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夏江逾白《拾光里的旧日记》_《拾光里的旧日记》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第一章:蝉鸣与少年的侧影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余温,吹得教室后窗的梧桐叶沙沙作响。
林知夏抱着半旧的笔记本,小心翼翼地从后门走进高二3班——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是空的,旁边坐着的男生正低头转着笔,阳光透过玻璃落在他的发梢,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芒。
是江逾白。林知夏的心跳漏了一拍,指尖攥紧了笔记本的边缘。这个名字从高一入学那天起,就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至今未散。她轻轻拉开椅子坐下,尽量让动作轻得不发出一点声响,却还是在椅子腿碰到地面时,听见旁边的人“唔”了一声。
“新同桌?”江逾白转着笔的手停了下来,侧过头看她。他的眼睛很亮,像盛着夏夜的星星,嘴角还带着点没褪去的少年气,“我叫江逾白,江水的江,逾越的逾,白色的白。
”“林知夏。”她的声音细若蚊蚋,几乎要被窗外的蝉鸣吞没,“林木的林,知道的知,夏天的夏。”江逾白笑了笑,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名字很好听,像夏天的风。
”林知夏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课本。
她的余光能看见他放在桌角的手——骨节分明,指甲修剪得很干净,手腕上戴着一块黑色的运动手表,表盘里的指针滴答滴答转着,像敲在她的心上。
第一节是语文课,老陈在讲台上念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林知夏握着笔,视线却不受控制地飘向旁边——江逾白听得很认真,偶尔会在课本上划下几句,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很轻,和窗外的蝉鸣混在一起,竟格外好听。
她悄悄从书包里拿出那本深蓝色封面的笔记本,这是她攒了三个月零花钱买的,封面上烫着细碎的银纹。翻开第一页,是她昨天晚上写的话:“夏天是相遇的季节,蝉鸣、阳光,还有穿白衬衫的少年。”笔尖顿了顿,她在后面添上一句:“今天遇到了江逾白,他说我的名字像夏天的风。”写完后,她赶紧把笔记本塞进桌肚最里面,像藏起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放学时,江逾白收拾书包的动作很快,背上黑色的双肩包就要走,却突然想起什么,回头对林知夏说:“对了,明天要带物理练习册,老杨说要讲第三章。”“好,谢谢。
”林知夏点点头,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教室门口,才慢慢收拾东西。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她的课桌旁,像一道温柔的印记。回家的路上,她走在梧桐树下,踩着满地的落叶。手机里弹出一条消息,是妈妈发来的:“今晚我和你爸有事,你自己煮点面条吃。”林知夏盯着屏幕看了几秒,回复了一个“好”。她家住在老城区的旧楼里,楼道里的灯坏了好几盏,每次回家都要摸黑往上走。打开门,屋子里空荡荡的,没有一点烟火气。她放下书包,从冰箱里拿出鸡蛋和面条,笨拙地煮了一碗阳春面,没有放葱花——她不喜欢葱花,就像不喜欢家里总是冷清清的。吃完面,她坐在书桌前,翻开那本深蓝色的笔记本。
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照进来,落在纸上。她写道:“江逾白的声音很好听,像初秋的雨,轻轻的。他提醒我带物理练习册,我明天一定要记得。”写完后,她又想起白天他转笔的样子,忍不住在纸上画了一个小小的笔,旁边写着“江逾白的笔”。
夜渐渐深了,林知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是江逾白的侧影,他的笑容,他说的话。她知道,从今天起,这个名字会在她的心里,占据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第二章:笔记本里的碎碎念成为同桌的第三个星期,林知夏已经能熟练地在课桌上划分出“楚河汉界”——左边是她的课本和笔记本,右边是江逾白的练习册和运动水壶。他总是来得很早,有时候会带一杯热牛奶,放在桌角,偶尔会推给她:“刚买的,我喝不完。”林知夏每次都会摇摇头,说:“不用了,谢谢。
”她怕自己会忍不住多想,怕这杯牛奶只是他随手的善意,不是特意给她的。
江逾白也不勉强,自己喝掉牛奶,然后拿出物理练习册开始刷题。他做题很快,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偶尔会皱着眉头思考,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林知夏喜欢看他认真的样子,觉得那时候的他,像一颗发光的星星。有一次数学课,老师让同桌互相讲题。林知夏的数学不好,对着一道函数题皱了半天眉。江逾白凑过来,指着题目说:“这里要先求定义域,再画图像……”他的声音很低,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朵,林知夏的脸颊瞬间红了,连题目都看不清了。“听懂了吗?
”江逾白见她没反应,又问了一遍。“啊……听懂了。”林知夏赶紧点头,假装自己真的听懂了。江逾白笑了笑,没拆穿她,只是把自己的草稿纸推给她:“这是我的解题步骤,你看看,不懂再问我。
”那张草稿纸上的字迹很工整,步骤写得很详细,旁边还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
林知夏把草稿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笔记本里,像收藏一件宝贝。那天晚上,她在笔记本上写道:“江逾白给我讲数学题了,他的声音很好听,离我很近。
他的草稿纸上画了一个笑脸,我想,他应该是个很温柔的人吧。
”她还抄了一句从书上看到的话:“喜欢是藏不住的,即使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知夏的笔记本里,写满了关于江逾白的碎碎念。
“今天江逾白穿了一件白色的卫衣,很好看。”“他体育课跑八百米得了第一,冲过终点线的时候,对着我笑了。”“他借给我一支黑色的笔,笔杆上有淡淡的墨水香。
”“他今天好像有点不开心,上课的时候没怎么说话,希望他明天能好起来。
”她还会摘抄一些喜欢的句子,比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每一句都像是在写他。有时候,江逾白会问她:“你总是在写什么呀?
”林知夏会赶紧把笔记本合上,说:“没什么,就是写点日记。
”“日记里写了什么有趣的事吗?”他好奇地问。“没有,就是一些日常。”她低着头,不敢看他的眼睛,怕他看出自己的心思。江逾白也不再追问,只是笑着说:“写日记挺好的,以后翻看的时候,就能想起现在的日子了。”林知夏心里一动,是啊,等以后老了,翻看这本笔记本,就能想起高中时,有一个叫江逾白的少年,曾陪她走过一段青涩的时光。
期中考试后,班级里调座位。林知夏很担心自己会和江逾白分开,一整天都心神不宁。
直到老陈念出座位表:“林知夏,江逾白,还是第三排靠窗。”她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偷偷看了一眼江逾白,发现他也在看她,嘴角带着点笑意。那天晚上,她在笔记本上写了很长一段话:“今天调座位,我还是和江逾白坐同桌。我很开心,像吃了一颗糖,甜到了心里。我知道,我这样很傻,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喜欢他。
暗恋就像一场一个人的兵荒马乱,我不知道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结局是什么,但我会一直记得,这个秋天,有他在身边。”窗外的梧桐叶落了一地,秋天快要过去了。
林知夏想,要是时间能停在这一刻就好了,她和江逾白还是同桌,每天能看见他的笑脸,听他讲题,就够了。第三章:冬日里的小温暖十一月的风带着寒意,吹得教室的窗户玻璃嗡嗡作响。林知夏把双手揣在袖子里,还是觉得冷。她的手总是很凉,尤其是冬天,不管穿多少衣服,手都是冰的。江逾白注意到了,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暖手宝,递给她:“这个给你,我妈昨天刚给我买的。”暖手宝是粉色的,上面印着一只小熊,很可爱。林知夏愣了一下,说:“不用了,你自己用吧。”“我不冷,你看我穿了两件毛衣。
”江逾白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笑着说,“快拿着,别冻感冒了。”林知夏接过暖手宝,温热的感觉从手心传到心里,她的脸颊又红了。“谢谢。”她小声说。“不客气。
”江逾白低下头,继续做他的物理题,只是耳朵尖微微泛红。那天下午,林知夏一直把暖手宝揣在怀里,连上课的时候都舍不得放下。她偷偷看了江逾白好几眼,发现他有时候会把手放在嘴边哈气,显然也有点冷。她心里有点过意不去,想把暖手宝还给她,却又舍不得那点温暖。放学的时候,她把暖手宝递给江逾白:“谢谢你,我不冷了。”江逾白接过暖手宝,摸了摸,说:“还热着呢,你要是冷,明天再给你带。
”“不用了,真的。”林知夏摇摇头,转身就走。江逾白看着她的背影,笑了笑,把暖手宝放进书包里。其实这个暖手宝是他特意让妈妈买的,粉色的,他觉得很适合林知夏。
第二天,江逾白果然又带了一个暖手宝,还是粉色的,不过上面印着一只兔子。“这个给你,昨天那个我用了,这个是新的。”他把暖手宝递给林知夏。林知夏这次没有拒绝,接过暖手宝,小声说:“谢谢你。”“我们是同桌,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江逾白笑着说。
林知夏的心里暖暖的,她想,或许他对自己,也有一点不一样吧。圣诞节那天,班里的同学都在互相送礼物。林知夏没有准备礼物,她觉得自己融不进这种热闹的氛围。
江逾白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盒子,递给她:“圣诞快乐。”盒子是蓝色的,上面系着一个白色的蝴蝶结。林知夏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钢笔,笔杆上刻着“林知夏”三个字。“这是我特意让老板刻的,喜欢吗?”江逾白问。
林知夏的眼睛有点红,她点点头,说:“喜欢,谢谢你。”这是她收到的第一份圣诞礼物,也是第一份刻着她名字的礼物。“你喜欢就好。”江逾白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也不知道送你什么好,觉得你经常写东西,送支钢笔应该挺合适的。”那天晚上,林知夏把钢笔放在书桌上,看了很久。她在笔记本上写道:“江逾白送了我一支钢笔,上面刻着我的名字。我很喜欢,喜欢到舍不得用。今天是圣诞节,我收到了最好的礼物。
”她还抄了一句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期末考试前,学习任务很重。林知夏经常学到很晚,有时候会在课上打瞌睡。
江逾白会轻轻碰一下她的胳膊,提醒她:“别睡了,老师在看你。”有一次,她实在太困了,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发现身上盖着一件黑色的外套,是江逾白的。
他正坐在旁边做题,见她醒了,说:“刚才看你睡着了,怕你着凉。
”林知夏赶紧把外套还给她,说:“谢谢,不好意思,我太困了。”“没事,学习累了就睡一会儿。”江逾白说,“我帮你划了重点,等会儿给你。”林知夏看着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她想,要是能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他是她的同桌,她是他的同桌,每天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可是她也知道,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