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凶戏勾魂(老栓戏服)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凶戏勾魂)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6 05:41:09 

1 旱煞锁村,旧俗请戏咸通末年的豫西伏牛山,旱得邪性。

李家坳村头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叶子卷得跟晒干的烟叶似的,枝桠上挂着几个干瘪的槐豆,风一吹就往下掉,砸在地上“啪嗒”一声,碎成渣。地里的玉米秆更别提了,齐腰高的秆子,一捏就断,芯子里的水分早被抽干,连灶膛都嫌它不经烧。村西头的河沟子,裂得能塞进小孩的拳头,沟底的鹅卵石晒得发白,踩上去烫脚,以前常在这里摸鱼的半大孩子,现在只能蹲在沟边,用树枝扒拉着干裂的泥,盼着能找出点潮气。村正李老栓,蹲在自家门槛上,烟袋锅子抽得灭了都没察觉。

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比地里的玉米秆还憔悴,嘴角起了一圈燎泡,一说话就疼。

怀里揣着的粮缸钥匙,磨得发亮,可缸里的粮食,也就够全家再撑半个月——这还是省着吃,顿顿掺着树皮磨的粉。“栓叔,真不能再等了!”后生李二柱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裤腿上沾着一层干泥,“我刚去看了,王家那片红薯地,红薯都烂在地里了,挖出来跟石头似的,咬都咬不动!”老栓抬起头,烟袋锅子从手里滑下来,“当啷”一声砸在地上,他也没捡,只是叹了口气:“能咋整?去镇上求过龙王庙,香烧了三捆,磕了几十个头,屁用没有;去县里报灾,官老爷说‘天灾难违’,就给了两袋发霉的米,还不够塞牙缝的!”围在老栓家门口的村民,也跟着叹气。

张屠户把别在腰上的杀猪刀拔出来,擦了擦上面的锈,声音闷得慌:“再这么下去,就得逃荒了。可逃荒路上,饿死的比旱死的还多,去年东沟村逃荒的,最后就活下来俩娃……”这话一出,没人再说话。空气里弥漫着绝望的味道,跟地里的干土味混在一起,呛得人难受。就在这时,蹲在角落里的张老叔,突然咳嗽了两声,慢悠悠地开口:“要不……试试老法子?请戏班唱三天《目连救母》。”“《目连救母》?

凶戏勾魂(老栓戏服)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凶戏勾魂)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

”有人愣了,“那戏不是说邪乎得很吗?里面全是恶鬼地狱,演不好会招东西的!

”张老叔摸了摸下巴上的白胡子,眼神沉得很:“邪乎也比饿死强。老辈人说,这戏是佛戏,目连尊者的孝心能感天,说不定真能求来甘霖。再说,咱村以前大旱,也唱过这戏,后来真下了雨——就是那会儿我还小,记不太清了。”老栓皱着眉,心里犯嘀咕。

他也听过《目连救母》的邪门事,说有个村唱这戏,演恶鬼的武生突然疯了,拿着刀追着人砍,最后自己撞墙死了。可眼下,除了这法子,真没别的路了。“中!

就这么办!”老栓猛地站起身,燎泡扯得疼,也顾不上了,“咱凑钱,请戏班!各家各户,有银子的出银子,有粮食的出粮食,实在没有的,典当了物件也成!”村民们一听,也都豁出去了。王寡妇把陪嫁的银簪子取下来,用布包着递过来:“栓叔,这簪子能值俩钱,你拿着;”张屠户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这是我攒着给娃娶媳妇的,先拿出去用;”连村里最抠门的刘老歪,也不情愿地摸出两个铜板,嘴里嘟囔着“要是求不来雨,这钱可不能白瞎”。凑了大半天,总算凑够了请戏班的钱。

老栓赶紧让李二柱套上村里仅有的一头瘦驴,去邻县找戏班——听说最近有个草台班子在邻县唱戏,叫“永庆班”,价格便宜,戏还唱得地道。李二柱赶了一天的路,第二天晌午,总算把永庆班领回了村。

戏班一共八个人,班主胡老三,精瘦的个子,穿着件打补丁的蓝布褂子,袖口磨得发亮,手里攥着个掉漆的胡琴,琴杆上缠着一圈粗麻绳,防止打滑。他的颧骨高,眼窝陷,一笑就露出两颗黄牙,看着有点油滑。身后跟着七个徒弟,最大的也就二十出头,最小的才十五六岁,个个面色蜡黄,像是长期没吃饱饭,有个小徒弟还老咳嗽,咳得腰都弯了,怀里揣着个干硬的窝头,时不时啃一口。他们拉着三辆板车,上面堆着几大箱行头,箱子是黑木头做的,漆掉得差不多了,露出里面的旧木纹,有的箱子还裂了缝,用铁丝捆着,看着破破烂烂的。“李村正,久仰久仰!

”胡老三老远就搓着手迎上来,指甲缝里沾着黑泥,“听说您这儿要唱《目连救母》求雨?

咱永庆班别的不敢吹,这出戏可是看家本事,保准唱得让老天爷都动容!

”老栓握着胡老三的手,感觉对方的手又干又瘦,跟柴禾似的,他赶紧把凑来的银子递过去一半:“胡班主,这是定金,等戏唱完,剩下的一半立马给您。

只求您好好唱,能求来雨,咱村再给您加钱!”胡老三接过银子,掂量了掂量,眼睛亮了亮,赶紧揣进怀里:“村正放心!咱一定好好唱!戏台搭在哪儿?咱这就卸行头,下午就能开锣!

”戏台就搭在村口的打谷场上,背靠伏牛山。那山白天看着黑乎乎的,像个蹲在那儿的大疙瘩,到了晚上,山影压下来,就跟个张着嘴的鬼似的,风刮过山坳,“呜呜”的响,听得人心里发毛。村民们都来帮忙搭戏台,李二柱和几个后生扛着木头搭架子,妇女们缝补着破旧的幕布,小孩们围着板车,好奇地看着箱子里的戏服,被张屠户吼了一句“别瞎摸,碰坏了赔不起”,才恋恋不舍地躲开。下午申时,戏台总算搭好了。胡老三指挥着徒弟们卸行头,打开一个大箱子,里面露出各色戏服,有黄色的僧衣是目连的行头,有素白的旦角衣是刘氏的,还有五套黑红相间的戏服,上面沾着不少灰,看着旧得很——这就是演五鬼的行头。“胡班主,这戏服……咋这么旧啊?

”老栓看着那五套鬼服,心里有点发毛。胡老三赶紧解释:“村正您不知道,这戏服越旧,越有‘戏味’!《目连救母》是老戏,就得用老行头,才能唱出那股子庄重劲儿,老天爷才肯听!”老栓半信半疑,也没再多问。开锣的时候,全村人都来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王寡妇抱着孙子,给春桃演刘氏的旦角塞了个煮鸡蛋,“闺女,别怕,好好唱”;李二柱爬在老槐树上,占了个好位置,手里拿着个啃了一半的窝头;张屠户的媳妇,拉着哭闹的儿子,“再哭就把你送给台上的恶鬼”,儿子立马就不敢哭了。锣鼓家伙一响,胡老三亲自披挂上场,扮的是目连尊者。他穿一身黄色僧衣,腰间系着红腰带,手里拿着个木制的禅杖,一上场就亮开嗓子唱:“目连僧,离了家,为救慈母走天涯……”他的嗓子有点哑,却透着股子沧桑,唱念做打都有模有样。

演到目连闯鬼门关,两个徒弟扮的牛头马面,穿着黑衣裳,脸上画着青面獠牙,手里拿着铁链,“哗啦哗啦”地响,从后台走出来,对着台下吼:“哪个敢闯鬼门关?

拿命来!”台下的妇孺吓得赶紧捂眼,又忍不住从指缝里偷看。小孩们看得兴奋,拍着小手喊“恶鬼来了”,被娘拍了屁股,才乖乖闭嘴。演到十八层地狱那段,更热闹了。

有演“油炸地狱”的,两个徒弟抬着个假油锅,里面放着几块红布,假装是油,一个“罪人”被绑在柱子上,“鬼差”拿着假火把,在旁边“烧”,嘴里喊着“让你贪财,让你害命”;有演“拔舌地狱”的,一个“罪人”被按在椅子上,“鬼差”拿着个假舌头,假装从他嘴里拔出来,吓得台下的刘老歪缩了缩脖子,摸了摸自己的舌头。头一天的戏,唱到天黑才结束。散场的时候,天边居然滚来了几片乌云,虽然没下雨,可也比之前的晴空万里强。村民们都高兴坏了,觉得这戏真有用,围着胡老三,又是送干粮,又是送水,胡老三笑得嘴都合不拢,拍着胸脯说:“明天咱唱‘五鬼捉刘氏’,保准让老天爷下雨!”老栓也松了口气,觉得这钱没白花。可他没注意到,胡老三转身回后台的时候,眼神闪了闪,摸了摸那箱鬼服,嘴角的笑有点不自然。

2 五鬼发狂,真煞登台第二天一早,天还是没下雨,可村民们的热情没减。早饭刚过,打谷场上就聚满了人,都等着看今天的“五鬼捉刘氏”。春桃早早地就开始上妆。

她今年十七岁,是胡老三的远房侄女,跟着戏班跑了两年,第一次演这么重要的角色。

她坐在后台的小板凳上,对着一面破镜子,仔细地描着眉,涂着胭脂。胡老三站在旁边,给她讲戏:“春桃,一会儿演刘氏被五鬼追的时候,你得表现出害怕,水袖要甩得乱,脚步要慌,可别演成了撒娇,知道不?”春桃点点头,心里有点紧张。

她总觉得那五套鬼服不对劲,昨天卸行头的时候,她不小心碰了一下,感觉衣服冰凉,还带着一股奇怪的味道——像是汗臭加霉味,还有点淡淡的血腥气。她跟胡老三说过,胡老三却说她大惊小怪,“旧戏服都这味,晾晾就好了”。晌午时分,戏开锣了。

今天的锣鼓点,比昨天的更急,“咚!咚!咚!”敲得人心慌。先唱了几段铺垫的戏,讲刘氏生前如何诽僧谤道,如何虐待下人,最后被阎王下令,让五鬼捉去地狱受刑。终于,到了“五鬼捉刘氏”这段。后台的五个武生,开始换衣服。他们都是胡老三的徒弟,最大的叫大牛,力气大,平时常演武生;最小的叫小石头,才十五岁,第一次演恶鬼。

他们穿上那五套旧戏服,戴上脸谱,瞬间就变了样——戏服又肥又大,套在他们瘦骨嶙峋的身上,显得空荡荡的,脸谱画得狰狞,红的油彩裂了缝,黑的眼眶跟窟窿似的,白的脸谱上沾着灰,看着格外吓人。“都精神点!别演砸了!

”胡老三低声叮嘱,给每个武生递了一碗水,“喝了这水,嗓子亮,演得更像!

”五个武生接过水,一饮而尽。大牛抹了抹嘴,说:“班主放心,咱肯定演得像!

”锣鼓点突然变了,变得又急又阴森,像是催命符。春桃穿着素白的戏服,从后台走出来,一上场就开始唱:“刘氏女,悔不该,诽僧谤道造孽债……”她的声音又细又软,带着哭腔,听得台下的村民都叹了口气,说“这刘氏也可怜”。唱了没几句,后台突然响起一阵“嗬嗬”的怪声。五个恶鬼,从后台冲了出来!他们的动作很癫狂,不是平时排练的程式化动作。大牛扮演的“东方鬼”,一冲出来就朝着春桃扑过去,爪子其实是套在手上的假指甲差点抓到春桃的脸;小石头扮演的“西方鬼”,绕着春桃转圈,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不像是唱戏的假声,倒像是真的鬼哭;另外三个恶鬼,也跟着扑上来,把春桃围在中间,动作越来越快,越来越凶。春桃心里慌了,按照排练的动作,她应该甩开水袖,假装逃跑,可现在,她是真的害怕。大牛的爪子抓到了她的胳膊,虽然没用力,可她还是觉得疼,低头一看,胳膊上留下了几道红痕。她的水袖甩到了地上,沾了一层干泥,想捡起来,却被“南方鬼”一脚踩住,差点摔倒。“胡班主!不对啊!”春桃朝着后台喊,声音带着哭腔。可后台的胡老三,像是没听见,只是呆呆地站着,脸色有点白。台下的村民,一开始还以为演得逼真,张屠户拍着大腿喊:“好!这恶鬼演得真凶!春桃演得也像,都快哭了!”刘老歪更是兴奋,从怀里掏出两个铜板,扔到台上,喊着“恶鬼加油!

抓着刘氏!”李老栓坐在最前面,心里却越来越慌。他离戏台近,看得清楚——春桃胳膊上的红痕,是真的,血珠都渗出来了;大牛的眼睛,从脸谱的窟窿里露出来,不是平时的样子,而是布满了血丝,透着一股疯狂;还有那五个恶鬼的动作,根本不是排练过的,像是真的要抓春桃,要吃了她!

“张老叔,你看……”老栓拽了拽旁边的张老叔,声音发颤。张老叔眯着眼睛一看,也皱起了眉:“不对劲……这戏服,好像在吸他们的气!你看大牛的脸,从脸谱下面露出来的部分,白得像纸!还有春桃,她不是演的,是真怕!”话音刚落,台上的情况更糟了!大牛猛地一扑,把春桃扑倒在了台上!春桃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这声尖叫,不是戏里的假声,是真的恐惧,穿透了锣鼓声,听得台下的村民心里一凉。

大牛俯下身,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声,竟然张开嘴,露出白森森的牙齿,朝着春桃的脖颈就咬了下去!“住手!”李老栓猛地站起身,声音都变了调,抄起旁边的锄头,就要上台。台下的村民也终于反应过来,不是演得逼真,是真出事了!

人群瞬间炸了锅,张屠户撸着袖子,第一个跳上台,吼着“他娘的!敢欺负人!”,朝着大牛就踹了一脚;李二柱和几个后生也跟着跳上台,去拉其他的恶鬼;妇女们吓得尖叫,抱着孩子往后退;小孩们吓得哭了起来,喊着“娘,我要回家”。大牛被张屠户踹了一脚,却没倒下,反而转过头,朝着张屠户扑过来,眼睛里满是血丝,嘴里流着涎水,像是疯狗一样。张屠户也吓了一跳,赶紧躲开,大牛扑了个空,撞在了戏台的柱子上,“咚”的一声,却跟没事人似的,又爬起来,继续扑。胡老三这才从后台冲出来,脸色惨白,连声呵斥:“反了!反了!都住手!这是演戏!”可没人听他的,台上乱作一团,恶鬼们还在挣扎,春桃已经吓晕了过去,脖颈处留着一圈清晰的牙印,渗着血珠。

几个壮硕的村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五个恶鬼按在地上。

他们用绳子把五个恶鬼捆了起来,恶鬼们还在扭动,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咕噜声,眼神涣散狂乱,跟丢了魂似的,不管胡老三怎么喊,都没反应。胡老三蹲在地上,看着被捆起来的徒弟,又看着晕过去的春桃,脸跟死灰似的。村民们围着他,七嘴八舌地问:“胡班主,这是咋回事?你徒弟咋疯了?”“春桃没事吧?这牙印是咋弄的?

”“你是不是藏了啥猫腻?”胡老三被问得没办法,只好说实话:“那……那五套鬼服,是我从一个散了伙的老戏班手里买的,叫‘同福班’,便宜……”“同福班?

”张老叔突然开口,脸色变了,“我听说过这个戏班!十年前,他们在邻县唱《目连救母》,也是演‘五鬼捉刘氏’,五个武生突然疯了,差点把旦角掐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