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庭旧梦(沈清沅顾晏廷)最新推荐小说_最新免费小说澜庭旧梦沈清沅顾晏廷
时间: 2025-09-16 05:21:42
隔了三日,雨比之前密了些,澜庭别院的青瓦上积了层薄水,顺着瓦当滴下来,在廊下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檐角的飞翘。
沈清沅坐在书房里,把《金石录》摊在竹筛上,借着窗透进来的微光,一点点检查纸页的湿度 —— 她特意按顾晏廷说的,调稀了浆糊,此刻纸页平展,倒真没起皱。
院门外又传来脚步声,这次她没抬头,只听着那脚步声踩着水洼,带着熟悉的温和笑意,停在书房门口:“沈小姐,我来送糨糊了。”
顾晏廷拎着个白瓷罐,走进来的时候,身上带着点雨的潮气,还有股淡淡的薄荷香。
沈清沅凑近闻了闻,抬头时,正好撞进他的目光里。
他的眼镜片沾了点雨雾,让原本清亮的眼神显得格外软,她慌忙移开视线,指着竹筛里的《金石录》,声音里带着点小得意:“顾先生看,上次您说的地方,我改了浆糊的浓度,好像真的不皱了。”
顾晏廷俯身细看,指尖轻轻拂过纸页边缘,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云:“确实好了很多。
沈小姐有天赋,比我当年初学的时候强多了 —— 我头回揭裱,还撕坏过一页宋笺呢。”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巧的银镊子,镊尖打磨得发亮,映着微光,“这个也给你,夹细小的纸渣更方便,我在伦敦的古董店淘的,想着修书能用得上。”
沈清沅接过镊子,指尖碰到他的指腹,又是一阵微麻的暖意,顺着指尖往心口窜。
她把镊子放在案上,小声道谢,转身去倒茶,杯沿碰到茶盘,发出 “叮” 的一声脆响,像敲在心上。
“沈小姐常来这里?”
顾晏廷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看着院外的雨打芭蕉,“澜庭别院很清静,适合做修复的活计。”
“嗯,家里事多,母亲总催着学管家、见客人,这里能静下心。”
沈清沅递过茶杯,坐在他对面,指尖绕着杯沿,“顾先生刚回苏州?”
“回来半年了,之前在欧洲待了五年,学的是机械,却总惦记着古籍这回事。”
顾晏廷笑了笑,指尖摩挲着杯壁,“苏州的古籍多,可惜好多都毁在战乱里,还有些被洋人买走了,能修一本是一本,也算尽点心。”
他说着,从皮包里拿出一张照片,递到她面前,“这是我去年在敦煌考察时拍的,残卷上的隶书,和你修的《金石录》有点像。”
照片上的残卷泛着土黄色,字迹模糊,却能看出古朴的气韵,背景里还有漫天的黄沙。
沈清沅看得入神,顾晏廷在一旁轻声讲解,讲风沙怎么吹过石窟,讲守窟的先生怎么用粗布裹着残卷防沙,讲他当时怎么蹲在石窟里,想着要是能把这些残卷都修好,让它们留在中国就好了。
雨声淅淅沥沥,书房里满是墨香、茶香和薄荷糨糊的味道。
沈清沅听着他的声音,偶尔抬头看他,见他说起古籍时,眼睛亮得像有光,心里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光,要是能长一点就好了 —— 没有家中的规矩,没有应酬的客套,只有书、雨,还有眼前的人。
“对了,” 顾晏廷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小的锦盒,红绸面,绣着细巧的缠枝纹,却没打开,只握在手里,指尖轻轻摩挲着盒面,“下次我带些新收的残本过来,有一页唐楷,咱们一起看看?”
沈清沅点头,脸颊烫得像烧起来,刚要说话,就听见巷口传来春桃慌慌张张的声音:“小姐!
夫人让您回去一趟,说晚上有重要客人来,让您早些梳妆!”
顾晏廷把锦盒重新放回口袋,站起身,指尖还残留着锦盒的软滑触感:“那我先告辞,下次再来。”
他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她一眼,笑意温和,像雨后天晴的光,“沈小姐,雨天路滑,回去的时候小心些。”
沈清沅站在书房里,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雨里,手里还捏着那把银镊子,镊尖的暖意,好像顺着指尖,一首暖到了心里。
只是春桃说的 “重要客人”,让她忽然有点慌 —— 父亲近来总跟实业界的人往来,前几日还在书房里跟人说 “顾家当年的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不会是…… 她甩了甩头,把这点不安压下去,只想着下次顾晏廷来,要和他一起看那页唐楷,还要告诉他,薄荷糨糊真的很好用。
沈清沅坐在书房里,把《金石录》摊在竹筛上,借着窗透进来的微光,一点点检查纸页的湿度 —— 她特意按顾晏廷说的,调稀了浆糊,此刻纸页平展,倒真没起皱。
院门外又传来脚步声,这次她没抬头,只听着那脚步声踩着水洼,带着熟悉的温和笑意,停在书房门口:“沈小姐,我来送糨糊了。”
顾晏廷拎着个白瓷罐,走进来的时候,身上带着点雨的潮气,还有股淡淡的薄荷香。
沈清沅凑近闻了闻,抬头时,正好撞进他的目光里。
他的眼镜片沾了点雨雾,让原本清亮的眼神显得格外软,她慌忙移开视线,指着竹筛里的《金石录》,声音里带着点小得意:“顾先生看,上次您说的地方,我改了浆糊的浓度,好像真的不皱了。”
顾晏廷俯身细看,指尖轻轻拂过纸页边缘,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云:“确实好了很多。
沈小姐有天赋,比我当年初学的时候强多了 —— 我头回揭裱,还撕坏过一页宋笺呢。”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巧的银镊子,镊尖打磨得发亮,映着微光,“这个也给你,夹细小的纸渣更方便,我在伦敦的古董店淘的,想着修书能用得上。”
沈清沅接过镊子,指尖碰到他的指腹,又是一阵微麻的暖意,顺着指尖往心口窜。
她把镊子放在案上,小声道谢,转身去倒茶,杯沿碰到茶盘,发出 “叮” 的一声脆响,像敲在心上。
“沈小姐常来这里?”
顾晏廷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看着院外的雨打芭蕉,“澜庭别院很清静,适合做修复的活计。”
“嗯,家里事多,母亲总催着学管家、见客人,这里能静下心。”
沈清沅递过茶杯,坐在他对面,指尖绕着杯沿,“顾先生刚回苏州?”
“回来半年了,之前在欧洲待了五年,学的是机械,却总惦记着古籍这回事。”
顾晏廷笑了笑,指尖摩挲着杯壁,“苏州的古籍多,可惜好多都毁在战乱里,还有些被洋人买走了,能修一本是一本,也算尽点心。”
他说着,从皮包里拿出一张照片,递到她面前,“这是我去年在敦煌考察时拍的,残卷上的隶书,和你修的《金石录》有点像。”
照片上的残卷泛着土黄色,字迹模糊,却能看出古朴的气韵,背景里还有漫天的黄沙。
沈清沅看得入神,顾晏廷在一旁轻声讲解,讲风沙怎么吹过石窟,讲守窟的先生怎么用粗布裹着残卷防沙,讲他当时怎么蹲在石窟里,想着要是能把这些残卷都修好,让它们留在中国就好了。
雨声淅淅沥沥,书房里满是墨香、茶香和薄荷糨糊的味道。
沈清沅听着他的声音,偶尔抬头看他,见他说起古籍时,眼睛亮得像有光,心里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光,要是能长一点就好了 —— 没有家中的规矩,没有应酬的客套,只有书、雨,还有眼前的人。
“对了,” 顾晏廷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小的锦盒,红绸面,绣着细巧的缠枝纹,却没打开,只握在手里,指尖轻轻摩挲着盒面,“下次我带些新收的残本过来,有一页唐楷,咱们一起看看?”
沈清沅点头,脸颊烫得像烧起来,刚要说话,就听见巷口传来春桃慌慌张张的声音:“小姐!
夫人让您回去一趟,说晚上有重要客人来,让您早些梳妆!”
顾晏廷把锦盒重新放回口袋,站起身,指尖还残留着锦盒的软滑触感:“那我先告辞,下次再来。”
他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她一眼,笑意温和,像雨后天晴的光,“沈小姐,雨天路滑,回去的时候小心些。”
沈清沅站在书房里,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雨里,手里还捏着那把银镊子,镊尖的暖意,好像顺着指尖,一首暖到了心里。
只是春桃说的 “重要客人”,让她忽然有点慌 —— 父亲近来总跟实业界的人往来,前几日还在书房里跟人说 “顾家当年的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不会是…… 她甩了甩头,把这点不安压下去,只想着下次顾晏廷来,要和他一起看那页唐楷,还要告诉他,薄荷糨糊真的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