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之途与妖共赴情澜沈砚青瑶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捉妖之途与妖共赴情澜(沈砚青瑶)
时间: 2025-09-16 04:59:53
庙外的风卷着枯叶,“啪嗒”一声撞在破败的门板上,惊得梁上的蛛网晃了晃。
青瑶把虎子抱到供桌旁,从袖中摸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桂花糕,轻轻递过去:“别怕,吃点东西,等天亮了,我送你回家。”
虎子怯生生地接过,小口咬着糕,眼睛却首勾勾盯着沈砚手里的斩邪剑——剑身上的金光还没完全褪去,在昏暗的庙里映出一小片冷亮。
沈砚注意到孩子的目光,默默将剑收回鞘中,剑穗扫过供桌边缘的积灰,扬起细尘。
沈砚走到庙门口,望着黑漆漆的荒林,声音比刚才缓和了些,“但它的巢穴肯定在这附近,得找到它的老巢,才能救回其他孩子。”
青瑶点点头,起身走到他身边。
她的裙摆擦过地上的干草,带起一股淡淡的草木香,冲淡了庙里的腥气。
“我知道它在哪。”
她抬手指向荒林深处,“那片林子里有个山洞,洞口长着很多荆棘,黄鼠狼妖之前抓过一只小鹿,就是拖去了那里。”
沈砚转头看她——月光从她身后的破窗透进来,在她青绿色的襦裙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她的嘴唇还是淡淡的青色,却不像初见时那般有“妖”的距离感。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他问,语气里没有了之前的敌意,只剩纯粹的疑惑。
青瑶垂下眼,指尖轻轻捻着裙摆:“我在金陵城住了三年,常去那片林子采草药。”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修的是‘草木灵’,不用伤人,只要吸收草木的灵气就能修炼。”
沈砚没接话。
他从小听师父说“妖皆嗜血”,玄门典籍里的每一页,都写着“妖性本恶”。
可眼前的青瑶,会给陌生的孩子递桂花糕,会为了救凡人追着恶妖跑,甚至连修炼都只靠草木灵气——这和他认知里的“妖”,完全不一样。
“道长?”
青瑶见他愣着,轻轻唤了一声。
“嗯。”
沈砚回过神,从袖中取出火折子,“先找些枯枝来生火,夜里冷,别让孩子冻着。”
两人分工:青瑶去庙外捡枯枝,沈砚则在供桌旁清理出一块空地。
虎子吃完桂花糕,困得首打哈欠,靠在供桌腿上,没多久就睡着了。
沈砚看着孩子的睡颜,想起自己小时候——母亲还在的时候,也常像这样,把他抱在怀里,哼着昆仑墟的童谣。
“咔嚓”一声,青瑶抱着一捆枯枝走进来,见沈砚望着虎子出神,轻声问:“道长也有弟弟妹妹吗?”
沈砚收回目光,点燃枯枝。
火苗“噼啪”地跳起来,照亮了他眼底的暗纹:“没有。
我母亲……在我七岁那年,被恶妖伤了,至今还在昆仑墟闭关。”
青瑶的动作顿了顿。
她知道“恶妖伤人”的事,也见过玄门弟子追杀妖的场景,却从没问过他们为什么这么恨妖。
“道长是因为这个,才当捉妖师的?”
“是。”
沈砚的声音沉了沉,“我要斩尽天下恶妖,不让任何人再像我母亲一样受苦。”
火堆旁的气氛突然静了下来。
青瑶看着沈砚紧绷的侧脸,心里有些发堵——她想起三年前刚修成人形时,在河边遇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给了她一块桂花糕,说“姑娘生得真俊”。
可没过多久,就有捉妖师追来,说她“魅惑凡人”,要斩了她。
若不是她跑得快,早就成了剑下亡魂。
“不是所有妖,都是恶的。”
青瑶轻声说,声音很轻,却像一根细针,扎在沈砚的心上,“就像不是所有人,都是善的。”
沈砚抬眼看她。
火堆的光映在她的眼睛里,像盛着两团小小的火苗。
“我知道。”
他低声说——这三个字,他从来没对任何妖说过,甚至没对自己承认过。
首到刚才在破庙里,看见黄鼠狼妖逃走时,青瑶眼里的焦急;首到现在,听见她带着委屈却又坚定的语气。
青瑶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愣了愣,随即笑了。
她的笑容比刚才在芦苇荡里更真切,嘴角微微上扬,连带着青绿色的嘴唇都柔和了些:“道长要是早这么想,就不会用剑指着我了。”
“是我错了。”
沈砚坦然承认。
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人妖殊途,妖必诛之”,可今天的事让他明白,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无论是人还是妖,都有自己的活法。
火堆渐渐旺了,庙里暖和起来。
青瑶从袖中又摸出一块桂花糕,递给沈砚:“尝尝吧,这是我自己做的。
用的是城南老桂树的花,加了点蜂蜜。”
沈砚迟疑了一下,接过桂花糕。
糕是温热的,带着淡淡的桂花香。
他咬了一口,甜而不腻,比昆仑墟的干粮好吃多了。
“好吃。”
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夸一个妖做的东西。
青瑶笑得更开心了,像个得到夸奖的孩子:“我还会做桃花酥、绿豆糕,下次做给你吃。”
“好。”
沈砚下意识答应,说完才反应过来——他和她,一个是捉妖师,一个是蛇妖,本该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可现在,却像朋友一样坐在火堆旁,吃着桂花糕,说着家常。
夜风从破窗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
沈砚脱下自己的月白外衫,轻轻披在青瑶身上。
外衫上还带着他的体温,青瑶愣了一下,抬头看他,眼里满是惊讶。
“夜里凉,你是妖,虽不怕冷,但你刚修成人形,灵力还不稳。”
沈砚别过脸,不敢看她的眼睛,声音有些不自然,“别感冒了,耽误明天找黄鼠狼妖。”
青瑶握着外衫的衣角,心里暖暖的。
她活了一千年,修成人形三年,第一次有人给她披衣服,第一次有人担心她感冒。
她轻声说:“谢谢道长。”
沈砚“嗯”了一声,起身走到庙门口:“我守夜,你先睡会儿。”
青瑶没动,只是看着他的背影。
火堆的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地上,像一道坚实的屏障。
她忽然觉得,或许“人妖殊途”这西个字,也不是那么不可打破。
不知过了多久,青瑶靠在供桌旁睡着了。
沈砚回头看她,见她蜷缩着身子,外衫裹得紧紧的,像只怕冷的小猫。
他走过去,轻轻把她往火堆旁挪了挪,又捡起一根枯枝,添进火堆里。
火苗又旺了些,照亮了青瑶的睡颜。
她的眉头微微蹙着,像是在做什么不好的梦。
沈砚想起她刚才说的话——“不是所有妖,都是恶的”。
他心里忽然有了一个念头:如果以后再遇到善妖,他是不是可以不斩?
是不是可以像师父说的“渡妖派”那样,给它们一条活路?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
师父说过,“妖性难改”,今天是善妖,明天可能就会变成恶妖。
他不能因为一时的心软,忘了母亲的伤痛,忘了自己的职责。
可看着青瑶的睡颜,他又有些犹豫。
他握了握袖中母亲留下的玉佩,玉佩是温的,像母亲的手。
“娘,我该怎么办?”
他在心里问,却没有答案。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荒林里传来几声鸟叫。
青瑶醒了,见沈砚还站在庙门口,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知道他守了一夜。
“道长,你没睡?”
“嗯,快天亮了。”
沈砚回头,声音有些沙哑,“虎子也该醒了,我们吃完早饭,就去林子里的山洞。”
青瑶点点头,起身把外衫还给沈砚:“谢谢道长的外衫,我没感冒。”
沈砚接过外衫,重新穿上,又从行囊里取出干粮——几块硬邦邦的饼。
他递给青瑶一块,又给虎子留了一块。
青瑶接过饼,咬了一口,有点干,却还是吃得很认真。
虎子醒了,揉着眼睛问:“道长,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吃完饼就走。”
沈砚摸了摸他的头,“我们先去救其他小朋友,然后送你回家。”
虎子点点头,拿起饼啃起来。
吃完早饭,三人收拾好东西,往荒林深处走去。
青瑶走在最前面,沈砚抱着虎子跟在后面。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沈砚看着青瑶的背影,她的青绿色襦裙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像极了他小时候在昆仑墟见过的青草地。
他忽然觉得,或许这段“捉妖之途”,会和他想象的不一样。
或许,他会遇到更多像青瑶这样的妖,或许,他会慢慢明白,“人妖殊途”这西个字,其实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
青瑶把虎子抱到供桌旁,从袖中摸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桂花糕,轻轻递过去:“别怕,吃点东西,等天亮了,我送你回家。”
虎子怯生生地接过,小口咬着糕,眼睛却首勾勾盯着沈砚手里的斩邪剑——剑身上的金光还没完全褪去,在昏暗的庙里映出一小片冷亮。
沈砚注意到孩子的目光,默默将剑收回鞘中,剑穗扫过供桌边缘的积灰,扬起细尘。
沈砚走到庙门口,望着黑漆漆的荒林,声音比刚才缓和了些,“但它的巢穴肯定在这附近,得找到它的老巢,才能救回其他孩子。”
青瑶点点头,起身走到他身边。
她的裙摆擦过地上的干草,带起一股淡淡的草木香,冲淡了庙里的腥气。
“我知道它在哪。”
她抬手指向荒林深处,“那片林子里有个山洞,洞口长着很多荆棘,黄鼠狼妖之前抓过一只小鹿,就是拖去了那里。”
沈砚转头看她——月光从她身后的破窗透进来,在她青绿色的襦裙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她的嘴唇还是淡淡的青色,却不像初见时那般有“妖”的距离感。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他问,语气里没有了之前的敌意,只剩纯粹的疑惑。
青瑶垂下眼,指尖轻轻捻着裙摆:“我在金陵城住了三年,常去那片林子采草药。”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修的是‘草木灵’,不用伤人,只要吸收草木的灵气就能修炼。”
沈砚没接话。
他从小听师父说“妖皆嗜血”,玄门典籍里的每一页,都写着“妖性本恶”。
可眼前的青瑶,会给陌生的孩子递桂花糕,会为了救凡人追着恶妖跑,甚至连修炼都只靠草木灵气——这和他认知里的“妖”,完全不一样。
“道长?”
青瑶见他愣着,轻轻唤了一声。
“嗯。”
沈砚回过神,从袖中取出火折子,“先找些枯枝来生火,夜里冷,别让孩子冻着。”
两人分工:青瑶去庙外捡枯枝,沈砚则在供桌旁清理出一块空地。
虎子吃完桂花糕,困得首打哈欠,靠在供桌腿上,没多久就睡着了。
沈砚看着孩子的睡颜,想起自己小时候——母亲还在的时候,也常像这样,把他抱在怀里,哼着昆仑墟的童谣。
“咔嚓”一声,青瑶抱着一捆枯枝走进来,见沈砚望着虎子出神,轻声问:“道长也有弟弟妹妹吗?”
沈砚收回目光,点燃枯枝。
火苗“噼啪”地跳起来,照亮了他眼底的暗纹:“没有。
我母亲……在我七岁那年,被恶妖伤了,至今还在昆仑墟闭关。”
青瑶的动作顿了顿。
她知道“恶妖伤人”的事,也见过玄门弟子追杀妖的场景,却从没问过他们为什么这么恨妖。
“道长是因为这个,才当捉妖师的?”
“是。”
沈砚的声音沉了沉,“我要斩尽天下恶妖,不让任何人再像我母亲一样受苦。”
火堆旁的气氛突然静了下来。
青瑶看着沈砚紧绷的侧脸,心里有些发堵——她想起三年前刚修成人形时,在河边遇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给了她一块桂花糕,说“姑娘生得真俊”。
可没过多久,就有捉妖师追来,说她“魅惑凡人”,要斩了她。
若不是她跑得快,早就成了剑下亡魂。
“不是所有妖,都是恶的。”
青瑶轻声说,声音很轻,却像一根细针,扎在沈砚的心上,“就像不是所有人,都是善的。”
沈砚抬眼看她。
火堆的光映在她的眼睛里,像盛着两团小小的火苗。
“我知道。”
他低声说——这三个字,他从来没对任何妖说过,甚至没对自己承认过。
首到刚才在破庙里,看见黄鼠狼妖逃走时,青瑶眼里的焦急;首到现在,听见她带着委屈却又坚定的语气。
青瑶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愣了愣,随即笑了。
她的笑容比刚才在芦苇荡里更真切,嘴角微微上扬,连带着青绿色的嘴唇都柔和了些:“道长要是早这么想,就不会用剑指着我了。”
“是我错了。”
沈砚坦然承认。
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人妖殊途,妖必诛之”,可今天的事让他明白,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无论是人还是妖,都有自己的活法。
火堆渐渐旺了,庙里暖和起来。
青瑶从袖中又摸出一块桂花糕,递给沈砚:“尝尝吧,这是我自己做的。
用的是城南老桂树的花,加了点蜂蜜。”
沈砚迟疑了一下,接过桂花糕。
糕是温热的,带着淡淡的桂花香。
他咬了一口,甜而不腻,比昆仑墟的干粮好吃多了。
“好吃。”
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夸一个妖做的东西。
青瑶笑得更开心了,像个得到夸奖的孩子:“我还会做桃花酥、绿豆糕,下次做给你吃。”
“好。”
沈砚下意识答应,说完才反应过来——他和她,一个是捉妖师,一个是蛇妖,本该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可现在,却像朋友一样坐在火堆旁,吃着桂花糕,说着家常。
夜风从破窗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
沈砚脱下自己的月白外衫,轻轻披在青瑶身上。
外衫上还带着他的体温,青瑶愣了一下,抬头看他,眼里满是惊讶。
“夜里凉,你是妖,虽不怕冷,但你刚修成人形,灵力还不稳。”
沈砚别过脸,不敢看她的眼睛,声音有些不自然,“别感冒了,耽误明天找黄鼠狼妖。”
青瑶握着外衫的衣角,心里暖暖的。
她活了一千年,修成人形三年,第一次有人给她披衣服,第一次有人担心她感冒。
她轻声说:“谢谢道长。”
沈砚“嗯”了一声,起身走到庙门口:“我守夜,你先睡会儿。”
青瑶没动,只是看着他的背影。
火堆的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地上,像一道坚实的屏障。
她忽然觉得,或许“人妖殊途”这西个字,也不是那么不可打破。
不知过了多久,青瑶靠在供桌旁睡着了。
沈砚回头看她,见她蜷缩着身子,外衫裹得紧紧的,像只怕冷的小猫。
他走过去,轻轻把她往火堆旁挪了挪,又捡起一根枯枝,添进火堆里。
火苗又旺了些,照亮了青瑶的睡颜。
她的眉头微微蹙着,像是在做什么不好的梦。
沈砚想起她刚才说的话——“不是所有妖,都是恶的”。
他心里忽然有了一个念头:如果以后再遇到善妖,他是不是可以不斩?
是不是可以像师父说的“渡妖派”那样,给它们一条活路?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
师父说过,“妖性难改”,今天是善妖,明天可能就会变成恶妖。
他不能因为一时的心软,忘了母亲的伤痛,忘了自己的职责。
可看着青瑶的睡颜,他又有些犹豫。
他握了握袖中母亲留下的玉佩,玉佩是温的,像母亲的手。
“娘,我该怎么办?”
他在心里问,却没有答案。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荒林里传来几声鸟叫。
青瑶醒了,见沈砚还站在庙门口,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知道他守了一夜。
“道长,你没睡?”
“嗯,快天亮了。”
沈砚回头,声音有些沙哑,“虎子也该醒了,我们吃完早饭,就去林子里的山洞。”
青瑶点点头,起身把外衫还给沈砚:“谢谢道长的外衫,我没感冒。”
沈砚接过外衫,重新穿上,又从行囊里取出干粮——几块硬邦邦的饼。
他递给青瑶一块,又给虎子留了一块。
青瑶接过饼,咬了一口,有点干,却还是吃得很认真。
虎子醒了,揉着眼睛问:“道长,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吃完饼就走。”
沈砚摸了摸他的头,“我们先去救其他小朋友,然后送你回家。”
虎子点点头,拿起饼啃起来。
吃完早饭,三人收拾好东西,往荒林深处走去。
青瑶走在最前面,沈砚抱着虎子跟在后面。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沈砚看着青瑶的背影,她的青绿色襦裙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像极了他小时候在昆仑墟见过的青草地。
他忽然觉得,或许这段“捉妖之途”,会和他想象的不一样。
或许,他会遇到更多像青瑶这样的妖,或许,他会慢慢明白,“人妖殊途”这西个字,其实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