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运气被偷走后(李料张玲)热门的小说_热门网络小说推荐当运气被偷走后(李料张玲)
张玲蹲在河边洗衣服,手里的棒槌有一下没一下地敲打着,眼睛却直勾勾盯着河面发呆。
“要是能把坏运气都洗掉就好了。”她小声嘀咕着,手里的棒槌一不小心没拿稳,“扑通”一声掉进了河里。“哎呀呀,连你也要欺负我!”张玲急忙伸手去捞,差点自己也栽进水里。这是张玲住进王老七家的第三年。三年前,她爸妈外出打工遭遇车祸双双离世,远房表叔王老七勉强收留了她。从那以后,张玲就成了村里人人口中的“倒霉蛋”。“扫把星!洗个衣服都能把棒槌弄丢!
”一个尖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张玲不用回头就知道是潘婆——王老七的老婆,她的远房表婶。这女人整天穿金戴银,胖得像尊弥勒佛,却生了一副蛇蝎心肠。
“我这就捞上来...”张玲怯生生地说,半个身子已经探到了河面上。“捞什么捞!
淹死了我还得给你收尸!”潘婆一把拽住张玲的后衣领,“赶紧回去做饭!
想饿死我们全家人啊?”回家的路上,村民们指指点点。“瞧见没,就是那丫头,克死爹妈不说,走哪哪倒霉!”“听说前天她去李料家送菜,结果人家好好一锅馒头全蒸僵了!”“王老七家自打收留她,养猪猪病,种菜菜死!
”张玲低着头,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一个小点。这些事真不全是她的错,可奇怪的是,只要她在的地方,确实总会发生点倒霉事。一进院子,表叔王老七正在磨刀,看见张玲回来,只是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怕老婆怕得要命,明明知道潘婆对张玲不好,却从不敢多说一句。“愣着干嘛!还不快去和面!
”潘婆一把将张玲推进厨房。厨房角落里堆着一袋面粉,张玲刚把手伸进去,就“嗷”一声缩了回来——面粉里不知怎么混进了一窝蚂蚁,正爬得欢快。“又怎么了?!
”潘婆闻声冲进来,一看面粉,顿时火冒三丈,“你个败家玩意!这袋面粉可是新买的!
”“不,不是我...”张玲委屈极了。“还敢顶嘴!”潘婆抄起扫帚就要打人。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请问有人在家吗?”潘婆立马变脸,扔下扫帚堆起笑容迎出去。来人是个十八九岁的青年,身材高挑,眉眼清秀,穿着简单却干净的白衬衫,正是村里最受欢迎的小伙子李料。“哎呀呀,是李料啊!
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潘婆笑得脸上的粉都快掉下来了。李料是村长的儿子,学习成绩好,长得又俊,全村没有不喜欢他的。唯独张玲见他就躲——因为只要李料在场,她的倒霉事就会特别多。“潘婶,我是来送请柬的。”李料笑着递上一个红信封,“我考上省城大学了,爹说要摆几桌庆祝一下。”“哎哟!真是大喜事啊!”潘婆接过请柬,眼睛却滴溜溜地转,“说起来,你家办酒席需要人手吧?让张玲去帮忙怎么样?
她干活麻利着呢!”张玲在厨房里听得一清二楚,心里叫苦不迭。潘婆哪是想让她帮忙,分明是想趁机省下一顿伙食!李料朝厨房方向瞥了一眼,正好对上张玲慌张的眼神,他微微一笑:“那正好,我们确实缺人手呢。”就这样,三天后,张玲被迫站在了李料家宴席的厨房里。宴席办得红红火火,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了。
张玲忙得团团转,生怕出一丝差错。“张玲,把这盘鱼端到主桌去。”大厨吩咐道。
张玲小心翼翼地端起盘子,一步步朝主桌挪去。眼看就要到了,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向前扑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只有力的手稳稳扶住了她的胳膊,另一只手及时托住了盘子。“小心点。”李料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她身边。
张玲吓得心脏怦怦直跳,连声道谢。李料却没松开手,反而皱眉盯着她的脸看了好久。
“怎么了?”张玲被看得发毛。“你脸上沾了面粉。”李料说着,伸手在她左脸颊上轻轻一抹。就在那一瞬间,张玲觉得脸上微微一热,好像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她没多想,赶紧端着鱼走了。宴席顺利进行到最后,居然一点乱子都没出。回家的路上,张玲暗自庆幸今天没闯祸。然而从那天起,奇怪的事情接连发生了。第二天清早,张玲照例起床做早饭。往常她蒸馒头十有八九会蒸僵,可今天揭开锅盖时,白胖胖的馒头个个松软香甜。潘婆咬了一口馒头,眼睛顿时瞪得溜圆:“死丫头,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张玲自己也纳闷。
更让她惊讶的是,接下来一整天,她做什么成什么:喂鸡,鸡特别肯下蛋;浇菜,菜苗眼看着就长高了一截;就连她去河边打水,都能捞上两条肥鱼来。王老七啃着鱼,啧啧称奇:“玲啊,今天运气不错嘛!”潘婆却眯起眼睛,上下打量着张玲:“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然而“死耗子”一连碰了好几天。
张玲的运气越来越好,做事得心应手,就连走路都能捡到钱。村里人渐渐注意到了变化。
“奇了怪了,王老七家自打那丫头转了运,养猪猪肥,种菜菜壮!
”“前天我看她随手种棵果树,第二天就开花了!”“该不会是...”人们窃窃私语,看张玲的眼神既好奇又害怕。最让张玲困惑的是,她发现自己的运势似乎和李料有关。
只要李料在附近,她的好运就会特别明显。有一次李料路过王家田地,张玲正在除草,所过之处庄稼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起来!李料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经常找借口来王家串门。潘婆可不是傻子,她早就看出蹊跷。一天夜里,张玲起夜时,偶然听见潘婆和王老七的谈话。“...肯定有古怪!那丫头突然就不倒霉了,咱家事事顺利得邪门!”潘婆的声音从门缝里钻出来。
王老七嘟囔道:“孩子转运还不好吗...”“好什么好!”潘婆压低声音,“我前两天去省城遇见个高人,说这种情况多半是‘借运’!”“借运?
”“就是有人把她的霉运转给了别人,把别人的好运转给了她!这是邪术!
”张玲听得心惊肉跳,悄悄溜回房间。她抬起手摸向左脸,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李料指尖的温度。“难道真的是李料...”她不敢想下去。第二天,潘婆突然对张玲亲热起来,不但不让她干活,还给她换了新衣服,做了好多好吃的。“玲啊,表婶想了想,以前对你太苛刻了。”潘婆笑得一脸慈祥,“你看你也十八了,该找婆家了。
表婶给你相了门好亲事,省城赵家的公子,嫁过去享福吧!”张玲顿时警觉起来。
她听说过赵家公子,那是个有名的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潘婆怎么可能好心给她找好亲事?果然,夜里张玲假装睡着,偷听到潘婆在院里打电话。
“...赵老板放心,那丫头虽然以前倒霉,但现在身上带着大运呢!
娶回去保证让你家转运!”潘婆谄媚地说,“价钱好商量,反正这运气本来也不是她的...”张玲吓得浑身发冷。原来潘婆不仅要卖了她,还要卖了她身上的“运”!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
张玲悄悄撩开窗帘一角,震惊地看见李料正蹲在墙根下,显然也听到了全部对话。
他对上张玲的目光,做了个“别声张”的手势。第二天,潘婆说要带张玲去省城买衣服,为相亲做准备。张玲心知肚明,这是要去见赵家人了。她急得团团转,想找李料商量,却一整天都没见到他的人影。王老七似乎也被潘婆支走了。眼看第二天就要去省城,张玲几乎绝望。黄昏时分,她突然收到一张纸条,是从门缝里塞进来的。
上面只有一行字:“今晚河边见,事关你的运气。——李料”张玲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要真相大白了吗?夜幕降临后,她借口倒垃圾溜出家门,悄悄来到河边。
李料已经等在那里,月光下的他显得格外严肃。“对不起,”他一见面就道歉,“我知道你最近为什么转运了。
”张玲紧张地攥紧衣角:“真的是你...”李料点点头:“我小时候体弱多病,有个游方道士给了我一道护身符,说能保平安,但有个副作用——会吸走身边人的好运。
所以我一直没什么朋友,谁靠近我谁倒霉。
”张玲恍然大悟:“所以我才...”“那天宴会上,我本来想帮你端盘子,碰到你的时候,护身符突然发热。”李料从衣领里拉出一根红绳,系着一枚古旧的铜钱,“道士说过,如果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护身符会转移运势。”他深吸一口气:“我没想到的是,它把你多年的霉运都转给了我,把我的好运转给了你。”张玲惊呆了:“那,那你最近岂不是...”“挺倒霉的。”李料苦笑,“走路踩狗屎,吃饭噎着,喝水呛着,昨天还差点被鸟屎砸中。”张玲想起最近听说李料闹的一些笑话,原来都是真的!
她既想笑又心疼:“那我们快换回来啊!”李料却摇头:“不能换。道士说过,转移一旦完成就不可逆。更重要的是...”他突然表情凝重,“我发现你的倒霉不是天生的。”就在这时,树林里突然传来一声冷笑。
潘婆带着几个彪形大汉冲了出来!“好哇!我就知道有鬼!”潘婆面目狰狞,“李料,你赶紧把运势还回来!那本该是我的!”张玲愣住了:“表婶,你说什么?
”潘婆恶狠狠地瞪着她:“你以为你天生倒霉?呸!那是我请高人做的法!
把你爸妈的好运转到了我身上!不然我怎么发财?怎么过上好日子?”张玲如遭雷击,浑身颤抖:“你...你说什么?我爸妈...”“不然他们怎么会死?”潘婆笑得残忍,“运气都被吸光了,当然会出横祸!”张玲只觉得天旋地转,三年来的委屈和痛苦终于找到了源头。原来她不是天生的扫把星,而是被最信任的人偷走了运气!“你混蛋!”一向温顺的张玲第一次爆发了,冲向潘婆。
潘婆一把推开她,对大汉们下令:“抓住他们!特别是李料,他身上现在有双倍霉运,更能卖个好价钱!”大汉们一拥而上。李料急忙将张玲护在身后,但他一个文弱书生哪是这些人的对手,很快就被按倒在地。眼看潘婆就要得逞,突然远处传来警笛声。王老七带着村长和警察赶到了!“警察同志,就是她!骗钱害命!
”王老七指着潘婆,声音颤抖却坚定。原来,王老七早就怀疑妻子,一直暗中收集证据。
今天白天李料找到他,两人一拍即合,设计了这场抓捕行动。潘婆和大汉们全部落网。
被带上警车前,潘婆死死瞪着张玲,疯癫地大笑:“没用的!运势转不回去了!
你永远都是倒霉蛋!”警车远去后,张玲瘫坐在地上,泪水终于决堤。李料轻轻走到她身边。
“她说得对,”张玲哽咽着,“我的运气回不来了...”“不一定。”李料突然笑了,“道士还说过,真正的运势不在符咒,而在人心。”他握住张玲的手,“你善良坚强,经历了这么多依然保持本心,这才是最大的好运。”就在这时,他胸前的铜钱突然发出柔和的光芒,“咔嚓”一声裂成两半。一股暖流突然涌入张玲的身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而李料也精神一振,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看来,”李料微笑着说,“它完成了最后的使命。”王老七搓着手走过来,老脸通红:“玲啊,表叔对不起你...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行不?”张玲看着诚恳的表叔,又看向微笑的李料,终于露出了真心的笑容。也许她的好运,才刚刚开始。远处,晨曦初露,新的一天正在到来。警车带走潘婆后,河岸边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流水声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响。张玲还坐在地上,脑子里乱糟糟的,一会儿是潘婆狰狞的脸,一会儿是爸妈模糊的笑容。李料蹲下身,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没事了,都过去了。”张玲抬起头,泪眼模糊地看着他:“我...我真的不是天生倒霉蛋?”“从来都不是。”李料语气坚定,“是潘婆偷走了你的运气,害了你爸妈。”王老七搓着手,局促不安地走过来:“玲啊,表叔对不起你...这些年来,我,我早知道潘婆不对劲,但一直不敢说...”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眼眶通红,“你爸妈在世时对我多好啊,我却...”张玲看着表叔花白的头发和佝偻的背,心里酸酸的。
她知道表叔怕老婆是出了名的,能在最后关头站出来揭发潘婆,已经鼓起了天大的勇气。
“表叔,谢谢你今天能来。”张玲轻声说。王老七听到这话,顿时老泪纵横:“以后表叔一定好好待你!咱们是一家人!”村长走上前来,叹了口气:“老七啊,早该如此了!潘婆这是犯罪!得法律严惩!”他转向张玲,语气温和,“丫头,你放心,村里会给你做主的。”李料扶起张玲:“我们先回去吧,你需要休息。
”回村的路上,张玲心里五味杂陈。三年的委屈有了答案,可爸妈再也回不来了。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那种萦绕不散的沉重感真的消失了。接下来的日子,王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潘婆被拘留等待审判,王老七像是变了个人,不再唯唯诺诺,开始真正当家做主。他把潘婆藏的金银首饰全都翻出来,准备变卖了补偿张玲。
最神奇的是王家的运气真的变好了。养猪场的猪病莫名其妙好了,地里庄稼长势喜人,连多年不生蛋的老母鸡都开始下蛋了。村里人对此议论纷纷。“听说了吗?潘婆被抓了!
原来是她偷了张玲的运气!”“怪不得那丫头突然转运了!”“王老七家现在可不得了,养猪场起死回生,前几天还有人出高价要买他家的菜呢!
”大家看张玲的眼神也从以往的避之不及变成了好奇与同情。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李料经常往王家跑,村里开始传起了闲话。“李料是不是对张玲有意思啊?
天天往人家里跑。”“郎才女貌,挺般配的嘛!”“村长家能同意吗?
张玲虽然现在不倒霉了,可毕竟...”这些风言风语自然也传到了张玲耳朵里。
她心里七上八下的,一方面确实对李料有好感,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一天下午,张玲正在菜地里除草,李料又来了。“需要帮忙吗?”他笑着问,阳光照在他脸上,格外好看。张脸一红,低下头:“不用不用,你可是要上大学的人了,哪能让你干农活。
”李料却已经挽起袖子下了地:“上大学怎么了,我又不是没干过农活。”两人并肩劳作,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最后还是李料先开了口:“我下周就要去省城报到了。
”张玲手里的锄头顿了一下:“哦,那,那恭喜你啊。”“我会给你写信的。”李料突然说,“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我把宿舍号码给你。”张玲心里暖暖的,却又有些失落——省城那么远,他去了大学,见了世面,还会记得她这个乡下丫头吗?
李料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轻声说:“等我放假就回来。你...你要照顾好自己。
”就在这时,王老七急匆匆跑来:“玲啊,好消息!有大饭店看上咱家的菜了,要跟咱们长期合作!”原来,王家地里种的蔬菜最近长得格外好,水灵灵的看着就喜人,被来村里考察的省城饭店采购员一眼相中。张玲和李料相视一笑,这真是个好兆头。
李料去上大学后,张玲和王老七忙得团团转。他们扩大了种植规模,雇了几个村民帮忙,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张玲确实时不时收到李料的信,信中讲大学生活的趣事,问王家的情况,字里行间透着关心。她每次回信都要琢磨好久,写写涂涂,生怕写得不好。
转眼三个月过去,秋天来了。王家的蔬菜生意越做越好,张玲还琢磨出了新品种的栽培方法。
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个陌生人,指名要见张玲。那人自称是游方道士的徒弟,说师父圆寂前留话,要他来找一个“转运之女”,归还一样东西。
王老七警惕地盯着来人:“什么东西?”那人从怀里取出一个小木盒:“师父说,这是那女孩被偷走的‘本运’,现在物归原主。”张玲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枚晶莹剔透的玉石,散发着温润的光芒。“师父多年前云游至此,被潘婆所骗,帮她做了转运的法事。后来得知真相,悔恨不已,但法术已成,难以立刻破解。
”那人解释道,“师父临终前耗尽功力,才将这份‘本运’凝聚成形。”张玲拿起玉石,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入体内,整个人仿佛焕然一新。道士徒弟走后,王老七好奇地问:“这有啥用啊?”张玲笑着说:“不知道,但感觉心里踏实多了。
”没想到这块玉石真的带来了变化。不仅王家运气更好了,连带着整个村子都沾了光。
县里突然决定开发乡村旅游,正好选中了他们村作为试点!村长乐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张玲是村里的福星。深秋时节,李料放假回村。他看上去更加成熟稳重了,但看到张玲时眼神里的光芒没变。他带回了一个重要消息——他在省图书馆查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份旧报纸,上面报道了张玲父母车祸的真相。“那根本不是意外!
”李料激动地说,“是潘婆做了手脚!她怕你父母发现转运的秘密,就在他们车上动了手脚!
”张玲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王老七气得浑身发抖:“这个毒妇!罪该万死!”很快,警方重新调查此案,确凿证据下,潘婆的罪名又多了一条故意杀人罪,注定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了。审判那天,张玲终于放下了心中大石。爸妈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李料陪她走出法院,轻声问:“以后有什么打算?”张玲望着湛蓝的天空,深吸一口气:“好好生活,把爸妈留下的善良传承下去。”李料看着她,眼神温柔:“我想陪你一起,可以吗?”张玲脸一红,低下头没说话,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新年将至,村里的旅游项目正式启动,王家蔬菜成了特色农产品,供不应求。
张玲还被选为村旅游形象大使,她的逆袭故事吸引了不少游客。大年三十,村里举办联欢晚会。张玲忙着招呼客人,一不小心撞到一个人身上。“对不起对不起!
”她连忙道歉,抬头却愣住了。李料穿着正式,手捧一束野花,单膝跪地!“张玲,我知道现在说这个可能有点早,”他声音微微颤抖,但眼神坚定,“但我怕再不开口,就会错过一辈子。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吗?”全场哗然,接着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村长站在人群里,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早就默许了!张玲又惊又喜,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在大家的起哄声中,轻轻点了点头。夜空突然绽放绚烂的烟花,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王老七抹着眼泪,喃喃自语:“好好好,你爸妈看见了一定很高兴。
”后来,李料大学毕业后回到村里,和张玲一起带领乡亲们发展旅游和农业。
王家成了当地有名的“幸运农场”,很多人慕名而来,想沾沾喜气。一年后的同一天,李料在当初告白的地方,正式向张玲求婚了。婚礼上,村长作为主婚人,笑呵呵地说:“这就叫‘幸运之吻’带来的好姻缘啊!”张玲和李料相视一笑,同时摸了摸自己的脸颊——那个命运的触碰,真的改变了他们的一生。从此,村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真爱之吻能带来好运,而善良和坚韧,才是真正的幸运之源。
至于那枚裂开的护身符,被张玲细心收好,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见证。偶尔,在月光特别的夜晚,它似乎还会发出微弱的光芒,守护着他们的幸福生活。
而远在监狱的潘婆,听说这一切后,只能咬牙切齿,悔不当初——婚礼后的日子像抹了蜜一样甜。
张玲和李料把家安在了村头一栋翻修过的老房子里,既离王家农场近,又挨着村旅游服务中心。小两口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李料用大学所学的知识,帮村里设计了一套生态农业旅游方案;张玲则负责实际运营,把她那股踏实肯干的劲儿全用上了。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但凡张玲经手的事情,总是格外顺利。农场里的蔬菜长得水灵灵、嫩生生,游客来了都不想走,总要买点农产品带回去。“要我说,这不是运气,是玲丫头有心。
”王老七现在腰杆挺得笔直,逢人就夸自家侄女,“她天天泡在地里,哪棵菜不舒服她都晓得!”这话不假。张玲确实对农活特别上心,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地里转悠好几圈。但她心里明白,除了努力,那枚玉石也确实在悄悄发挥着作用——不是带来不劳而获的好运,而是让她的付出总有回报。
一天清晨,张玲照例在菜地里巡视,忽然发现一片菠菜长得格外好,绿油油的叶片上挂着露珠,在朝阳下闪闪发光。“怪了,这片地我没特别照料啊。
”她蹲下身仔细查看,发现土壤颜色与周围略有不同。正好李料来找她吃早饭,张玲拉着他问:“你看这片地是不是有点特别?”李料抓了把土在手里捻了捻,又凑近闻了闻:“这土质真好!肥而不腻,松软适中,像是特别调理过的。
”两人顺着这片地往边缘查看,发现好土质只在这一片有,大约半分地大小。
“莫非是以前谁在这里埋过什么?”张玲猜测道。说干就干,他俩拿来铁锹,小心翼翼地往下挖。挖了不到一尺深,铁锹就碰到了一个硬物。那是一个密封的陶罐,打开后,里面是一叠发黄的纸页和几个小布袋。纸张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有一些奇怪的图案。“这看起来像是...某种农事笔记?
”李料仔细辨认着已经褪色的字迹。正好村长经过,看见这东西,眼睛顿时亮了:“哎呀!
这可是老古董了!我记得我爷爷说过,咱村以前出过一位农业专家,后来战乱时期不知所踪,留下的笔记也找不到了。”他们把罐子带到村委会,请几位老人一起辨认。最后确认,这确实是当年那位农业专家的笔记,记录了他多年摸索出的种植经验和土法肥料配方。
“宝贝啊!这可是无价之宝!”村长激动得手直抖,“按照现在的说法,这就是有机农业的祖宗智慧!”张玲和李料相视一笑,终于明白这片地为什么长得特别好了——那位农业专家恐怕在离开前,在这片地下埋下了自己特制的肥料,历经几十年仍在发挥作用。有了这份笔记,张玲如获至宝。她按照上面的方法制作有机肥,改良土壤,农场的农产品品质更上一层楼。
然而好运之中,也藏着隐患。一天,村里来了个不速之客——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开着豪车,自称是某大型农业公司的经理,姓赵。“听说你们这里有种特殊的种植技术?
”赵经理直接找到张玲,递上名片,“我们公司愿意出高价购买。
”张玲摇摇头:“不好意思,我们不外传技术,这是村里共同的财富。”赵经理却不死心,开出天价诱惑。见张玲仍然不为所动,他脸色一沉,撂下句话:“你们会后悔的。”果然,没过几天,麻烦就来了。先是村里突然流传起谣言,说张玲的那份农业笔记是偷来的,真正的主人已经找上门了。接着,农场里的蔬菜莫名其妙开始出现病害,一片接一片地蔫黄。
最蹊跷的是,县里突然来人检查,说接到举报,称王家庄农场使用违禁农药。
“肯定是那个赵经理搞的鬼!”李料气得拳头紧握。张玲却异常冷静:“清者自清,咱们的农产品从来都是有机种植,不怕查。”检验结果很快出来了,王家庄的农产品全部合格,甚至多项指标远超标准。县里不仅公开为他们正名,还颁发了“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的牌子。谣言不攻自破,但蔬菜的病害却是实打实的。
张玲愁得好几天没睡好觉,天天泡在地里研究。一天夜里,她突然梦见了那枚玉石。梦中,