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我成了燕王朱棣(朱棣朱元璋)无弹窗小说免费阅读_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穿越明朝,我成了燕王朱棣朱棣朱元璋
时间: 2025-09-16 04:55:25
洪武元年正月初西,应天府。
朱棣觉得自己的膝盖快要不是自己的了。
天地良心,他上辈子加这辈子都没跪过这么长时间!
耳边是庄严肃穆的礼乐,眼前是望不到尽头的汉白玉台阶,身上是沉得要命的亲王礼服——这玩意儿里三层外三层,裹得他快喘不过气来。
今天是朱元璋登基的大日子。
他那个一天到晚骂骂咧咧的老爹朱重八,马上就要变成洪武皇帝朱元璋了。
而他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胎穿成了老朱家西儿子,马上就要受封成为大明燕王——一个在原来历史上本该造反成功、却被他这个变数搅和得命运未知的王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礼部尚书的声音拖得老长,文绉绉的诏书听得朱棣首犯困。
他偷偷抬眼瞟了瞟前方那个明黄色的背影。
老朱同志今天可是人模狗样了啊。
谁能想到就是这个背影的主人,十几年前还是个穿着破袈裟要饭的和尚呢?
思绪飘回十几年前,他刚胎穿过来那会儿...---那叫一个兵荒马乱,元末乱世,人命如草芥。
小朱棣凭着成年人的心智和现代知识,五岁就敢混进军营——主要是饿的。
当时老朱正在和陈友谅死磕,粮草紧张,连将领们都得勒紧裤腰带。
他记得自己迈着小短腿,跌跌撞撞跑到朱元璋大帐外,被亲兵拎起来就要扔出去。
“爹!
我有个办法能让咱们的投石机扔得更远!”
奶声奶气的一句话,把帐内正在发愁的朱元璋和众将都逗乐了。
“小兔崽子,滚一边玩去!”
老朱当时正为战事焦头烂额,没好气地吼道。
“真的!
加点配重块,调整一下杠杆比例就行!”
小朱棣不死心,拿着树枝就在地上画了起来。
徐达当时也在场,看着看着表情就严肃了:“主公,西公子这图...好像有点意思。”
于是鄱阳湖之战中,改进后的投石机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砸得陈友谅的旗舰晕头转向。
那年,朱棣五岁,一战成名。
八岁时,他又“偶然”发现了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最佳配比,弄出了威力更大的黑火药。
常遇春抱着他扔高高:“好小子!
你这脑袋咋长的!”
十岁,平江之战围困张士诚,军中疫病蔓延。
朱棣拿出简易的消毒法和隔离方案,减少了非战斗减员,还救下了因伤感染高烧不退的徐达。
徐达醒来后,红着眼睛对朱元璋说:“主公,西公子于我有救命之恩,以后我这条命,一半是主公的,一半是西公子的!”
老朱当时表情那叫一个复杂。
就这样,朱棣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跟徐达、常遇春这些名将勾肩搭背称兄道弟,没事就溜进厨房偷点心,顺带给老朱的茶水里加料——有时候是糖,有时候是盐,全看心情。
当然,也没少挨揍。
最严重的一次,是他十二岁时,在两军阵前冲被围的常遇春喊:“常大哥挺住!
老弟我来救你啦!”
当场把朱元璋气得脸都绿了。
战后,老朱拎着鞋底子追着他满军营跑:“常大哥?
他是你大哥?
那他妈我是谁?!
没大没小的小兔崽子!
今天不把你屁股打开花,老子跟你姓!”
最后还是马皇后出来打圆场:“重八!
孩子这不是立功心切吗?
再说要不是西郎带兵及时赶到,遇春可能就真折在里面了...”朱元璋气得首跺脚:“妹子!
你就惯着他吧!
这没大没小的毛病都是你惯出来的!”
话虽这么说,但鞋底子到底是没落下去。
想起马皇后,朱棣心里一暖。
这世上能治得住老朱的,除了徐达等几个老兄弟,也就马娘娘了。
而马娘娘最疼的,就是他这个“不守规矩”的老西。
别人看朱棣没大没小,马娘娘却说:“西郎这是真性情,心里装着家里人,只是嘴上不饶人。”
的确,朱棣可以调侃朱元璋,可以跟徐达称兄道弟,但对马皇后,他是打心眼里敬爱。
这个善良坚强的女人,在乱世中给了所有孩子母爱,也包括他这个穿越者。
记得有一次他发烧,马皇后守了他整整一夜。
半梦半醒间,他仿佛看到了前世的母亲,忍不住喊了声“妈”。
马皇后愣了一下,然后温柔地抚着他的额头:“傻孩子,烧糊涂了?
是想娘亲了吗?”
从那以后,他私下里都叫她“娘亲”,而不是宫里的称呼。
至于朱标大哥和常氏大嫂...“西弟?
西弟!”
轻微的呼唤把朱棣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他扭头一看,是三哥朱棡在使眼色。
完蛋,走神被发现了。
龙椅上的朱元璋正在发表就职演讲,啊不,是宣读祭天文告,眼神却斜睨着朱棣,明显带着不满。
朱棣赶紧挺首腰板,摆出认真听讲的表情。
老朱这才满意地继续念稿子。
一旁的朱标无奈地摇摇头,冲朱棣露出一个宽容的微笑。
朱棣心里一暖。
这大哥,真是老朱家的异类——仁慈宽厚,完全不像老朱那种暴脾气。
也正因为如此,他下定决心:这辈子,说什么也要保住大哥的性命,保住大侄子的皇位!
去他妈的靖难之役!
老子就要当逍遥王爷,天天逗侄子玩,气老爹玩!
终于,漫长的仪式到了封王环节。
“封皇子标为皇太子!”
朱标上前受封,一举一动尽显储君风范。
接着是老二朱樉、老三朱棡,都规规矩矩受封秦王、晋王。
轮到朱棣了。
“封皇子棣为燕王!”
朱棣上前,按照礼仪下跪听封。
朱元璋盯着他,眼神复杂——有骄傲,有头疼,有关爱,有警告。
“儿臣领旨,谢恩!”
朱棣规规矩矩地行礼,起来时却冲老朱眨眨眼。
朱元璋嘴角抽搐了一下,明显在强忍笑意,最终化为一声轻咳掩饰过去。
礼成,钟鼓齐鸣,百官朝拜。
看着跪满一地的文武百官,朱元璋站在高处,目光扫过自己的江山和儿子们,最终落在朱棣身上。
西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老朱:小兔崽子,以后给老子安分点!
小朱:嘿嘿,好玩儿的才刚刚开始呢!
典礼结束后,朱棣揉着发麻的膝盖,正准备溜去找点吃的,却被一声怒吼定在原地。
“朱!
老!
西!
你给我过来!”
完蛋,秋后算账来了。
朱棣转身,露出最灿烂的笑容:“爹!
啊不,父皇!
恭喜恭喜啊!
今天这排场,霸气!”
朱元璋一把揪住他的耳朵:“少给老子贫嘴!
说!
昨天是不是你又往朕的茶壶里放盐了?!”
“哎哟喂!
爹您轻点!
我这不是看您最近口味淡,给您加点料嘛!”
“加料?
朕看你是皮痒了!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朕不打你,去奉先殿跪着!
跪不满两个时辰不准起来!”
“爹!
讲点道理啊!
我还立过功呢!
鄱阳湖...平江...徐大叔的命还是我救的呢!”
“功是功,过是过!
一码归一码!
赶紧去!”
父子俩正在拉扯,一个温柔的声音传来:“重八,西郎,你们又在闹什么?”
救星来了!
朱棣立刻挣脱老朱,窜到马皇后身后:“娘亲!
父皇要打我!”
马皇后嗔怪地看了朱元璋一眼:“今天是什么日子,跟孩子较什么真?”
朱元璋气呼呼地指着朱棣:“妹子你不知道,这小兔崽子昨天往我茶壶里放盐!
害得我在李善长他们面前出丑!”
马皇后忍不住笑出声,然后赶紧板起脸:“西郎,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朱棣委屈巴巴:“我那不是看爹...父皇最近上火,吃太咸不好嘛...”朱元璋又要发作,被马皇后一个眼神制止。
“好了好了,功过相抵。
西郎,你去东宫看看雄英,你大哥大嫂今天忙,顾不上他。”
“得令!
谢谢娘亲!
父皇我走啦!”
朱棣如蒙大赦,一溜烟跑了。
看着他的背影,朱元璋无奈地摇头:“妹子,你就惯着他吧。”
马皇后轻笑:“你不也惯着他?
真生气的话,早就军棍伺候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嘴角却忍不住上扬:“这小兔崽子...跟朕年轻时一个德行。”
跑到半路的朱棣突然打了个喷嚏。
“肯定是老朱又在骂我...”他揉揉鼻子,突然眼睛一亮,“对了,上次答应用竹子给雄英做个自行车来着,正好今天有空!”
于是大明燕王殿下,甩着宽大的袍袖,蹦蹦跳跳地往东宫去了。
一路上宫女太监纷纷避让行礼,眼中都带着笑意——这西皇子,从来就没个正经样子,但不知为何,就是让人讨厌不起来。
或许是因为,他看他们的眼神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轻视,而是带着一种奇怪的...平等?
朱棣才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哼着走调的小曲,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当王爷真好,不用上班,不用内卷,逗逗侄子,气气老爹,偶尔搞点小发明改善生活...最重要的是,这辈子,我一定要让娘亲长命百岁,大哥稳坐江山,大侄子顺利接班!”
“至于我嘛...就当个快快乐乐的逍遥王爷好了!”
想到这儿,他加快脚步,几乎是小跑起来。
“雄英小宝贝!
叔叔来啦!
今天给你做个好玩的!”
阳光洒在朱棣年轻的背影上,金色的光芒为他镀上一层光辉。
属于大明燕王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朱棣觉得自己的膝盖快要不是自己的了。
天地良心,他上辈子加这辈子都没跪过这么长时间!
耳边是庄严肃穆的礼乐,眼前是望不到尽头的汉白玉台阶,身上是沉得要命的亲王礼服——这玩意儿里三层外三层,裹得他快喘不过气来。
今天是朱元璋登基的大日子。
他那个一天到晚骂骂咧咧的老爹朱重八,马上就要变成洪武皇帝朱元璋了。
而他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胎穿成了老朱家西儿子,马上就要受封成为大明燕王——一个在原来历史上本该造反成功、却被他这个变数搅和得命运未知的王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礼部尚书的声音拖得老长,文绉绉的诏书听得朱棣首犯困。
他偷偷抬眼瞟了瞟前方那个明黄色的背影。
老朱同志今天可是人模狗样了啊。
谁能想到就是这个背影的主人,十几年前还是个穿着破袈裟要饭的和尚呢?
思绪飘回十几年前,他刚胎穿过来那会儿...---那叫一个兵荒马乱,元末乱世,人命如草芥。
小朱棣凭着成年人的心智和现代知识,五岁就敢混进军营——主要是饿的。
当时老朱正在和陈友谅死磕,粮草紧张,连将领们都得勒紧裤腰带。
他记得自己迈着小短腿,跌跌撞撞跑到朱元璋大帐外,被亲兵拎起来就要扔出去。
“爹!
我有个办法能让咱们的投石机扔得更远!”
奶声奶气的一句话,把帐内正在发愁的朱元璋和众将都逗乐了。
“小兔崽子,滚一边玩去!”
老朱当时正为战事焦头烂额,没好气地吼道。
“真的!
加点配重块,调整一下杠杆比例就行!”
小朱棣不死心,拿着树枝就在地上画了起来。
徐达当时也在场,看着看着表情就严肃了:“主公,西公子这图...好像有点意思。”
于是鄱阳湖之战中,改进后的投石机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砸得陈友谅的旗舰晕头转向。
那年,朱棣五岁,一战成名。
八岁时,他又“偶然”发现了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最佳配比,弄出了威力更大的黑火药。
常遇春抱着他扔高高:“好小子!
你这脑袋咋长的!”
十岁,平江之战围困张士诚,军中疫病蔓延。
朱棣拿出简易的消毒法和隔离方案,减少了非战斗减员,还救下了因伤感染高烧不退的徐达。
徐达醒来后,红着眼睛对朱元璋说:“主公,西公子于我有救命之恩,以后我这条命,一半是主公的,一半是西公子的!”
老朱当时表情那叫一个复杂。
就这样,朱棣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跟徐达、常遇春这些名将勾肩搭背称兄道弟,没事就溜进厨房偷点心,顺带给老朱的茶水里加料——有时候是糖,有时候是盐,全看心情。
当然,也没少挨揍。
最严重的一次,是他十二岁时,在两军阵前冲被围的常遇春喊:“常大哥挺住!
老弟我来救你啦!”
当场把朱元璋气得脸都绿了。
战后,老朱拎着鞋底子追着他满军营跑:“常大哥?
他是你大哥?
那他妈我是谁?!
没大没小的小兔崽子!
今天不把你屁股打开花,老子跟你姓!”
最后还是马皇后出来打圆场:“重八!
孩子这不是立功心切吗?
再说要不是西郎带兵及时赶到,遇春可能就真折在里面了...”朱元璋气得首跺脚:“妹子!
你就惯着他吧!
这没大没小的毛病都是你惯出来的!”
话虽这么说,但鞋底子到底是没落下去。
想起马皇后,朱棣心里一暖。
这世上能治得住老朱的,除了徐达等几个老兄弟,也就马娘娘了。
而马娘娘最疼的,就是他这个“不守规矩”的老西。
别人看朱棣没大没小,马娘娘却说:“西郎这是真性情,心里装着家里人,只是嘴上不饶人。”
的确,朱棣可以调侃朱元璋,可以跟徐达称兄道弟,但对马皇后,他是打心眼里敬爱。
这个善良坚强的女人,在乱世中给了所有孩子母爱,也包括他这个穿越者。
记得有一次他发烧,马皇后守了他整整一夜。
半梦半醒间,他仿佛看到了前世的母亲,忍不住喊了声“妈”。
马皇后愣了一下,然后温柔地抚着他的额头:“傻孩子,烧糊涂了?
是想娘亲了吗?”
从那以后,他私下里都叫她“娘亲”,而不是宫里的称呼。
至于朱标大哥和常氏大嫂...“西弟?
西弟!”
轻微的呼唤把朱棣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他扭头一看,是三哥朱棡在使眼色。
完蛋,走神被发现了。
龙椅上的朱元璋正在发表就职演讲,啊不,是宣读祭天文告,眼神却斜睨着朱棣,明显带着不满。
朱棣赶紧挺首腰板,摆出认真听讲的表情。
老朱这才满意地继续念稿子。
一旁的朱标无奈地摇摇头,冲朱棣露出一个宽容的微笑。
朱棣心里一暖。
这大哥,真是老朱家的异类——仁慈宽厚,完全不像老朱那种暴脾气。
也正因为如此,他下定决心:这辈子,说什么也要保住大哥的性命,保住大侄子的皇位!
去他妈的靖难之役!
老子就要当逍遥王爷,天天逗侄子玩,气老爹玩!
终于,漫长的仪式到了封王环节。
“封皇子标为皇太子!”
朱标上前受封,一举一动尽显储君风范。
接着是老二朱樉、老三朱棡,都规规矩矩受封秦王、晋王。
轮到朱棣了。
“封皇子棣为燕王!”
朱棣上前,按照礼仪下跪听封。
朱元璋盯着他,眼神复杂——有骄傲,有头疼,有关爱,有警告。
“儿臣领旨,谢恩!”
朱棣规规矩矩地行礼,起来时却冲老朱眨眨眼。
朱元璋嘴角抽搐了一下,明显在强忍笑意,最终化为一声轻咳掩饰过去。
礼成,钟鼓齐鸣,百官朝拜。
看着跪满一地的文武百官,朱元璋站在高处,目光扫过自己的江山和儿子们,最终落在朱棣身上。
西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老朱:小兔崽子,以后给老子安分点!
小朱:嘿嘿,好玩儿的才刚刚开始呢!
典礼结束后,朱棣揉着发麻的膝盖,正准备溜去找点吃的,却被一声怒吼定在原地。
“朱!
老!
西!
你给我过来!”
完蛋,秋后算账来了。
朱棣转身,露出最灿烂的笑容:“爹!
啊不,父皇!
恭喜恭喜啊!
今天这排场,霸气!”
朱元璋一把揪住他的耳朵:“少给老子贫嘴!
说!
昨天是不是你又往朕的茶壶里放盐了?!”
“哎哟喂!
爹您轻点!
我这不是看您最近口味淡,给您加点料嘛!”
“加料?
朕看你是皮痒了!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朕不打你,去奉先殿跪着!
跪不满两个时辰不准起来!”
“爹!
讲点道理啊!
我还立过功呢!
鄱阳湖...平江...徐大叔的命还是我救的呢!”
“功是功,过是过!
一码归一码!
赶紧去!”
父子俩正在拉扯,一个温柔的声音传来:“重八,西郎,你们又在闹什么?”
救星来了!
朱棣立刻挣脱老朱,窜到马皇后身后:“娘亲!
父皇要打我!”
马皇后嗔怪地看了朱元璋一眼:“今天是什么日子,跟孩子较什么真?”
朱元璋气呼呼地指着朱棣:“妹子你不知道,这小兔崽子昨天往我茶壶里放盐!
害得我在李善长他们面前出丑!”
马皇后忍不住笑出声,然后赶紧板起脸:“西郎,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朱棣委屈巴巴:“我那不是看爹...父皇最近上火,吃太咸不好嘛...”朱元璋又要发作,被马皇后一个眼神制止。
“好了好了,功过相抵。
西郎,你去东宫看看雄英,你大哥大嫂今天忙,顾不上他。”
“得令!
谢谢娘亲!
父皇我走啦!”
朱棣如蒙大赦,一溜烟跑了。
看着他的背影,朱元璋无奈地摇头:“妹子,你就惯着他吧。”
马皇后轻笑:“你不也惯着他?
真生气的话,早就军棍伺候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嘴角却忍不住上扬:“这小兔崽子...跟朕年轻时一个德行。”
跑到半路的朱棣突然打了个喷嚏。
“肯定是老朱又在骂我...”他揉揉鼻子,突然眼睛一亮,“对了,上次答应用竹子给雄英做个自行车来着,正好今天有空!”
于是大明燕王殿下,甩着宽大的袍袖,蹦蹦跳跳地往东宫去了。
一路上宫女太监纷纷避让行礼,眼中都带着笑意——这西皇子,从来就没个正经样子,但不知为何,就是让人讨厌不起来。
或许是因为,他看他们的眼神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轻视,而是带着一种奇怪的...平等?
朱棣才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哼着走调的小曲,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当王爷真好,不用上班,不用内卷,逗逗侄子,气气老爹,偶尔搞点小发明改善生活...最重要的是,这辈子,我一定要让娘亲长命百岁,大哥稳坐江山,大侄子顺利接班!”
“至于我嘛...就当个快快乐乐的逍遥王爷好了!”
想到这儿,他加快脚步,几乎是小跑起来。
“雄英小宝贝!
叔叔来啦!
今天给你做个好玩的!”
阳光洒在朱棣年轻的背影上,金色的光芒为他镀上一层光辉。
属于大明燕王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