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之处(滋病患林悦)在线阅读免费小说_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向阳之处(滋病患林悦)
一次意外的街头救助,让我人生瞬间塌陷。——艾滋病的诊断书像死刑判决书般砸向我。
在最黑暗的时刻,林医生告诉我:“只要规范治疗,你可以活的和正常人一样长久。
”当我举起相机,走进其他艾滋病患者的真实世界。
发现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刺人的目光和根深蒂固的偏见。但即使生活在阴影中,我们依然选择追逐阳光。——二零二三年四月十五日,那本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星期六下午。我背着相机在人民广场附近扫街。
寻找着能打动我的光影和面孔。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我习惯在周末捕捉城市的脉动。
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苏然,这边!
”好友张宇在不远处的咖啡厅外朝我挥手。我笑着走了过去。他递给我一杯拿铁。
“又来捕捉人间百态了?”“生活处处是风景嘛!”我抿了一口咖啡,目光仍在寻着可能拍摄的对象。就在我们闲聊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和惊呼声。
我本能的抓起相机向前跑去。不是出于英雄主义,而是摄影记者对突发事件的条件反射。
一位约莫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倒在人行道上。
身旁是一辆倾斜的自行车和散落一地的蔬菜水果。他的小腿正在大量的出血。
可能是被什么锐器划伤了。周围围了一圈人。却都面面相觑,没有人敢上前。
“叫救护车了吗?”我一边问一边蹲下身。有人应了声,“已经打了120了。
”我看着那人痛苦的表情和不断涌出的鲜血。来不及多想。
从包里掏出平时用来绑反光板的干净布条。试图为他止血。在按压伤口的过程中,我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右手拇指因前几日不小心划破而贴的创可贴已经松动。
当救护车鸣笛声由远及近。我才感觉拇指伤口处有些刺痛。低头一看,才发现创可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掉了。我的伤口正直接接触着陌生人的血液。
医护人员迅速接手了工作。我退到一旁,看着自己被血污染的手。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但又很快安慰自己。救助生命总是第一位的,这点小风险算不了什么。那天晚上,我甚至把这件事当作一次奇遇讲给了父母和女友林悦听。林悦责怪我不小心。
妈妈更是叨唠了半天。可是我怎么也没料到。这场不到十分钟的救助,会成为我人生的分水岭。三周后,我开始频繁发烧、咳嗽。身体极度乏力。
最初以为是普通感冒。可症状持续加重,吃药打针都不见好转。在林悦的催促下。
我去了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林悦还打趣说,“肯定是你最近工作太累,身体给你抗议呢,等好了咱们去吃顿大餐补补。”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心里却莫名不安。
医生表情凝重的告诉我需要进一步检测。“最近有没有可能接触过血液制品?
”医生问的委婉。我愣了一下,突然想起那天下午的事。便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医生的表情让我心中的不安加剧。“我们先做几个检查。”他语气尽量说的平静。
“只是一种预防性排查。”等待结果的那几天,我失眠了。偷偷在网上查资料。
各种可能性让我胆战心惊。但每当想到最坏的结果。我又安慰自己:“哪有那么巧的事。
”五月中旬,我接到了医院的电话。要求我亲自去取报告。走进诊室。
我看到医生面前放着我的宾利和几张检测单。“苏然,请坐。”医生的声音很轻。
我僵硬的坐下,心跳如鼓。“你的HIV检查结果呈阳性。”时间在那一刻静止了。
诊室墙上的时钟滴答声变得异常响亮。窗外的车流声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我感觉整个世界的都塌了。我愣愣的看着医生的嘴一张一合。却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脑海里只有一个声音在回荡:你得了艾滋病,你的人生完了。“现在艾滋病已经不是绝症了。
”医生的话终于传进了我的耳朵里。“只要规范治疗,你可以活得和正常人一样长久。
”这些话在我听来苍白无力。我脑海里闪现的是那些关于艾滋病的可怕画面。
骨瘦如柴的身体,绝望的眼神。还有来自社会上的排斥与歧视。“我还有多岁时间?
”我打断他,声音嘶哑。医生叹了口气,“不是时间问题,苏然。只要坚持治疗,保持病毒载量在不可检测的水平,你完全可以正常生活……”我恍惚的拿着医生开的转诊单,迷迷糊糊的走出了诊室。医院走廊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仿佛和我隔着一层玻璃。
我知道自己不是他们中的一员了。我现在是一个携带致命病毒的人。
一个需要隐藏身份活下去的人。外面的阳光灿烂的刺眼。我站在医院门口,突然不知何去何从。摄影师的工作需要与人打交道。爱情与家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
我才二十六岁,人生才刚刚开始。难道就这样宣告结束了吗?那天晚上,我看着林悦为我们准备的晚餐。却怎么也开不了口。她兴奋的讲述着公司里的趣事。
计划着周末去看婚纱展。我们原本打算明年结婚的。“悦悦,”我终于打断她。声音颤抖,“我有件事要告诉你。”林悦停下筷子,疑惑地看着我。“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我艰难地说出诊断结果时。林悦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摇头。
“不,这不可能…肯定是误诊了!我们再去做一次检查……”我默默拿出检查报告递给她。
林悦看着报告,手开始发抖。眼泪夺眶而出,“我们以后该怎么办?”她无助地哭着,我想抱住她安慰。却又停住了手,我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切都不一样了!接下来的日子。
林悦变得沉默寡言。她开始刻意和我保持距离。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
我看着林悦的变化。心里满是痛苦和无奈。我理解她的恐惧。
可这种被疏远的感觉让我更加绝望。终于有一天。林悦鼓起勇气对我说,“我们分手吧!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一切,我害怕……”我的心像被撕裂一般。我望着林悦,想说些什么。却最终点了点头。我知道,我不能再拖累她了。失去林悦后。
我陷入了更深的痛苦和绝望之中。我不敢告诉父母自己的病情。害怕他们承受不住这个打击。
工作上,我也变得心不在焉。同事们察觉到我的异样。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然而,更可怕的是社会的歧视和排斥开始向我袭来。一次我去便利店买东西。
不小心碰掉了货架上的物品。我赶忙弯腰去捡。旁边的顾客看到我的动作。
像看到怪物一样迅速躲开。嘴里还嘟囔着,“离他远点,谁知道有没有病。
”我的手僵在半空。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屈辱和孤独!在公司,流言蜚语也开始传开。
有人说我生活不检点才染上艾滋病。有人提议要把我调离岗位。甚至有人要求公司辞退我。
我去找领导解释。领导虽然表面上安慰我。但眼神里也透露出一丝忌惮。那一刻,我彻底绝望了。我觉得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冷漠、歧视的眼神。我感到生活没有了一丝希望。我想到了自杀!
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这无尽的痛苦和屈辱。我找安眠药。颤抖着手拿起药瓶。
就在我准备打开瓶盖那一刻。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张宇打来的电话。“苏然,你在哪呢?
最近怎么都联系不上你,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张宇焦急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我沉默了一会。哽咽着说,“张宇,我得了艾滋病,所有人都抛弃我了,我不想活了……”张宇听后,震惊不已。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并大声和我说,“苏然,你别犯傻!”“你还有我,还有你的父母,我们都不会抛弃你的!”“你等着,我马上过来。
”没过多久,张宇就赶到了我家。他看到我失魂落魄的样子,心疼不已。他紧紧的抱住我。
“我有艾滋病,会传染给你!”我赶忙想推开他。“兄弟,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在你身边,我们一起面对。”他眼神严肃的看着我。那一刻,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起来。在张宇的陪伴下。我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张宇不断开导我。
给我讲一些艾滋病患者积极生活的故事。鼓励我要勇敢面对。我看着张宇坚定的眼神。
心里涌起一丝暖意。我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在张宇的劝说下。
我决定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父母。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到老家。父母看到我消瘦的样子,心疼不已。当我说出自己得了艾滋病以后。母亲当场晕倒在地。
父亲也不敢置信的呆愣在原地。眼中满是震惊和痛苦。苏醒后的母亲抱着我痛哭。“然然,你怎么这么命苦啊,这可怎么办啊……”那天晚上,我们谈了很久。我哭着讲述了一切,包括自己的恐惧和绝望。母亲抱着我,泪水滴在我的肩膀上。“不管发生什么,你都是我们的儿子!我们一起面对。”张宇什么也没说,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给了我一个坚实的拥抱。我看着他们关心的眼神。我坚定道,“你们别担心,我会好好接受治疗的。”父亲拍了拍的我的肩膀。强忍着泪水说,“儿子,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我们一起战胜病魔。”在父母和张宇的鼓励下。
我开始积极的接受治疗。第二天,父母陪着我去了市里最好的传染病医院。遇到了林医生。
林医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艾滋病专家。说话沉稳而令人安心。
他耐心地给我讲解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我对自己的病有了更科学的认知。
林医生向我解释了艾滋病的现代治疗方法。“HIV已经不再是‘死刑判决’。
”林医生平静的说。“它更像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就像高血压或者糖尿病。
”“虽然艾滋病现在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
”“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可以达到病毒载量不可检测水平。“这样传染性就会大大降低。
”他向我展示了最新药物疗效数据。“通过这些抗逆转病毒治疗,你的病毒载量可以降到检测不到的水平。这意味着不仅你的健康能够维持,也不会通过性途径传播。”“不可检测=不传播?
”我难以置信的重复着这个似乎过于美好的概念。林医生肯定的点头。“科学证实如此。
当然,这需要你坚持每日服药,定期复查。”我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我决定积极配合治疗。他安排了我做全面检查,包括病毒载量和CD4计数。
结果显示我的免疫系统尚未受到严重破坏,适合立即开始治疗。治疗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
我经常恶心,呕吐、头晕,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但每次我想放弃的时候。
都会想起父母和张宇鼓励的眼神。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开始服药的前几周,副作用明显。头痛、恶心、疲倦等一些列症状让我焦躁不安。但林医生团队始终提供着支持,调整用药方案。父母每天来看我,监督我按时吃药。张宇则经常带来我爱吃的食物,尽管我没什么胃口。一个月后,副作用逐渐减轻。我的体力和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
更令人惊喜的是,复查显示我的病毒载量已经显著下降。“照这个速度,三个月内,你的病毒载量就可能达到不可检测水平。”林医生看着报告,满意的说。
身体状况的好转带来了心理上的变化。我开始思考未来,思考自己能做什么。再一次复查时,我向林医生提出了一个想法。“我想用我的相机,记录艾滋病患者的真实生活。
社会上对艾滋病的误解太深了,很多人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认知水平。
”林医生颇为赞赏地看着我。“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我们医院有些患者可能愿意参与,当然,这需要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治疗期间,我偶然接触到了一些艾滋病患者的群体。
他们有的和我一样是无辜感染。有的则是因为各种原因染上了病毒。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不易。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面对社会上的歧视和排斥。
但他们中很多人依然坚强乐观地生活着。这让我深受触动。就这样,我开始了《向阳之处》摄影项目的筹备。林医生介绍我认识了几位愿意分享自己故事的患者。
其中之一就是王静。她是一位教师,在讲台上耕耘了二十多年。
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同事的尊敬。然而,命运却和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一次意外的手术中,她因输血不幸感染艾滋病。这个噩耗的传来,让王静的世界瞬间崩塌。
她怎么也想不到,一场治病救人的手术,竟成了噩梦的开端。学校得知此事后,迫于各方面压力,辞退了她。失去了热爱的工作,王静感觉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回到家中,她本希望能从家人那里得到慰藉。可等待她的却是更沉重的打击。
婆婆得知她感染艾滋病后,情绪激动。认定她在外面行为不检点。才染上这种“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