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盖伦的穿越应盖伦王勇热门小说阅读_完本完结小说应盖伦的穿越应盖伦王勇
时间: 2025-09-16 05:49:31
第二章被亲兵扶着走向青色营帐的路上,应盖伦的脑子始终没停。
他一边忍着腿上的疼,一边快速分析眼下的处境——张都督让他回营,是福是祸还未可知。
刚才挪动巨石的事,既能证明他有“特殊能力”,也可能被当成“妖异”,这年头对“不寻常”的人向来是又怕又忌,尤其对方还是手握兵权的都督。
“你这伤,得好好处理。”
应盖伦顺势接话,语气放得很低:“小哥说笑了,我哪敢逞能,只是不想再被那铁尺招呼罢了。”
他故意露出点怯懦,这是职场生存的基本技巧——在摸不清对方底细时,适当示弱总没错。
亲兵被他逗笑了:“算你机灵。
我们都督看着严厉,其实心不黑,只要你确实有本事,他不会亏待你的。”
这话让应盖伦稍微松了点气。
他瞥了眼走在前面的张都督,对方脊背挺首,步伐沉稳,哪怕只是个背影,也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干练。
这样的人,大概率更看重实际价值,而非虚无缥缈的“异象”。
进了营地,气氛顿时不一样了。
巡逻的士兵铠甲鲜明,步伐整齐,营帐排列得井然有序,连地上的篝火灰烬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应盖伦暗自点头——治军严整,说明这位张都督不仅有威严,还很有管理能力。
这倒是和他的“人事经理”技能有点相通之处,都是管人的活儿,只不过一个管军队,一个管主播团队。
张都督的主帐比远处看的更大,帐外站着两个持戟卫兵,见都督回来,齐声行礼。
帐内陈设简单,一张案几,几把木椅,墙上挂着一幅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密密麻麻的记号。
“坐下吧。”
张都督指了指案几旁的椅子,又对亲兵吩咐,“去叫军医来,给这位应小哥看看腿。”
“谢都督。”
应盖伦瘸着腿坐下,尽量让自己的姿势显得自然。
他注意到案几上堆着些竹简,还有几块晶莹剔透的玉佩,玉佩上隐约有流光转动,和之前那块巨石的气息有些相似,只是更精纯些。
没等多久,一个背着药箱的老军医就来了,给应盖伦处理伤口时动作麻利,清理、敷药、包扎一气呵成,还顺带给他胳膊上的擦伤也上了药。
“皮肉伤,养几日就好,只是别再乱动了。”
军医嘱咐道。
“有劳军医。”
应盖伦道谢,心里却清楚,在这军营里,“养着”是最危险的——没有价值的人,随时可能被丢弃。
军医走后,帐内只剩下他和张都督。
张都督正低头看着案几上的竹简,手指在上面轻轻敲击着,沉默的气氛让应盖伦有些坐立难安。
“你不是本地人吧?”
张都督突然开口,头也没抬。
“是,小人老家在南边,战乱时逃难过来的,路上遭了劫,醒来就在那堤坝上了。”
应盖伦早就编好了说辞,模糊了来历,又带着点乱世流民的常见遭遇,不容易被拆穿。
张都督这才抬起头,目光在他脸上扫了一圈:“你刚才说,那石头的‘重’,是因为会‘回力’?”
来了。
应盖伦定了定神,决定半真半假地说:“小人也是瞎猜的。
以前在老家见过些杂耍艺人,玩那石锁时讲究‘卸力’,大概是一个道理?”
他把“灵气”换成了“杂耍”,把“机制分析”换成了“经验猜测”,既解释了自己的能力,又不会显得太突兀。
张都督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笑了:“杂耍艺人?
能看懂‘聚灵纹’的杂耍艺人,倒是稀罕。”
应盖伦心里一惊——聚灵纹?
这是那个纹路的名字?
看来对方早就知道那石头的底细。
“都督说笑了,小人连这纹叫什么都不知道。”
他装傻到底。
张都督没再追问,转而指着墙上的地图:“你可知这里是何处?”
应盖伦凑过去看了看,地图绘制得不算精细,但大致轮廓能认出来。
黄河、山脉、城池的位置……他结合历史知识想了想:“看这河道走向,似乎离涿郡不远?”
隋朝征高句丽,涿郡是重要的粮草转运地,而这里正在修堤坝,多半和军需有关。
张都督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还认得地图?”
“逃难时跟着商队走了些地方,听人说过些地理。”
应盖伦继续圆谎,心里却在快速盘算——对方突然问这个,是在试探他的知识面?
“不错,这里离涿郡三百里,是漕运的关键节点。”
张都督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这堤坝必须在入冬前修好,否则来年开春河水上涨,粮草运不上去,误了东征的日期,你我都得掉脑袋。”
东征……应盖伦心里咯噔一下。
大业七年,正是隋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的前夕。
这场战争耗尽了隋朝的国力,也是隋末大乱的导火索之一。
他穿越到的,竟然是这样一个风雨欲来的时间点。
“只是这堤坝修得不顺。”
张都督的语气沉了下来,“先是石料屡屡出问题,后来又在河床下挖出些‘不干净’的东西,昨天你滚下去的那片山坡,前几日还塌了一次,埋了十几个弟兄。”
应盖伦这才明白,那块“聚灵纹”巨石不是偶然出现的。
这堤坝工程,恐怕藏着不少猫腻。
“刚才那块石头,是从河床下挖出来的?”
他问道。
“是。”
张都督点头,“挖出来的不止这一块,还有些更小的,上面都有类似的纹路,只是没这块反应明显。”
他顿了顿,看着应盖伦,“你能让它动起来,或许……能解决其他的麻烦。”
这是要
他一边忍着腿上的疼,一边快速分析眼下的处境——张都督让他回营,是福是祸还未可知。
刚才挪动巨石的事,既能证明他有“特殊能力”,也可能被当成“妖异”,这年头对“不寻常”的人向来是又怕又忌,尤其对方还是手握兵权的都督。
“你这伤,得好好处理。”
应盖伦顺势接话,语气放得很低:“小哥说笑了,我哪敢逞能,只是不想再被那铁尺招呼罢了。”
他故意露出点怯懦,这是职场生存的基本技巧——在摸不清对方底细时,适当示弱总没错。
亲兵被他逗笑了:“算你机灵。
我们都督看着严厉,其实心不黑,只要你确实有本事,他不会亏待你的。”
这话让应盖伦稍微松了点气。
他瞥了眼走在前面的张都督,对方脊背挺首,步伐沉稳,哪怕只是个背影,也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干练。
这样的人,大概率更看重实际价值,而非虚无缥缈的“异象”。
进了营地,气氛顿时不一样了。
巡逻的士兵铠甲鲜明,步伐整齐,营帐排列得井然有序,连地上的篝火灰烬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应盖伦暗自点头——治军严整,说明这位张都督不仅有威严,还很有管理能力。
这倒是和他的“人事经理”技能有点相通之处,都是管人的活儿,只不过一个管军队,一个管主播团队。
张都督的主帐比远处看的更大,帐外站着两个持戟卫兵,见都督回来,齐声行礼。
帐内陈设简单,一张案几,几把木椅,墙上挂着一幅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密密麻麻的记号。
“坐下吧。”
张都督指了指案几旁的椅子,又对亲兵吩咐,“去叫军医来,给这位应小哥看看腿。”
“谢都督。”
应盖伦瘸着腿坐下,尽量让自己的姿势显得自然。
他注意到案几上堆着些竹简,还有几块晶莹剔透的玉佩,玉佩上隐约有流光转动,和之前那块巨石的气息有些相似,只是更精纯些。
没等多久,一个背着药箱的老军医就来了,给应盖伦处理伤口时动作麻利,清理、敷药、包扎一气呵成,还顺带给他胳膊上的擦伤也上了药。
“皮肉伤,养几日就好,只是别再乱动了。”
军医嘱咐道。
“有劳军医。”
应盖伦道谢,心里却清楚,在这军营里,“养着”是最危险的——没有价值的人,随时可能被丢弃。
军医走后,帐内只剩下他和张都督。
张都督正低头看着案几上的竹简,手指在上面轻轻敲击着,沉默的气氛让应盖伦有些坐立难安。
“你不是本地人吧?”
张都督突然开口,头也没抬。
“是,小人老家在南边,战乱时逃难过来的,路上遭了劫,醒来就在那堤坝上了。”
应盖伦早就编好了说辞,模糊了来历,又带着点乱世流民的常见遭遇,不容易被拆穿。
张都督这才抬起头,目光在他脸上扫了一圈:“你刚才说,那石头的‘重’,是因为会‘回力’?”
来了。
应盖伦定了定神,决定半真半假地说:“小人也是瞎猜的。
以前在老家见过些杂耍艺人,玩那石锁时讲究‘卸力’,大概是一个道理?”
他把“灵气”换成了“杂耍”,把“机制分析”换成了“经验猜测”,既解释了自己的能力,又不会显得太突兀。
张都督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笑了:“杂耍艺人?
能看懂‘聚灵纹’的杂耍艺人,倒是稀罕。”
应盖伦心里一惊——聚灵纹?
这是那个纹路的名字?
看来对方早就知道那石头的底细。
“都督说笑了,小人连这纹叫什么都不知道。”
他装傻到底。
张都督没再追问,转而指着墙上的地图:“你可知这里是何处?”
应盖伦凑过去看了看,地图绘制得不算精细,但大致轮廓能认出来。
黄河、山脉、城池的位置……他结合历史知识想了想:“看这河道走向,似乎离涿郡不远?”
隋朝征高句丽,涿郡是重要的粮草转运地,而这里正在修堤坝,多半和军需有关。
张都督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还认得地图?”
“逃难时跟着商队走了些地方,听人说过些地理。”
应盖伦继续圆谎,心里却在快速盘算——对方突然问这个,是在试探他的知识面?
“不错,这里离涿郡三百里,是漕运的关键节点。”
张都督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这堤坝必须在入冬前修好,否则来年开春河水上涨,粮草运不上去,误了东征的日期,你我都得掉脑袋。”
东征……应盖伦心里咯噔一下。
大业七年,正是隋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的前夕。
这场战争耗尽了隋朝的国力,也是隋末大乱的导火索之一。
他穿越到的,竟然是这样一个风雨欲来的时间点。
“只是这堤坝修得不顺。”
张都督的语气沉了下来,“先是石料屡屡出问题,后来又在河床下挖出些‘不干净’的东西,昨天你滚下去的那片山坡,前几日还塌了一次,埋了十几个弟兄。”
应盖伦这才明白,那块“聚灵纹”巨石不是偶然出现的。
这堤坝工程,恐怕藏着不少猫腻。
“刚才那块石头,是从河床下挖出来的?”
他问道。
“是。”
张都督点头,“挖出来的不止这一块,还有些更小的,上面都有类似的纹路,只是没这块反应明显。”
他顿了顿,看着应盖伦,“你能让它动起来,或许……能解决其他的麻烦。”
这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