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兼祧两房,把寡嫂扶为正室苏文彦念安完结小说免费阅读_完本热门小说相公兼祧两房,把寡嫂扶为正室苏文彦念安
暮春时节,江南织造府的桃花开得正盛。我坐在绣房的窗前,捏着银针的手僵在半空。
送信的是镖局的张大哥。“念安娘,京城里都传遍了,你那位相公他……”“承袭了镇国公之位,半月前还在国公府大摆筵宴,接受百官朝贺。
”朴实的汉子特意压低嗓音,却还是字字如刀,剜得我心口生疼:“更要紧的是,他身边跟着的,是他那位寡嫂柳玉茹,还有她的一双儿女,听说……已被他扶正,当作正牌国公夫人看待了。”扶正二字入耳,我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冻住了。
1指尖的银针当啷一声掉在锦盒里,惊飞了窗外栖息在花枝上的麻雀。“念安娘,你没事吧?
”“没,没事。”我努力控制住情绪,不想在外人面前失态。半月前,得知张大哥要去京城押镖,我特地挤出银钱,请他帮忙打探消息。却没想到,得出的竟然是这样的结果。匆忙送走张大哥。我一个人坐在窗前发呆。五年了,整整五年,我竟像个傻子一样,守着他当年的一句承诺,在这江南旧宅里苦等。连变卖嫁妆度日时,都还在为他找借口。或许他在京城过得艰难,或许他只是暂时无暇顾及我们母女。
可如今看来,那些自我安慰的念头,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思绪翻涌,五年前的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2那时苏文彦还是个穷酸秀才,因弹劾权贵被革去功名,一路流落江南,形容枯槁,衣衫褴褛。我记得那是三月初三的庙会,街上人声鼎沸,我陪着母亲去寒山寺上香,却在街角的巷子里,看到他被几个地痞按在地上殴打。
嘴角淌着血,却仍紧咬着牙,不肯求饶。母亲素来心软,见此情景便让家丁上前解围。
我蹲在他身边,递过一方绣着兰草的帕子,轻声问他伤势。他抬起头,那双眼睛虽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像是藏着星辰。他接过帕子,声音沙哑却有礼:“多谢姑娘搭救,在下苏文彦,敢问姑娘芳名?”那时的我,还是苏州知府林正鸿的独女林晚卿。自小在深宅大院里长大,见惯了官宦子弟的骄纵蛮横,从未见过如苏文彦这般,虽落魄却仍不失风骨的人。后来,母亲见他学识渊博,便邀他来府中给我做先生。朝夕相处间,他温文尔雅的模样,出口成章的才学,渐渐打动了我。他会在我练字时,悄悄在砚台旁放一杯暖茶。
会在我赏花时,随口吟出应景的诗句。会在我因父亲的严厉而委屈时,轻声安慰我。
我以为自己遇到了良人,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执意要嫁给苏文彦。父亲气得卧病在床,指着我的鼻子骂:“晚卿,你可知他是个什么人?他空有才学,却心术不正,你跟着他,迟早要吃亏!”可那时的我,早已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哪里听得进父亲的劝告?
我脱下绫罗绸缎,换上粗布衣裙,带着这些年来攒的私房钱。瞒着父亲,与苏文彦在江南的一座小宅里拜了堂。新婚之夜,苏文彦握着我的手,信誓旦旦地说:“晚卿,委屈你了。你放心,我定会好好努力,将来让你和我们的孩子,过上好日子。”我靠在他怀里,满心都是对未来的憧憬。却不知,这不过是他精心编织的一场骗局。3婚后的日子虽清贫,却也还算安稳。苏文彦每日苦读,偶尔也会帮人写些文章赚取生活费。我则学着操持家务,洗衣做饭。虽辛苦,却甘之如饴。
第二年,女儿苏念安出生,粉雕玉琢的模样,让苏文彦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我以为,我们的日子会就这样慢慢好起来。可没想到,婚后第三年,一封来自京城的书信,彻底打破了这份平静。那封信是镇国公府送来的,信中说,镇国公府子嗣凋零,苏文彦是外室私生血脉。若他愿兼祧两房,过继到长房名下,便可继承镇国公的爵位。
苏文彦收到信时,激动得手都在抖。他抱着我,语气里满是兴奋:“晚卿,我们的好日子要来了!我去京城承袭爵位,等我站稳脚跟,就立马接你和念安过去,让你们享尽荣华富贵!”我虽舍不得他离开,却也为他高兴。叮嘱他在京城要好好照顾自己,凡事多留心。他走的那天,天还没亮。我抱着熟睡的念安,送他到城外的渡口。他上船前,还回头对我挥手:“晚卿,等我消息!”我站在渡口,看着船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泪水模糊了双眼。却不知,这一别,竟是五年。再见时,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对我温柔体贴的苏文彦了。4苏文彦走后,我带着念安留在江南的旧宅里。起初,他还会偶尔寄些书信回来,说他在京城一切安好,让我安心等他。可渐渐地,书信越来越少,最后干脆断了音讯。我寄出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回音。家里的积蓄很快就用完了。我只能靠着变卖带过来的首饰度日。
从最初的金银首饰,到后来的绫罗绸缎,再到最后,连母亲传给我的那对玉镯,我都不得不忍痛卖掉,只为给念安换一口饱饭。这五年,我尝尽了人间疾苦。
从前在知府府里,我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如今却要为了生计,每日洗衣做饭,甚至要去街上帮人缝补衣物。念安跟着我,也受了不少苦。别的孩子穿着锦衣华服,她却只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别的孩子能吃到精致的点心,她却常常只能喝稀粥。
我看着她日渐消瘦的脸庞,枯黄的头发,心中满是愧疚。若不是我当初执意嫁给苏文彦,念安也不会跟着我受苦。5“娘亲,你怎么了?”念安稚嫩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她从外面跑进来,小手紧紧抓住我的衣角,软糯地问。“是不是爹爹有消息了?
我们是不是很快就能见到爹爹了?”我看着女儿充满期待的眼神,心如刀绞。强忍着泪水,摇了摇头,声音哽咽:“念安,我们不去找爹爹了,我们回外公家,好不好?
”念安愣了一下,大眼睛里满是疑惑:“为什么呀?娘亲,我们不是说好,要等爹爹来接我们吗?”“爹爹……爹爹有别的事情要做,他不会来接我们了。
”我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紧紧抱住念安。“以后,娘亲会好好照顾你,外公外婆也会疼你的,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念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手轻轻拍着我的背,安慰道:“娘亲不哭,念安听话,念安跟娘亲回外公家。
”我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只有几件破旧的衣物。带着念安,我们踏上了回苏州知府衙门的路。
苏州知府衙门依旧威严,红墙黛瓦,门前的石狮子栩栩如生。守门的衙役见我衣衫陈旧,还带着个孩子,以为是来乞讨的,挥着棍子就要赶我们走:“去去去!这里是知府衙门,不是你们乞讨的地方,赶紧走!”“住手!”我厉声喝道。“我是知府大人的女儿林晚卿,你敢对我无礼?”衙役脸色瞬间变了,连忙收起棍子,恭敬地对我行了一礼:“小人是新来的,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是大小姐回来了,还请大小姐恕罪!小人这就去禀报知府大人!”说着,衙役一路小跑地进了衙门。
6没过多久,父亲就亲自迎了出来。五年未见,父亲苍老了许多,头发白了大半,脸上也多了不少皱纹。他看到我,先是一愣,随即老泪纵横,颤抖着声音说:“晚卿……你……你还知道回来!”“爹!”我跪在地上,泪水汹涌而出。
“女儿错了,女儿不该不听您的话,错信了苏文彦,让念安跟着我受苦。求您原谅女儿!
”念安也跟着我跪了下来,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外公。”父亲叹了口气,上前扶起我和念安,轻轻抚摸着念安的头,语气里满是心疼:“好孩子,苦了你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以后有爹在,没人再敢欺负你们母女。”进了衙门,父亲让人给我们准备了热水和饭菜。念安饿坏了,狼吞虎咽地吃着。我看着她的样子,心中又是一阵酸楚。父亲坐在一旁,看着我,轻声说:“这些年,你过得很苦吧?
我派人去找过你几次,可都没找到你的下落,我还以为……”“爹,对不起,让您担心了。
”我哽咽着说。“我当初不该瞒着您,嫁给苏文彦,更不该赌气不跟您联系。
”“过去的事就别说了。”父亲摆了摆手。“你能回来就好。以后,你和念安就住在这里,我会好好照顾你们。”我听这话不太对:“爹,娘亲呢?又出门上香了么?
”爹爹的声音哽咽了:“你娘亲,前年就病逝了。那时我到处派人找你,想让你回来见她最后一面,都没找到……”我呆住了,然后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擦也擦不尽。为了嫁给苏文彦,我究竟都做了什么啊!我这个不孝女,甚至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在父亲的照料下,我和念安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父亲让人给我们收拾了一间宽敞明亮的院子,里面种满了我喜欢的兰草。
念安也渐渐褪去了往日的怯懦,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每天跟着府里的先生读书写字,还认识了不少小伙伴。可我心中的怨气,却始终无法消散。苏文彦不仅背叛了我,还让念安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笔账,我必须跟他算清楚。我不能就这么算了,我要让他和柳玉茹,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几日后,我换上了父亲让人新做的华丽衣裙。牵着念安的手,乘坐着父亲安排的马车,前往京城。
7马车行驶在官道上,车轮滚滚,我的心情却异常平静。我知道,此去京城,必定会掀起一场风波,但我不怕。为了念安,为了我自己,也为了那些被苏文彦欺骗的时光,我必须勇敢面对。经过几日的奔波,我们终于抵达了京城。京城果然繁华,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高楼鳞次栉比,与江南的温婉截然不同。镇国公府就坐落在京城的中心地带,朱红的大门,金色的匾额。门前站着几个身穿锦衣的家丁,一副气派非凡的样子。
我带着念安走到门口,守门的家丁见我衣着华贵,气质不凡,不敢怠慢,连忙上前问道:“请问夫人是哪位府上的?前来国公府有何贵干?”“我是林晚卿,来找苏文彦。”我平静地说。“你去通报一声,就说他的妻子林晚卿,带着女儿苏念安,来见他。”家丁愣了一下,显然没听过林晚卿这个名字。但还是恭敬地说:“夫人稍等,小人这就去通报。”说着,家丁转身进了府。我牵着念安的手,站在门口,耐心地等待着。
念安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小声问我:“娘亲,这里就是爹爹住的地方吗?好漂亮啊。
”我摸了摸她的头,没有说话。没过多久,家丁就出来了,可他的态度却瞬间变得傲慢起来,不屑地看着我:“我家大人说了,不认识什么林晚卿,你赶紧带着孩子离开,别在这里捣乱,耽误了我家大人宴请宾客!”我早料到苏文彦会如此,心中没有丝毫意外,反而冷笑一声,提高声音,对着周围过往的行人说道:“大家快来评评理!五年前,苏文彦落魄江南,是我救了他,还不顾家人反对,下嫁给了他,为他诞育了一个女儿。
”“如今他承袭了镇国公的爵位,却翻脸不认人,不仅不认我这个妻子,还不认念安这个女儿,反而将他的寡嫂柳玉茹扶正,当作国公夫人。
”“这世上哪有这样忘恩负义、违背伦理的道理!”8周围的行人听到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