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末年,我拥兵自立大燕江寒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热门小说在线阅读大燕末年,我拥兵自立大燕江寒
主角,以自身利益为主,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
大燕,天启二十七年,三月。
楚州节度使陈元庆公然举兵反叛,八府五十六县如燎原野火,一月之间席卷全境!
四月, 兵锋攻入南直隶。
五月,江宁、 安庆、庐州三府相继陷落。
六月, 南都陷落!
消息传至北都,朝野震动。
...
大燕,北直隶,北都。
太极殿。
天启帝,面色铁青:“陈元庆,朕何等信任他!楚州节度使!八府五十六县军政大权!朕给他的!”
“是朕!是朕一手提拔他!”
“结果呢,这个忘恩负义的畜生,竟敢造反!”
“南都,太祖陵寝,就在南都!要是太祖陵寝受到玷污,朕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殿内群臣惶恐至极,纷纷伏倒在地,齐声请罪:“臣等万死!臣等万死!”
“万死?万死又有何用!朕现在要听的,是平叛之策!是诛贼之计!!”
“陛下息怒!逆贼陈元庆猖獗一时,不过是趁朝廷未有防备,行偷袭之举。其根基虚浮,只需朝廷调集王师,毕其功于一役,叛军弹指可破!”
“当务之急,是立刻调兵遣将,收复南都,靖清社稷!”
群臣侧目,只见一人自文官队列中,起身开口,宇文怀,当朝左相。他约莫五十余岁,身形挺拔,毫无半分老态。
“爱卿有何高见,说!今日殿内,但言无妨!”
“陛下,只要敕令北直隶十万禁军南下平叛。”
“再令各州府抽调府兵十万,合兵二十万!荡平楚州,易如反掌!”
天启帝眉头微皱:“各州府兵,如何凑出十万?”
宇文怀恭敬道:“我大燕两直十三州,每府常备府兵三千,若每府抽调一千,十万之数,绰绰有余。”
天启帝沉吟片刻:“准了!”
“令北直隶十万禁军,即日拔营,不得有丝毫迟延,兵锋直指南都!”
“令各府之地,限一月之内,各抽调府兵一千,聚十万之众,违期者、逡巡者,无论品阶,军法从事!”
想了一下,又下了一道旨意。
“再令越州、南州、闽州三镇节度使,即刻起兵,进剿楚州!”
“诺!”
...
北直隶郊外,禁军大营。
江寒,字秉之。擦拭着手中横刀,冰冷的眼眸,一片冷漠。
天启三年生。
天启二十二年,从大燕讲武堂毕业,授予队率一职。
天启二十四年,随军出征,镇压凉州叛乱有功,升军侯。
天启二十六年,讨伐南州蛮夷,立功,升军司马。
现在,楚州节度使叛乱。
立功升官,心中冷语,收刀入鞘。乱世,才是他这种人的阶梯。
“大人,大都督有令,中军议事。”
亲兵统领,徐烈的声音从屋外响起。
江寒整了整甲胄,打开屋门。初夏的阳光倾泻而下,照在脸上。
江寒迈步而出,微微眯眼:“走。”
徐烈应声,紧随其后,而后又跟上来十来名亲卫。
这些亲卫都对他忠心耿耿,只知江司马,不知朝廷。
马匹早已备好。
“将军,请上马。”
江寒翻身上马,缰绳一抖,战马昂首嘶鸣。
放眼望去,北直隶郊外这片平原上,十万禁军连营数十里。
大军营帐绝不会挤在一处。
若将十万大军胡乱堆在一起,莫说调度指挥,光是每日的粮草消耗、人马排泄、疫病滋生,就足以令人胆寒。
因此,禁军大营按五部划分。
中军大营,前军大营,左军大营,右军大营,后军大营。
各营之间,相隔数里,以旗号、鼓角、传令兵联络。
江寒所属左军第三校。
是左军大营下辖的一支精锐,驻扎在左军大营西北侧。
战马疾驰,穿过层层营垒,江寒终于抵达中军大营。
此处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江寒下马,验过腰牌,往里走去。微微摆手,让徐烈他们,在外等候。
大都督房前,已有数十名军司马、校尉肃立等候。
江寒目光扫过众将,找到自己的位置,走了过去。
“江司马来了!”
江寒微微颔首,目光却越过众人,落在一名身披铁甲的中年将领身上。
赵破虏,左军第三校校尉,他的直属上官。
赵校尉正与其他两位军司马交谈,察觉到视线,转头望来。
“秉之来了。”赵破虏招手示意他上前。
江寒快步上前,抱拳行礼,姿态放得极低:“末将参见校尉大人!”
赵破虏豪爽笑道:“好小子,越来越精神了。”
“听说你部昨夜操练到三更?”
“回大人,新补入的士卒弓马生疏,唯恐损了大人您的威名,不敢不尽心。”
赵破虏闻言,眼中赞许更甚,只觉得这下属不仅能干,更是贴心。
鼓声起,议事开始。
步入议事厅。第一眼看去,就是那醒目四字。
靖难讨逆!
“点名!”一军官高声唱喝。一阵查人点名,把人都点齐了。
禁军大都督,萧定。鬓角微白,双目锐利。
“列位将军,南都,是我大燕之陪都!太祖高皇帝龙兴之所!祖陵安寝之地!如今,竟落入叛贼陈元庆之手!”
“此贼蒙陛下天恩,拔擢于行伍,授以楚州八府五十六县、节制一方之权柄,可谓恩重如山!此贼不思报效君国,反怀狼子野心,豺虎噬主!窃我城池,掠我州府,乃至玷污我大燕龙兴之地,惊扰太祖安寝之灵!”
“此等叛贼,猖獗不过一时!陛下震怒,乾坤不容!谕旨已下!”
“南下平叛!首入南都者,加官三级!赏黄金万两!”
“擒杀逆首陈元庆者,封侯!世袭罔替!”
“嘶。”
封侯!世袭罔替!
这是大燕开国以来,赐予武人的最高荣誉!
可谓是将家族门楣一步登天!
“凡我大军儿郎,斩贼首级者,按级论功,绝无虚言!”
“功名!富贵!留名青史!光宗耀祖!尽在尔等掌中刀剑之上!就在这南下征讨的一路功勋之上!”
“明日卯时,三声鼓响,大军拔营!直捣楚州,克复南都!大燕兵锋,所向披靡!为天子,为大燕,荡平不臣!”
“为天子!为大燕!荡平不臣!!”厅内所有将领齐喝。
议事结束,诸将鱼贯而出,各自传达军令。
赵破虏走出中军行辕,江寒紧随其后,身后是左军第三校的几位军司马。
“都听见了?封侯!世袭罔替!”
“都给我打起精神!管好你们的兵!”
“各自回营,严加约束部属!把刀磨快,把弦上紧!明日卯时初刻,全军开拔!”
“诺!”
江寒回到大营,营中早已是一派忙碌景象。辎重车辆来回奔驰,甲士呼喝,各处都弥漫着临战前的躁动。
士卒们捆扎行囊、检查马匹驮具、分发箭矢干粮。
“来人!”
“告诉各队率,今晚熄灯令后,营中除巡夜哨兵,不许喧哗走动,违令者重责!”
“辎重、兵甲、粮草,各队再逐一核实一遍,尤其水袋、干粮、盐巴!补给不能断链子!兵器损毁的要立刻上报更换!士卒若有生病的,即时报告,不得隐瞒!”
“诺!”
大燕军制。五人为一伍,设伍长。十人为一什,设什长。五十人为一队,设队率。两百人为一曲,设军侯。千人为一部,设军司马。三千人为一校,设校尉。一万人为一督,设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