轻响。铜镜架上的圆镜,无风自动,轻轻转了个方向,镜面正对床榻。李明猛地坐起。镜中映出他的脸——青衫男子,眉目清瘦,眼神惊惶。可就在他凝视的瞬间,镜中人忽然笑了。嘴角咧开,极慢,极诡异。
李明倒抽一口冷气,扑过去一把将镜子翻面。“别照镜子……”他想起老妪的话。
可就在这时,镜背刻字浮现——“沈砚,你逃不掉的。”字迹血红,像是用指甲划出。
他踉跄后退,撞翻烛台。火光熄灭,屋内陷入黑暗。次日清晨,他被一阵诵经声惊醒。
推开窗,见庭院中央摆着一张供桌,香烟缭绕,几位道士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
老妪站在一旁,手中捧着一只陶罐,罐口封着黄符。“这是在……驱邪?
”李明问刚送水进来的小丫鬟。丫鬟吓得差点打翻铜盆:“少爷莫要提‘邪’字!
昨夜西厢房的镜子碎了,镜片里……爬出黑虫,全是眼珠子!”李明胃里一紧。“后来呢?
”“道士说,是‘镜祟’作乱。老爷今早下令,全府镜子一律封存,只留这一面‘镇魂镜’压在地窖。”“镇魂镜?”李明心头一动,“可是青铜的?
”丫鬟瞪大眼:“你怎知?那是祖上传下的宝物,从不示人。
少爷你……前些日子还偷偷去地窖看过,被老爷打了一顿。”李明沉默。
他没去过地窖——可“沈砚”去过。这个身体的主人,似乎早已在寻找那面镜。他借口头痛,独自在府中游走。沈府极大,九进院落,却仆人稀少,走廊空荡,脚步声回响如鬼语。
他路过书房,门锁着,贴着封条。透过窗缝,他看见满地纸屑,墨迹未干的残页上写着:“镜中世界非虚妄,穿镜者,魂归异世。”他心头剧震——这字迹,竟与他现代电脑里的小说草稿一模一样!“难道……‘沈砚’也写过同样的故事?”他喃喃。
午时,他被叫去正厅见“父亲”。沈老爷端坐太师椅,面容威严,眼神却藏着疲惫。
他盯着李明许久,才道:“你可知我为何烧你手稿?”“因内容怪诞?”李明试探。“不。
”沈老爷低声道,“因你说中了真相。”李明一愣。“百年前,我沈家先祖得一面青铜镜,能通阴阳。他写下《镜录》,记载镜中所见——鬼城、异世、穿镜之人。后来,他疯了,说自己的魂被镜中人换走。临死前,他将镜封入地窖,并立下家规:子孙不得写作,不得照镜,不得提‘穿镜’二字。”沈老爷缓缓起身:“可你偏要写。你写的,和先祖一模一样。你甚至……梦见了镜中城。”李明呼吸停滞。
他从未说过自己梦见镜中城——可昨夜,他确实梦到一座黑城,城门刻着“归墟”,城中无数人影跪地,背影竟全是“李明”。“你不是沈砚。”沈老爷忽然逼近,声音低如耳语,“你眼里有外魂。昨夜镜祟作乱,正是因你归来——你是穿镜者,对不对?
”李明浑身发冷。他想否认,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一句:“……我是李明。来自百年后。
”沈老爷不惊反笑:“果然。先祖笔记有载:百年后,有异魂穿镜而来,借我子孙之身,续写《镜录》。他说,那是‘命运闭环’。”“什么闭环?”“写故事的人,终将成为故事里的人。”沈老爷缓缓道,“你写的,不是小说——是预言。”李明脑中轰鸣。
他想起自己在现代写的小说:一个作家穿越古代,发现自己的文字竟成现实……那故事,他从未写完。“所以……我写的,会成真?”他颤声问。“已成真。”沈老爷指向地窖方向,“昨夜,镇魂镜裂了一道缝。镜中城,开了门。”当夜,李明被锁在书房。他本想逃,可双脚如被钉住。窗外月光如血,照在墙上一幅新挂的画——画中是沈府全貌,但每扇窗内,都映出不同的景象:有的是现代城市,有的是战火废墟,有的是荒原孤坟。他走近细看,忽然发现——其中一扇窗内,竟是他自己,坐在出租屋里,正对着电脑发呆,外卖盒堆积如山。那是他穿越前的最后一刻。“这画……在记录平行世界?”他喃喃。
就在这时,墙角铜镜缓缓浮现字迹:“李明,你逃不掉的。你写的每一个字,都在召唤我们。
”他猛然回头——镜中,无数“李明”并肩而立,穿着不同服饰,有的在写,有的在哭,有的已化白骨。他们齐齐抬头,望向他。“我们都是穿镜者。”镜中李明开口,“我们写下故事,只为找到出口。可故事一旦完成,穿镜之人,便成祭品。”“祭品?
祭什么?”“祭镜。”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老妪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中捧着那只封符陶罐。“百年来,沈家以写作者为祭,喂养青铜镜。每一代‘沈砚’,都是容器,等穿镜之魂寄居。你们写下《镜录》,镜便吸收文字之力,维持开启。
可一旦故事写完——容器破碎,魂归镜中。”李明踉跄后退:“所以……我不是穿越?
我是被‘召’来的?”“是。”老妪冷笑,“你困在现代,写不出故事,正因为镜在召唤你。
你的困顿、孤独、无人理解——都是镜的低语。它选中你,因你足够绝望,足够想被听见。
”李明瘫坐地上。他想起朋友那条消息:“别写了,没人看的。”——那不是朋友发的。
那是镜,在劝他放弃。“那……真正的沈砚呢?”他问。老妪掀开陶罐封符,倒出一捧灰烬。
“他三年前就死了。魂被镜吞。你,只是下一个。”夜风骤起,所有窗户同时震动。
地窖方向传来低沉嗡鸣,如万千人齐诵。“镜要开了。”老妪低语,“它等你写完最后一章。
”李明抬头,看见书房墙上,那幅画中,现代出租屋的窗格正在融化,仿佛有东西要爬出来。
他忽然笑了。摸出随身携带的钢笔——从现代带来的唯一物件。
“既然故事必须写完……”他蘸着砚台残墨,在墙上写下第一行字:“穿镜者李明,终于明白——写作者的宿命,不是被听见,而是成为声音本身。”2 宿命之镜沈府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