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老李小酒馆二货徒弟(王凯老李)最热门小说_全本完结小说老李小酒馆二货徒弟(王凯老李)

时间: 2025-09-16 04:59:47 
菜市场的晨雾像笼屉里的蒸汽,氤氲得老李的胶鞋底都打滑。

他揣着二十块钱,缩着脖子往人堆里钻,活像条在鱼贩子手里蹦跶的鲫鱼。

“李师傅”,今天又啷个搞嘛?”

豆腐摊的老张头用竹篾筐刮着豆渣,白生生的豆腐在案板上码得齐整。

老李小酒馆二货徒弟(王凯老李)最热门小说_全本完结小说老李小酒馆二货徒弟(王凯老李)

老李嘿嘿一笑,手指头在豆腐堆里戳:“嫩豆腐来三块,油豆腐切半斤,中午给你整盘‘麻婆豆腐拌黄金’,保管你吃安逸了!”

隔壁肉摊的胖婶儿剁肉像擂战鼓,案板震得油星子乱飞。

“李师傅,今儿的五花肉涨到八块了,你那个预算……”老李不慌,蹲在摊前扒拉半天,突然拎起块带皮瘦肉:“就这块!

五块钱称够,待会儿给你表演个‘瘦肉变红烧肉’,信不信?”

鱼摊的阿强正往水箱里撒冰碴子,鲫鱼蹦得水花西溅。

老李盯准条半斤重的,眼皮一耷拉:“六块钱,少一分都不行!

这鱼得清蒸,火候差半分钟都老得啃不动!”

阿强咧嘴笑:“您那手艺,菜市场都传成神话了,二十块钱硬是整出满汉全席!”

转到青菜摊,老李的绝活才真正开锣。

专挑那些蔫头耷脑的打折菜——黄叶子裹的白菜心、缺角的青椒、蔫了的芹菜杆子。

卖菜的老吴头嘟囔:“这些连收破烂的都不要……”老李反倒笑得见牙不见眼:“两块钱全包!

等哈儿你来看,这些‘歪瓜裂枣’咋个变凤凰!”

揣着一兜子“战利品”回家,老李的厨房立马成了江湖擂台。

灶台是他运筹帷幄的帅帐,铁锅是降龙伏虎的兵器,二十块钱的食材在他手里翻飞出十八般武艺。

先搞嫩豆腐。

他拿刀背把豆腐切成牡丹花瓣,裹上鸡蛋黄炸得金灿灿,撒把葱花在油锅里一爆香,再勾芡浇汁,端上桌时活脱脱一朵“金玉满堂花”。

隔壁王老头端着搪瓷碗来蹭饭,筷子戳进豆腐里一夹:“我的妈呀,这嫩得跟摸姑娘手背似的!”

那块带皮瘦肉更有讲究。

老李先拿盐巴搓一遍,冷水下锅焯得血沫子翻滚,捞起来切成薄片,锅底留油爆香豆瓣酱,下肉片翻炒,加勺醪糟汁提鲜,最后撒把蒜苗段,出锅时红亮得能照镜子。

胖婶儿闻着味儿跑来看:“李师傅,您这‘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该去申请非遗!”

半斤鲫鱼清蒸更见功夫。

他拿刀片在鱼背上划柳叶刀,塞几片老姜、几根葱白,蒸锅水开冒气儿才搁进去,掐表算七分钟,准时熄火揭盖。

鱼肉白嫩得透光,汤汁鲜得像刚从东海舀来的。

二楼的小媳妇抱着娃探头喊:“李叔,这鱼汤给我娃喝一碗,晚上他保管不闹夜!”

最绝的是那堆蔫头青菜。

老李把白菜心切成细丝,青椒撕成虎皮状,芹菜杆子拍松,热油锅下蒜片爆香,先炒白菜丝,再下青椒和芹菜,临了淋勺酱油醋,撒把花椒面,出锅时绿油油的,脆生生得能当响铃。

卖菜的老吴头啃着馒头看首了眼:“这些扔货硬是让你炒出满汉全席的味儿!”

巷子里飘起饭菜香,半条街的婆娘都跑来看热闹。

老李站在灶台前擦汗,笑纹堆得比蒸笼里的馒头还深。

他这双手在国营饭店掌勺三十年,下岗后缩在菜市场淘金,愣是把日子过得比红烧肉还滋润。

二十块钱的江湖,他早悟透了——食材无贵贱,全看掌勺的人有没有一颗“化腐朽为神奇”的心。

第二章:暴雨中的刀光剑影天公不作美,老李刚揣着二十块钱迈出家门,豆大的雨点子就砸了下来。

菜市场顶棚漏雨,摊主们扯着嗓子吆喝,活像唱大戏的角儿。

“李师傅,今早进货的卡车被山洪拦了,菜价涨了整整三成!”

豆腐摊的老张头举着油纸伞,豆渣筐里新出的豆腐都蒙了层塑料布。

老李眯眼一瞧,嫩豆腐从一块五涨到两块,油豆腐更是翻到三块一斤。

他心尖子颤了颤,脸上却笑得褶子开花:“张哥,给我来一块五的嫩豆腐,油豆腐嘛……切三两,剩下的钱你搭把豆渣,我回家给你整道‘豆腐渣炒鸡蛋’,保管比肉香!”

转到肉摊,胖婶儿的案板让雨水泡得发胀。

五花肉涨到十块一斤,老李围着肉摊转了三圈,突然盯住案角一块边角料:“这块‘刀口肉’咋卖?

七块钱称给我,待会儿给你露一手‘边角料变东坡肉’,保管比整块的还入味!”

胖婶儿嘟囔着“亏本买卖”,秤杆子却悄悄往老李这边偏。

鱼摊的阿强更惨,水箱里漂着死鱼,活鲫鱼涨到八块。

老李撸起袖子往水箱里探,指尖精准捏住条半死不活的鲫鱼:“五块钱,这条鱼我买了!

眼睛还亮着就是活的,清蒸照样鲜!”

阿强瞪眼:“这鱼都翻白肚了……”老李摆手:“你信我,待会儿它准能变‘金鳞玉肚’!”

青菜摊的老吴头蹲在雨棚下抹泪,打折菜全泡了水。

老李反倒眼睛一亮,专挑烂叶子包着的白菜心、裂口的西红柿、蔫头黄瓜:“这些‘残兵败将’给我装一袋,算一块钱!

等哈儿我给你演场‘破烂变凤凰’!”

老吴头哭笑不得:“李师傅,你这是捡破烂还是买菜?”

兜里的二十块钱像漏水的瓢,只剩五块了。

老李鼻尖冒汗,却在卤菜摊前刹住脚。

卤猪耳朵的油光在雨雾里晃,他掏出最后五块钱:“来半斤耳朵,搭勺卤汁,我拿它变‘麻辣耳丝拌黄金’!”

卤菜摊的老板娘咋舌:“李师傅,你今儿这是要玩命啊!”

雨越下越凶,老李的胶鞋灌满了水。

他怀里抱着湿漉漉的菜袋子,脑子里早把二十块钱的江湖算盘拨得噼啪响。

灶台前的战役一触即发——豆腐渣、边角肉、翻白肚的鱼、烂菜叶,这些在别人眼里是垃圾,在他手里全是能翻身的宝贝!

先治那块“刀口肉”。

他拿刀尖在肉上戳蜂窝眼,撒盐巴搓得吱吱响,下锅焯水时加八角桂皮去腥。

捞出后切成薄片,酱油红糖调汁一腌,锅底铺上泡发的豆渣,肉片盖上去小火焖。

豆渣吸了肉香,肉片裹着豆渣的醇厚,出锅时红亮得像玛瑙,隔壁小孩隔着窗户流哈喇子。

翻白肚的鲫鱼更考验功夫。

老李拿刀背狠拍鱼身,挤出淤血,鱼肚里塞姜片葱段去腥,蒸锅水开冒大烟才搁进去。

他盯着秒表掐六分半,熄火后淋勺热油,撒葱花蒜末,再浇一勺提前熬好的虾皮汤。

端上桌时,鱼肉白嫩透光,汤汁鲜得连猫都从房顶跳下来。

最绝的是那堆烂菜叶。

老李把白菜心切丝焯水,西红柿烫皮剁成酱,黄瓜拍松切片。

热锅下油,先炒西红柿酱出红汁,再下白菜丝黄瓜片,加勺豆瓣酱提味,最后撒把芹菜碎增香。

出锅时红黄绿三色交错,活脱脱一盘“锦绣山河图”。

卖菜的老吴头啃着馒头瞪眼:“这些扔货硬是让你炒成国宴!”

豆腐渣炒鸡蛋也有妙招。

老李把豆腐渣挤干水分,鸡蛋里加葱花打匀,热油锅先炒渣后炒蛋,渣的颗粒感裹着蛋的软嫩,出锅前撒把虾皮提鲜。

胖婶儿尝了一口,筷子都夹飞了:“这玩意儿比肉沫炒蛋还香!”

最后那道麻辣耳丝拌黄金,老李把卤耳切丝,拌上炸酥的油豆腐、花生米、香菜末,淋自家调的麻辣油。

红油一裹,耳丝脆弹,油豆腐吸饱滋味,花生米咔擦响,端上桌时连巷子口的流浪猫都闻着味儿来了。

巷子里雨声哗哗,老李家厨房却像开了庙会。

邻居们挤在屋檐下看热闹,王老头捧着搪瓷碗蹭饭:“李师傅,你这二十块钱的戏法越玩越精了!

明天我拿三十块请你教我几招!”

二楼小媳妇抱着娃喊:“李叔,这鱼汤给我娃再添一碗,他连喝三碗了!”

雨停了,菜市场的摊主们围着老李要绝活。

老李笑纹堆得比蒸笼馒头还深,心里却盘算着新挑战——明天进货卡车要是还堵着,他准备去收破烂的老赵那儿淘食材,听说那儿有堆不要钱的干菜根,他琢磨着整道“干菜根烧肉”,保管比新鲜肉还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