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月如歌:重逢(上官浅禾晏)好看的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推荐锦月如歌:重逢上官浅禾晏
时间: 2025-09-16 05:38:41
上官浅在这具十西五岁的身子里扎根下来时,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寻趁手的东西练剑。
侍郎府后院有处荒废的花架,她拆了架上朽坏的竹枝,削得笔首了当剑用。
每日天不亮就溜去后院,借着晨雾的掩护扎马步、练劈刺。
无锋十几年的功夫刻在骨子里,哪怕身子比从前柔弱些,招式的狠劲却半分没减——竹枝扫过青砖地时带起风,能将墙角的青苔削下薄薄一层。
夫人来看了回,只叹句“女儿家学这些做什么”,却也没真拦着,只让人给她寻了柄轻便的短剑,又在院里设了道矮墙挡着外人视线。
上官浅便日日在后院练剑。
练到汗湿重衣,累得趴在石桌上喘气时,会望着墙头上的天发愣。
这几年日子过得太太平,太平得让她心慌。
土屋那半年的安稳是偷来的,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如今这侍郎府的安宁,又能撑多久?
她不敢懈怠。
指尖磨出的茧子一层层厚起来,短剑的剑鞘被摩挲得发亮,连夜里做梦,都是在无锋的演武场里,听着教头冷喝“出剑要快”。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了西年。
她长到十九岁,眉眼彻底舒展开,站在人群里,是京中贵女里少有的清俊模样。
上官夫妇开始为她的亲事上心,前几日还和她提过楚家的公子,说人品端正,性子温厚。
上官浅没应,也没拒。
她对着铜镜绾发时,指尖划过耳后——那里本该有颗极淡的痣,穿越过来后便没了。
或许真能像寻常女子这般,嫁人生子,忘了从前的事?
可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一场骤雨砸得粉碎。
那是七月里最热的一天,傍晚忽然刮起狂风,乌云压得很低,像是要把整座京城都吞下去。
上官浅正在屋里翻书,忽闻前院传来喧哗,还没等她起身,父亲就闯了进来,脸色惨白如纸,手里攥着的官服下摆被攥得发皱,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浅浅,快走!”
上官侍郎声音发颤,却带着股强撑的清明,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爹被人污蔑了……说是贪墨,陛下震怒,己经下了抄家的令!”
上官浅浑身一僵。
贪墨?
父亲为官一向谨小慎微,虽做不到两袖清风,却绝无贪墨之举。
她瞬间反应过来——是构陷。
京中官场本就波谲云诡,父亲许是碍了谁的路。
“爹,是何人……”她话没问完,就被父亲打断。
“来不及查了!”
上官侍郎眼眶泛红,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塞给她,“这里有钱和路引,后院角门有辆马车在等你,快从那里走,往南去,别回头,万万别让人认出你是上官家的人!”
“那你们呢?”
上官浅捏着布包,指节发白。
布包里的银锭硌得手心疼,可她更疼的是心——父亲一生磊落,到头来却要背着这样的污名。
“我们……得留在这儿自证,哪怕没用……”上官侍郎别开脸,声音哽咽得厉害,“浅浅,你得活着。
若有一日能查清真相,替爹洗了这污名,若是不能……就好好活着。”
这时上官夫人带着姐姐和哥哥跑了进来。
姐姐红着眼眶,把个绣着海棠的荷包塞给她:“这里面有我攒的几块碎银,你拿着。
到了南边,找个安稳地方落脚,别再回来了,别沾这京城的浑水。”
哥哥拍了拍她的肩,他比她大两岁,从前总爱逗她,此刻却绷着脸,声音沉得像压在头顶的乌云:“照顾好自己。
别冲动,爹的事……若实在难,便忘了吧。”
院外传来马蹄声和呵斥声,越来越近,像催命的鼓点。
“快走!”
上官侍郎推了她一把,夫人和姐姐也催她,指尖都在发颤。
上官浅看着他们的脸,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母亲眼角挤出来的细纹,姐姐攥着她的手时抑制不住的抖……这些年的安稳,是他们用周全护着的。
她张了张嘴,想说“我会回来”,却发现喉咙堵得厉害,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最后看了他们一眼,转身往后院跑。
风卷着雨点打在脸上,冰凉刺骨。
她不敢回头,只听见身后传来母亲压抑的哭声,还有哥哥喊“莫慌,先守着内院”的声音,很快又被更嘈杂的呵斥声盖了过去。
角门果然停着辆不起眼的马车。
车夫是府里的老仆,见她来,二话不说掀开车帘:“小姐快上车,老奴送您出城门,往南走再无阻碍。”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响。
上官浅缩在车厢角落,紧紧攥着那个海棠荷包。
布包里的银锭硌着她,可她感觉不到疼,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攥着,闷得喘不过气,还有股不甘的火气在烧——凭什么?
凭什么好人要遭这般诬陷?
她又成了孤身一人了。
就像当年逃出宫门时一样,只是这一次,肩上还压着个沉甸甸的念头:那污名,她不能让父亲白受着。
马车出了城门,往南驶去。
雨越下越大,打在车篷上,“噼里啪啦”响,像是要把这世间所有的委屈都砸进泥土里。
上官浅靠着车壁,闭上眼,眼泪终于顺着脸颊滑了下来,混着雨丝,凉得彻骨。
她满心悲戚,实在不明白,这老天究竟为何要对她如此穷追不舍地折磨。
西年前,穿越前将她生命里唯一的光、唯一的念想硬生生夺走,让她陷入无尽的黑暗与绝望。
可如今,为何连她好不容易融入的安稳生活,也要这般狠心地一并剥夺,仿佛这世间容不得她有片刻安宁,非要将她逼至那万劫不复的绝境。
侍郎府后院有处荒废的花架,她拆了架上朽坏的竹枝,削得笔首了当剑用。
每日天不亮就溜去后院,借着晨雾的掩护扎马步、练劈刺。
无锋十几年的功夫刻在骨子里,哪怕身子比从前柔弱些,招式的狠劲却半分没减——竹枝扫过青砖地时带起风,能将墙角的青苔削下薄薄一层。
夫人来看了回,只叹句“女儿家学这些做什么”,却也没真拦着,只让人给她寻了柄轻便的短剑,又在院里设了道矮墙挡着外人视线。
上官浅便日日在后院练剑。
练到汗湿重衣,累得趴在石桌上喘气时,会望着墙头上的天发愣。
这几年日子过得太太平,太平得让她心慌。
土屋那半年的安稳是偷来的,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如今这侍郎府的安宁,又能撑多久?
她不敢懈怠。
指尖磨出的茧子一层层厚起来,短剑的剑鞘被摩挲得发亮,连夜里做梦,都是在无锋的演武场里,听着教头冷喝“出剑要快”。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了西年。
她长到十九岁,眉眼彻底舒展开,站在人群里,是京中贵女里少有的清俊模样。
上官夫妇开始为她的亲事上心,前几日还和她提过楚家的公子,说人品端正,性子温厚。
上官浅没应,也没拒。
她对着铜镜绾发时,指尖划过耳后——那里本该有颗极淡的痣,穿越过来后便没了。
或许真能像寻常女子这般,嫁人生子,忘了从前的事?
可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一场骤雨砸得粉碎。
那是七月里最热的一天,傍晚忽然刮起狂风,乌云压得很低,像是要把整座京城都吞下去。
上官浅正在屋里翻书,忽闻前院传来喧哗,还没等她起身,父亲就闯了进来,脸色惨白如纸,手里攥着的官服下摆被攥得发皱,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浅浅,快走!”
上官侍郎声音发颤,却带着股强撑的清明,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爹被人污蔑了……说是贪墨,陛下震怒,己经下了抄家的令!”
上官浅浑身一僵。
贪墨?
父亲为官一向谨小慎微,虽做不到两袖清风,却绝无贪墨之举。
她瞬间反应过来——是构陷。
京中官场本就波谲云诡,父亲许是碍了谁的路。
“爹,是何人……”她话没问完,就被父亲打断。
“来不及查了!”
上官侍郎眼眶泛红,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塞给她,“这里有钱和路引,后院角门有辆马车在等你,快从那里走,往南去,别回头,万万别让人认出你是上官家的人!”
“那你们呢?”
上官浅捏着布包,指节发白。
布包里的银锭硌得手心疼,可她更疼的是心——父亲一生磊落,到头来却要背着这样的污名。
“我们……得留在这儿自证,哪怕没用……”上官侍郎别开脸,声音哽咽得厉害,“浅浅,你得活着。
若有一日能查清真相,替爹洗了这污名,若是不能……就好好活着。”
这时上官夫人带着姐姐和哥哥跑了进来。
姐姐红着眼眶,把个绣着海棠的荷包塞给她:“这里面有我攒的几块碎银,你拿着。
到了南边,找个安稳地方落脚,别再回来了,别沾这京城的浑水。”
哥哥拍了拍她的肩,他比她大两岁,从前总爱逗她,此刻却绷着脸,声音沉得像压在头顶的乌云:“照顾好自己。
别冲动,爹的事……若实在难,便忘了吧。”
院外传来马蹄声和呵斥声,越来越近,像催命的鼓点。
“快走!”
上官侍郎推了她一把,夫人和姐姐也催她,指尖都在发颤。
上官浅看着他们的脸,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母亲眼角挤出来的细纹,姐姐攥着她的手时抑制不住的抖……这些年的安稳,是他们用周全护着的。
她张了张嘴,想说“我会回来”,却发现喉咙堵得厉害,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最后看了他们一眼,转身往后院跑。
风卷着雨点打在脸上,冰凉刺骨。
她不敢回头,只听见身后传来母亲压抑的哭声,还有哥哥喊“莫慌,先守着内院”的声音,很快又被更嘈杂的呵斥声盖了过去。
角门果然停着辆不起眼的马车。
车夫是府里的老仆,见她来,二话不说掀开车帘:“小姐快上车,老奴送您出城门,往南走再无阻碍。”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响。
上官浅缩在车厢角落,紧紧攥着那个海棠荷包。
布包里的银锭硌着她,可她感觉不到疼,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攥着,闷得喘不过气,还有股不甘的火气在烧——凭什么?
凭什么好人要遭这般诬陷?
她又成了孤身一人了。
就像当年逃出宫门时一样,只是这一次,肩上还压着个沉甸甸的念头:那污名,她不能让父亲白受着。
马车出了城门,往南驶去。
雨越下越大,打在车篷上,“噼里啪啦”响,像是要把这世间所有的委屈都砸进泥土里。
上官浅靠着车壁,闭上眼,眼泪终于顺着脸颊滑了下来,混着雨丝,凉得彻骨。
她满心悲戚,实在不明白,这老天究竟为何要对她如此穷追不舍地折磨。
西年前,穿越前将她生命里唯一的光、唯一的念想硬生生夺走,让她陷入无尽的黑暗与绝望。
可如今,为何连她好不容易融入的安稳生活,也要这般狠心地一并剥夺,仿佛这世间容不得她有片刻安宁,非要将她逼至那万劫不复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