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曜逃荒记草木萌宝小阿阮陈砚阿阮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推荐大曜逃荒记草木萌宝小阿阮(陈砚阿阮)
第一章 旱劫起,玉佩醒大曜永和七年,夏。自春至夏,三月无雨。东起沧州,西至雍城,往日里潺潺的河溪成了干裂的河床,绿油油的麦田只剩枯黄的麦秆,风一吹,卷起漫天尘土,混着枯死的草屑,扑在逃荒百姓的脸上,又干又涩。沧州陈家村外,一支十几人的逃荒队伍正缓缓挪动。最前头的少年约莫十六七岁,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衫,背上背着半袋糙米,手里牵着个四岁左右的小姑娘。小姑娘梳着双丫髻,髻上系着两根红绳,随着步子轻轻晃荡。她叫陈阿阮,是少年陈砚的表妹——阿阮的爹娘去年染疫走了,陈砚便带着她逃荒,往南方去,听说那里有水,有粮。阿阮穿着件浅绿的小布裙,裙摆磨破了边,小脸也瘦得尖尖的,却有一双极亮的眼睛,像浸了露水的葡萄,看什么都带着股好奇劲儿。她攥着陈砚的衣角,小步子迈得飞快,还不忘回头看:“表哥,张阿爷的驴走不动啦!”陈砚停下脚步,回头望去。队伍末尾,张阿爷牵着一头瘦骨嶙峋的老驴,驴背上驮着个破布包,里面是他唯一的家当。
老驴呼哧呼哧喘着气,蹄子在干硬的地上打滑,眼看就要栽倒。“大家歇会儿!
”陈砚喊了一声,把背上的米袋放在地上,快步走过去帮张阿爷扶驴。
队伍里的人也纷纷停下,有的靠在树干上喘气,有的拿出水囊——里面只剩少得可怜的几口水,舍不得喝,只润了润干裂的嘴唇。
阿阮也跑过去,小手轻轻摸了摸老驴的耳朵,小声说:“驴驴,你是不是渴啦?别着急,会有水的。”老驴像是听懂了,蹭了蹭她的手心,原本焦躁的神态竟平和了些。
张阿爷叹了口气:“这孩子,打小就跟猫狗亲近,连驴都肯听她的。”陈砚蹲下身,摸了摸阿阮的头:“阿阮乖,表哥这里还有半块饼,你吃。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干硬的麦饼,掰了一半递给她。阿阮却摇头,把饼推回去:“表哥吃,阿阮不饿。”她嘴上这么说,肚子却不争气地“咕咕”叫了两声,小脸顿时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陈砚心里发酸。这一路,他尽量让阿阮多吃点,可糙米早就见了底,昨天起就只能挖野菜充饥,野菜也越来越少,今天只找到几棵苦苣,煮了锅稀得能照见人的野菜汤,阿阮没喝几口,都让给了年纪最小的小石头。他刚想再劝,突然看见阿阮身子晃了晃,眼睛一闭,直直往地上倒去。“阿阮!”陈砚眼疾手快接住她,只觉得怀里的小人儿滚烫,呼吸也弱了下去。“是中暑了!”队伍里的李婶慌了,凑过来摸了摸阿阮的额头,“这日头毒成这样,孩子哪扛得住?可咱们水囊里没水了,这可怎么办?”众人都慌了神。张阿爷急得直跺脚,小石头拉着阿阮的衣角,小声哭了:“阿阮姐姐,你别睡……”陈砚抱着阿阮,手都在抖。
他想起阿阮娘临终前嘱咐他“一定护好阿阮”,现在阿阮要是出事,他怎么对得起表妹?
他把阿阮紧紧抱在怀里,眼泪差点掉下来。就在这时,阿阮脖子上挂着的玉佩突然发热。
那是一块温润的白玉佩,雕着缠枝莲纹样,是阿阮娘留给她的遗物,阿阮一直贴身戴着。
此刻玉佩像是被激活了,散发出淡淡的绿光,顺着阿阮的脖颈,蔓延到她的脸颊。
阿阮的睫毛颤了颤,小声呢喃:“水……有好多水……”陈砚一愣:“阿阮,哪里有水?
”话音刚落,他突然感觉手心一凉——阿阮的小手心里,竟冒出了一捧清水,带着淡淡的甜味,还冒着细碎的水珠。“水!真的有水!”李婶惊呼起来,伸手想去接,又怕惊到阿阮。陈砚也惊了,他看着阿阮手里的清水,又看了看她脖子上的玉佩,突然想起阿阮娘生前说过,这玉佩是祖传的,能“护佑亲近之人”,难道这玉佩里藏着玄机?
阿阮慢慢睁开眼睛,看着手心的水,也有些懵:“表哥,水……从哪里来的?
”她动了动手指,手心的水又多了些,顺着指缝往下滴,滴在干裂的土地上,竟让土面上冒出了一点嫩绿的草芽。陈砚心里一动,试探着问:“阿阮,你再试试,能不能再变出点水?”阿阮点点头,闭上眼睛,想着刚才心里的“水”的感觉。没过一会儿,她的手心里又冒出一捧清水,比刚才还多。陈砚连忙拿出一个破碗,接了水,先给阿阮喂了几口,又给老驴倒了些,剩下的分给众人,每人喝了一口,瞬间觉得嗓子里的干渴缓解了不少。“这玉佩……是个宝贝啊!
”张阿爷看着阿阮脖子上的玉佩,恍然大悟,“阿阮娘说的护佑,原来是这个意思!
”陈砚也反应过来,阿阮的玉佩里怕是藏着一个“空间”,而阿阮能操控里面的水!
他把阿阮抱得更紧,小声说:“阿阮,这是咱们的秘密,以后咱们用这水帮大家,好不好?
”阿阮似懂非懂地点头,小脸上露出笑容:“好!帮张阿爷,帮李婶,帮小石头!
”陈砚从阿阮的空间里又接了些水,装进水囊里,然后背起阿阮,拿起地上的米袋:“大家再忍忍,有阿阮在,咱们肯定能找到有水有粮的地方!
”众人看着阿阮,眼神里满是感激和疼惜。小石头跑到阿阮身边,拉着她的手:“阿阮姐姐,你好厉害!”阿阮趴在陈砚背上,小手摸着脖子上的玉佩,心里暖暖的。
她不知道什么是空间,也不知道自己的本事有多特别,她只知道,表哥和大家都在,他们能一起活下去。队伍重新出发,风依旧刮着,可每个人的心里都多了份希望——有阿阮这个“小福星”在,他们的逃荒路,或许会不一样。
第二章 遇道姑,识体质逃荒的第五天,队伍遇到了新的麻烦。连日赶路,加上吃的都是野菜,不少人身上起了红疹,又痒又疼,有的还发了热。最先倒下的是张阿爷,他本来就年纪大,抵抗力弱,这天早上起来就浑身发烫,连路都走不动了。“张阿爷!
”阿阮蹲在张阿爷身边,小手摸着他的额头,滚烫滚烫的,她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表哥,阿爷好烫,怎么办?”陈砚也急坏了。他们没有药,只能用空间里的灵泉给张阿爷擦身子降温,可效果甚微。李婶小声说:“会不会是瘟疫?
要是传开来,咱们都得死……”这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恐惧像乌云一样笼罩在队伍上空。
小石头躲在陈砚身后,紧紧攥着他的衣角,大眼睛里满是害怕。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叮铃——叮铃——”,驱散了些许压抑。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素色道袍的女子走了过来。她约莫二十岁年纪,头发用木簪挽着,背上背着个药篓,手里拿着个拂尘,拂尘上系着个铜铃,走一步响一下。她长得清丽脱俗,眼神却很温和,像山间的清泉。“贫道清玄,云游至此,见诸位似有难处,特来相助。
”女子走到队伍前,声音平静,却让人莫名安心。陈砚连忙上前:“道长,我们队伍里有人染了病,发着高烧,您能救救他吗?”清玄走到张阿爷身边,蹲下身,伸出手指搭在张阿爷的手腕上,片刻后,她皱了皱眉:“是湿热引发的红疹,加上劳累过度,才发了热,不是瘟疫,诸位放心。”众人松了口气,陈砚连忙说:“道长,我们没有药,您看……”清玄从药篓里拿出几片草药,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又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这里是一片荒坡,只有些干枯的野草,没有她需要的草药。
她叹了口气:“我需要青蒿和蒲公英,青蒿能清热,蒲公英能解毒,可这里……”“青蒿!
蒲公英!阿阮有!”阿阮突然开口,小脸上满是惊喜。
她想起昨天在玉佩空间里看到的景象:里面除了灵泉,还有一片小小的园子,园子里长着各种各样的草,其中就有青蒿和蒲公英——她昨天还摘了一片青蒿叶,觉得闻起来香香的。清玄愣了愣:“小姑娘,你有?”阿阮点点头,闭上眼睛,集中精神想着园子里的青蒿和蒲公英。没过一会儿,她的手心里就出现了一把新鲜的青蒿和蒲公英,叶子上还带着露珠,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清玄瞳孔微缩,她一眼就看出这草药的不凡——灵气充沛,比她平时采的草药药效好上十倍不止。她看向阿阮,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小姑娘,这草药是从哪里来的?”陈砚怕清玄起疑心,连忙说:“道长,这是我们之前在山里采的,一直放在包袱里。”清玄没有追问,只是笑了笑:“也好,有这些草药就够了。
”她接过草药,又从药篓里拿出一个陶罐,把草药切碎放进去,再倒入阿阮从空间里取出的灵泉,放在火上煮。不一会儿,药香就飘了出来,清玄把药汁倒在碗里,吹凉后喂给张阿爷喝。神奇的是,张阿爷喝下药汁后没多久,额头的温度就降了下来,虽然还没醒,却呼吸平稳了不少。“管用!真管用!
”众人都惊喜不已,看向清玄的眼神满是感激。清玄却看向阿阮,轻声问:“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陈阿阮,大家都叫我阿阮。”阿阮眨着大眼睛,一点也不怕生。
“阿阮,”清玄摸了摸她的头,手指不经意间碰到阿阮脖子上的玉佩,突然感觉到一股温和的灵气,她心里了然,“你这玉佩很特别,是家传的吗?
”阿阮点点头:“是娘亲给我的。”清玄没再多问,只是说:“这玉佩能护你平安,要好好戴着。”她又从药篓里拿出几包草药,递给陈砚,“这些草药能预防红疹,让大家都煮水喝。另外,阿阮手里的青蒿和蒲公英,要是还有,多拿些出来,分给大家,让大家放在衣兜里,能驱蚊虫,防湿热。”陈砚连忙点头,让阿阮从空间里拿出足够的青蒿和蒲公英,分给每个人。众人把草药放在衣兜里,瞬间觉得身上清爽了不少,连之前起红疹的地方都不那么痒了。接下来的几天,清玄一直跟着他们。她教大家辨认草药,告诉大家哪些野菜能吃,哪些有毒;她还教阿阮怎么运用灵气——原来阿阮的体质是“万物亲和体”,能与植物、小动物沟通,还能催生植物生长,而那个空间,是玉佩自带的“草木空间”,只有万物亲和体才能操控。“阿阮,你试着跟这株草说话,让它长快一点。
”清玄指着地上的一株小草,对阿阮说。阿阮蹲下身,小手轻轻摸着草叶,小声说:“小草小草,你快长,长得高高的,能给大家挡太阳。”话音刚落,那株小草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高,不一会儿就长到了阿阮的膝盖高,叶子还长得格外茂盛。
“哇!”众人都看呆了,小石头跑到小草旁边,伸手摸了摸,惊讶地说:“阿阮姐姐,小草真的长高了!”清玄笑着说:“万物亲和体是天地间罕见的体质,能滋养万物,造福众生。阿阮,你的本事不是用来自己享福的,是用来帮助大家的,知道吗?
”阿阮似懂非懂地点头:“知道,就像表哥说的,要救大家。”清玄欣慰地点头,她想起师父临终前说的话——“大曜将有大劫,唯有万物亲和体能解,你需找到此子,助她成长,渡此劫难。”原来,阿阮就是师父说的万物亲和体。这日傍晚,他们走到一条小河边——河水虽然浅,却清澈见底,终于不用再靠空间里的灵泉解渴了。
清玄突然停下脚步,对陈砚说:“陈砚,我要走了。”陈砚一愣:“道长,您要去哪里?
”“我还有别的事要做,”清玄看向阿阮,眼神温和,“阿阮,这是我给你的护身符,能驱邪避灾。以后遇到困难,就想想我们教你的,顺其自然,与万物为友,你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她把一个桃木簪递给阿阮,簪子上刻着道家的符文。
阿阮接过桃木簪,小声说:“清玄姐姐,你还会回来吗?”清玄摸了摸她的头:“会的,等你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会回来。”说完,她转身离开,拂尘上的铜铃叮当作响,渐渐消失在暮色中。阿阮拿着桃木簪,插在自己的发髻上,小脸上满是不舍。陈砚走过来,摸了摸她的头:“别难过,清玄道长是去做大事了,以后我们肯定还能见到她。
”众人也围过来安慰阿阮,李婶说:“阿阮,清玄道长给你的护身符真好看,以后有它保护你,你肯定平平安安的。”阿阮点点头,看着清玄离开的方向,心里暗暗想:清玄姐姐,我会好好用我的本事帮助大家,等你回来。接下来的路,因为有了阿阮的万物亲和体和清玄留下的草药,他们再也没遇到疫病。
阿阮还在空间里催生了不少谷子和蔬菜,虽然不多,却足够他们果腹。
逃荒的队伍渐渐有了欢声笑语,不再像之前那样死气沉沉。陈砚看着身边的阿阮,心里越来越坚定——他一定要保护好阿阮,让她的本事用在正途上,帮助更多的人。
而他不知道的是,前方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着他们,也有更多的“贵人”在等着与他们相遇。
第三章 逢僧人,渡乱兵逃荒的第十五天,他们遇到了最凶险的一次危机——乱兵。
彼时他们刚走到一座废弃的驿站,正准备生火做饭,突然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还有人喊杀的声音。陈砚脸色一变,连忙让众人躲进驿站里,自己则爬上屋顶查看。
只见远处有一队乱兵,约莫二十多人,个个手持刀枪,身上穿着破烂的盔甲,正朝着驿站的方向过来。他们手里还抢着东西,有的甚至还拖着几个百姓,一看就不是善茬。
“不好,是乱兵!”陈砚跳下来,声音急促,“大家快躲进里屋,把门关紧!”众人都慌了,李婶把阿阮和小石头护在怀里,张阿爷拿起身边的木棍,准备反抗。阿阮躲在李婶怀里,小脸上却没有害怕,她小声说:“李婶,别怕,阿阮能保护大家。”就在这时,驿站门口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施主们,莫慌,贫僧来也。”众人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灰色僧袍的和尚站在门口,他约莫三十岁年纪,眉目温和,手里拿着一串佛珠,背上背着个布包,看起来风尘仆仆,却透着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大师,您是……”陈砚走上前,警惕地问。“贫僧了尘,自普陀寺而来,云游四方,化缘为生。
”了尘双手合十,微微鞠躬,“方才见施主们神色慌张,想必是遇到了麻烦?
”陈砚刚想说话,远处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乱兵已经到了驿站门口。
为首的乱兵头头是个满脸横肉的汉子,他看见驿站里有人,立刻挥刀喊道:“里面的人都出来!把值钱的东西交出来,不然别怪老子不客气!
”众人都吓得不敢出声,了尘却往前走了一步,对着乱兵头头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众生平等,何苦为难这些逃荒的百姓?不如放下屠刀,回头是岸。”乱兵头头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哪来的秃驴,敢管老子的闲事?我看你是活腻了!”说完,他举起刀就朝着了尘砍去。陈砚吓得想上前阻拦,却见了尘轻轻一侧身,就躲过了刀砍,同时他手里的佛珠突然发出一道淡淡的金光,朝着乱兵头头飞去。乱兵头头只觉得手腕一麻,手里的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整个人也后退了几步。“你……你会妖法?
”乱兵头头又惊又怕,指着了尘喊道。了尘依旧温和:“施主,这不是妖法,是佛法。
贫僧只是想劝施主,莫要再造杀孽,否则因果循环,终会有报应。”乱兵们见头头被制住,都慌了,有的想上前帮忙,有的却往后退——他们本来就是因为战乱才当了乱兵,心里也知道自己做的是坏事,此刻见了尘有“神通”,心里难免害怕。了尘看在眼里,继续说:“诸位施主,你们本是良民,只是为了活命才走上这条路。如今大曜虽遭灾,却并非没有活路,只要你们放下刀枪,贫僧可以帮你们找条正途,何必在这里欺负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有几个乱兵动了心,小声说:“头头,咱们要不……算了吧?这和尚有点邪门,而且这些逃荒的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乱兵头头脸色铁青,却也不敢再上前,他知道自己打不过了尘,只能恨恨地说:“算你们运气好,我们走!”说完,他捡起刀,带着乱兵们悻悻地离开了。众人都松了口气,纷纷围上来感谢了尘:“多谢大师救命之恩!
”了尘双手合十:“施主们不必客气,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是本分。”他看向阿阮,眼神里多了几分温和,“这位小姑娘,刚才贫僧感觉到你身上有一股温和的灵气,想必是个有福气的孩子。”阿阮眨着大眼睛,看着了尘:“大师,你也会像清玄姐姐一样,用本事帮大家吗?”了尘笑了:“贫僧的本事,就是劝人向善,渡化众生。小姑娘你的本事,可比贫僧厉害多了。
”陈砚这才把阿阮的万物亲和体和空间的事告诉了了尘——经过清玄的事,他知道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觊觎阿阮的本事,反而会帮助阿阮。了尘听后,点了点头:“万物亲和体乃天地馈赠,能滋养万物,造福众生。阿阮小姑娘,你要记住,你的本事不是用来炫耀的,也不是用来谋私的,而是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慈悲’的真谛。”阿阮似懂非懂地点头:“大师,慈悲就是帮助大家,对吗?
”“对,”了尘笑着说,“就像你用空间里的灵泉和粮食救大家,就是慈悲;你用万物亲和体跟小动物沟通,避免危险,也是慈悲。慈悲不是嘴上说说,是要实实在在做出来的。”接下来的几天,了尘也加入了逃荒队伍。他不像清玄那样懂医术,却很会安抚人心——他会给大家讲佛经里的故事,告诉大家“因果循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还会教大家打坐,让大家在赶路之余能静下心来,缓解疲惫。
阿阮很喜欢和了尘待在一起,她经常缠着了尘问问题:“大师,为什么有的人会当乱兵,欺负别人呀?”了尘耐心地回答:“因为他们被贪念和恐惧迷了心窍,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就像刚才的乱兵,他们本来也是百姓,只是因为灾荒和战乱,才走上了歪路。但只要有人能点醒他们,他们还是能回头的。”“那我们以后遇到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