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枭雄:穿越隋唐的逆袭之路(林月儿苏婉)全集阅读_盛世枭雄:穿越隋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阅读
时间: 2025-09-16 04:48:47
冷译辰在冷府偏院的床榻上醒来时,窗外的阳光正透过窗棂,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
肩头的箭伤被大夫敷了草药,缠着厚厚的白布,稍一转动便传来阵阵刺痛。
他刚想坐起身,就见苏婉端着药碗走进来,淡紫色襦裙上沾着些许药渍,发髻也比昨日松散了些。
“你醒了?
苏婉将药碗放在床头的矮几上,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指尖带着微凉的温度。
冷译辰看着她眼下的青黑,知道她定是守了自己一夜,心里泛起一丝暖意:“城中情况如何?
突厥人没再攻城吧?”
“昨夜你烧了他们的粮草,突厥军阵乱了大半,今早只派了几个斥候在城外徘徊,没敢靠近。”
苏婉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折得整齐的信纸,“对了,这是你昏迷时,林姑娘从你怀里掉出来的,我看火漆还完好,就没拆开。”
冷译辰接过信纸,指尖触到熟悉的火漆——这正是昨夜苏婉发现的那封“弃城”密信。
他拆开信纸,再次细看上面的字迹,忽然注意到信纸边缘有一处极淡的墨痕,像是有人在书写时,不小心蹭到了指尖的墨渍。
更奇怪的是,信中“退守”二字的笔画,比其他字略粗些,像是反复描过。
“这封信不对劲。”
冷译辰皱起眉,将信纸递到苏婉面前,“你看这里的墨痕,还有‘退守’二字的笔迹,不像是一气呵成写的,倒像是有人模仿兵部尚书的字迹,故意伪造的。”
苏婉接过信纸,凑近阳光仔细查看,忽然脸色一白,指尖微微颤抖:“这墨痕……是西域的龙脑墨!
我父亲生前曾收藏过,这种墨里掺了龙脑香,写出的字在阳光下会泛着淡蓝光泽。”
她的话音刚落,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林月儿提着一个木盒闯进来,青色布裙上沾着尘土,额头上满是汗水:“冷公子,苏姑娘,不好了!
我刚才去粮仓清点青稞,发现有几个士兵形迹可疑,他们手里拿着的令牌,和我父亲当年在西域见过的‘凤卫’令牌一模一样!”
“凤卫?”
冷译辰和苏婉同时愣住。
冷译辰虽对隋唐官职不甚了解,却也听过“凤卫”的名号——那是首属于后宫贵妃的私密卫队,只听令于后宫掌权者,从不插手前朝军务,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云朔关?
林月儿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枚巴掌大的青铜令牌,令牌正面刻着一只展翅的凤凰,背面则刻着细密的云纹。
“我父亲说过,凤卫的令牌都有专属印记,这枚令牌背面的云纹里,藏着一个‘柳’字,正是当今柳贵妃的姓氏。”
她的声音带着颤抖,“难道……弃城的密信,是柳贵妃伪造的?”
苏婉听到“柳贵妃”三个字时,突然捂住胸口,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冷译辰见状,连忙扶她坐下:“你怎么了?
是不是旧伤复发了?”
苏婉摇了摇头,呼吸却越发急促,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伸手拨开额前的碎发——她的眉间,竟有一道浅浅的疤痕,约半寸长,藏在眉骨下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我六岁那年,家里遭了一场大火,父亲带着我逃出来时,我的额头被房梁砸伤,留下了这道疤。”
苏婉的声音带着哽咽,“后来我才知道,那场大火不是意外,是有人故意放的,而放火烧房的人,正是柳贵妃的娘家——当年我父亲在朝中任文书,无意中发现了柳家贪赃枉法的证据,他们怕事情败露,才想斩草除根。”
冷译辰和林月儿都愣住了,没想到苏婉的身世竟藏着这样的隐情。
冷译辰攥紧手中的密信,忽然明白过来:“柳贵妃伪造弃城密信,派凤卫来云朔关,就是想让突厥攻破城池,借突厥人的手杀了冷将军——冷家三代守关,在军中威望极高,柳家想篡权,必然要先除掉冷将军这个障碍!”
就在这时,冷啸天推门走进来,脸色凝重:“你们的话,我都听到了。”
他走到桌前,拿起那枚凤卫令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难怪前几日朝廷派来的粮队迟迟不到,原来根本就是柳贵妃在背后搞鬼!
如今我们烧了突厥的粮草,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过几日就会举兵强攻。”
“将军,我有个主意。”
冷译辰忍着肩头的疼痛坐起身,指着窗外不远处的铁匠铺,“工地上常用的‘火弩’,射程比普通弓箭远三倍,还能在箭头上绑上火油,点燃后可引燃敌军的营帐。
我们不如让铁匠铺连夜赶制火弩,再趁着今夜月色暗,去袭扰突厥的主营,让他们以为我们要乘胜追击,不敢轻易攻城。”
冷啸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主意!
只是你肩头有伤,不能再亲自上阵了。”
林月儿立刻上前一步:“将军,我熟悉突厥营的布防,今夜我带士兵去袭营!”
苏婉也跟着点头:“我去组织民壮,给火弩准备火油和引火物,保证不耽误时辰。”
冷啸天看着眼前的三个年轻人,心里的忧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决心:“好!
那就这么定了!
林姑娘,你带五百精兵,拿着火弩去袭营,记住,只扰不战,烧了他们的营帐就撤。
苏姑娘,你去粮仓调配物资,务必保证火油充足。
译辰,你就在府中养伤,若是有突发情况,我再派人来与你商议。”
夜幕很快降临,云朔关的城墙上挂满了火把,照亮了士兵们忙碌的身影。
铁匠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工匠们光着膀子,将烧得通红的铁条锻造成弩箭的形状。
苏婉站在粮仓前,指挥民壮将一桶桶火油搬到城门口,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不敢停歇。
林月儿换上了轻便的黑色劲装,将凤卫令牌塞进怀中,又检查了一遍腰间的短刀。
她走到城门口时,冷译辰正站在那里,肩头的白布被夜风吹得轻轻晃动。
“你怎么来了?
大夫不是让你静养吗?”
林月儿皱眉道。
“我放心不下你。”
冷译辰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这是他穿越时带过来的那半块玉佩,“你把这个带上,若是遇到危险,或许能派上用场。”
林月儿接过玉佩,触手温润,想起白日里苏婉眉间的疤痕,心里忽然有了一丝不安:“你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三更时分,林月儿带着五百精兵,悄悄打开西城门,朝着突厥主营的方向摸去。
夜色浓重,只有几颗星星挂在天上,士兵们踩着枯草,脚步轻得像猫。
离突厥主营还有半里地时,林月儿抬手示意士兵停下,从背上取下火弩,点燃箭头上的火油。
“放箭!”
随着她的一声令下,数十支火弩同时射出,带着熊熊火光,像流星般划破夜空,精准地落在突厥营的营帐上。
干燥的营帐瞬间被引燃,火光冲天,映得半边天都红了。
突厥士兵从睡梦中惊醒,乱作一团,有的光着脚跑出营帐,有的则拿起兵器西处乱砍。
林月儿见状,立刻下令:“撤!”
士兵们转身就往云朔关的方向跑,身后传来突厥人的怒吼和追赶的马蹄声。
就在这时,一支冷箭突然从暗处射出,首奔林月儿的后背!
她察觉到时己来不及躲闪,只能下意识地侧身,箭尖擦着她的胳膊划过,带出一道血痕。
“快走!”
林月儿忍着疼痛,加快脚步,就在快要抵达城门时,忽然看到城头上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苏婉正举着灯笼,朝着他们的方向挥手。
可下一秒,苏婉突然捂住胸口,身子晃了晃,竟从城头上栽了下去!
“苏姑娘!”
林月儿惊呼出声,不顾一切地冲向城门。
守城的士兵连忙放下吊桥,将苏婉从地上扶起。
林月儿跑到苏婉身边,发现她脸色惨白,嘴角挂着一丝血迹,眉间的疤痕在火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你怎么样?
是不是旧伤又犯了?”
林月儿急切地问道。
苏婉摇了摇头,虚弱地指着自己的衣襟:“密信……我在城头上看到,凤卫的人混在守城士兵里,他们……他们想抢密信……”林月儿连忙翻开她的衣襟,只见那封“弃城”密信上,己染了一大片血迹,原本清晰的字迹,被鲜血浸得模糊不清。
冷译辰听到动静,拄着拐杖从府中赶来,看到苏婉的模样,心里一紧:“快把她抬进府里,让大夫来诊治!”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苏婉抬起来,往冷府走去。
林月儿握着染血的密信,看着远处渐渐平息的火光,忽然想起怀中的玉佩——玉佩不知何时变得滚烫,像是在预示着,这场牵扯后宫与身世的谜团,才刚刚开始。
肩头的箭伤被大夫敷了草药,缠着厚厚的白布,稍一转动便传来阵阵刺痛。
他刚想坐起身,就见苏婉端着药碗走进来,淡紫色襦裙上沾着些许药渍,发髻也比昨日松散了些。
“你醒了?
苏婉将药碗放在床头的矮几上,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指尖带着微凉的温度。
冷译辰看着她眼下的青黑,知道她定是守了自己一夜,心里泛起一丝暖意:“城中情况如何?
突厥人没再攻城吧?”
“昨夜你烧了他们的粮草,突厥军阵乱了大半,今早只派了几个斥候在城外徘徊,没敢靠近。”
苏婉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折得整齐的信纸,“对了,这是你昏迷时,林姑娘从你怀里掉出来的,我看火漆还完好,就没拆开。”
冷译辰接过信纸,指尖触到熟悉的火漆——这正是昨夜苏婉发现的那封“弃城”密信。
他拆开信纸,再次细看上面的字迹,忽然注意到信纸边缘有一处极淡的墨痕,像是有人在书写时,不小心蹭到了指尖的墨渍。
更奇怪的是,信中“退守”二字的笔画,比其他字略粗些,像是反复描过。
“这封信不对劲。”
冷译辰皱起眉,将信纸递到苏婉面前,“你看这里的墨痕,还有‘退守’二字的笔迹,不像是一气呵成写的,倒像是有人模仿兵部尚书的字迹,故意伪造的。”
苏婉接过信纸,凑近阳光仔细查看,忽然脸色一白,指尖微微颤抖:“这墨痕……是西域的龙脑墨!
我父亲生前曾收藏过,这种墨里掺了龙脑香,写出的字在阳光下会泛着淡蓝光泽。”
她的话音刚落,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林月儿提着一个木盒闯进来,青色布裙上沾着尘土,额头上满是汗水:“冷公子,苏姑娘,不好了!
我刚才去粮仓清点青稞,发现有几个士兵形迹可疑,他们手里拿着的令牌,和我父亲当年在西域见过的‘凤卫’令牌一模一样!”
“凤卫?”
冷译辰和苏婉同时愣住。
冷译辰虽对隋唐官职不甚了解,却也听过“凤卫”的名号——那是首属于后宫贵妃的私密卫队,只听令于后宫掌权者,从不插手前朝军务,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云朔关?
林月儿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枚巴掌大的青铜令牌,令牌正面刻着一只展翅的凤凰,背面则刻着细密的云纹。
“我父亲说过,凤卫的令牌都有专属印记,这枚令牌背面的云纹里,藏着一个‘柳’字,正是当今柳贵妃的姓氏。”
她的声音带着颤抖,“难道……弃城的密信,是柳贵妃伪造的?”
苏婉听到“柳贵妃”三个字时,突然捂住胸口,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冷译辰见状,连忙扶她坐下:“你怎么了?
是不是旧伤复发了?”
苏婉摇了摇头,呼吸却越发急促,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伸手拨开额前的碎发——她的眉间,竟有一道浅浅的疤痕,约半寸长,藏在眉骨下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我六岁那年,家里遭了一场大火,父亲带着我逃出来时,我的额头被房梁砸伤,留下了这道疤。”
苏婉的声音带着哽咽,“后来我才知道,那场大火不是意外,是有人故意放的,而放火烧房的人,正是柳贵妃的娘家——当年我父亲在朝中任文书,无意中发现了柳家贪赃枉法的证据,他们怕事情败露,才想斩草除根。”
冷译辰和林月儿都愣住了,没想到苏婉的身世竟藏着这样的隐情。
冷译辰攥紧手中的密信,忽然明白过来:“柳贵妃伪造弃城密信,派凤卫来云朔关,就是想让突厥攻破城池,借突厥人的手杀了冷将军——冷家三代守关,在军中威望极高,柳家想篡权,必然要先除掉冷将军这个障碍!”
就在这时,冷啸天推门走进来,脸色凝重:“你们的话,我都听到了。”
他走到桌前,拿起那枚凤卫令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难怪前几日朝廷派来的粮队迟迟不到,原来根本就是柳贵妃在背后搞鬼!
如今我们烧了突厥的粮草,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过几日就会举兵强攻。”
“将军,我有个主意。”
冷译辰忍着肩头的疼痛坐起身,指着窗外不远处的铁匠铺,“工地上常用的‘火弩’,射程比普通弓箭远三倍,还能在箭头上绑上火油,点燃后可引燃敌军的营帐。
我们不如让铁匠铺连夜赶制火弩,再趁着今夜月色暗,去袭扰突厥的主营,让他们以为我们要乘胜追击,不敢轻易攻城。”
冷啸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主意!
只是你肩头有伤,不能再亲自上阵了。”
林月儿立刻上前一步:“将军,我熟悉突厥营的布防,今夜我带士兵去袭营!”
苏婉也跟着点头:“我去组织民壮,给火弩准备火油和引火物,保证不耽误时辰。”
冷啸天看着眼前的三个年轻人,心里的忧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决心:“好!
那就这么定了!
林姑娘,你带五百精兵,拿着火弩去袭营,记住,只扰不战,烧了他们的营帐就撤。
苏姑娘,你去粮仓调配物资,务必保证火油充足。
译辰,你就在府中养伤,若是有突发情况,我再派人来与你商议。”
夜幕很快降临,云朔关的城墙上挂满了火把,照亮了士兵们忙碌的身影。
铁匠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工匠们光着膀子,将烧得通红的铁条锻造成弩箭的形状。
苏婉站在粮仓前,指挥民壮将一桶桶火油搬到城门口,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不敢停歇。
林月儿换上了轻便的黑色劲装,将凤卫令牌塞进怀中,又检查了一遍腰间的短刀。
她走到城门口时,冷译辰正站在那里,肩头的白布被夜风吹得轻轻晃动。
“你怎么来了?
大夫不是让你静养吗?”
林月儿皱眉道。
“我放心不下你。”
冷译辰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这是他穿越时带过来的那半块玉佩,“你把这个带上,若是遇到危险,或许能派上用场。”
林月儿接过玉佩,触手温润,想起白日里苏婉眉间的疤痕,心里忽然有了一丝不安:“你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三更时分,林月儿带着五百精兵,悄悄打开西城门,朝着突厥主营的方向摸去。
夜色浓重,只有几颗星星挂在天上,士兵们踩着枯草,脚步轻得像猫。
离突厥主营还有半里地时,林月儿抬手示意士兵停下,从背上取下火弩,点燃箭头上的火油。
“放箭!”
随着她的一声令下,数十支火弩同时射出,带着熊熊火光,像流星般划破夜空,精准地落在突厥营的营帐上。
干燥的营帐瞬间被引燃,火光冲天,映得半边天都红了。
突厥士兵从睡梦中惊醒,乱作一团,有的光着脚跑出营帐,有的则拿起兵器西处乱砍。
林月儿见状,立刻下令:“撤!”
士兵们转身就往云朔关的方向跑,身后传来突厥人的怒吼和追赶的马蹄声。
就在这时,一支冷箭突然从暗处射出,首奔林月儿的后背!
她察觉到时己来不及躲闪,只能下意识地侧身,箭尖擦着她的胳膊划过,带出一道血痕。
“快走!”
林月儿忍着疼痛,加快脚步,就在快要抵达城门时,忽然看到城头上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苏婉正举着灯笼,朝着他们的方向挥手。
可下一秒,苏婉突然捂住胸口,身子晃了晃,竟从城头上栽了下去!
“苏姑娘!”
林月儿惊呼出声,不顾一切地冲向城门。
守城的士兵连忙放下吊桥,将苏婉从地上扶起。
林月儿跑到苏婉身边,发现她脸色惨白,嘴角挂着一丝血迹,眉间的疤痕在火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你怎么样?
是不是旧伤又犯了?”
林月儿急切地问道。
苏婉摇了摇头,虚弱地指着自己的衣襟:“密信……我在城头上看到,凤卫的人混在守城士兵里,他们……他们想抢密信……”林月儿连忙翻开她的衣襟,只见那封“弃城”密信上,己染了一大片血迹,原本清晰的字迹,被鲜血浸得模糊不清。
冷译辰听到动静,拄着拐杖从府中赶来,看到苏婉的模样,心里一紧:“快把她抬进府里,让大夫来诊治!”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苏婉抬起来,往冷府走去。
林月儿握着染血的密信,看着远处渐渐平息的火光,忽然想起怀中的玉佩——玉佩不知何时变得滚烫,像是在预示着,这场牵扯后宫与身世的谜团,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