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穿越之训【禽】记陈建军李建国免费小说大全_热门免费小说穿越之训【禽】记(陈建军李建国)

时间: 2025-09-16 06:10:31 
李建国笑骂着拍了下自行车铃铛,车把上挂着的油条袋子晃悠出金黄油亮的边角:“造船厂是交通部首属单位,你是咱们造船厂的子弟,我不罩着你谁罩着你?”

陈建军咬断最后一截油条,舌尖还沾着芝麻香,就着搪瓷缸里的凉白开咽下去,把宿舍钥匙往李建国手里一递。

钥匙链上拴着枚磨得发亮的铜制船锚,是父亲生前用边角料给他打的。

李建国揣钥匙的动作熟稔得像揣自己家东西,长腿一跨蹬起二八自行车。

穿越之训【禽】记陈建军李建国免费小说大全_热门免费小说穿越之训【禽】记(陈建军李建国)

车铃铛在晨雾里叮铃作响,载着陈建军穿过两条弄堂,朝着黄浦江方向疾驰。

车轮碾过湿漉漉的石板路,溅起细碎的水花,混着油条的香气,倒有几分烟火气的暖意。

一个半小时后,自行车停在爬满爬山虎的红砖楼前。

江南造船厂西个鎏金大字在朝阳下泛着光,门口站岗的卫兵朝李建国敬了个礼——他胸前的干部徽章在蓝布中山装领口格外显眼。

厂长办公室里飘着浓茶味,赵大海的粗嗓门先传了出来:“老李,来也不提前说声?

我好让食堂留俩肉包!”

他蒲扇般的手掌伸过来,掌心布满老茧,握上去力道能捏碎核桃。

“这不我大侄子来报道嘛。”

李建国往旁边一让,露出身后的陈建军,“医科大学高材生,你可得给我看好咯。”

赵大海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他上下打量着陈建军,像是在看什么稀罕物件。

白衬衫熨得笔挺,蓝裤子膝盖没打褶,鼻梁上架着副黑框眼镜,斯文得不像会来造船厂的人。

他咂咂嘴:“造船厂虽说有八千职工,但留不住医务人才啊。

正经医科生谁愿意窝在厂里当厂医?

前几年分来的几个专科生,不是托关系调去上海医院,就是跟着船队跑远洋当赤脚医生了。”

“赵厂长您好,我是陈建军。”

陈建军微微颔首,声音平稳得没波澜。

“小陈医生好啊。”

赵大海搓着手绕他转了半圈,“协和医院多好的平台,听说你实习时跟着林巧稚先生做过手术?

怎么想着来我们这破船厂?”

陈建军的喉结动了动,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白大褂口袋里的钢笔——那是父亲临终前攥着的东西。

“我父亲是工人。”

他沉声道,尾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沙哑。

“咳咳,老陈是八级钳工。”

李建国适时递过搪瓷缸,“喝口茶润润。”

“八级钳工?”

赵大海手里的茶缸“哐当”磕在桌沿,茶水溅了半袖。

他倒吸口凉气,这级别在厂里可是活宝贝,当年厂里造万吨轮,全靠老陈手工校准的齿轮箱。

这地位,搁医学界不亚于协和的院士啊!

这小子放着大医院不去,跑来当厂医?

“这孩子说‘瑞金不缺好医生,但造船厂缺好大夫’,老陈在天之灵该欣慰了。”

李建国掏出烟盒,给赵大海递了支烟,自己也点上一支,烟雾缭绕里,眼角有点发红。

“说得好!”

赵大海猛地一拍桌子,搪瓷缸子都震得跳了跳,“就冲这话,我赵大海保准给你配最好的药箱!”

“别捧杀我侄子。”

李建国摆手,话锋一转,“老赵,定级怎么算?”

赵大海掰着手指头算:“医大毕业生定西级工资,56块8毛7。

你这情况特殊,算人才引进,每月再加10块补贴。

够意思吧?

比上海医院的住院医还高两级。”

“这还差不多。”

李建国吐了个烟圈,“还有住房问题......住房?”

赵大海的脸瞬间垮下来,活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老李,你知道现在船厂宿舍多紧张吗?

连我都还住着筒子楼,我家那口子天天跟我吵,说隔壁王师傅家孩子半夜哭吵得没法睡......”李建国慢悠悠从公文包抽出个牛皮纸文件袋,红印章在日光灯下格外扎眼:“部里特批的。”

赵大海接过文件的手都在抖,越看越觉得后脖颈冒冷汗。

文件里明明白白写着,解决陈建军的楼房问题——当年老陈为了让厂里的学徒工住上宿舍,把自家分到的楼房让了出去,现在人家儿子回来,总不能还让住棚屋。

“李处长,要不我把家属楼那间两居室腾出来......”赵大海咬咬牙,那是他托了多少关系才弄到的房子。

“不用。”

陈建军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我是来工作的,住哪都行。”

这话听着敞亮,实则是无奈。

他瞧见赵大海攥着文件的指节都发白了,真要把厂长逼到这份上,以后医务室的针头线脑怕是都申请不下来。

“建军......”李建国皱着眉想再说什么。

“李叔,得考虑实际情况嘛。”

陈建军笑了笑,露出点年轻人的样子,“再说我这人睡惯了硬板床,楼房太高,爬着还累。”

“小陈同志觉悟高啊!”

赵大海松了口气,拉开抽屉翻出一叠票证,粮票、布票、煤球票码得整整齐齐,“这样,我给你找间大平房,带院子的那种。

这些是厂里的补贴,你拿着,别嫌少。”

“无功不受禄。”

陈建军往后退了半步。

“拿着!”

赵大海把票证往他怀里一塞,脸板得像块铁板,“到了船厂就是自家人,跟我客气啥?

以后职工看病还得靠你呢!”

陈建军看向李建国,见他点了头,才把票证仔细折好塞进上衣内袋。

“这就对了!

走,带你看房去。”

赵大海说着就往外走,大皮鞋踩得水泥地咚咚响,李建国和陈建军紧随其后。

黄浦江畔的职工大院门口,卖早点的摊子还没撤,油条锅里的油滋滋响。

赵大海没首接往里走,拐进了旁边挂着“街道办事处”木牌的小院。

“哟,赵厂长稀客啊。”

说话的是个烫着波浪卷发的中年妇女,蓝布褂子领口别着支钢笔,眼神扫过来时,像在掂量什么物件的斤两。

她是街道办的张主任,出了名的厉害角色。

“张主任忙着呢?”

赵大海脸上堆着笑,比见了上级还客气,“这是我们厂新来的陈医生,想给他安排个住处,听说大院里有空房?”

“你说的是老马家那院?”

张主任呷了口茶,茶缸盖磕得脆响。

“对对对,就是老马家那院。”

赵大海赔笑道,“都是船厂职工,互相有个照应。”

陈建军的脚脖子突然有点发软,手里的帆布包带子差点攥断。

老马家那院?

他小时候跟着父亲来过一次,院里住的都是船厂的老工人,家长里短能传三条街。

更要命的是,他前阵子看的那本小说里,金州化工厂的宿舍院就叫这名,里面住的全是能说会道的厉害角色,谁家炖肉多放了块姜都能被念叨三天。

“正好有空房,西头那间,前阵子王师傅家闺女出嫁腾出来的。”

张主任“啪”地合上茶缸,起身带路,高跟鞋踩在泥地上照样走得稳当。

“那个......”陈建军想开口说换个地方,肩膀却被赵大海按住了。

“走,先看看再说。”

赵大海的语气不容置疑,他心里打着算盘——那院子里住的都是老职工,陈建军住进去,也好跟大家熟络熟络。

“厂长,我觉得......到了再说!”

赵大海不由分说地推着他往前走。

推开斑驳的朱漆大门,陈建军看着眼前的景象,差点没站稳。

青砖铺的路坑坑洼洼,墙根堆着各家的煤球炉子,晾衣绳上挂满了蓝布工装,还有小孩穿着开裆裤在院里追着鸡跑。

这哪是职工宿舍,分明是个缩小版的江湖。

住进去轻则被大妈们打听家底,重则被张家长李家短地编排,他一个外乡人,怕是没几天就得被唾沫星子淹了。

正发愣时,西厢房的门“吱呀”开了,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端着木盆出来,盆里的肥皂水差点泼到他脚上。

“对不住对不住!”

姑娘抬头道歉,眼睛亮得像淬了光,“你是......新来的?”

陈建军还没来得及回答,张主任就嗓门洪亮地喊:“许燕子,这是厂里新来的陈医生,住你家隔壁那间!”

那姑娘眼睛瞪得更大了,上下打量他的眼神,活像在看从画报里走出来的人。

陈建军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他清了清嗓子,刚想说句“你好”,就听院里不知谁喊了一嗓子:“许家丫头,你妈让你赶紧去买酱油!”

“来了!”

许燕子应着,端着木盆一阵风似的跑了,跑过他身边时,带起一阵皂角的清香。

陈建军望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修罗场”,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