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骨瓷灯影(苏瑾禾裴晏之)热门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在线看骨瓷灯影苏瑾禾裴晏之

时间: 2025-09-16 05:19:23 
雨停时,日头己斜斜挂在西山上,给大理寺的青砖灰瓦镀了层淡金。

裴晏之刚从京兆府回来,手里捏着几张纸,是王捕头查来的苏二娘近半年的往来记录。

他进了书房,将纸摊在案上,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大多是熟客,买些绣品做衣裳、裱屏风,账目清晰,没什么异常。

“大人,药坊那边有回信了。”

骨瓷灯影(苏瑾禾裴晏之)热门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在线看骨瓷灯影苏瑾禾裴晏之

随从推门进来,递上一张字条。

裴晏之展开,上面是药坊掌柜的字迹:“送检粉末确为杏花所制,未掺毒物,但花瓣经特殊手法晾晒过,非自然风干。”

特殊手法晾晒?

他指尖顿在“杏花”二字上。

寻常人晒花,无非是日晒或阴干,讲究些的用炭火烘,所谓“特殊手法”,会是什么?

正思忖着,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是小吏的通报:“大人,苏仵作来了。”

裴晏之抬眼,见苏瑾禾提着个小布包走进来,身上换了件浅碧色的襦裙,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比在验尸房时多了几分素净。

“有事?”

他问。

“关于杏花粉末的事,我想起些东西。”

苏瑾禾将布包放在案上,解开绳结,里面是个小小的瓷罐,“我早上回住处翻了翻,找到这个。”

她打开瓷罐,里面装着些干燥的杏花,颜色呈淡淡的米黄,和寻常晒干的粉白杏花不同。

“这是我爹以前收的,说是城西‘百草堂’的独门晒法,用硫磺熏过,再用温火慢焙,能让花色保得更久,还带点药香。”

裴晏之凑近闻了闻,瓷罐里的杏花果然有股极淡的硫磺味,和药坊送来的字条对上了。

“你的意思是,苏二娘指甲里的杏花,是百草堂晒的?”

“可能性很大。”

苏瑾禾点头,“京城做这种特殊晒花生意的,据我所知,只有百草堂。

他们不仅晒杏花,还有桃花、桂花,专供那些做香包、填枕芯的富贵人家。”

裴晏之指尖在案上敲了敲。

百草堂在城西,离苏二娘的绣坊不算近,离城东的护国寺更远。

若杏花来自百草堂,那线索就从“谁带了杏花”,变成了“谁从百草堂买了这种杏花”。

“王捕头查过苏二娘的账目,近半年没在百草堂买过东西。”

他想起方才的记录,“她自己用不上,多半是凶手带来的。”

苏瑾禾没接话,目光落在案上的往来记录上,视线扫过那些名字,忽然停在一个地方。

“这个‘柳夫人’,买的东西有点奇怪。”

裴晏之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记录上写着:“三月十二,柳夫人购‘并蒂莲屏风绣样’一幅,付银十两。”

“哪里奇怪?”

“并蒂莲绣样不算稀奇,但十两银子太贵了。”

苏瑾禾道,“寻常绣样也就二三两,便是名师手笔,五两顶天了。

而且记录上只说‘购绣样’,没说要苏二娘绣成屏风,这不合常理——买绣样大多是为了让绣娘照着做,单独买个样子,除非这绣样有别的用处。”

裴晏之眉峰微挑。

他倒没注意到这点。

十两银子买个绣样,确实反常。

“查过这个柳夫人吗?”

“王捕头说,柳夫人是吏部侍郎柳明远的继室,半年前嫁过来的,平日里深居简出,很少出门。”

随从在一旁答道。

吏部侍郎柳明远……裴晏之对这人有印象,五十多岁,为人圆滑,在朝堂上不算起眼,却也没什么污点。

他的继室,倒是没听过什么名声。

“三月十二,离苏二娘死的日子,刚好一个月。”

苏瑾禾补充道,“而且,柳府在城西,离百草堂不远。”

几条线索忽然串了起来:特殊晒法的杏花、百草堂、城西、出手阔绰的柳夫人……裴晏之站起身:“备马,去百草堂。”

百草堂是家不大的药铺,兼卖些干花香料,老板是个矮胖的中年男人,见了裴晏之的官牌,吓得脸都白了。

“官爷,您找小的有事?”

老板搓着手,一脸紧张。

“我问你,近一个月,有没有人在你这儿买过用硫磺熏过的杏花?”

裴晏之开门见山。

老板愣了下,仔细想了想,拍了下大腿:“有!

约莫十天前,有个穿青布衫的小厮来买过,说是府里夫人要做香包,指明要这种晒法的杏花,买了足足半斤呢。”

“什么样的小厮?

看清模样了吗?”

“个子不高,脸上有颗痣,说话声音有点哑。”

老板回忆道,“他还说,要是夫人觉得好,过几日再来买。”

“他说的是哪个府里的吗?”

“没明说,只说是城西的大宅子。”

城西的大宅子不少,但结合柳夫人的线索,方向倒是清晰了些。

裴晏之正要再问,苏瑾禾忽然指着柜台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竹篮:“老板,那篮子里的绣线,是卖的吗?”

老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哦,那是隔壁绣庄放在这儿寄卖的,颜色鲜亮,姑娘要不要看看?”

苏瑾禾没动,只道:“这种‘水绿’色的丝线,很少见。”

篮子里的绣线确实有一抹水绿,颜色极正,带着种玉石般的光泽。

老板笑道:“这是用特殊染料染的,就进了这一小捆,说是……前阵子有位夫人定的,后来又不要了,就留在这儿了。”

“哪位夫人?”

裴晏之追问。

“好像……也是城西的,姓柳?”

老板不太确定,“记不太清了,毕竟买绣线的多,就这颜色特别,我才有点印象。”

柳夫人?

裴晏之与苏瑾禾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了然。

买特殊杏花的小厮,定了特殊水绿绣线又退掉的柳夫人,还有那十两银子买的并蒂莲绣样……这柳夫人,和苏二娘之间,定然藏着什么。

“老板,那小厮买杏花时,有没有说要配什么?”

苏瑾禾又问。

老板挠挠头:“好像……提了句‘要配着去年的桂花用’?

具体记不清了,当时店里忙。”

去年的桂花?

裴晏之心里一动。

苏二娘的尸身和绣坊里,都没发现桂花。

但这线索,显然又把柳夫人往更深的地方扯了扯。

“多谢老板相告。”

裴晏之收起官牌,“今日之事,不必对外人说。”

老板连连应着,送他们到门口。

出了百草堂,日头己落了大半,暮色渐浓。

“去柳府?”

随从问。

裴晏之望着城西的方向,那里炊烟袅袅,一片平静,看不出半点波澜。

“不急。”

他道,“柳夫人深居简出,贸然上门,未必能问出什么。

先派人盯着柳府,看看那个脸上有痣的小厮,会不会再出来买东西。”

他转头看向苏瑾禾:“你怎么会注意到那捆绣线?”

“苏二娘的绣坊里,没有这种水绿色的线。”

苏瑾禾道,“但她的账本上,三月初买过一批染料,其中有种‘翡翠石’,就是染这种水绿的。

她买了染料,却没留线,要么是绣了东西卖掉了,要么……是给别人做了活计。”

而柳夫人定了线又退掉,很可能是自己有了染料,或者……有人替她染好了线。

裴晏之点头。

这女仵作不仅懂验尸,对绣品、染料也熟,倒是省了不少事。

“天色晚了,我让随从送你回去。”

他道。

苏瑾禾看了眼天色,没推辞:“多谢大人。”

两人并肩往停马的地方走,暮色将影子拉得很长。

路过街角的点心铺时,苏瑾禾忽然停住脚步,看向铺子里挂着的杏花酥。

“怎么了?”

裴晏之问。

“没什么。”

她收回目光,语气平淡,“只是想起,我爹以前总说,杏花好看,却娇弱,风吹就落,留不住的。”

裴晏之没接话。

他想起苏二娘焦黑的尸身,想起那枚变形的银簪,想起柳夫人账上的十两银子。

这桩案子里的“杏花”,似乎也像她说的那样,轻飘飘的,却又藏着什么,让人抓不住,又放不下。

送苏瑾禾离开后,裴晏之翻身上马,没有回府,而是往城南绣坊的方向去。

他总觉得,苏二娘的绣坊里,还有什么被忽略了的东西。

夜色渐深,月光洒在焦黑的窗棂上,像蒙上了一层薄霜。

裴晏之站在绣坊中央,目光扫过那些烧剩下的丝线、架子,忽然,他的视线落在了墙角的一个小木箱上。

那木箱没被火烧到,锁是普通的铜锁,却被人撬开了,里面空空如也。

是谁撬开了箱子?

里面原本放着什么?

裴晏之蹲下身,仔细检查箱底,在角落里发现了一点极淡的痕迹,像是被什么东西长期压过,留下个浅浅的方形印子。

不大,约莫巴掌宽,厚度……像是本书。

他指尖抚过那道印子,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苏二娘藏起来的,会不会不只是金银,还有别的?

比如……一本记录着什么的账册?

或者,一封信?

而那本东西,现在在哪?

风从破洞的屋顶灌进来,带着夜的凉意。

裴晏之站起身,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忽然觉得,这桩焚身案,像一张被人精心绣成的网,杏花是丝线,柳夫人是其中一个结,而网的中心,还藏着更隐秘的东西,等着被人揭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