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记事林晓陈越最新小说推荐_完结小说青衿记事(林晓陈越)
1 九月的课本与指尖温度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余温,吹得教学楼前的香樟树叶子簌簌响。
林晓站在高二3班的门口,手指攥着书包带,指节泛白——她昨晚收拾书包时,把语文课本落在了书桌上。早读课的铃声已经响过一遍,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朗读声像细密的雨,砸得她心慌。班主任李老师在讲台上核对人数,林晓贴着墙根往里走,走到靠窗的第三排座位时,脚步顿住了。她的桌面空空的,只有一本摊开的英语练习册,而语文课本应该躺在那里的位置,此刻是一片刺眼的空白。
“怎么了?”旁边的同桌苏瑶用胳膊肘碰了碰她,压低声音问。林晓摇摇头,嘴唇抿成一条直线。她不敢举手告诉老师,也不好意思跟不熟的同学借——整个高一,她几乎都是坐在窗边,安安静静地听课、写东西,班里除了苏瑶,没怎么跟别人说过话。
就在她攥着练习册边角,指尖快把纸捏出褶子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突然从右边伸过来,轻轻把一本语文课本推到了她的桌沿。课本的封皮是崭新的,还带着淡淡的油墨香,右上角用钢笔写着“陈越”两个字,字迹挺拔有力。林晓猛地抬头,撞进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里。是陈越,他们班的班长,也是篮球队的队长。
他坐在她右边的座位,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在他的发梢镀上一层浅金,连额前垂下来的碎发都显得柔软。“一起看。”陈越的声音很低,刚好能让她一个人听见,“我记得老师今天要讲前两课,先翻到第5页。”林晓没说话,只是飞快地低下头,把自己的练习册往旁边挪了挪,给课本腾出位置。两人的胳膊肘偶尔会碰到一起,陈越的手臂带着一点温热的体温,每次碰到,林晓的心跳就会漏半拍,连老师讲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都听不真切了。她偷偷用眼角余光看他。
陈越听得很认真,手里的笔在课本上划重点,划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时,他突然侧过头,刚好对上她的目光。林晓像被抓包的小偷,赶紧低下头,盯着课本上的“伊人”两个字,脸颊烧得发烫。“这句要背。”陈越的声音又响起来,带着一点笑意,“李老师昨天说过,下周要默写。”“哦……好。”林晓的声音细若蚊蚋,连自己都快听不见了。那节课过得像一个世纪那么长,又像只有几分钟。下课铃响时,林晓还没反应过来,陈越已经把课本收了回去,他收拾东西时,手指不小心碰到了她放在桌沿的随笔本——那是她用来写碎碎念的本子,封面上画着小小的太阳。“你的本子挺可爱的。”陈越拿起本子,递给她,指尖不小心蹭到了她的手指。林晓像触电一样缩回手,接过本子抱在怀里,小声说了句“谢谢”,就把头埋进了练习册里。直到陈越和班里的男生一起去操场打球,她才抬起头,看着他的背影,摸了摸刚才被他碰到的手指,那里好像还留着他的温度。
那天晚上,林晓把语文课本放在了书包最外层,然后翻开随笔本,在第一页写下:“九月一日,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温暖。他的课本很香,眼睛像太阳。
”2 随笔里的秘密与篮球场上的光高二的日子像流水一样,悄无声息地滑过。
林晓依旧坐在靠窗的位置,每天上课、写作业,课间的时候,就拿出随笔本,写一些零碎的文字。那些文字里,藏着一个只有她自己知道的秘密——大多都和陈越有关。
她会写:“今天数学课,他主动帮老师擦黑板,粉笔灰落在他的肩膀上,像小小的雪花。
”也会写:“运动会上,他跑1500米,最后一圈的时候,明明已经很累了,还是坚持跑了下来。冲过终点线时,他对着我们班的方向笑,阳光刚好落在他的脸上。
”还会写:“他今天帮班里的转学生搬桌子,转学生说谢谢,他说‘没事,应该的’。
他好像对每个人都很好,好到让我觉得,我对他的在意,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随笔,她从来不敢让别人看。每次写完,都会把本子锁在课桌的抽屉里,钥匙放在书包最里面的小口袋里。可有时候,还是会有意外。有一次语文早读课,李老师让大家互相交换随笔本,批改作文。林晓慌了,她的随笔本里全是关于陈越的文字,要是被别人看到,她肯定会找个地缝钻进去。就在她攥着本子,快要哭出来的时候,陈越突然举手:“李老师,我这里还有一本昨天没收的练习册,能不能先批改这个?
”李老师点点头,陈越趁机转过头,对林晓眨了眨眼,用口型说:“我帮你挡一下,你先把本子收起来。”林晓愣了一下,然后赶紧把随笔本塞进抽屉里,锁上。那天课间,她犹豫了很久,还是从书包里拿出一瓶常温的矿泉水,走到陈越的座位旁。
“那个……谢谢你。”她把水放在他的桌角,声音很小,“早上的事。
”陈越正在和同学讨论篮球比赛,听到她的声音,转过头来,眼睛亮了亮:“谢我什么?
”“就是……早读课的时候。”林晓的脸又红了,“我……”“哦,那个啊。”陈越笑了,接过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没事,举手之劳。对了,你不喜欢别人看你的随笔吗?
”林晓点点头,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鞋尖:“里面写的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怕别人笑话。
”“不会啊。”陈越说,“我上次偶然看到你写的一句‘夕阳把云朵染成了橘子味’,觉得特别有意思。你的文字很温柔,像春天的雨。”林晓猛地抬头,看着陈越。
他说的是她上周写的随笔,那天下午放学,她看到西边的天空全是橘红色的云,就随手写了那么一句。她没想到,陈越竟然看到了,还记住了。“你……你看到了?
”林晓的声音有点发颤。“嗯,上次李老师把你的随笔本放在讲台上,我帮她拿的时候,不小心翻到了一页。”陈越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看的,就是觉得写得很好,就多看了两眼。”“没关系。”林晓赶紧说,心里却像揣了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从那以后,林晓的随笔里,多了一些关于“他说我的文字很温柔”的片段。
而陈越每次打球的时候,总会在下场时,看到场边的台阶上放着一瓶常温的矿泉水,瓶身上没有名字,但他知道,那是林晓放的。有一次,篮球队的队友张昊看到那瓶水,伸手就要拿:“哎,谁放的水啊?刚好我渴了。”陈越一把抓住他的手:“这瓶有人要了。
”张昊挑了挑眉,挤了挤眼睛:“哦~我知道了,是给我们班长的‘专属水’吧?
”陈越没说话,只是拿起水,走到场边。林晓正坐在台阶上,假装看风景,其实一直在偷偷看他。看到陈越走过来,她赶紧站起来,想溜走。“等等。”陈越叫住她,“谢谢你的水。”“没、没事。”林晓的脸又红了,“我刚好买多了。”“那下次别买多了。
”陈越笑着说,“我这里有队里发的水,你要是渴了,跟我说就行。”林晓点点头,转身跑开了。跑了几步,她回头看了一眼,陈越还站在原地,看着她的方向,手里拿着那瓶水,阳光洒在他身上,像一道光。那天晚上,林晓在随笔本上写下:“他说,下次别买多了。可是,我想给你买啊。篮球场上的光,好像都落在你身上了。
”3 图书馆的串词与心跳的声音十一月的时候,学校要举办文艺汇演,每个班都要出节目。
班主任李老师把写串词的任务交给了林晓,因为她的文字写得好;而主持人的任务,则交给了陈越和班里的文艺委员宋佳——陈越的普通话标准,台风也好,宋佳则是学过播音主持的。接到任务的那天,林晓既开心又紧张。开心的是,可以和陈越一起工作;紧张的是,她怕自己做得不好,会给陈越添麻烦。
李老师让他们三个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学校图书馆修改串词。周六上午,林晓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图书馆。她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把写好的串词草稿摊在桌子上,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草稿纸上画满了红线和修改符号,有些地方甚至改得看不清原来的字了。
“来得这么早?”陈越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林晓吓了一跳,手里的笔差点掉在地上。
“你、你也早。”林晓赶紧把草稿纸往旁边挪了挪,怕陈越看到她改得乱七八糟的字。
陈越在她对面坐下,把书包放在椅子上,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我看了你的草稿,写得挺好的,就是有些地方太书面化了,主持人念出来可能会有点生硬。”“我也觉得。
”林晓点点头,“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改才好。”“没关系,我们一起改。”陈越笑着说,把笔记本推到她面前,“你看,这里‘让我们共同见证青春的美好’,可以改成‘接下来的节目,会让我们看到青春最可爱的样子’,这样更口语化一点,也更亲切。”林晓凑过去,看着陈越的笔记本。他的字写得很工整,每一处修改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了出来,旁边还写着修改的原因。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他们的笔记本上,也落在他们的手上。林晓的手不小心碰到了陈越的手,她赶紧缩了回来,心跳得飞快。“对了,这里还有一处。”陈越指着串词里的“青春如歌,岁月如画”,“这句话有点太常见了,我们可以换个更特别的说法。
比如……你不是喜欢写夕阳和云朵吗?可以写成‘青春像傍晚的云朵,藏着最温柔的颜色;岁月像耳边的歌,唱着最难忘的时光’,这样既符合你的风格,也更有画面感。”林晓惊讶地看着陈越。他竟然记得她喜欢写夕阳和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