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战旗红(赵铁山春杏)最新章节列表_赵铁山春杏)白山黑水战旗红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白山黑水战旗红)
时间: 2025-09-16 05:43:33
第三章 五道沟遇故五道沟的林子比完达山深处更密,阳光穿过层层枝叶,在地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赵铁山带着队伍刚歇下,孙老汉就拎着个藤筐钻进了林子,说是要找找有没有能吃的野菜——开春的婆婆丁刚冒芽,嚼着带点苦味,却能填肚子。
春杏蹲在溪边,用冻裂的手掬起水洗脸。
水还是凉的,激得她打了个寒颤,却也让昏沉的脑袋清醒了些。
“俺娘说,针线能缝补衣裳,也能缝补人心。”
她轻声跟身边的小石头说,“现在俺把针线包留在鹰嘴崖了,就当是跟俺娘说,俺跟着抗联,没给她丢脸。”
小石头挠了挠头,从口袋里掏出个野栗子——是昨天在林子里捡的,硬得能砸核桃。
“俺爹以前也说,做人得像山里的松树,再大的雪也压不弯。”
他把栗子塞给春杏,“等打跑了鬼子,俺们再回来找你娘的针线包,肯定还在。”
正说着,远处传来孙老汉的喊声。
赵铁山和老周赶紧站起来,以为是遇到了危险,却看见孙老汉领着个穿补丁棉袄的汉子往这边走。
那汉子肩上扛着把猎枪,裤腿上沾着泥,看见赵铁山,眼睛一下子亮了。
“铁山兄弟!
真是你!”
汉子快步走过来,一把抓住赵铁山的胳膊,“俺是李老栓啊!
去年冬天在三道岗,你还帮俺把被鬼子抢走的马夺了回来!”
赵铁山愣了愣,仔细看了看汉子的脸,才认出他——李老栓是附近靠山屯的猎户,枪法准,去年冬天确实帮过他。
“老栓哥!
你怎么在这儿?”
“别提了!”
李老栓叹了口气,往地上啐了口痰,“鬼子把靠山屯圈进了‘集团部落’,男的要么被逼着修炮楼,要么就抓去当劳工。
俺趁夜里跑了出来,躲在这五道沟快一个月了,就想找你们抗联,跟着你们打鬼子!”
老周拄着棍子走过来,上下打量着李老栓:“你真想跟着我们?
不怕吃苦?
咱们现在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还得天天躲鬼子的‘讨伐队’。”
“怕啥!”
李老栓拍了拍胸脯,猎枪在肩上晃了晃,“俺全家都死在鬼子手里了,俺这条命早就不是自己的了!
能跟着你们杀鬼子,就算死了也值!”
赵铁山看着李老栓眼里的怒火,想起了当初参军的自己。
他拍了拍李老栓的肩膀:“好!
从今天起,你就是咱们队伍的人了。
你的枪法好,以后侦查和警戒,就多靠你了。”
李老栓刚应下来,孙老汉就从藤筐里掏出一把婆婆丁:“先凑活吃点垫垫肚子,俺刚才在林子那边看见个废弃的木屋,说不定能住人,晚上咱们就去那儿落脚。”
几个人刚把野菜洗干净,准备生火煮着吃,李老栓突然竖起耳朵,示意大家别说话。
“有脚步声,”他压低声音,端起猎枪往林子边挪,“不止一个人,像是朝着这边来的。”
赵铁山立刻让大家藏好,自己跟着李老栓往林子边摸去。
透过树叶的缝隙,他们看见两个穿着伪军服装的人,正跌跌撞撞地往这边走,其中一个人的腿还在流血,走一步瘸一步。
“是伪军。”
李老栓皱了皱眉,“要不要首接解决了?”
赵铁山摇了摇头:“再看看。
他们不像来搜山的,倒像是在逃。”
果然,那两个伪军走到溪边,就瘫坐在地上,其中一个年纪大些的,从怀里掏出个水壶,递给年轻的:“快喝点水,再跑不动,鬼子就该追上来了。”
年轻的伪军喝了口水,哭丧着脸说:“俺不想再当汉奸了,鬼子昨天杀了王屯的老百姓,连小孩都没放过,俺看着心里发慌。
张哥,咱们还是去找抗联吧,说不定还能有条活路。”
年纪大些的伪军叹了口气:“俺也想啊,可抗联能要咱们这些当过伪军的吗?
万一他们不相信咱们,把咱们当汉奸杀了,咋办?”
赵铁山听着,心里有了主意。
他从林子边走出来,手里的步枪指着他们:“你们想找抗联,我们就是。
但你们得说实话,为什么要逃出来?
鬼子接下来有什么动作?”
两个伪军吓得赶紧站起来,年轻的那个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年纪大些的张哥赶紧说:“俺们都是被逼着当伪军的,俺叫张满仓,他叫刘二柱。
昨天鬼子在王屯‘清剿’,说王屯有人给抗联送过粮食,就把老百姓都杀了。
俺们实在看不下去,就趁夜里偷了两支枪,跑了出来。
鬼子现在正到处搜捕俺们,还说要在三天后,带着‘集团部落’的老百姓去修炮楼,要是有人反抗,就首接开枪。”
赵铁山看着他们的眼睛,没看出撒谎的样子。
他让李老栓去检查他们的枪,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说:“你们要是真心想改邪归正,跟着咱们打鬼子,咱们就欢迎。
但要是敢耍花样,别怪咱们不客气。”
张满仓和刘二柱赶紧点头,刘二柱还从怀里掏出个纸包:“这是俺们偷偷藏的玉米面,虽然不多,就当是俺们的一点心意。”
晚上,大家搬到了孙老汉说的废弃木屋。
木屋的屋顶破了个洞,西处漏风,但比在林子里露营强多了。
老周给刘二柱包扎伤口,春杏和小石头把玉米面和婆婆丁煮在一起,虽然稀得能照见人影,却也是这几天最像样的一顿饭。
张满仓看着大家,心里有些愧疚:“俺们以前帮鬼子看过路,说不定还害过抗联的同志。
以后俺们一定好好干,多杀鬼子,弥补以前的过错。”
赵铁山喝了口稀粥,看着屋里的人——老周的腿还没好,李老栓和孙老汉年纪大了,春杏和小石头还年轻,张满仓和刘二柱刚从伪军那边过来。
这支队伍虽然人少,却都是怀着一颗杀鬼子的心聚在一起的。
“明天,李老栓和张满仓去王屯附近侦查,看看鬼子的动向。”
赵铁山放下碗,语气坚定,“刘二柱,你熟悉‘集团部落’的情况,跟俺说说部落里的布防。
咱们不能让鬼子把老百姓拉去修炮楼,更不能让他们再伤害老百姓。”
夜深了,木屋外的风还在刮,却没那么冷了。
春杏靠在墙角,看着赵铁山和大家商量对策,心里突然觉得踏实了——以前她只是想报仇,现在她知道,跟着这些人,不仅能报仇,还能保护更多像她一样的老百姓。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野栗子,想起小石头说的话,嘴角忍不住往上扬了扬。
雪岭上的星星很亮,像是在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
赵铁山站在木屋门口,看着远处的山林,心里默念着:张大爷,王铁匠,还有那些牺牲的同志,你们放心,咱们的队伍还在,咱们一定会把鬼子赶出东北,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赵铁山带着队伍刚歇下,孙老汉就拎着个藤筐钻进了林子,说是要找找有没有能吃的野菜——开春的婆婆丁刚冒芽,嚼着带点苦味,却能填肚子。
春杏蹲在溪边,用冻裂的手掬起水洗脸。
水还是凉的,激得她打了个寒颤,却也让昏沉的脑袋清醒了些。
“俺娘说,针线能缝补衣裳,也能缝补人心。”
她轻声跟身边的小石头说,“现在俺把针线包留在鹰嘴崖了,就当是跟俺娘说,俺跟着抗联,没给她丢脸。”
小石头挠了挠头,从口袋里掏出个野栗子——是昨天在林子里捡的,硬得能砸核桃。
“俺爹以前也说,做人得像山里的松树,再大的雪也压不弯。”
他把栗子塞给春杏,“等打跑了鬼子,俺们再回来找你娘的针线包,肯定还在。”
正说着,远处传来孙老汉的喊声。
赵铁山和老周赶紧站起来,以为是遇到了危险,却看见孙老汉领着个穿补丁棉袄的汉子往这边走。
那汉子肩上扛着把猎枪,裤腿上沾着泥,看见赵铁山,眼睛一下子亮了。
“铁山兄弟!
真是你!”
汉子快步走过来,一把抓住赵铁山的胳膊,“俺是李老栓啊!
去年冬天在三道岗,你还帮俺把被鬼子抢走的马夺了回来!”
赵铁山愣了愣,仔细看了看汉子的脸,才认出他——李老栓是附近靠山屯的猎户,枪法准,去年冬天确实帮过他。
“老栓哥!
你怎么在这儿?”
“别提了!”
李老栓叹了口气,往地上啐了口痰,“鬼子把靠山屯圈进了‘集团部落’,男的要么被逼着修炮楼,要么就抓去当劳工。
俺趁夜里跑了出来,躲在这五道沟快一个月了,就想找你们抗联,跟着你们打鬼子!”
老周拄着棍子走过来,上下打量着李老栓:“你真想跟着我们?
不怕吃苦?
咱们现在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还得天天躲鬼子的‘讨伐队’。”
“怕啥!”
李老栓拍了拍胸脯,猎枪在肩上晃了晃,“俺全家都死在鬼子手里了,俺这条命早就不是自己的了!
能跟着你们杀鬼子,就算死了也值!”
赵铁山看着李老栓眼里的怒火,想起了当初参军的自己。
他拍了拍李老栓的肩膀:“好!
从今天起,你就是咱们队伍的人了。
你的枪法好,以后侦查和警戒,就多靠你了。”
李老栓刚应下来,孙老汉就从藤筐里掏出一把婆婆丁:“先凑活吃点垫垫肚子,俺刚才在林子那边看见个废弃的木屋,说不定能住人,晚上咱们就去那儿落脚。”
几个人刚把野菜洗干净,准备生火煮着吃,李老栓突然竖起耳朵,示意大家别说话。
“有脚步声,”他压低声音,端起猎枪往林子边挪,“不止一个人,像是朝着这边来的。”
赵铁山立刻让大家藏好,自己跟着李老栓往林子边摸去。
透过树叶的缝隙,他们看见两个穿着伪军服装的人,正跌跌撞撞地往这边走,其中一个人的腿还在流血,走一步瘸一步。
“是伪军。”
李老栓皱了皱眉,“要不要首接解决了?”
赵铁山摇了摇头:“再看看。
他们不像来搜山的,倒像是在逃。”
果然,那两个伪军走到溪边,就瘫坐在地上,其中一个年纪大些的,从怀里掏出个水壶,递给年轻的:“快喝点水,再跑不动,鬼子就该追上来了。”
年轻的伪军喝了口水,哭丧着脸说:“俺不想再当汉奸了,鬼子昨天杀了王屯的老百姓,连小孩都没放过,俺看着心里发慌。
张哥,咱们还是去找抗联吧,说不定还能有条活路。”
年纪大些的伪军叹了口气:“俺也想啊,可抗联能要咱们这些当过伪军的吗?
万一他们不相信咱们,把咱们当汉奸杀了,咋办?”
赵铁山听着,心里有了主意。
他从林子边走出来,手里的步枪指着他们:“你们想找抗联,我们就是。
但你们得说实话,为什么要逃出来?
鬼子接下来有什么动作?”
两个伪军吓得赶紧站起来,年轻的那个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年纪大些的张哥赶紧说:“俺们都是被逼着当伪军的,俺叫张满仓,他叫刘二柱。
昨天鬼子在王屯‘清剿’,说王屯有人给抗联送过粮食,就把老百姓都杀了。
俺们实在看不下去,就趁夜里偷了两支枪,跑了出来。
鬼子现在正到处搜捕俺们,还说要在三天后,带着‘集团部落’的老百姓去修炮楼,要是有人反抗,就首接开枪。”
赵铁山看着他们的眼睛,没看出撒谎的样子。
他让李老栓去检查他们的枪,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说:“你们要是真心想改邪归正,跟着咱们打鬼子,咱们就欢迎。
但要是敢耍花样,别怪咱们不客气。”
张满仓和刘二柱赶紧点头,刘二柱还从怀里掏出个纸包:“这是俺们偷偷藏的玉米面,虽然不多,就当是俺们的一点心意。”
晚上,大家搬到了孙老汉说的废弃木屋。
木屋的屋顶破了个洞,西处漏风,但比在林子里露营强多了。
老周给刘二柱包扎伤口,春杏和小石头把玉米面和婆婆丁煮在一起,虽然稀得能照见人影,却也是这几天最像样的一顿饭。
张满仓看着大家,心里有些愧疚:“俺们以前帮鬼子看过路,说不定还害过抗联的同志。
以后俺们一定好好干,多杀鬼子,弥补以前的过错。”
赵铁山喝了口稀粥,看着屋里的人——老周的腿还没好,李老栓和孙老汉年纪大了,春杏和小石头还年轻,张满仓和刘二柱刚从伪军那边过来。
这支队伍虽然人少,却都是怀着一颗杀鬼子的心聚在一起的。
“明天,李老栓和张满仓去王屯附近侦查,看看鬼子的动向。”
赵铁山放下碗,语气坚定,“刘二柱,你熟悉‘集团部落’的情况,跟俺说说部落里的布防。
咱们不能让鬼子把老百姓拉去修炮楼,更不能让他们再伤害老百姓。”
夜深了,木屋外的风还在刮,却没那么冷了。
春杏靠在墙角,看着赵铁山和大家商量对策,心里突然觉得踏实了——以前她只是想报仇,现在她知道,跟着这些人,不仅能报仇,还能保护更多像她一样的老百姓。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野栗子,想起小石头说的话,嘴角忍不住往上扬了扬。
雪岭上的星星很亮,像是在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
赵铁山站在木屋门口,看着远处的山林,心里默念着:张大爷,王铁匠,还有那些牺牲的同志,你们放心,咱们的队伍还在,咱们一定会把鬼子赶出东北,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