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舟录(裴济崔静颜)热门小说_《覆舟录》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6 04:51:31
昨日九千岁在城外闹出人命,尸体之多甚至烧了整夜,火光照得人心惶惶。
天明时分,外出营生的百姓们交谈甚少,脸上都带了些人人自危的凝重。
裴府小厮扫完院子,正准备去偷个懒,就听身后角门被轻轻扣响。
小厮打开门,不免有些惊愕,“青芜姑娘,近日不太平,你怎地来了?”
崔家寡母带着盲女讨生活多有不易,若非为了赚些治病银钱,崔大娘子又怎会放心如此美貌的女儿一再冒险出门。
小厮连忙将青芜引入上次的耳房内,丫鬟们得知青芜又来送绣品,手里没活的都来耳房凑热闹。
“短短几日,二十条帕子都绣得这般好,崔娘子的手艺当真没话说。”
丫鬟们不吝赞赏,青芜自然投桃报李,从小包袱里取出三条络子放在桌上,“姐姐们莫嫌弃,往后还要姐姐们多照拂。”
“呀!
这是你做的?
实在精巧得很!”
“除了梅花、柳叶,还有金蝉呢,瞧瞧,活灵活现的!”
青芜被夸的面色微红,故作害羞低下头,“姐姐们若是喜欢,改日我再编些蜻蜓、蝴蝶的来。”
“改日做什么,我们这里彩线多的是,你且做着,做了多少姐姐们都买下便是。”
没抢到络子的丫鬟们实在眼馋,叽叽喳喳围着青芜,取来各色丝线,说什么也不肯放过这个手巧的小姑娘。
青芜佯装无奈,实则正中下怀。
依着丫鬟们的要求,彩虹似的丝线在她指尖捻过,不停重复着穿插、勾挑、回绕,看得丫鬟们眼花缭乱。
吱呀一声,寒风裹挟着碎雪卷进耳房,随之而来的是个身着嫩绿袄子的秀丽女子,外头披着鹅黄色棉披风,领口处围一圈兔毛,头上戴着一顶兔毛毡帽,瞧着虽暖,却是不值钱的皮料。
丫鬟们见到她来,纷纷起身行礼,鱼贯而出,前脚才跨出门,又心照不宣露出鄙夷之色。
女子在青芜身旁坐下,看了看她手中半成品络子,又盯着青芜毫无焦距的双眼,“你看不见还能打络子?”
“不值一提,让您见笑了。”
青芜微微侧身,那双眼迷离又无辜。
女子肆无忌惮打量青芜,收回尚算亲和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不耐,“我是这府上的姨娘莺时,你回去让崔娘子绣两件肚兜,花样按我说的做。”
青芜应承下来,“近来雪多,容易打湿鞋袜,您要不要添置两副鞋面?”
莺时下意识将半湿的绣鞋藏进裙底,“那就麻烦崔娘子了。”
耽搁大半日,青芜编完一只蝴蝶络子,坚持要回家为阿娘熬药,丫鬟们这才放过青芜。
裴济结束前院会客,负手去往后院,却瞥见一道熟悉的娇小身影正原地打转,靛青色的旧袄子十分显眼,衬得她愈发单薄,像萧瑟秋风中无家可归的蝶,形单影只,跌跌撞撞。
盲杖在平整的青石板上敲出‘笃、笃、笃’的轻响,于空旷的庭院中格外清晰,裴济静静看着少女小心翼翼的挪动着步子,试探着向另一侧探出盲杖,不出意外的碰在他的小腿上,敲出沉闷的声音。
这声音使少女顿住脚步,身体紧绷,本就迷离的双眸再配上受惊的神色,当真软弱可欺得很。
“迷路了?”
裴济开口恰到好处,青芜认出声音的主人,侧过泛白的小脸儿,握着盲杖的手愈发用力,指节泛白,“裴...裴大人,实在对不住,又冒犯您了。
我想从角门离开,不知怎的,好像越走越远。”
“这院子的路是繁复了些。”
裴济并未将她的‘冒犯’放在心上,声音温和,“怀里抱的什么?”
青芜迟疑一瞬,还是将小包袱里的彩线往上抬了抬,“姐姐们喜欢我打的络子,要我回去多打一些... ...”话没说完,青芜似是想到什么,面色近乎惨白,连唇上那点粉色也跟着淡了几分,扑通一声就跪下去,将丝线高高举过头顶,娇柔的声线如同她的手一般颤抖,“裴大人明鉴,民女并未偷盗,这丝线是姐姐们私房钱买的,也绝非盗用主家之物。”
身居户部要职的裴济何曾管过内宅琐事,更不懂丝线价值几何,只知道自己再不开口,面前少女就要被吓昏了。
他伸出手将人扶起来,目光掠过少女因紧张而抿起的唇线,愈发深沉。
“不必惊慌,本官并无此意。”
青芜站首身子,呼吸随着裴济的话平顺些许,可是那只扶在她手臂上的大掌并未离去,反而划过带着布丁的袖子,在她冻红的手背上若有似无地拂过。
汗毛倒竖,冰冷的战栗从脊椎瞬间窜遍全身,她垂下眼眸,敛去几乎喷涌而出的恶心,抑住呼吸片刻,憋红了脸才敢抬头。
她刻意表现得不可置信又无所适从,本能地后退,微微一个踉跄,怀中包袱散落,彩线落了一地。
裴济并未伸手去扶,反而赏玩似的盯着少女面颊上泛起的薄红。
那抹羞意,如同雪地里悄然绽放的早樱,脆弱又生动。
这种无声的慌乱,纯然的窘迫,显然比任何刻意逢迎都更能取悦他。
只是可惜了那双眼...不,也许这双眼更妙。
空洞,幽暗。
可以随心所欲填满它,又无需在它面前伪装,何其妙哉?
“你的眼睛天生如此?”
闻言,少女僵硬着摇首,“儿时大病一场,烧坏了眼。”
裴济慢条斯理的用脚尖踢动地上的丝线,冷眼瞧着它们染上雪泥,变得肮脏不堪,“你母亲病情如何了?”
提及母亲,少女终于放松些许,“阿娘日日赶工,无法静心修养,这病拖了好些时日,始终不见好转。
可惜我目不能视,无法刺绣,只能打些络子贴补家用... ...”鼻尖儿仿佛揉碎了胭脂,眼尾也晕开一片绯红,少女轻轻眨眼,长睫像两片被雨水打湿的蝶翼,颤动着抖下泪珠。
默默无声的凄楚,总比任何嚎啕都来的更招人疼。
裴济眯起眼,唤来管家去支了十两银钱给青芜,青芜惊慌失措,连忙摆手拒绝,吓得眼泪都止住了。
“不想让你母亲尽快痊愈?”
裴济的表情戏谑而残忍,语气却愈发和善,“这银子你也不必还,来裴府帮工即可。”
十两银子丢在地上,裴济甚至不屑弯腰,可对平头百姓来说却并非小数目。
“你这双眼既看不见,只安心在裴府打络子便是,若做得好,另外有赏,如此也能让你母亲安心养病,另外,帮工亦不必入奴籍。
你且...考虑仔细。”
天明时分,外出营生的百姓们交谈甚少,脸上都带了些人人自危的凝重。
裴府小厮扫完院子,正准备去偷个懒,就听身后角门被轻轻扣响。
小厮打开门,不免有些惊愕,“青芜姑娘,近日不太平,你怎地来了?”
崔家寡母带着盲女讨生活多有不易,若非为了赚些治病银钱,崔大娘子又怎会放心如此美貌的女儿一再冒险出门。
小厮连忙将青芜引入上次的耳房内,丫鬟们得知青芜又来送绣品,手里没活的都来耳房凑热闹。
“短短几日,二十条帕子都绣得这般好,崔娘子的手艺当真没话说。”
丫鬟们不吝赞赏,青芜自然投桃报李,从小包袱里取出三条络子放在桌上,“姐姐们莫嫌弃,往后还要姐姐们多照拂。”
“呀!
这是你做的?
实在精巧得很!”
“除了梅花、柳叶,还有金蝉呢,瞧瞧,活灵活现的!”
青芜被夸的面色微红,故作害羞低下头,“姐姐们若是喜欢,改日我再编些蜻蜓、蝴蝶的来。”
“改日做什么,我们这里彩线多的是,你且做着,做了多少姐姐们都买下便是。”
没抢到络子的丫鬟们实在眼馋,叽叽喳喳围着青芜,取来各色丝线,说什么也不肯放过这个手巧的小姑娘。
青芜佯装无奈,实则正中下怀。
依着丫鬟们的要求,彩虹似的丝线在她指尖捻过,不停重复着穿插、勾挑、回绕,看得丫鬟们眼花缭乱。
吱呀一声,寒风裹挟着碎雪卷进耳房,随之而来的是个身着嫩绿袄子的秀丽女子,外头披着鹅黄色棉披风,领口处围一圈兔毛,头上戴着一顶兔毛毡帽,瞧着虽暖,却是不值钱的皮料。
丫鬟们见到她来,纷纷起身行礼,鱼贯而出,前脚才跨出门,又心照不宣露出鄙夷之色。
女子在青芜身旁坐下,看了看她手中半成品络子,又盯着青芜毫无焦距的双眼,“你看不见还能打络子?”
“不值一提,让您见笑了。”
青芜微微侧身,那双眼迷离又无辜。
女子肆无忌惮打量青芜,收回尚算亲和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不耐,“我是这府上的姨娘莺时,你回去让崔娘子绣两件肚兜,花样按我说的做。”
青芜应承下来,“近来雪多,容易打湿鞋袜,您要不要添置两副鞋面?”
莺时下意识将半湿的绣鞋藏进裙底,“那就麻烦崔娘子了。”
耽搁大半日,青芜编完一只蝴蝶络子,坚持要回家为阿娘熬药,丫鬟们这才放过青芜。
裴济结束前院会客,负手去往后院,却瞥见一道熟悉的娇小身影正原地打转,靛青色的旧袄子十分显眼,衬得她愈发单薄,像萧瑟秋风中无家可归的蝶,形单影只,跌跌撞撞。
盲杖在平整的青石板上敲出‘笃、笃、笃’的轻响,于空旷的庭院中格外清晰,裴济静静看着少女小心翼翼的挪动着步子,试探着向另一侧探出盲杖,不出意外的碰在他的小腿上,敲出沉闷的声音。
这声音使少女顿住脚步,身体紧绷,本就迷离的双眸再配上受惊的神色,当真软弱可欺得很。
“迷路了?”
裴济开口恰到好处,青芜认出声音的主人,侧过泛白的小脸儿,握着盲杖的手愈发用力,指节泛白,“裴...裴大人,实在对不住,又冒犯您了。
我想从角门离开,不知怎的,好像越走越远。”
“这院子的路是繁复了些。”
裴济并未将她的‘冒犯’放在心上,声音温和,“怀里抱的什么?”
青芜迟疑一瞬,还是将小包袱里的彩线往上抬了抬,“姐姐们喜欢我打的络子,要我回去多打一些... ...”话没说完,青芜似是想到什么,面色近乎惨白,连唇上那点粉色也跟着淡了几分,扑通一声就跪下去,将丝线高高举过头顶,娇柔的声线如同她的手一般颤抖,“裴大人明鉴,民女并未偷盗,这丝线是姐姐们私房钱买的,也绝非盗用主家之物。”
身居户部要职的裴济何曾管过内宅琐事,更不懂丝线价值几何,只知道自己再不开口,面前少女就要被吓昏了。
他伸出手将人扶起来,目光掠过少女因紧张而抿起的唇线,愈发深沉。
“不必惊慌,本官并无此意。”
青芜站首身子,呼吸随着裴济的话平顺些许,可是那只扶在她手臂上的大掌并未离去,反而划过带着布丁的袖子,在她冻红的手背上若有似无地拂过。
汗毛倒竖,冰冷的战栗从脊椎瞬间窜遍全身,她垂下眼眸,敛去几乎喷涌而出的恶心,抑住呼吸片刻,憋红了脸才敢抬头。
她刻意表现得不可置信又无所适从,本能地后退,微微一个踉跄,怀中包袱散落,彩线落了一地。
裴济并未伸手去扶,反而赏玩似的盯着少女面颊上泛起的薄红。
那抹羞意,如同雪地里悄然绽放的早樱,脆弱又生动。
这种无声的慌乱,纯然的窘迫,显然比任何刻意逢迎都更能取悦他。
只是可惜了那双眼...不,也许这双眼更妙。
空洞,幽暗。
可以随心所欲填满它,又无需在它面前伪装,何其妙哉?
“你的眼睛天生如此?”
闻言,少女僵硬着摇首,“儿时大病一场,烧坏了眼。”
裴济慢条斯理的用脚尖踢动地上的丝线,冷眼瞧着它们染上雪泥,变得肮脏不堪,“你母亲病情如何了?”
提及母亲,少女终于放松些许,“阿娘日日赶工,无法静心修养,这病拖了好些时日,始终不见好转。
可惜我目不能视,无法刺绣,只能打些络子贴补家用... ...”鼻尖儿仿佛揉碎了胭脂,眼尾也晕开一片绯红,少女轻轻眨眼,长睫像两片被雨水打湿的蝶翼,颤动着抖下泪珠。
默默无声的凄楚,总比任何嚎啕都来的更招人疼。
裴济眯起眼,唤来管家去支了十两银钱给青芜,青芜惊慌失措,连忙摆手拒绝,吓得眼泪都止住了。
“不想让你母亲尽快痊愈?”
裴济的表情戏谑而残忍,语气却愈发和善,“这银子你也不必还,来裴府帮工即可。”
十两银子丢在地上,裴济甚至不屑弯腰,可对平头百姓来说却并非小数目。
“你这双眼既看不见,只安心在裴府打络子便是,若做得好,另外有赏,如此也能让你母亲安心养病,另外,帮工亦不必入奴籍。
你且...考虑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