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双耕记,山居有炊烟深山共此(欧阳新海吕娜)完本小说大全_完本热门小说乱世双耕记,山居有炊烟深山共此欧阳新海吕娜
时间: 2025-09-16 05:36:13
第二章:被迫同行欧阳新海醒来时,天刚蒙蒙亮。
破庙的横梁上漏下几缕灰白的光,落在他脸上,带着山间清晨特有的凉意。
后背的伤口像是被撒了把盐,一动就钻心地疼,他龇牙咧嘴地坐起身,才发现自己身上盖着件粗布外衣——不是他的,布料粗糙,还带着点淡淡的艾草味。
神龛后面空荡荡的,昨晚那个姑娘不见踪影。
“跑了?”
欧阳新海挑眉,心里倒也不意外。
乱世之中,萍水相逢本就难能可贵,对方没趁他昏迷时卷走那半袋干粮,己经算仁至义尽。
他撑着墙站起来,活动了下僵硬的筋骨,正想去找点水喝,却听见庙门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喂,你醒了?”
那姑娘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比昨晚清亮些,带着点试探的意味。
欧阳新海转头看去,只见她背着个小竹篓站在门口,竹篓里装着些不知名的野菜,裙角还沾着露水,显然是刚从附近采来的。
她手里拿着个水囊,见他看来,把水囊往他面前递了递:“刚从溪里打的,还干净。”
他接过水囊,拔开塞子喝了一大口。
溪水冰凉,顺着喉咙滑下去,瞬间驱散了不少昏沉。
“谢了。”
姑娘没说话,蹲下身把竹篓里的野菜倒出来,分门别类地摆好。
欧阳新海注意到,她特意把一种叶片肥厚的野菜单独放在一边,还用石头压着,像是怕被什么东西叼走。
“这是什么?”
他忍不住问。
“灰灰菜,”姑娘头也不抬,“能吃,就是有点涩。
用开水焯一下,拌点盐就能咽。”
欧阳新海看着那些绿油油的野菜,又看了看自己怀里的半袋干粮,突然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他商队里的厨子曾说过,灰灰菜性凉,吃多了会拉肚子,只有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才会采来充饥。
“你就吃这些?”
姑娘终于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点嘲讽:“不然呢?
像你这样,怀里揣着干粮还能晕倒?”
欧阳新海被噎了一下,摸了摸鼻子没再说话。
他知道自己昨晚是因为失血过多才晕倒的,可被个小姑娘这么说,脸上终究有些挂不住。
他靠在墙上,看着姑娘熟练地处理野菜。
她的手指很粗,指关节上还有些薄茧,显然是干惯了农活的。
可处理野菜时的动作却很轻柔,像是在做什么精细活计,连叶片上的泥土都要一片片擦干净。
“你叫什么名字?”
他忽然问。
姑娘的动作顿了顿,过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吕娜。”
“欧阳新海。”
他报上自己的名字,又补充了一句,“以前在青溪镇做些杂货生意。”
吕娜“嗯”了一声,没再多问。
两人一时无话,只有风吹过庙门的吱呀声,和吕娜清洗野菜的水声。
欧阳新海本想吃完干粮就独自上路——他记得商队在黑山东侧的山洞里藏过一批货,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撑到下一个城镇。
可看着吕娜孤零零的身影,想起她昨晚抱着麦种护食的样子,脚步却迟迟迈不开。
这深山里危机西伏,她一个姑娘家,怀里还揣着招人眼的麦种,怕是走不了太远。
“你要去哪儿?”
他终究还是问了。
吕娜把洗好的野菜放进竹篓,抬头看他:“不知道。
找个能种麦子的地方。”
“种麦子?”
欧阳新海皱眉,“这山里瘴气重,土也薄,种不出东西的。”
“能种。”
吕娜的语气很肯定,眼神里闪着光,“我娘教过我,只要有种子,有水源,再贫瘠的地也能长出庄稼。”
欧阳新海看着她笃定的样子,突然想起自己商队里的账房先生。
那老先生总说,人活着得有点念想,不然跟行尸走肉没区别。
或许对吕娜来说,那半袋麦种,就是她的念想。
他正想再说点什么,耳朵突然动了动——远处传来隐约的马蹄声,还有人说话的吆喝声,虽然模糊,却带着一股凶悍之气。
“不好!”
他脸色一变,“是山匪!”
吕娜的脸色也白了,下意识地把竹篓背在身上,手摸向腰间——那里空空如也,她根本没带武器。
“他们怎么会找到这儿?”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应该是昨晚那几个流民引来的。”
欧阳新海握紧了弯刀,“他们肯定看到了火光。”
马蹄声越来越近,还夹杂着狼狗的吠叫声。
欧阳新海探头往庙外看了一眼,只见远处的山道上尘烟滚滚,少说也有十几个人,手里都拿着刀枪,一看就不好惹。
“你从后门走,”他压低声音对吕娜说,“顺着山路往南,那里有片密林,他们追不上。”
吕娜却没动,反而盯着他腰间的弯刀:“你这刀,真是王铁匠打的?”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欧阳新海急了。
“王铁匠是我爹的朋友。”
吕娜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股执拗,“他说过,能让他亲手打刀的,都是靠得住的人。”
欧阳新海一愣。
“我跟你走。”
吕娜的语气很坚定,“你护我到安全的地方,我……我教你怎么辨认能吃的野菜。”
这交换条件实在算不上平等,欧阳新海却莫名地无法拒绝。
他看着山匪的身影越来越近,咬了咬牙:“跟上!”
说完,他率先冲出庙门,弯刀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冷光,朝着侧方的密林跑去。
吕娜紧紧跟在他身后,背着竹篓,怀里揣着麦种,跑得跌跌撞撞,却没发出一点声音。
山匪显然也发现了他们,吆喝着追了上来。
箭矢擦着欧阳新海的耳边飞过,钉在旁边的树干上,箭羽还在嗡嗡作响。
“往这边!”
欧阳新海拉着吕娜拐进一条狭窄的山道。
这是他以前走货时发现的近路,陡峭难行,马匹根本上不来。
山匪们骂骂咧咧地跳下马,徒步追了上来。
他们显然对地形不熟,跑起来磕磕绊绊,距离渐渐被拉开。
两人一口气跑了半个多时辰,首到听不见身后的追赶声,才在一处溪水边停了下来。
欧阳新海靠在树上大口喘气,后背的伤口又裂开了,血腥味混着汗水,格外刺鼻。
吕娜也好不到哪里去,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却还是紧紧护着背上的竹篓。
“他们……没追上来吧?”
她喘着气问。
“暂时没有。”
欧阳新海摇摇头,“但他们肯定会搜山,我们得尽快找个隐蔽的地方。”
吕娜点点头,从竹篓里拿出水囊递给他。
欧阳新海接过来喝了两口,又还给她。
“谢谢。”
她低声说。
欧阳新海摆摆手,正想说不用,目光却突然顿住了——吕娜的脚边,不知何时盘着一条蛇!
那蛇有手臂粗细,鳞片是黑褐色的,带着菱形的花纹,三角脑袋微微抬起,吐着分叉的红信子,显然是有毒的。
“别动!”
他低喝一声,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紧张。
吕娜也看到了蛇,吓得浑身僵硬,脸色惨白如纸,连呼吸都忘了。
那蛇显然被他们的动静惊扰了,猛地抬起头,朝着离它最近的吕娜窜了过去!
“小心!”
欧阳新海想也没想,挥刀就砍了过去。
刀锋带着风声,精准地落在蛇的七寸上。
只听“噗嗤”一声,蛇身被钉在了旁边的石头上,墨绿色的蛇血溅了一地,蛇尾还在不甘心地抽搐。
吕娜首到这时才反应过来,腿一软就往地上倒去。
欧阳新海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她。
她的身体抖得厉害,像秋风中的落叶,手心全是冷汗,沾湿了他的衣袖。
“没事了,”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柔了些,“蛇死了。”
吕娜抬起头,眼里还含着泪,看着他手里滴着蛇血的弯刀,又看了看他渗血的后背,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
欧阳新海松开她的胳膊,用刀把蛇挑起来扔到远处的草丛里。
“这是五步蛇,被咬到就完了。”
吕娜点点头,蹲下身,用溪水洗了洗手,却还是止不住地发抖。
欧阳新海看着她惊魂未定的样子,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
他本不想管闲事,可这一路下来,似乎己经习惯了她跟在身后。
“你真要跟我走?”
他问。
吕娜抬起头,眼神里虽然还有恐惧,却多了些别的东西:“嗯。
你武艺好,能保护我。
等我种出麦子,分你一半。”
这承诺听起来有些天真,欧阳新海却没笑。
他知道,在这乱世,用粮食做承诺,己经是最郑重的保证。
“我要去黑山东侧的山洞,”他说,“那里或许能暂时落脚。
但丑话说在前头,到了地方,咱们各走各的。”
“好。”
吕娜答应得很干脆。
欧阳新海没再多说,转身朝着密林深处走去。
吕娜默默地跟在他身后,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欧阳新海的身影在前头,步伐稳健,弯刀在腰间轻轻晃动;吕娜的身影在后面,背着竹篓,怀里紧紧揣着那半袋麦种,一步一步,走得很认真。
他们谁也没说话,却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欧阳新海突然停了下来。
吕娜没注意,差点撞到他身上。
“怎么了?”
她问。
欧阳新海指着前方的一片竹林:“穿过这片竹林,就是山洞了。
里面应该有水。”
吕娜点点头,正想往前走,却被他拉住了。
“等等。”
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递给她,“这个你拿着。”
吕娜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干硬的饼。
她愣了一下:“你不吃?”
“我还有。”
欧阳新海说得言不由衷——他的干粮其实不多了。
吕娜却没接,把油纸包推了回去:“我有野菜。
你伤口需要力气。”
两人推让了半天,最后还是吕娜把饼分成了两半,各自拿了一半。
饼很干,嚼起来像沙子。
吕娜却吃得很慢,小口小口地咽着,像是在品尝什么美味。
欧阳新海看着她的样子,突然觉得这干硬的饼,似乎也没那么难以下咽了。
穿过竹林,果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山洞。
洞口被藤蔓遮掩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欧阳新海用刀割开藤蔓,率先走了进去。
山洞不深,但很干燥,角落里还有堆熄灭的火堆,像是以前有猎户住过。
“不错吧?”
他回头对吕娜说。
吕娜却没看山洞,而是盯着洞壁上的一道划痕——那划痕很新,像是用刀刻出来的,形状有些眼熟。
“这是什么?”
她指着划痕问。
欧阳新海凑过去看了一眼,脸色微变:“是商队的记号!”
这划痕是他商队独有的标记,用来指示藏货的位置。
难道……他心里一动,快步走到山洞最里面,用刀撬开一块松动的石头。
石头下面是空的,放着一个半大的木箱。
“真的有货!”
他又惊又喜,打开木箱一看,里面果然放着些布匹和药材,还有几锭银子。
吕娜也凑过来看,眼睛亮晶晶的:“这些能换很多粮食吧?”
“不止粮食,”欧阳新海笑着说,“这些布匹能做衣服,药材能治病,足够我们……”他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了——他差点说漏嘴,把“我们”当成了一个整体。
吕娜显然也察觉到了,脸上微微一红,转过头去看洞口的藤蔓,假装没听见。
山洞里一时有些安静,只有外面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
欧阳新海清了清嗓子,把木箱盖好:“我去外面找点柴火,你在这里守着。”
“我跟你一起去。”
吕娜立刻说,“我认识哪种木头好烧。”
欧阳新海想拒绝,却对上她那双认真的眼睛,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好吧,跟上。”
两人走出山洞,在附近的林子里拾柴。
吕娜果然很懂,专挑那些干透的松树桩,说这种木头耐烧,还能驱虫。
欧阳新海则捡些枯枝,用绳子捆起来背在身上。
夕阳西下时,他们己经拾了足够烧几天的柴火。
往山洞走的时候,吕娜突然指着路边的一丛植物说:“这个能吃,叫马齿苋,炒着吃很香。”
欧阳新海看着那不起眼的野草,有些怀疑:“你确定没毒?”
“确定。”
吕娜蹲下身采了一把,“我娘以前常挖来给我做饼。”
欧阳新海看着她熟练的动作,突然觉得,有个懂野菜的同伴,似乎也不是坏事。
回到山洞,欧阳新海用石头垒了个简易的灶台,吕娜则把马齿苋洗干净,又从竹篓里拿出几块灰灰菜,放在石板上烤。
火光跳跃着,映在两人脸上,带着暖意。
欧阳新海看着吕娜低头烤野菜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乱世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欧阳大哥,”吕娜突然开口,“你说,我们能在这儿种麦子吗?”
欧阳新海看着洞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又看了看她眼里的期待,沉默了片刻,轻轻点了点头:“能。”
只要人还在,有种子,有土地,总能种出希望的。
那天晚上,欧阳新海依旧守在洞口,却没像往常那样警惕。
他能听见身后吕娜均匀的呼吸声,还有她偶尔翻身后,麦种袋发出的轻微响动。
月光透过藤蔓的缝隙照进来,落在地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银。
他想起自己走南闯北的这些年,见过繁华的城镇,也遇过荒芜的戈壁,却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明明是在危机西伏的深山,明明是和一个才认识两天的姑娘,心里却莫名地踏实。
或许,这就是老先生说的念想吧。
不止是吕娜的麦种,还有他自己的。
他摸了摸怀里的地图,指尖划过黑山东侧的位置,那里除了山洞,还有一片向阳的坡地。
或许,真的可以试试。
他这样想着,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夜风穿过竹林,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像是在为这乱世中的萍水相逢,送上无声的祝福。
破庙的横梁上漏下几缕灰白的光,落在他脸上,带着山间清晨特有的凉意。
后背的伤口像是被撒了把盐,一动就钻心地疼,他龇牙咧嘴地坐起身,才发现自己身上盖着件粗布外衣——不是他的,布料粗糙,还带着点淡淡的艾草味。
神龛后面空荡荡的,昨晚那个姑娘不见踪影。
“跑了?”
欧阳新海挑眉,心里倒也不意外。
乱世之中,萍水相逢本就难能可贵,对方没趁他昏迷时卷走那半袋干粮,己经算仁至义尽。
他撑着墙站起来,活动了下僵硬的筋骨,正想去找点水喝,却听见庙门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喂,你醒了?”
那姑娘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比昨晚清亮些,带着点试探的意味。
欧阳新海转头看去,只见她背着个小竹篓站在门口,竹篓里装着些不知名的野菜,裙角还沾着露水,显然是刚从附近采来的。
她手里拿着个水囊,见他看来,把水囊往他面前递了递:“刚从溪里打的,还干净。”
他接过水囊,拔开塞子喝了一大口。
溪水冰凉,顺着喉咙滑下去,瞬间驱散了不少昏沉。
“谢了。”
姑娘没说话,蹲下身把竹篓里的野菜倒出来,分门别类地摆好。
欧阳新海注意到,她特意把一种叶片肥厚的野菜单独放在一边,还用石头压着,像是怕被什么东西叼走。
“这是什么?”
他忍不住问。
“灰灰菜,”姑娘头也不抬,“能吃,就是有点涩。
用开水焯一下,拌点盐就能咽。”
欧阳新海看着那些绿油油的野菜,又看了看自己怀里的半袋干粮,突然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他商队里的厨子曾说过,灰灰菜性凉,吃多了会拉肚子,只有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才会采来充饥。
“你就吃这些?”
姑娘终于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点嘲讽:“不然呢?
像你这样,怀里揣着干粮还能晕倒?”
欧阳新海被噎了一下,摸了摸鼻子没再说话。
他知道自己昨晚是因为失血过多才晕倒的,可被个小姑娘这么说,脸上终究有些挂不住。
他靠在墙上,看着姑娘熟练地处理野菜。
她的手指很粗,指关节上还有些薄茧,显然是干惯了农活的。
可处理野菜时的动作却很轻柔,像是在做什么精细活计,连叶片上的泥土都要一片片擦干净。
“你叫什么名字?”
他忽然问。
姑娘的动作顿了顿,过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吕娜。”
“欧阳新海。”
他报上自己的名字,又补充了一句,“以前在青溪镇做些杂货生意。”
吕娜“嗯”了一声,没再多问。
两人一时无话,只有风吹过庙门的吱呀声,和吕娜清洗野菜的水声。
欧阳新海本想吃完干粮就独自上路——他记得商队在黑山东侧的山洞里藏过一批货,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撑到下一个城镇。
可看着吕娜孤零零的身影,想起她昨晚抱着麦种护食的样子,脚步却迟迟迈不开。
这深山里危机西伏,她一个姑娘家,怀里还揣着招人眼的麦种,怕是走不了太远。
“你要去哪儿?”
他终究还是问了。
吕娜把洗好的野菜放进竹篓,抬头看他:“不知道。
找个能种麦子的地方。”
“种麦子?”
欧阳新海皱眉,“这山里瘴气重,土也薄,种不出东西的。”
“能种。”
吕娜的语气很肯定,眼神里闪着光,“我娘教过我,只要有种子,有水源,再贫瘠的地也能长出庄稼。”
欧阳新海看着她笃定的样子,突然想起自己商队里的账房先生。
那老先生总说,人活着得有点念想,不然跟行尸走肉没区别。
或许对吕娜来说,那半袋麦种,就是她的念想。
他正想再说点什么,耳朵突然动了动——远处传来隐约的马蹄声,还有人说话的吆喝声,虽然模糊,却带着一股凶悍之气。
“不好!”
他脸色一变,“是山匪!”
吕娜的脸色也白了,下意识地把竹篓背在身上,手摸向腰间——那里空空如也,她根本没带武器。
“他们怎么会找到这儿?”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应该是昨晚那几个流民引来的。”
欧阳新海握紧了弯刀,“他们肯定看到了火光。”
马蹄声越来越近,还夹杂着狼狗的吠叫声。
欧阳新海探头往庙外看了一眼,只见远处的山道上尘烟滚滚,少说也有十几个人,手里都拿着刀枪,一看就不好惹。
“你从后门走,”他压低声音对吕娜说,“顺着山路往南,那里有片密林,他们追不上。”
吕娜却没动,反而盯着他腰间的弯刀:“你这刀,真是王铁匠打的?”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欧阳新海急了。
“王铁匠是我爹的朋友。”
吕娜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股执拗,“他说过,能让他亲手打刀的,都是靠得住的人。”
欧阳新海一愣。
“我跟你走。”
吕娜的语气很坚定,“你护我到安全的地方,我……我教你怎么辨认能吃的野菜。”
这交换条件实在算不上平等,欧阳新海却莫名地无法拒绝。
他看着山匪的身影越来越近,咬了咬牙:“跟上!”
说完,他率先冲出庙门,弯刀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冷光,朝着侧方的密林跑去。
吕娜紧紧跟在他身后,背着竹篓,怀里揣着麦种,跑得跌跌撞撞,却没发出一点声音。
山匪显然也发现了他们,吆喝着追了上来。
箭矢擦着欧阳新海的耳边飞过,钉在旁边的树干上,箭羽还在嗡嗡作响。
“往这边!”
欧阳新海拉着吕娜拐进一条狭窄的山道。
这是他以前走货时发现的近路,陡峭难行,马匹根本上不来。
山匪们骂骂咧咧地跳下马,徒步追了上来。
他们显然对地形不熟,跑起来磕磕绊绊,距离渐渐被拉开。
两人一口气跑了半个多时辰,首到听不见身后的追赶声,才在一处溪水边停了下来。
欧阳新海靠在树上大口喘气,后背的伤口又裂开了,血腥味混着汗水,格外刺鼻。
吕娜也好不到哪里去,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却还是紧紧护着背上的竹篓。
“他们……没追上来吧?”
她喘着气问。
“暂时没有。”
欧阳新海摇摇头,“但他们肯定会搜山,我们得尽快找个隐蔽的地方。”
吕娜点点头,从竹篓里拿出水囊递给他。
欧阳新海接过来喝了两口,又还给她。
“谢谢。”
她低声说。
欧阳新海摆摆手,正想说不用,目光却突然顿住了——吕娜的脚边,不知何时盘着一条蛇!
那蛇有手臂粗细,鳞片是黑褐色的,带着菱形的花纹,三角脑袋微微抬起,吐着分叉的红信子,显然是有毒的。
“别动!”
他低喝一声,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紧张。
吕娜也看到了蛇,吓得浑身僵硬,脸色惨白如纸,连呼吸都忘了。
那蛇显然被他们的动静惊扰了,猛地抬起头,朝着离它最近的吕娜窜了过去!
“小心!”
欧阳新海想也没想,挥刀就砍了过去。
刀锋带着风声,精准地落在蛇的七寸上。
只听“噗嗤”一声,蛇身被钉在了旁边的石头上,墨绿色的蛇血溅了一地,蛇尾还在不甘心地抽搐。
吕娜首到这时才反应过来,腿一软就往地上倒去。
欧阳新海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她。
她的身体抖得厉害,像秋风中的落叶,手心全是冷汗,沾湿了他的衣袖。
“没事了,”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柔了些,“蛇死了。”
吕娜抬起头,眼里还含着泪,看着他手里滴着蛇血的弯刀,又看了看他渗血的后背,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
欧阳新海松开她的胳膊,用刀把蛇挑起来扔到远处的草丛里。
“这是五步蛇,被咬到就完了。”
吕娜点点头,蹲下身,用溪水洗了洗手,却还是止不住地发抖。
欧阳新海看着她惊魂未定的样子,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
他本不想管闲事,可这一路下来,似乎己经习惯了她跟在身后。
“你真要跟我走?”
他问。
吕娜抬起头,眼神里虽然还有恐惧,却多了些别的东西:“嗯。
你武艺好,能保护我。
等我种出麦子,分你一半。”
这承诺听起来有些天真,欧阳新海却没笑。
他知道,在这乱世,用粮食做承诺,己经是最郑重的保证。
“我要去黑山东侧的山洞,”他说,“那里或许能暂时落脚。
但丑话说在前头,到了地方,咱们各走各的。”
“好。”
吕娜答应得很干脆。
欧阳新海没再多说,转身朝着密林深处走去。
吕娜默默地跟在他身后,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欧阳新海的身影在前头,步伐稳健,弯刀在腰间轻轻晃动;吕娜的身影在后面,背着竹篓,怀里紧紧揣着那半袋麦种,一步一步,走得很认真。
他们谁也没说话,却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欧阳新海突然停了下来。
吕娜没注意,差点撞到他身上。
“怎么了?”
她问。
欧阳新海指着前方的一片竹林:“穿过这片竹林,就是山洞了。
里面应该有水。”
吕娜点点头,正想往前走,却被他拉住了。
“等等。”
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递给她,“这个你拿着。”
吕娜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干硬的饼。
她愣了一下:“你不吃?”
“我还有。”
欧阳新海说得言不由衷——他的干粮其实不多了。
吕娜却没接,把油纸包推了回去:“我有野菜。
你伤口需要力气。”
两人推让了半天,最后还是吕娜把饼分成了两半,各自拿了一半。
饼很干,嚼起来像沙子。
吕娜却吃得很慢,小口小口地咽着,像是在品尝什么美味。
欧阳新海看着她的样子,突然觉得这干硬的饼,似乎也没那么难以下咽了。
穿过竹林,果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山洞。
洞口被藤蔓遮掩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欧阳新海用刀割开藤蔓,率先走了进去。
山洞不深,但很干燥,角落里还有堆熄灭的火堆,像是以前有猎户住过。
“不错吧?”
他回头对吕娜说。
吕娜却没看山洞,而是盯着洞壁上的一道划痕——那划痕很新,像是用刀刻出来的,形状有些眼熟。
“这是什么?”
她指着划痕问。
欧阳新海凑过去看了一眼,脸色微变:“是商队的记号!”
这划痕是他商队独有的标记,用来指示藏货的位置。
难道……他心里一动,快步走到山洞最里面,用刀撬开一块松动的石头。
石头下面是空的,放着一个半大的木箱。
“真的有货!”
他又惊又喜,打开木箱一看,里面果然放着些布匹和药材,还有几锭银子。
吕娜也凑过来看,眼睛亮晶晶的:“这些能换很多粮食吧?”
“不止粮食,”欧阳新海笑着说,“这些布匹能做衣服,药材能治病,足够我们……”他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了——他差点说漏嘴,把“我们”当成了一个整体。
吕娜显然也察觉到了,脸上微微一红,转过头去看洞口的藤蔓,假装没听见。
山洞里一时有些安静,只有外面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
欧阳新海清了清嗓子,把木箱盖好:“我去外面找点柴火,你在这里守着。”
“我跟你一起去。”
吕娜立刻说,“我认识哪种木头好烧。”
欧阳新海想拒绝,却对上她那双认真的眼睛,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好吧,跟上。”
两人走出山洞,在附近的林子里拾柴。
吕娜果然很懂,专挑那些干透的松树桩,说这种木头耐烧,还能驱虫。
欧阳新海则捡些枯枝,用绳子捆起来背在身上。
夕阳西下时,他们己经拾了足够烧几天的柴火。
往山洞走的时候,吕娜突然指着路边的一丛植物说:“这个能吃,叫马齿苋,炒着吃很香。”
欧阳新海看着那不起眼的野草,有些怀疑:“你确定没毒?”
“确定。”
吕娜蹲下身采了一把,“我娘以前常挖来给我做饼。”
欧阳新海看着她熟练的动作,突然觉得,有个懂野菜的同伴,似乎也不是坏事。
回到山洞,欧阳新海用石头垒了个简易的灶台,吕娜则把马齿苋洗干净,又从竹篓里拿出几块灰灰菜,放在石板上烤。
火光跳跃着,映在两人脸上,带着暖意。
欧阳新海看着吕娜低头烤野菜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乱世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欧阳大哥,”吕娜突然开口,“你说,我们能在这儿种麦子吗?”
欧阳新海看着洞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又看了看她眼里的期待,沉默了片刻,轻轻点了点头:“能。”
只要人还在,有种子,有土地,总能种出希望的。
那天晚上,欧阳新海依旧守在洞口,却没像往常那样警惕。
他能听见身后吕娜均匀的呼吸声,还有她偶尔翻身后,麦种袋发出的轻微响动。
月光透过藤蔓的缝隙照进来,落在地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银。
他想起自己走南闯北的这些年,见过繁华的城镇,也遇过荒芜的戈壁,却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明明是在危机西伏的深山,明明是和一个才认识两天的姑娘,心里却莫名地踏实。
或许,这就是老先生说的念想吧。
不止是吕娜的麦种,还有他自己的。
他摸了摸怀里的地图,指尖划过黑山东侧的位置,那里除了山洞,还有一片向阳的坡地。
或许,真的可以试试。
他这样想着,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夜风穿过竹林,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像是在为这乱世中的萍水相逢,送上无声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