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遇永安林晏沈韶光热门完结小说_最热门小说宴遇永安林晏沈韶光
第一章2025 年夏夜,暴雨如注,闪电撕裂夜空。
沈韶光正和家人在自家 “沈家小厨” 的后厨清点账目。父亲沈建设叼着烟卷核对进货单,母亲李凤霞擦拭着刚洗好的餐具,哥哥沈绍杰则对着手机研究新出的炸鸡配方。“哥,你这配方靠谱不?上次那批炸鸡,顾客说外皮不够脆。” 沈韶光凑过去瞅了眼手机屏幕。
沈绍杰头也不抬:“这次肯定没问题,我加了面包糠和淀粉的比例,你就等着瞧。
”李凤霞端着一摞盘子走过来:“你们俩别光顾着聊,赶紧弄完,一会儿还要关店呢。
”沈建设掐灭烟卷:“行了行了,最后再核一遍,没问题就走。”突然,一道惨白的闪电劈中了餐馆门口那棵老槐树,电流顺着地线窜进屋内,沈韶光只觉得眼前一黑,耳边传来家人的惊呼声,随即失去了意识。再次睁眼时,鼻腔里充斥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耳边是陌生的鸟鸣与车马声。沈韶光挣扎着坐起身,发现自己躺在一片陌生的田野里,家人正围着她焦急地呼喊。“韶光,你没事吧?
有没有哪儿不舒服?” 李凤霞的声音带着哭腔,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沈建设眉头紧锁,打量着四周:“这是哪儿?咱们餐馆呢?怎么一眨眼就到这儿了?
”沈绍杰拿着一部黑屏的手机,脸色煞白:“爸,妈,姐,咱们好像…… 穿越了。
”他指向不远处的土路,几个穿着粗布襦裙的村民正好奇地张望,“你们看那些人的衣服,还有远处那城楼,上面好像写着‘长安’俩字!”“长安?” 沈建设愣在原地,烟卷从指间滑落,“这不是唐朝的都城吗?咱们怎么会到这儿来?
”李凤霞看着身上湿透的现代服装,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啊?咱们一没银子,二没亲戚,在这儿怎么活啊?”沈韶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村落,村口似乎有一家破败的铺面。“爸,妈,哥,咱们先别慌。
”她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咱们家开了十几年餐馆,厨艺就是咱们的本钱。
既然到了唐朝,不如就重操旧业,在这儿开一家不一样的饭馆,说不定能闯出一条路来。
”沈绍杰眼前一亮:“对啊!咱们有披萨、奶茶、炸鸡这些唐朝人没见过的美食,肯定能火!
到时候咱们就是唐朝餐饮界的扛把子!”沈建设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韶光说得对,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把。走,咱们先去村里问问,看看能不能把那间铺面租下来。
李 —— 其实就是身上的衣服和沈绍杰偷偷藏在口袋里的打火机、手机充电器虽然没用,但总觉得是个念想,朝着村落走去。村民们对他们的穿着充满好奇,好在唐朝民风开放,在长安附近见到些 “奇装异服” 的胡人也不稀奇,倒也没人过多盘问。经过一番打听,他们得知那间铺面原本是一家面馆,因为老板生意惨淡,早就弃之不用了。沈建设找到村长,用身上唯一一件还算值钱的衬衫村长以为是某种名贵布料换来了铺面的使用权,还借了些粮食和银子。第二章接下来的几天,沈家四口人忙得脚不沾地。
沈建设和沈绍杰负责修缮铺面,他们用村长借的银子买了些木料和砖瓦,将漏雨的屋顶修好,又把发黑的墙壁重新粉刷了一遍。“爸,这块木板不行了,得换块新的。
”沈绍杰扛着一根朽坏的房梁喊道。沈建设擦了擦额头的汗:“行,你去隔壁王木匠那儿再买一根,记得砍砍价。”李凤霞则忙着打扫卫生,把积满灰尘的桌椅擦得锃亮。沈韶光则在纸上画着店铺的装修图纸,她决定将现代餐馆的简约风格与唐朝的古朴元素结合起来,门口挂一块醒目的木牌,上面写着 “沈家食肆” 四个大字,旁边还画了一个小小的披萨图案。“妈,你看我这图纸怎么样?到时候咱们在这儿摆两张桌子,那边弄个柜台。
”沈韶光把图纸递给李凤霞。李凤霞凑过去看了看:“挺好挺好,就是这图案是啥啊?
圆圆的,还带花边。”“这是披萨,到时候咱们就卖这个,保准受欢迎。”沈韶光笑着解释。
最头疼的是食材问题。唐朝没有西红柿、土豆、芝士这些制作披萨的关键食材,沈韶光只能想办法替代品。她用当地盛产的茄子、青椒代替西红柿,用羊奶熬制的奶酪代替芝士,用面粉和酵母制作披萨饼底。“姐,这奶酪熬得怎么样?
会不会太稀了?”沈绍杰看着锅里冒着热气的羊奶问道。沈韶光搅拌了一下:“再熬一会儿,等它浓稠点就行。对了,面粉发好了没?咱们得赶紧把饼底做好。”“早发好了,就等你这奶酪了。”沈绍杰说着,把发好的面团拿了过来。
奶茶则用唐朝常见的茶叶、牛奶和红糖制作。李凤霞一边煮茶叶,一边跟沈韶光聊天:“韶光,你说咱们这奶茶,唐朝人能喜欢吗?
”沈韶光帮着往锅里加牛奶:“肯定喜欢,又甜又香,比他们平时喝的茶好喝多了。妈,红糖多放点儿,唐朝人应该喜欢甜口。”炸鸡则用当地的土鸡,用自己调配的香料腌制后油炸。沈绍杰系着围裙,手里拿着一只处理好的土鸡:“姐,你闻闻这香料,我放了八角、桂皮,还有咱们带来的辣椒粉,绝对够味。
”沈韶光闻了闻:“不错不错,腌制两个时辰,到时候炸出来肯定香。对了,油一定要烧热,不然外皮不脆。”一切准备就绪,“沈家食肆” 终于开业了。开业当天,门口围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大家都对这家装修奇特、招牌古怪的餐馆充满好奇。“掌柜的,你们这卖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招牌上画的是啥玩意儿?”一个穿着长衫的书生模样的人问道。
沈韶光笑着走上前,递过一张手绘的菜单:“这位公子,我们这有‘香酥鸡’炸鸡、‘奶露茶’奶茶、‘车轮饼’披萨,都是新鲜玩意儿,您可以尝尝。这招牌上画的就是车轮饼,圆圆的,里面夹着奶酪和蔬菜,可好吃了。”书生半信半疑地点了一份炸鸡和一杯奶茶。不一会儿,沈绍杰端着一盘金黄酥脆的炸鸡和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走了出来。“公子,您的香酥鸡和奶露茶好了,请慢用。”沈绍杰把东西放在桌上。书生咬了一口炸鸡,外酥里嫩,满口留香,再喝一口奶茶,甜而不腻,奶香浓郁,顿时眼前一亮:“这…… 这也太好吃了!这香酥鸡外皮真脆,里面的肉还这么嫩,这奶露茶也香甜可口,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东西!”周围的人见书生吃得津津有味,也纷纷围了上来,点单的人越来越多。沈建设负责收银,李凤霞和沈韶光负责制作奶茶和披萨,沈绍杰则负责炸炸鸡,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叔,给我来一份车轮饼!”“掌柜的,我要两杯奶露茶!”“我要一份香酥鸡!
”到了晚上打烊时,他们清点银子,发现竟然赚了足足五十文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太好了!没想到第一天就赚了这么多!
”李凤霞笑得合不拢嘴。沈建设也很开心:“照这个势头,咱们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借村长的银子还上了。”沈韶光看着一家人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咱们继续加油,把生意做得更好。”接下来的日子,“沈家食肆” 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附近的村民、路过的商人,甚至有些长安城里的官员,都慕名而来。大家对炸鸡的酥脆、奶茶的香甜、披萨的独特口感赞不绝口,“沈家食肆” 的名声很快在长安附近传开了。然而,麻烦也随之而来。一天,一群地痞流氓闯进了餐馆,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他一拍桌子,大声嚷嚷:“小子,在这儿开店,不知道要交保护费吗?每个月交五十文,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沈绍杰撸起袖子就要上前理论:“你凭什么要保护费?我们辛辛苦苦做生意,凭什么给你钱!”被沈建设拦住了:“绍杰,别冲动。”他笑着递过一些银子,“这位兄弟,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我们一家人初来乍到,还请多多关照。”壮汉接过银子,掂量了一下,满意地点了点头:“算你识相,以后每个月都得交这么多,不然,别怪我砸了你的店。” 说完,便带着手下扬长而去。看着地痞流氓的背影,沈韶光气得咬牙切齿:“这也太欺负人了!咱们不能一直这样忍气吞声。
”沈建设叹了口气:“我知道,但咱们现在根基未稳,只能先忍着。等咱们生意做大了,有了靠山,就不用怕他们了。”沈韶光点了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把生意做大,不再受这种窝囊气。第三章日子一天天过去,“沈家食肆” 的生意越来越火爆,铺面已经无法满足客人的需求。沈韶光决定扩大经营,在长安城里开一家更大的分店。然而,长安城的铺面租金昂贵,他们手里的银子根本不够。“爸,长安城那间铺面租金要五百两银子,咱们现在只有两百多两,还差一半呢。
” 沈韶光拿着账本,皱着眉头说道。李凤霞也愁眉苦脸:“这可怎么办啊?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好的机会溜走。”沈绍杰挠了挠头:“要不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比如跟别人借点?”沈建设摇了摇头:“咱们在这儿也没什么熟人,跟谁借啊?
”就在一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身穿锦袍、气质儒雅的年轻人走进了餐馆。
他径直走到沈韶光面前,拱手行礼:“在下林晏,久闻‘沈家食肆’的美食之名,今日特来品尝。”沈韶光连忙回礼:“公子客气了,快请坐,不知公子想吃点什么?
我们这儿有香酥鸡、奶露茶、车轮饼,都是我们的招牌。”“那就每种都来一份吧,我倒要尝尝,是什么样的美食,能让这么多人称赞。” 林晏笑着坐下。沈韶光亲自下厨,开始制作美食。她先做披萨,把发好的面团擀成圆形,然后在上面铺上熬好的奶酪,再放上切好的茄子和青椒,最后放进烤炉里烤。“姑娘,你这制作方法倒是奇特,这圆圆的饼,还要放进炉子里烤?”林晏站在一旁,好奇地问道。沈韶光一边忙活,一边解释:“公子,这叫车轮饼,烤出来之后,奶酪会融化,和蔬菜的香味融合在一起,味道特别好。您再等等,很快就好。”接着,她又开始制作奶茶,把茶叶放进锅里煮,煮出香味后,加入牛奶和红糖,搅拌均匀。“公子,您尝尝这奶露茶,是用茶叶、牛奶和红糖做的,又甜又香。” 她端着一杯刚做好的奶茶递给林晏。
林晏接过奶茶,喝了一口,眼睛一亮:“不错不错,香甜可口,比我平时喝的茶确实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