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砚藏溪云客(溪云谷石砚)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大全砚藏溪云客溪云谷石砚

时间: 2025-09-16 05:23:15 

第1章 初遇溪云客深秋的雨总带着股缠绵的凉,淅淅沥沥落了半宿,直到晨光漫过溪云谷的枫树梢,才总算歇了。我踩着被雨水泡软的枫针,沿着青石板路往谷深处走,鞋底碾过落叶的“沙沙”声,混着溪边潺潺的水流,把都市里攒下的喧嚣都揉碎在了风里。谷里静得很,只有百年枫树的枝桠斜斜映在溪面上,红的叶、青的水、白的雾缠在一起,像幅没干的水墨画。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远远望见溪边蹲着个身影——那人穿件洗得发白的靛蓝粗布褂,裤脚卷到膝盖,露出沾着石屑的小腿,正低着头,手里握着块青灰色的石头,在溪水里细细打磨。

我放轻脚步走近,才看清他面前摊着块半成型的砚台,砚池的弧度顺着石头本身的纹理,边缘还留着手工凿刻的粗糙痕迹。他左手扶着砚石,右手捏着细砂布,打磨的动作慢而稳,石屑随溪水漂散开,像撒了把细碎的青雪。身旁的青石板上,搁着块巴掌大的旧砚台,砚池里积着昨夜的雨水,映着头顶的枫枝,倒像是把溪云谷的秋光都装在了里面。

许是我的脚步声惊动了他,他打磨的手顿了顿,抬起头来。这是张带着溪谷风霜的脸,眼角有细纹,颧骨微高,唯独双手格外惹眼——指节粗大,掌心布满深浅不一的老茧,指缝里还嵌着洗不净的青灰色石粉,一看便知是常年与石头打交道的人。“你是来寻啥的?

”他开口,声音带着溪云谷特有的温润口音,像溪水漫过石头的调子。

我忙说明来意:“我是做自媒体的,想来拍些溪云谷的老手艺,听说这里还有位制砚的师傅……”他闻言,放下手里的砂布,用粗布擦了擦手上的水,往旁边挪了挪,腾出块地方:“坐吧,先喝口茶。”说着,从溪边的竹篮里拿出个粗陶碗,舀了勺溪水,又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抓了把晒干的野茶叶放进去,就着溪水冲泡。

砚藏溪云客(溪云谷石砚)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大全砚藏溪云客溪云谷石砚

茶香混着潮湿的泥土气,瞬间漫了过来。我接过茶碗,指尖触到碗沿的温热,看向他身旁的旧砚台:“师傅,这砚台是您做的?”他顺着我的目光看去,眼神软了些:“祖上传的,我爷爷打的底子,我爹又磨了十几年。”他拿起旧砚台,用指腹摩挲着砚池边缘,“你看这弧度,是跟着溪里的石头磨的,得顺着它的性子来,急不得。”晨光穿过枫树叶的缝隙,落在他靛蓝的褂子上,也落在那块旧砚台的池水里,漾开细碎的光。我看着他指尖的老茧,看着溪水里随波漂散的石屑,忽然觉得,这云雾缭绕的溪云谷里,因这双与石头为伴的手,因这块藏着时光的砚,竟多了几分说不尽的踏实与温柔。而这位蹲在溪边、以石为友的师傅,仿佛本就该属于这片溪谷,是石魂,亦是谷中客。

第2章 探寻溪云客之“砚”石砚的作坊在枫树林深处,是间矮矮的青瓦房,木门上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刻着“溪云砚坊”四个字,笔画里还嵌着经年的石粉。推开门时,“吱呀”一声响,混着屋内淡淡的松木香,倒比屋外的溪水更让人安心。作坊不大,靠墙摆着排木架,上面搁着大大小小的砚石——有的刚从溪谷里寻来,带着湿润的青苔;有的已粗凿出形状,砚池、砚边的轮廓隐约可见;最上层摆着几块成品砚,砚身刻着简单的云纹、枫枝,没有多余的装饰,却透着股自然的灵气。

屋子中央是张厚实的木桌,桌面上铺着旧布,散落着凿子、刻刀、砂布,还有个半满的粗陶水盆,水里泡着块青溪石。“每天天不亮,得先去溪上游寻石。

”石砚说着,从墙角拎起个藤编的工具篮,里面装着小锤、毛刷和卷尺,“青溪石娇贵,得找那被溪水浸了十年以上的,石质才细,发墨才匀。

”他指着木架上块带着浅青色纹路的石头,“就像这块,去年在溪湾处发现的,当时它半埋在沙里,露出来的部分泛着光,我就知道,是块好料。”说话间,他从水盆里捞出那块青溪石,放在木桌上,拿起把小凿子,指尖在石头表面轻轻划过:“制砚得先‘相石’,看石头的纹理、密度,再定砚形。

不能强改它的性子,比如这块石头左边薄右边厚,那就把砚池刻在薄的这边,砚堂留厚些,这样既稳当,又不浪费石料。”他手腕轻转,凿子在石头上敲出“笃、笃”的声响,节奏慢而匀,像在跟石头对话。我蹲在旁边看,见他每凿几下,就用毛刷扫去石屑,再凑近了仔细看,眼神专注得像在研究什么宝贝。“我爹以前总说,‘制砚先修心’。

”石砚忽然开口,手上的动作没停,“早年我年轻气盛,总想把砚台刻得花哨些,觉得那样才好看。有次刻了块满是花纹的砚,拿给我爹看,他没说话,只把砚台放进溪水里,说‘你看,溪水从不刻意绕着石头流,砚台也不该裹着这么多‘包袱’。’”他停下凿子,从抽屉里拿出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块巴掌大的砚台,砚身泛着温润的包浆,砚池里还留着淡淡的墨痕。“这是我爹给我的第一块成品砚,没刻任何花纹,就只在砚底刻了‘顺石’两个字。”石砚指尖摩挲着那两个字,语气轻了些,“后来我在城里待过一阵,有人让我刻些带网红字、卡通图案的砚台,给的价钱很高。

我试过,可拿着刻刀,总觉得手沉,刻出来的花纹也僵得很。”“为啥?”我忍不住问。

“心不静,砚就糙。”石砚笑了笑,把布包收好,重新拿起砂布打磨砚石,“城里的人买砚,多是为了摆着好看,或是送人撑面子,没人会静下心来,用它磨墨写字,更不会懂一块砚台里,藏着多少溪谷的日子。后来我就回来了,守着这作坊,守着溪水,给懂砚的人制砚,哪怕一年只做两三块,也踏实。”午后的阳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石砚的侧脸上,也落在他手中缓缓打磨的砚石上。沙布划过石头的“沙沙”声,混着屋外偶尔传来的鸟鸣,让整个作坊都慢了下来。我看着木架上那些待琢的砚石,看着石砚指尖的老茧,忽然懂了他说的“顺石”——不仅是顺着石头的性子制砚,更是顺着自己的本心生活,不慌,不躁,像溪云谷的溪水,静静流淌,自有它的方向。

第3章 外界的惊扰晨雾还没散尽,溪云砚坊的木门就被“咚咚”敲响,声音急而重,打破了谷里惯有的静。石砚正蹲在溪边选石,手里捏着块刚从沙里翻出的青溪石,指腹反复摩挲着石面的纹路——这石头浸在水里时泛着淡青的光,石质细腻得能映出溪面的云影,他本想把它做成块小巧的“云心砚”,砚池就照着今早溪面上飘着的那片薄云的形状刻。听见敲门声,他直起身,随手把石头放进藤篮,指尖还沾着潮湿的沙粒。开门时,门外站着三个人,穿得光鲜——为首的中年男人西装笔挺,手里拎着亮面的公文包;旁边的年轻女人抱着台笔记本电脑,指甲涂得发亮;还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手里握着个精致的金属保温杯,目光飞快地扫过作坊的木架,带着点不耐烦的打量。“是石砚师傅吧?”中年男人先开口,笑容热络,伸手就要握,“我们是城里‘尚品文创’的,我是项目总监,姓张。

”石砚没伸手,只往旁边让了让,指尖无意识地蹭了蹭褂子上的石粉:“进来说。

”几人涌进作坊,脚步声踩在青石板上,带着股都市里的急促。张总监往木架上扫了眼,目光停在那块刻着云纹的成品砚上,语气夸张:“您这砚台做得真精致!

我们公司就是想找您这样的手艺人合作——批量生产‘溪云砚’,印上谷里的风景、网红标语,再请主播直播带货,保准火!”年轻女人立刻打开电脑,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方案,满是“流量”“利润”“IP打造”的字眼:“石师傅,您看,我们给您算过,合作后年入百万不是问题,还能让‘溪云砚’火遍全国!”石砚没看电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