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时空修补师永乐秘典(林简林简)最新完结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时空修补师永乐秘典(林简林简)

时间: 2025-09-16 05:37:57 

第一章 古籍修复师的噩梦林简觉得自己快要疯了。作为一名专业的古籍修复师,她向来以冷静自持著称。国家图书馆修复中心的同事们常开玩笑说,就算地震了,林简也会先把手头的宋版书妥善收好再逃命。但此刻,她正对着一卷《永乐大典》的残篇抓耳挠腮,那副模样活像是被十七只猴子附了身。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她第一千零一次喃喃自语,手中的镊子微微发抖。

问题出在一处看似普通的记载上——《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二十七,记载着永乐五年六月初八,郑和船队已返航抵达泉州港。

但林简刚修复的郑和随行官员日记明确显示,那日船队还在苏门答腊附近海域遭遇风暴。

误差整整七天、三千多海里。对普通人而言,这不过是历史书中无足轻重的一个日期;但对林简这样的修复师而言,不亚于有人在蒙娜丽莎脸上画了胡子还要声称是达芬奇亲手画的。“简姐,下班了!

时空修补师永乐秘典(林简林简)最新完结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时空修补师永乐秘典(林简林简)

”助理小赵探头进来,“又跟你那些几百岁的‘老朋友’较劲呢?”林简头也不抬:“你说,如果《永乐大典》出了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明朝的编撰官员该扣鸡腿了?

”小赵嬉皮笑脸地接话,但在看到林简异常严肃的表情后立刻收敛,“不会真出错了吧?

”“比那严重得多。”林简叹了口气,“《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首,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如果这里面都有错,那我们有多少历史认知是被带偏的?”小赵眨眨眼:“说不定是郑和故意放的烟雾弹?

毕竟那时候航海技术可是国家机密。”这句话像道闪电划过林简的脑海。对啊!

她怎么没想到?也许这不是错误,而是有意为之的历史伪装!这个发现让她既兴奋又惶恐。

作为修复师,她的职业信条是“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原貌而非擅自改动。

但若真是故意错误,是否应该加个注释说明?纠结中,她下意识摸向颈间挂着的那枚古玉——这是导师去世前留给她的,说是能保佑她在历史迷雾中不致迷失。玉璧温润,触手生凉,让她烦躁的心绪稍稍平静。

“你先走吧,我再检查一遍。”林简对小赵说。夜深人静,修复室里只剩她一人。

林简决定再做一次碳十四检测,确认那页“错误”纸张的年代。

她小心翼翼地将样本放入仪器,设定好参数,然后按下启动键。就在这一刹那,整栋大楼突然停电。“不是吧…”林简哀叹,应急灯随即亮起,发出幽绿的光。更糟的是,仪器内部传来噼里啪啦的异响,还有白烟冒出。“完蛋!这设备比我还贵啊!

”她手忙脚乱地寻找灭火器,没注意到身后的古籍正在发生奇异变化。

那卷《永乐大典》残篇在黑暗中散发出淡金色光芒,书页无风自动,越翻越快。

林简转身看见这一幕,惊得张大嘴巴。“自燃?不可能啊,库房恒温恒湿…”她下意识冲上前去抢救古籍,这是修复师的本能。

就在她的手指触碰到书页的瞬间,一股强大的吸力传来。林简只觉得天旋地转,仿佛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又像是乘上了没有安全带的过山车。耳边呼啸着听不懂的言语,眼前闪过无数模糊的画面——茫茫大海、雕梁画栋、古人衣冠…最后映入眼帘的,是导师临终前那句没头没尾的嘱咐:“小简,时候到了,记得顺势而为…”第二章 大明欢迎你?林简是被一股浓烈气味熏醒的。

那是种复杂的混合气息——马粪、汗臭、焚香、还有某种说不清的植物味道。

她呻吟着睁开眼,随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彻底清醒。青石板路,白墙黛瓦,木结构房屋,挑着担子的小贩拖着长调吆喝:“炊饼——热乎的炊饼——”人们穿着交领右衽的汉服,男子多戴方巾,妇女梳着各式发髻。远处可见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群,在晨曦中熠熠生辉。

“这…这是哪个影视城?”林简懵懵地爬起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条小巷的角落里。

更让她惊恐的是,她身上还穿着国家图书馆的工装——浅蓝大褂,胸前还别着工作证。

路人投来怪异的目光,对着她指指点点。林简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在这环境中,自己这身打扮比裸奔还要显眼。“姑娘可是遇了难?”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林简转头,看见位挎着菜篮的老妇人正关切地看着她。她下意识地回答:“阿姨,这是哪儿啊?

你们剧组拍什么戏呢?”老妇人一脸困惑:“老身不懂姑娘说的‘剧组’是何意。

此处乃京城永乐坊,顺天府治下。”顺天府?北京的古称?这群众演员也太入戏了吧?

林简正暗自吐槽,忽见一队官兵模样的人走来,赶紧躲到墙角。

只听为首那人说:“仔细搜查!但凡形迹可疑者,一律带回衙门审问!陈侍郎有令,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林简心里一咯噔。虽说认为是拍戏,但这架势也太真实了。

她低头看看自己这身“奇装异服”,顿时慌了——这要是被抓住,还不得被当成神经病?

眼看官兵越走越近,林简急中生智,闪身躲进一家看似书店的铺子。店内书香扑鼻,架上是线装书,案上摆着文房四宝。一位中年文人正在挥毫泼墨,见突然闯入的她,惊得笔都掉了。“姑、姑娘是何人?”林简急道:“老板,帮个忙!外面官差在抓人,借我件衣服换换!”文人愣了愣,居然点头:“原是避祸的…且随我来。”在后堂,文人找出一套粗布女装:“此乃小女旧衣,姑娘莫嫌简陋。”林简换衣服时,文人隔着屏风问:“听姑娘口音不像北人,何以至此?”“我说我是从未来穿越来的,您信吗?”林简半开玩笑地回答,没想到文人沉吟片刻:“《山海经》有载,海外有国,其民能通天彻地;《淮南子》亦云,往来古今谓之宙。姑娘所言,未必为虚。

”林简系衣带的手停住了。这群众演员文化水平可以啊!换好衣服,文人又递来一面铜镜。

镜中人身穿淡青襦裙,长发披散,活脱脱古装剧里的丫鬟形象。“还缺个发髻…”文人蹙眉,“罢了,就说你是带发修行的居士。姑娘如何称呼?”“林简。双木林,简单的简。

”“在下沈墨,翰林院编修。”文人拱手,“观姑娘气质不凡,不知可通文墨?

”何止通文墨!林简眼睛一亮:“沈编修,你们这儿…是不是在编《永乐大典》?

”沈墨惊讶:“姑娘如何得知?此乃朝廷机密!

”林简心里乐开了花——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她故作神秘:“小女子略通卜算之术。

不仅如此,我还知道大典编撰中遇到了难题,可是与航海记载有关?”这纯属瞎蒙,但沈墨的表情告诉她——蒙对了!“神乎其神!”沈墨惊叹,“今日姚广孝大人正为此事发愁,姑娘若真能解惑,在下可引荐一二!

”林简强压激动:“还请沈编修相助。”走出店铺时,林简回头看了眼招牌——“墨香斋”。

她悄悄从工装口袋摸出枚硬币塞在门缝下,当作衣服钱。“未来人也要讲道德。

”她自言自语,随即跟上沈墨的脚步。第三章 翰林院考试北京的紫禁城,林简参观过无数次。但眼前的紫禁城截然不同——崭新的红墙,锐利的檐角,连空气都洋溢着新兴王朝的朝气。沈墨带着她穿过一道道宫门,沿途侍卫竟都予以放行。

林简忍不住问:“沈编修,您面子这么大?

”沈墨微笑:“今日乃《永乐大典》招募贤才之日,持此令牌者皆可入内。

”他亮出一枚木质腰牌,上面刻着“文渊阁”三字。文渊阁!明代皇家图书馆!

林简的心跳加速,作为一名古籍修复师,这地方简直就是圣地中的圣地。大殿内,数十位文人墨客正伏案疾书。上首坐着几位官员,最中间那位身披袈裟的光头老者格外醒目——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姚广孝了。“在此稍候。

”沈墨低声说,自己上前与官员们耳语。林简好奇地打量四周。殿内陈设简洁而庄重,书香混合着墨香,让她莫名安心。案上的宣纸质地细腻,砚台中的墨汁浓淡适中,完全是专业水准。“那位姑娘。”姚广孝忽然开口,声音洪亮有力,“沈编修称你通晓航海历法,可是属实?”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在林简身上。她深吸一口气,上前行礼:“小女子略知一二。”一位面色严肃的官员冷哼:“女子无才便是德,何况航海乃国家大事,岂容儿戏!”姚广孝抬手制止:“陛下有旨,编撰大典当广纳贤才,不论出身。姑娘既敢前来,必有所长。”他指向案上纸笔,“请。”林简定睛一看,考题竟是计算某日某地的潮汐时间!

这对她来说太简单了——国家图书馆修复过大量明代航海文献,她恰好研究过古代的潮汐推算方法!她从容提笔,用工整的小楷写下计算过程。

不仅算出结果,还附上了计算公式和原理说明。交卷时,姚广孝眼中闪过惊艳:“姑娘师从何人?此法精妙非凡!”“家传之学。”林简含糊应对。

心里吐槽:我导师是北大历史系教授,说出来您老也不知道啊!

严肃官员——后来才知道是陈侍郎——拿起试卷细看,忽然发难:“此处所用公式,似是前朝《海道经》所载,然细节处多有改动。姑娘可否解释?”林简心里一紧。完了,露馅了!《海道经》是明代航海专著,她确实参考过现代校勘版,其中修正了原书的一些错误…“且慢。”一个温和而威严的声音从殿外传来。众人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宦官服饰、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迈入殿内。所有人立即起身行礼:“郑大人!

”林简目瞪口呆——这就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与想象中不同,他并非魁梧武夫,反而儒雅如学者,双目炯炯有神。郑和微笑着拿起林简的试卷:“此法精妙,似是融合中西之长。姑娘莫非接触过阿拉伯海图?”阿拉伯海图?林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郑和船队中确有阿拉伯航海家!她赶紧顺杆爬:“大人明鉴,家师曾与阿拉伯商人交往。”郑和点头,对姚广孝说:“此女才学非凡,可留用。

”陈侍郎急道:“郑大人!此女来历不明,万一是…”“陛下命我总监大典编撰,用人自有分寸。”郑和语气平和,却自带威严,“姑娘如何称呼?”“林简。”“林姑娘,”郑和目光如炬,“即日起你入编修组,专司航海地理部。望你不负圣恩。”就这样,林简奇迹般地混进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团队。当她领到那枚沉甸甸的入职令牌时,手指都在发抖。“冷静,林简,”她对自己说,“你一个现代图书管理员,还搞不定这些老古董?”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第四章 历史的错误编修组的工作环境让林简大开眼界。文渊阁偏殿内,数百名编修各司其职,俨然现代的编辑部。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电脑和打印机,只有浩如烟海的典籍和永不停歇的毛笔。林被分配到航海地理部,负责校验航海日记与地方志的记载。这工作对她而言轻车熟路——在国家图书馆,她每天都要比对不同版本的古籍。但问题很快出现了。“沈编修,这份泉州港日志似乎有误。

”林简指着一段记载,“这里说永乐五年六月初八,宝船队已返航入港。

但根据航行速度计算,那日船队最快也只能到马六甲。

”沈墨凑过来看了看:“此乃泉州知府上报的文书,应当无误。

”“可是我这有几份随船人员的日记,”林简拿出她正在校验的资料,“都显示那日船队遭遇风暴,还在苏门答腊附近。”沈墨皱眉:“地方官员为表功,提前上报也是常有事。就以知府文书为准吧。”“这怎么行!”林简脱口而出,“历史必须真实!”周围几个编修抬头看她,眼神怪异。沈墨压低声音:“林姑娘,编书之道,贵在兼容并包。各种说法并存即可,不必较真。”林简愣住了。

这和她信奉的修复原则完全相悖!作为修复师,她追求的是最接近原始的真实,而不是和稀泥!更让她心惊的是,她发现这个“错误”正在被多个文献引用,眼看就要成为官方定论。若真如此,后世的历史书记载都将以此为据。“必须纠正这个错误。

”她暗下决心。但怎么纠正?直接说出来历?那估计会被当成妖言惑众烧死。私下修改?

又违背职业道德…纠结中,她注意到一个细节:所有出错的文件,都经过陈侍郎之手。

是巧合,还是…这天晚上,林简借口整理资料,独自留在文渊阁。她点燃油灯,开始仔细比对所有相关文件。果然发现了问题——那些出错的文件,纸张质地略有不同,墨色也稍显新鲜。像是…后来补放的!就在她举灯细看时,身后突然传来冷喝:“何人夜闯文渊阁!”林简吓得一哆嗦,油灯摔在地上,瞬间引燃纸张。

火苗窜起,她慌忙扑打,却被浓烟呛得咳嗽不止。“走水了!”外面传来惊呼,脚步声纷至沓来。完了完了,这要是把《永乐大典》烧了,她就是千古罪人!

林简急得满头大汗,拼命用衣袖扑火。突然,一桶水泼来,火势顿减。接着更多水泼入,火很快被扑灭。林简瘫坐在地,看着满地狼藉,欲哭无泪。“解释。

”陈侍郎冰冷的声音响起。他身后站着几个侍卫,眼神不善。林简脑子飞转:“大人,我是发现…”“夜闯禁地,纵火烧书,按律当斩。”陈侍郎根本不听解释,“拿下!

”“且慢。”郑和的声音再次及时出现。他看了眼现场,目光落在烧焦的纸张上:“怎么回事?”林简急中生智:“回大人,小女子夜读时不小心打翻油灯。甘愿受罚,但求先让查验这些文件,其中或有蹊跷!

”郑和若有所思,对陈侍郎说:“既是意外,不必小题大做。林编修罚俸三月,以观后效。

”陈侍郎还想争辩,郑和已转身离去。经过林简身边时,他以极低的声音说:“明日卯时,后花园见。”这一夜,林简辗转难眠。郑和是看穿了什么?明天是福是祸?

第五章 郑和的试探次日卯时,林简准时来到后花园。晨雾未散,花木扶疏,郑和正在亭中独自品茶。“坐。”他示意林简,“尝一尝,这是锡兰新贡的茶叶。

”林简忐忑坐下,轻抿一口:“好茶。”其实她根本尝不出所以然。

郑和微笑:“林姑娘以为,编书为何?”“记录知识,传承文明。”林简谨慎回答。“不错。

但更重要的是教化人心,稳固社稷。”郑和目光深远,“陛下命编《永乐大典》,非为炫技,而为昭示大明海内一统,万邦来朝。

”林简似乎抓到什么:“所以…有些记载可以适当…润色?”郑和颔首:“姑娘是聪明人。

譬如航海日期,早几日晚几日,于史家或重要,于国家大局无碍。有时为显天威,稍作调整也是常情。”林简心跳加速——所以那个日期错误是故意的?

但为什么郑和要向她透露这个?“大人,”她鼓起勇气,“若记载有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