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姐妹岭周志远赵大山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_在哪看免费小说七姐妹岭周志远赵大山
时间: 2025-09-16 04:58:20
十月初,林场迎来了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寒流。
北风呼啸着刮过白桦林,卷起满地金黄的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
工人们都换上了厚实的棉袄,嘴里呼出的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周志远正在苗圃指导搭建防寒风障,赵建国带着几个女工前来帮忙。
建国干活利落,指挥女工们有条不紊,高挑的身姿在风中依然挺拔如白杨。
“周技术员,这样布置行吗?”
建国指着刚搭好的风障问道,一缕黑发从她的棉帽中溜出,贴在汗湿的额角。
周志远检查后点头:“很好,角度正好能挡住北风。”
他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大姐真是能干,听说您还是林场的劳动模范?”
建国微微脸红,摆摆手:“都是大家抬爱,我就是尽本分罢了。”
收工时,周志远注意到建国的手套己经磨破,手指冻得通红。
他想起自己还有一副备用的手套,便从工具包里拿出来递给她:“大姐,这个您先用着。”
建国愣了一下,连忙推辞:“这怎么行,周技术员自己留着用吧。”
“我还有呢,”周志远坚持道,“手冻伤了影响干活。”
建国犹豫片刻,终于接过去,轻声说:“谢谢,我洗好了还你。”
周五晚上,赵大山派人来请周志远到家里吃饭。
周志远到时,发现桌上比平时丰盛不少,居然有一盘罕见的红烧肉。
赵大山笑呵呵地解释:“老林子里打了头野猪,各家都分了点肉。
你小子有口福!”
席间,赵家的姐妹们都在,唯独少了五姑娘建萍。
周志远随口问起,西姑娘建芳轻声解释:“五妹去县里参加文艺比赛了,明天才回来。”
二姑娘建军插话:“建萍可是我们场的文艺骨干呢,这次准能拿个奖回来!”
她说话时眼睛闪亮,活泼的样子像只林间小鹿,婀娜的身姿即使在厚重的棉衣下也难掩其活力。
饭后,赵大山照例摆出棋盘。
这局棋下得难分难解,最终周志远以微弱优势取胜。
赵大山拍拍大腿:“好小子,真有你的!
再来一局!”
这时,建军拿着口琴凑过来:“爹,您就别缠着周技术员下棋了,说好的合奏还没兑现呢!”
她转向周志远,眼中带着挑战的光芒,“周技术员,带二胡来了吗?”
周志远确实带了,本想着万一有空可以练练。
在赵大山的首肯下,他回宿舍取来二胡。
院子里,一轮明月挂在天际,清冷的月光洒满院落。
建军坐在门槛上,试了几个音,然后吹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周志远轻轻和着旋律拉响二胡。
两种乐器声音出奇地和谐,口琴明快清澈,二胡悠扬婉转,在寂静的秋夜中传得很远。
渐渐地,赵家的其他姐妹们也聚到院子里。
三姑娘建红靠在门框上安静聆听,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西姑娘建芳坐在小凳上,双手托腮,窈窕的身姿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柔美;六姑娘建梅和七姑娘建兰甚至随着音乐轻轻摇摆。
一曲终了,大家纷纷鼓掌。
建军兴奋得脸颊绯红:“周技术员,咱们再来一首《红河谷》怎么样?”
就这样,两人一首接一首地合奏,从革命歌曲到民间小调,越发默契。
周志远发现建军乐感极好,能很快跟上他的节奏变化,偶尔还能即兴加入一些华丽的变奏。
音乐声中,周志远不经意间抬头,看见大姐建国站在厨房门口,腰间系着围裙,正望着他们出神。
她发现周志远的目光,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有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随即转身回到厨房。
演奏间隙,周志远起身喝水,注意到建国独自在厨房收拾。
她动作轻柔而高效,侧影在灯光下勾勒出优美的曲线,几缕发丝垂落在颈边,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
“大姐不一起来听吗?”
周志远问道。
建国转身,略显惊讶:“得把这些收拾好,明天一早还要给大家准备早饭呢。”
她停顿一下,又说,“你和二妹配合得真好。”
“建军同志很有音乐天赋。”
建国点点头,眼神柔和:“二妹从小就活泼,喜欢唱歌跳舞,爹常说她不像个林场姑娘。”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几分怜爱。
这时,外面传来建军的呼唤:“周技术员,再来最后一首啦!”
周志远对建国笑笑:“那我先去了。”
回到院里,建军己经想好最后一曲:“咱们来首《友谊地久天长》吧!”
这首曲子缓慢深情,口琴与二胡的对话更加动人。
周志远演奏时注意到,西姑娘建芳听得格外专注,月光照在她清秀的脸上,竟有一丝泪光闪烁。
她发现周志远在看自己,慌忙低下头,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音乐声止,夜己深沉。
周志远告别赵家,提着二胡往回走。
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林场寂静无声,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
走到宿舍门口,他意外地发现门把手上挂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几个还温热的烤土豆和一双亲手织的毛线手套,手套大小明显是男式的,针脚细密整齐,没有附任何字条。
周志远站在月光下,握着那副手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北国的秋夜寒风凛冽,但他却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
远处,七姐妹岭静静地矗立在月光下,山岭的轮廓温柔而坚定,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护者。
(第三章完)
北风呼啸着刮过白桦林,卷起满地金黄的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
工人们都换上了厚实的棉袄,嘴里呼出的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周志远正在苗圃指导搭建防寒风障,赵建国带着几个女工前来帮忙。
建国干活利落,指挥女工们有条不紊,高挑的身姿在风中依然挺拔如白杨。
“周技术员,这样布置行吗?”
建国指着刚搭好的风障问道,一缕黑发从她的棉帽中溜出,贴在汗湿的额角。
周志远检查后点头:“很好,角度正好能挡住北风。”
他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大姐真是能干,听说您还是林场的劳动模范?”
建国微微脸红,摆摆手:“都是大家抬爱,我就是尽本分罢了。”
收工时,周志远注意到建国的手套己经磨破,手指冻得通红。
他想起自己还有一副备用的手套,便从工具包里拿出来递给她:“大姐,这个您先用着。”
建国愣了一下,连忙推辞:“这怎么行,周技术员自己留着用吧。”
“我还有呢,”周志远坚持道,“手冻伤了影响干活。”
建国犹豫片刻,终于接过去,轻声说:“谢谢,我洗好了还你。”
周五晚上,赵大山派人来请周志远到家里吃饭。
周志远到时,发现桌上比平时丰盛不少,居然有一盘罕见的红烧肉。
赵大山笑呵呵地解释:“老林子里打了头野猪,各家都分了点肉。
你小子有口福!”
席间,赵家的姐妹们都在,唯独少了五姑娘建萍。
周志远随口问起,西姑娘建芳轻声解释:“五妹去县里参加文艺比赛了,明天才回来。”
二姑娘建军插话:“建萍可是我们场的文艺骨干呢,这次准能拿个奖回来!”
她说话时眼睛闪亮,活泼的样子像只林间小鹿,婀娜的身姿即使在厚重的棉衣下也难掩其活力。
饭后,赵大山照例摆出棋盘。
这局棋下得难分难解,最终周志远以微弱优势取胜。
赵大山拍拍大腿:“好小子,真有你的!
再来一局!”
这时,建军拿着口琴凑过来:“爹,您就别缠着周技术员下棋了,说好的合奏还没兑现呢!”
她转向周志远,眼中带着挑战的光芒,“周技术员,带二胡来了吗?”
周志远确实带了,本想着万一有空可以练练。
在赵大山的首肯下,他回宿舍取来二胡。
院子里,一轮明月挂在天际,清冷的月光洒满院落。
建军坐在门槛上,试了几个音,然后吹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周志远轻轻和着旋律拉响二胡。
两种乐器声音出奇地和谐,口琴明快清澈,二胡悠扬婉转,在寂静的秋夜中传得很远。
渐渐地,赵家的其他姐妹们也聚到院子里。
三姑娘建红靠在门框上安静聆听,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西姑娘建芳坐在小凳上,双手托腮,窈窕的身姿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柔美;六姑娘建梅和七姑娘建兰甚至随着音乐轻轻摇摆。
一曲终了,大家纷纷鼓掌。
建军兴奋得脸颊绯红:“周技术员,咱们再来一首《红河谷》怎么样?”
就这样,两人一首接一首地合奏,从革命歌曲到民间小调,越发默契。
周志远发现建军乐感极好,能很快跟上他的节奏变化,偶尔还能即兴加入一些华丽的变奏。
音乐声中,周志远不经意间抬头,看见大姐建国站在厨房门口,腰间系着围裙,正望着他们出神。
她发现周志远的目光,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有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随即转身回到厨房。
演奏间隙,周志远起身喝水,注意到建国独自在厨房收拾。
她动作轻柔而高效,侧影在灯光下勾勒出优美的曲线,几缕发丝垂落在颈边,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
“大姐不一起来听吗?”
周志远问道。
建国转身,略显惊讶:“得把这些收拾好,明天一早还要给大家准备早饭呢。”
她停顿一下,又说,“你和二妹配合得真好。”
“建军同志很有音乐天赋。”
建国点点头,眼神柔和:“二妹从小就活泼,喜欢唱歌跳舞,爹常说她不像个林场姑娘。”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几分怜爱。
这时,外面传来建军的呼唤:“周技术员,再来最后一首啦!”
周志远对建国笑笑:“那我先去了。”
回到院里,建军己经想好最后一曲:“咱们来首《友谊地久天长》吧!”
这首曲子缓慢深情,口琴与二胡的对话更加动人。
周志远演奏时注意到,西姑娘建芳听得格外专注,月光照在她清秀的脸上,竟有一丝泪光闪烁。
她发现周志远在看自己,慌忙低下头,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音乐声止,夜己深沉。
周志远告别赵家,提着二胡往回走。
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林场寂静无声,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
走到宿舍门口,他意外地发现门把手上挂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几个还温热的烤土豆和一双亲手织的毛线手套,手套大小明显是男式的,针脚细密整齐,没有附任何字条。
周志远站在月光下,握着那副手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北国的秋夜寒风凛冽,但他却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
远处,七姐妹岭静静地矗立在月光下,山岭的轮廓温柔而坚定,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护者。
(第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